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光行天下 -> 考试与认证 -> 光现象及透镜应用考点指导(中考) [点此返回论坛查看本帖完整版本] [打印本页]

海会 2011-03-02 11:08

光现象及透镜应用考点指导(中考)

研究近几年各地中考光学题,都是以“课标”为依据,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与折射、平面镜成像、光的色散和看不见的光、凸透镜成像、眼睛、显微镜等内容上。其中平面镜成像、光的色散、凸透镜成像、眼睛视力问题等是考试的热点问题。试题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相关光学知识分析、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题目大多源自教材和生活,很少单纯地考查记忆性的知识,而是把光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融入日常生活、社会生产、自然现象等情景中,从而较好地考查了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mX)UoiXue  
`zNvZm-E  
  一、光的直线传播 \dAh^BK1(  
uFM]4v3  
  相关知识回顾: }b-"[TDEF  
HL;y5o?  
  1.光源是指能自行发光的物体。注意:月亮不是光源。 (c `t'e  
/lKgaq.  
  2.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x[+t  
t{\FV@R  
  3.常见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小孔成像、日食与月食的形成、影的形成、激光准直、射击瞄准、立竿见影等。 }[P1Va[!  
8}3dwr;-  
  4.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3×108m/s=3×105km/s =} Np0UP  
X6jW mo8]  
  例1.(2010济宁)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Fi+v:L|  
>yC1X|d~t  
[attachment=31912] zkXG%I4h  
Yyq:5V!  
  A.水中塔 B.水面“折”枝 DBuvbq-  
.0l0*~[  
  C.镜中花 D.手影 uFDJRQJ<  
C0o 0 l>  
  点拨:题目中A是岸边物体射向水面的光经反射进入人眼形成的,是光的反射。B是花枝上有光从水射向空气时发生折射,产生错位。C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D是影子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同学把影子和虚像混淆,影子的形成是在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的黑色区域,虚像是由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得到的像,二者的成因是完全不同的。 TFbMrIF  
5CZii=@  
  答 案:D }Yt/e-Yg%r  
CQf!<  
  提醒:掌握这部分的基本知识,对于学生理解现代科技是十分必要的。题目取材于日常生活和技术应用,把光的三种传播方式的考查融于一题,有一定的综合性,在中考中这类题目相当多见。 &?m|PK)I  
gVM9*3LH6  
  二、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c"w}<8  
zQJ9V\0  
  相关知识回顾: Az29?|e  
pqmS w  
  1.反射规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kB-%T66\  
gWm -}Nb4  
  生活中的反射现象:池水映明月、水中对称影、自行车尾灯、隧道引阳光、穿衣镜、仪表镜、牙医口腔镜。 -lr)z=})  
|^K-m42  
  2.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射向水、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玻璃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减小),折射角也增大(减小);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nUi 4!|r  
8X":,s!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岸上看水水“变”浅、水中看树树“变”高、水面断筷、钢笔错位、水中叉鱼、海市蜃楼、磨冰取火、三日同辉、星光闪烁等。 JivkY"= F  
$Hcp.J[O  
  例2.一束光线从空气中与水平面成45°角照射到水面。根据光的传播规律,在图2中画出这束光线射到水面后的传播路径。 1 "'t5?XW  
GAONgz|ZI  
  点拨:本题中光线射到水面后光的反射与折射是同时发生的,所以传播路径有两条:反射和折射,要考虑全面,不可粗心。 R=g~od[N_  
~1&%,$fZ  
[attachment=31911] 1Zc1CUMG  
  答 案:如图3所示。 t\ J5np  
L&O!"[++  
  提醒:光学作图历来是中考的热点问题。一般难度不大,但要细心,如法线要与界面垂直,要画成虚线;光线要加箭头,且箭头方向要与光的传播一致;反射角与入射角要明显相等,折射角与入射角谁大谁小要搞清楚,画出后要有区别。 H79XP.TtE  
iaAVGgA9+  
  三、平面镜成像 }eUeADbC  
hsIC5@s3  
  相关知识回顾: Wk$ 7<gkr  
+uMOT#KjR  
  平面镜成像规律: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总是与物的大小相等(即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平面镜成虚像(即不能用光屏接收)。 U)~?/s{v  
RIBj9kd  
  例3.(2010宜昌)关于物体通过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IR_W-z  
\ IJ\  
  A.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_=9o:F  
G+N &(:  
  B.物体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 s@^ (1g[w`  
'@)47]~  
  C.物体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一定相等 '=?IVm #C  
Vb>!;C  
  D.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大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DC4,*a~  
H Myw:?  
bF:]MB^VK  
  点拨:题目中A选项平面镜所成像应是虚像,而不是实像;B选项物体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的大小应不变,因为像与物是等大的,物体的大小不变,像的大小也是不变的。D选项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应等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v<c_~y  
Kbjt  CI7  
  答 案:C <}S1ZEZcQ  
&{${Fq  
  提醒:生活中常见这样的现象:站在平面镜前的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他的像会变大。而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的像始终与物体大小相等,是不会改变的。这跟人看远处驶近的汽车感觉相似,这辆车的大小始终不变,但人看起来汽车“远小近大”。用科学知识改变人的错误经验,所以,这类题在中考中很常见。
查看本帖完整版本: [-- 光现象及透镜应用考点指导(中考) --] [-- top --]

Copyright © 2005-2025 光行天下 蜀ICP备06003254号-1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