cyqdesign |
2011-04-29 23:35 |
千岛湖下沉睡着两座汉唐古城
谁曾想到,碧波浩瀚的千岛湖湖水之下,竟然悄悄“潜伏”着两座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古城,它们在静水深流的湖底,已经沉默了半个多世纪。日前,在摄影师的执着努力之下,水底古城的神秘面纱被撩开一角,沉寂了多年的平静再次被打破。 *c>B-Fo/D Q
ZC\%X8j [attachment=41288] =!G{+&j #-o 'g! 水下世界是寂静的,淤泥终会把一切掩埋,但是,与人类自身的改造力量相比,大自然的演进速度毕竟是缓慢的。所以我们还有机会继续探寻这座古城的角角落落,让时间真正定格成永恒。 ~)VI`36X -Iis/Xw: [attachment=41289] 91-[[< /I((A/ks 2009年11月末,千岛湖水在深绿色中泛着些许的蓝,随着下潜深度加大,周围渐渐暗下来。28米深的水底几乎全黑,借助手中的潜水灯才只有2米左右的能见度,只能参照指北针和水底地形向前摸索。进到城内,右侧出现房屋,没有屋顶。 fRT4>So ,pY:kQ [attachment=41290] FKPR;H8> &WeN{ 向东南方向游去,黑暗中渐渐出现一座砖结构建筑,潜水灯的光线所及之处,满是精美的雕刻,这就是狮城那座保存完好的清代砖结构“节孝坊”。我几乎在水下叫出声来。 cTq;<9Iew R9(Yi<CC [attachment=41291] !L@<?0xLW W4bN']? 2010年12月,我们第四次来到狮城,可能是由于降雨带来了泥沙,水下的能见度很差,几乎不能拍摄。但我们仍然继续工作,我们重新定位了东门、功德牌坊,发现了以前忽略的许多细节,并对以前曾经找到过的现存建筑物进行测量,根据局部拍摄的图像绘制实景复原图。 !b=W>5h w:/3%- [attachment=41292] /=T:W*C <xe_t=N T2n3g|4 为了查清这个牌坊的来历,我们寻访了当地的老人并翻阅了文史资料,在民国19年出版的《遂安县志》中简短地记载着牌坊的修建始末。其实这个姚文浚是一名贫苦书生,妻子王氏却是大户人家的女子。王氏在18岁时嫁给了姚文浚,不料结婚一年多后,姚文浚就因病去世了。 F+ 7*SImv6 {VXucGI| [attachment=41293] &F:.OVzX $U7#3-' 在当时的礼教和社会制度下,这位王氏一直守寡了50多年,直至去世。后来,知悉此事的扬州府上表朝廷,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岁次丁酉仲秋月在狮城的北门附近为她立了这座节孝牌坊。 [RF]lM]w ` Z/ MQ [attachment=41294] !??g:2 m\XG7uo~ 浙北徽式民居多为两层建筑,楼梯是必不可少的。在一座已经破损的民宅内,摄影师还发现了一处很特别的拐角楼梯,有别于之前在水下见到的直上直下的楼梯。李家凡说:“我推测,这家人肯定是一个大户人家,这么洋气的楼梯即便在现在陆地上的那些老宅子里也很少见。” /\;m/cwrl" E*IP#:R [attachment=41295] Rt:^'Qi$! xQ2:tY#? 水下的世界俨然是陆上世界的瞬间定格,只有半开的城洞门和掉在地上的窗框告诉我们,水下那个世界经历过巨变。 AF8:bk,R C#4_`4{ [attachment=41296] S;y4Z:! $4}G “狮城”姚王氏节孝坊上有一块刻有“圣旨”字样的匾,匾顶的盘龙图案极其精美豪华,是这座牌坊上众多砖雕作品的代表。 Ndmw/ae c-v-UO% [attachment=41297] y=.bn!u}z u:f.;? 节孝坊顶上有一棵小树,它应该是被淹前就长在了牌坊上的。如今牌坊顶部的砖石松动得厉害,尚未危及这棵小树,但是它已生机不再,立在那里仿佛在讲述从前的故事。 $7ix(WL<% Pjn{3/*wi [attachment=41298] `23][V ^ g|VZN 复原图:遂安县城有5座城门,即东门、南门、小西门、大西门、北门,各门之上都建有城楼。城垣四周还添设8座碉楼。狮城的主要街道有东大街、北大街、直街、西大街、横街和南大街等6条。狮城的道路是典型的以石板、石子、石灰铺筑而成的石板路,路心铺大块茶园镇产的石板,石板两边是匀称的、采自武强溪河滩的鹅卵石,间以细沙石灰,整齐地铺设,平整美观。图为狮城北门一带的想象复原图。 l^$'6q" }%-iJ\ [attachment=41299] J3(E{w8Q ,QpFVlPU (图文转载网络,此文在中国国家地理上有报道,有兴趣的可以去翻翻。) YaL: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