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光行天下 -> 考试与认证 -> 光现象及透镜应用考点指导(中考) [点此返回论坛查看本帖完整版本] [打印本页]

海会 2011-03-02 11:08

光现象及透镜应用考点指导(中考)

研究近几年各地中考光学题,都是以“课标”为依据,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与折射、平面镜成像、光的色散和看不见的光、凸透镜成像、眼睛、显微镜等内容上。其中平面镜成像、光的色散、凸透镜成像、眼睛视力问题等是考试的热点问题。试题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相关光学知识分析、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题目大多源自教材和生活,很少单纯地考查记忆性的知识,而是把光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融入日常生活、社会生产、自然现象等情景中,从而较好地考查了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DGq{(O  
-<ZzYQk^h  
  一、光的直线传播 N%y%)MI8  
aR}NAL_`w  
  相关知识回顾: " 8;D^  
MMhd-B1O&  
  1.光源是指能自行发光的物体。注意:月亮不是光源。 BAX])~_  
i;6\tK"!  
  2.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f,t[`0 va  
IdzF<>;W  
  3.常见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小孔成像、日食与月食的形成、影的形成、激光准直、射击瞄准、立竿见影等。 0AR4/5.  
5mER&SX  
  4.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3×108m/s=3×105km/s Cgq9~U !  
MAJvjgd ..  
  例1.(2010济宁)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CdWGb[uI  
y"t5%Iv  
[attachment=31912] 8y|(]5 'r  
Q{>9Dg  
  A.水中塔 B.水面“折”枝 2q2wo&uK  
FuEHO6nx  
  C.镜中花 D.手影 e= 8ccj  
/V7u0y  
  点拨:题目中A是岸边物体射向水面的光经反射进入人眼形成的,是光的反射。B是花枝上有光从水射向空气时发生折射,产生错位。C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D是影子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同学把影子和虚像混淆,影子的形成是在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的黑色区域,虚像是由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得到的像,二者的成因是完全不同的。 f8[2$i*cL  
^,U&v;   
  答 案:D (O?z6g  
U> q&+:+  
  提醒:掌握这部分的基本知识,对于学生理解现代科技是十分必要的。题目取材于日常生活和技术应用,把光的三种传播方式的考查融于一题,有一定的综合性,在中考中这类题目相当多见。 3vrQY9H>  
Ta9;;B?$  
  二、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7yQ r  
@ o;m!CYB  
  相关知识回顾: fK4laDB TO  
35&&*$Jm  
  1.反射规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6|_ S|N  
TuaT-Z~U{  
  生活中的反射现象:池水映明月、水中对称影、自行车尾灯、隧道引阳光、穿衣镜、仪表镜、牙医口腔镜。 @M,KA {e  
?$ YE  
  2.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射向水、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玻璃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减小),折射角也增大(减小);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SG43}  
/JveN8L%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岸上看水水“变”浅、水中看树树“变”高、水面断筷、钢笔错位、水中叉鱼、海市蜃楼、磨冰取火、三日同辉、星光闪烁等。 ^e&,<+qY  
ef!I |.FW  
  例2.一束光线从空气中与水平面成45°角照射到水面。根据光的传播规律,在图2中画出这束光线射到水面后的传播路径。 0n(Q@O  
T}u'  
  点拨:本题中光线射到水面后光的反射与折射是同时发生的,所以传播路径有两条:反射和折射,要考虑全面,不可粗心。 >"`:w  
foL`{fA  
[attachment=31911] h[XGFz  
  答 案:如图3所示。 RKj A`cJ  
YI\^hP#  
  提醒:光学作图历来是中考的热点问题。一般难度不大,但要细心,如法线要与界面垂直,要画成虚线;光线要加箭头,且箭头方向要与光的传播一致;反射角与入射角要明显相等,折射角与入射角谁大谁小要搞清楚,画出后要有区别。 EEkO[J[=  
x;b'y4kH  
  三、平面镜成像 YVs{\1|'  
4pc=MR  
  相关知识回顾: 8, B9y D  
2<.}]yi  
  平面镜成像规律: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总是与物的大小相等(即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平面镜成虚像(即不能用光屏接收)。 uQ8]j.0  
8,['q~z  
  例3.(2010宜昌)关于物体通过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j&44wuf  
`8'|g8,wb0  
  A.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wHIS}OONz  
lzw r]J%|?  
  B.物体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 c*ytUI *  
[q(7Jv  
  C.物体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一定相等 ;{Ovqo|  
?np` RA  
  D.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大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PDGh\Y[AK,  
Ue l*:c  
X7n~Ws&s@  
  点拨:题目中A选项平面镜所成像应是虚像,而不是实像;B选项物体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的大小应不变,因为像与物是等大的,物体的大小不变,像的大小也是不变的。D选项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应等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C w$y  
~L}0) FZ\9  
  答 案:C -><?q t  
xvrCm`3n@  
  提醒:生活中常见这样的现象:站在平面镜前的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他的像会变大。而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的像始终与物体大小相等,是不会改变的。这跟人看远处驶近的汽车感觉相似,这辆车的大小始终不变,但人看起来汽车“远小近大”。用科学知识改变人的错误经验,所以,这类题在中考中很常见。
查看本帖完整版本: [-- 光现象及透镜应用考点指导(中考) --] [-- top --]

Copyright © 2005-2025 光行天下 蜀ICP备06003254号-1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