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qdesign |
2010-11-20 18:53 |
目录 lzfDH=& 绪论 Wc;+2Hl[@ 第1章 光的电磁理论 7bT
/KLU 1.1 光的电磁波性质 EcW1;wH 1.2 单色平面波和球面波 BKA]G)G7u! 1.2.1 单色平面波的表示 @L;C_GEa 1.2.2 单色平面电磁波的性质 Ab
g$W/(| 1.2.3 单色球面波 U;gp)=JNT 1.3 光源和光的辐射 FpdHnu i1 1.3.1 光源 *?N<S$m 1.3.2 光辐射的经典模型 `M rBav 1.3.3 辐射能 @1.9PR$x 1.3.4 实际光波 la702)N{ 1.4 光在介质分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o2}N=|& 1.4.1 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BWEv1' v 1.4.2 菲涅耳公式 ;+/NjC1 1.4.3 菲涅耳公式的讨论 ]ym C3LV] 1.4.4 反射率和透射率 )*
3bkKVB 1.5 全反射和隐失波 +2y&B,L_Wh 1.5.1 反射系数和位相变化 k<Oy%+C 1.5.2 隐失波 lh$CWsx 1.5.3 全反射应用举例 6ZEdihBei *1.6 光波在金属表面的透射和反射 %
$.vOFP9 1.6.1 金属中的透射波 uk6g s)qxC 1.6.2 金属表面的反射 * gHCy4u{ 1.7 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lnevrl 1.7.1 光的吸收 ~#t*pOC5BR 1.7.2 光的色散 tQ[]Rc 1.7.3 光的散射 en%B>]QI 1.8 单色光波的叠加和干涉 , QA9k$` 1.8.1 叠加原理 _XWnS9 1.8.2 两个同频光波的叠加和干涉 QQq/5r4O`q 1.8.3 光驻波 @E(P9zQ/zy 1.9 不同频率光波的叠加 %yKKUZ~ 1.9.1 光拍 \*J.\f 1.9.2 光的相速度和群速度 $^IjFdD 1.1 0复杂波的分解 %HVD^. V 1.1 0.1 周期性波的分析 o"4E+1qwM 1.1 0.3 非周期性波的分析 }{t3SGs J 1.1 1本章 小结 S2bexbp0o 思考题 FSe5k5 习题 T,Fm"U6[( EO"6Dq( 第2章 光的干涉及其应用 J7Sx!PQ 2.1 实际光波的干涉及实现方法 G}q<{<+$ 2.2.1 干涉条件
\eT/ %$
2.1.2 光波分离方法 PMY~^S4O 2.2 杨氏干涉实验 IE}Sdeqi) 2.3 分波前法干涉的其他实验装置
.=CH!{j 2.4 干涉条纹的对比度 p $XnOh 2.4.1 光源大小的影响 I[%M!_+ 2.4.2 光源非单色性影响
<irpmRQr 2.4.3 两相干光波振幅比的影响 w?i)/q 2.5 平行平板产生的干涉 E;$$+rA 2.5.1 条纹的定域 _V&x`ks 2.5.2 等倾条纹 r\B"?oqC 2.6 楔形平板产生的干涉 !x6IV25 2.6.1 定域面和定域深度 ^t7_3%%w 2.6.2 楔形平板产生的等厚条纹 ys/vI/e\ 2.6.3 等厚条纹的应用 8M~u_`6 2.7 迈克耳孙干涉仪 !L/tLHk+ 2.8 多光束干涉 4NJVW+:2 2.8.1 强度分布公式 88#N~j~P 2.8.2 强度公式讨论 Z|}H^0~7S 2.8.3 法布里-珀罗(FabryPerot)干涉仪 i"<ZVw 2.8.4 法布里-珀罗干涉仪的应用 {x|MA(NO 2.9 多光束干涉原理在薄膜理论中的应用 k}#@8n|b 2.9.1 单层膜 ^SgN(-QH 2.9.2 双层膜和多层膜 y1nP F&_ 2.9.3 干涉滤光片 i"vDRrDe 2.1 0本章 小结 y]w )`}Ax 思考题 #U:0/4P( 习题 |K6nOX!i uRFNfX(* 第3章 光的衍射与现代光学 X:DMT>5k 3.1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I7[L{+~Y 3.2 菲涅耳衍射和夫琅禾费衍射 J#+Op/mmo 3.2.1 两类衍射现象的特点 M.X}K7Z_/ 3.2.2 衍射的近似计算公式 (&k')ff9K 3.2.3 夫琅禾费衍射与傅里叶变换 ~R)1nN| 3.3 菲涅耳圆孔和圆屏衍射 V@Ax}<$A 3.3.1 圆孔衍射与半波带法 { qjUI 3.3.2 圆屏的菲涅耳衍射 =%xIjxYl 3.3.3 菲涅耳波带片 dWMccn;-m 3.4 夫琅禾费单缝衍射 Oxpo6G 3.4.1 夫琅禾费衍射实验装置 C"(_mW{@ 3.4.2 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公式 p1C_`f N, 3.4.3 单缝衍射公式的讨论 n&(3o6i' 3.4.4 单缝衍射的应用 BF>T*Z-Ki 3.5 夫琅禾费矩孔衍射 )7tV*=?Ic8 3.6 夫琅禾费圆孔衍射与成像仪器的分辨本领 e#K rgUG 3.6.1 夫琅禾费圆孔衍射 *q+oeAYX 3.6.2 光学成像仪器中的衍射现象 LE<:.?<Z- 3.6.3 成像仪器的分辨本领 PE^eP}O1 3.7 多缝的夫琅禾费衍射 ]Qh[%GD 3.7.1 强度分布公式 D\@e{.$MZ| 3.7.2 强度公式的讨论 m9 ^m 3.8 衍射光栅 XC
:;Rq'j 3.8.1 光栅的分光性能 4fZY8 3.8.2 其他光栅 6Wf*>G*h 3.9 全息照相 ;O Q#@|D 3.9.1 什么是全息照相 ?a*fy}A| 3.9.2 全息照相原理 Iv Y,9D 3.9.3 全息照相的应用 +oE7~64LL 3.1 0光信息处理 #8P#^v]H 3.1 0.1 阿贝成像理论和阿贝-波特实验 )e@01l 3.1 0.2 光信息处理举例 d4b 9rtM 3.1 1本章 小结 4he v
; 思考题 45]Ym{] 习题 AsTMY02| p~,a= 第4章 光的偏振和偏振器件 tI/mE[W 4.1 从自然光获得线偏振光 ]2hF!{wc 4.1.1 自然光与偏振光 $)kk8Q4+K 4.1.2 从自然光获得线偏振光的方法 /vFxVBX 4.1.3 马吕斯定律和消光比 hNu>s 4.2 晶体的双折射 M="WUe_ 4.2.1 双折射现象的规律 GC5#1+fQ 4.2.2 晶体的各向异性与电磁理论 clPZd 4.2.3 用惠更斯原理说明双折射现象 l8hvq(,{ 4.3 晶体光学器件 =)"NE> 4.3.1 偏振棱镜 ,kGw;8X 4.3.2 波片 J4Q)`Y\~ 4.4 椭圆偏振光和圆偏振光 >oM9~7f 4.4.1 振动互相垂直的线偏振光的叠加 mh!N^[=n 4.2.2 几种特殊情况的讨论 'O\d<F.c$2 4.4.3 椭圆(圆)偏振光的旋向 u8{@PlS 4.4.4 利用全反射产生椭圆和圆偏振光 ims=-1, 4.5 偏振光和偏振器件的矩阵表示 [9YlLL@ 4.5.1 琼斯矢量 _{2Fx[m% 4.5.2 偏振器件的矩阵表示 L.I}-n 4.6 偏振光的干涉及其应用 <{-(\>f!9 4.6.1 偏振光干涉原理 $v?! 6: 4.6.2 光测弹性方法 WwCK K 4.6.3 电光效应及光调制 110>p 4.7 旋光 &kXGWp 4.7.1 测量旋光的装置及旋光规律 Oo3qiw 4.7.2 旋光现象的解释 "c !oOaA 4.7.3 磁致旋光效应 &<fRej]v 4.8 本章 小结 #+k.b_LS 思考题 pjmGzK 习题 k^'d@1z;C }jyS\drJ 第5章 光的量子性 uV/HNzC 5.1 热辐射和普朗克能量子假说 Yt O@n@1 5.1.1 热辐射 =yhn8t7@] 5.1.2 黑体辐射 ()3x%3 5.1.3 普朗克能量子假说和普朗克公式 ]U^d 1&k 5.2 光电效应爱因斯坦光子假说 E
|GK3 / 5.2.1 光电效应实验 'WM~
bm+N 5.2.2 光波动理论的困难 <De3mZb 5.2.3 爱因斯坦光子假说 yG4LQE 5.2.4 光电效应的应用 !e#I4,f n 5.3 康普顿效应 P98X[0& 5.4 波粒二象性 NZ%~n:/V# 5.5 光发射与吸收的量子模型 G\,A> mT/P 5.6 本章 小结 yTq(x4] 思考题 s:m<(8WRw 习题 NbdMec ^]sMy7X0IK 第6章 激光 3q.[-.q 6.1 光的受激吸收、自发辐射和受激辐射 Fgc:6<MGM 6.1.1 三种过程的含义和几率 \$~oH3m& 6.1.2 三个爱因斯坦系数的关系 gQk#l\w_ 6.2 光在介质中的放大 jN'fm 6.2.1 粒子数的热平衡分布和反转分布
Ae{4AZ 6.2.2 如何实现粒子数反转分布 d6d(?" 6.2.3 增益系数 3qxG?G N 6.3 光学谐振腔 utm+\/ 6.4 激光器 0@mX4.! 6.5 激光的应用 0P%|)Ae 6.6 非线性光学 ,T21z}r 6.6.1 倍频效应 q:~`7I 6.6.2 混频效应 5S-o
2a 6.6.3 光致折射率效应 pD}VB6= 6.6.4 光学双稳态 a m k42 6.7 本章 小结 M5ySs\O4 思考题 Er)_[^)
HG 习题 .^`a6>EQ)| 附录A 傅里叶级数、傅里叶积分和傅里叶变换 zQ6
-2 A 附录B 贝塞尔函数 oN6*WNt J 附录C 与物理光学相关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Cq9{0by?a 习题答案 W|-N>,G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