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yqdesign |
2010-11-20 18:53 |
目录 W amOg0 绪论 3Zl:rYD? 第1章 光的电磁理论 3"< 0_3?W 1.1 光的电磁波性质 +
d 3 1.2 单色平面波和球面波 <VQ)}HW;k 1.2.1 单色平面波的表示 gujP{Z 1.2.2 单色平面电磁波的性质 (>f`>6 V 1.2.3 单色球面波 z6rT<~xZtu 1.3 光源和光的辐射 iRlpNsN 1.3.1 光源 Ir5|H|b< 1.3.2 光辐射的经典模型 `CC=?E 1.3.3 辐射能 DW78SoyedZ 1.3.4 实际光波 \v5;t9uBZ 1.4 光在介质分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j;7E+Yp 1.4.1 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lo
/L 1.4.2 菲涅耳公式 {7c'%e 1.4.3 菲涅耳公式的讨论 YYPJ(o\ 1.4.4 反射率和透射率 X{Hh^H 1.5 全反射和隐失波 M8<Vd1-5 1.5.1 反射系数和位相变化 _H@ATut 1.5.2 隐失波 5ya^k{`+ZO 1.5.3 全反射应用举例 |2@*?o"ll *1.6 光波在金属表面的透射和反射 ciiI{T[Z 1.6.1 金属中的透射波 -W<1BJE 1.6.2 金属表面的反射 h.F=Fhx/1 1.7 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CfSP*g0rW 1.7.1 光的吸收 P\<:.8@$S 1.7.2 光的色散 rUmP_ 1.7.3 光的散射 \q4r/SbgW 1.8 单色光波的叠加和干涉 c.b| RM0; 1.8.1 叠加原理 {jmy:e2 1.8.2 两个同频光波的叠加和干涉 *B}O 1.8.3 光驻波 .RJMtmp 1.9 不同频率光波的叠加 6]d]0TW_ 1.9.1 光拍 ..+#~3es#y 1.9.2 光的相速度和群速度 _oCNrjt9 1.1 0复杂波的分解 Qni`k)4 1.1 0.1 周期性波的分析 Up'#OkTx 1.1 0.3 非周期性波的分析 k4dC 1.1 1本章 小结 {,+c 思考题 M<n'ZDK`W 习题 ujSoWs (.V),NKG 第2章 光的干涉及其应用 jVQ89vf
~ 2.1 实际光波的干涉及实现方法 @sA!o[gH 2.2.1 干涉条件 FE&:? 2.1.2 光波分离方法 9J?s:"j 2.2 杨氏干涉实验 'ScvteQ 2.3 分波前法干涉的其他实验装置 <Nqbp 2.4 干涉条纹的对比度 megTp 2.4.1 光源大小的影响 i2c|_B 2.4.2 光源非单色性影响 c>{QTI:] 2.4.3 两相干光波振幅比的影响 t4G$#~ 2.5 平行平板产生的干涉 y^}uL|= 2.5.1 条纹的定域 ]VLseF 2.5.2 等倾条纹 e]1Zey 2.6 楔形平板产生的干涉 j]<K%lwp 2.6.1 定域面和定域深度 SeDk/}/~e 2.6.2 楔形平板产生的等厚条纹
9Pe$}N 2.6.3 等厚条纹的应用 ^PezV5( 2.7 迈克耳孙干涉仪 E'DHO2
Y 2.8 多光束干涉 T-6<qh 2.8.1 强度分布公式 3u$1W@T( 2.8.2 强度公式讨论 qrw 2.8.3 法布里-珀罗(FabryPerot)干涉仪 PBCGC^0{ 2.8.4 法布里-珀罗干涉仪的应用 6{HCF-cQd 2.9 多光束干涉原理在薄膜理论中的应用 _3yG<'f[Y 2.9.1 单层膜 WEif&<Y 2.9.2 双层膜和多层膜 HdI)Z<Krp 2.9.3 干涉滤光片 `>)Ge](oN 2.1 0本章 小结 :vG0 l\ 思考题 o!":mJy 习题 -LszaMR} 2*V[kmD/3 第3章 光的衍射与现代光学 bC1G5`v_D 3.1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UWvVYdy7 3.2 菲涅耳衍射和夫琅禾费衍射 ,_RNZ
sa;& 3.2.1 两类衍射现象的特点 )B0%"0?`8 3.2.2 衍射的近似计算公式 Coe/ 4!$M 3.2.3 夫琅禾费衍射与傅里叶变换 m\0_1 #( 3.3 菲涅耳圆孔和圆屏衍射 uoI7'
:Nv 3.3.1 圆孔衍射与半波带法 e@W+ehx" 3.3.2 圆屏的菲涅耳衍射 uI/
wR! 3.3.3 菲涅耳波带片 "O4A&PJD 3.4 夫琅禾费单缝衍射 +K`A2&F9 3.4.1 夫琅禾费衍射实验装置 KRC"3Qt
3.4.2 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公式 nwUz}em?O 3.4.3 单缝衍射公式的讨论 ZDW=>}~_y 3.4.4 单缝衍射的应用 IUFc_uL@\ 3.5 夫琅禾费矩孔衍射 qGV_oa74 3.6 夫琅禾费圆孔衍射与成像仪器的分辨本领 '1gfXC 3.6.1 夫琅禾费圆孔衍射 HT .*r6Y>g 3.6.2 光学成像仪器中的衍射现象 MkPQ@so 3.6.3 成像仪器的分辨本领 &btI# 3.7 多缝的夫琅禾费衍射 h&$h<zL[ 3.7.1 强度分布公式 =,#--1R7g 3.7.2 强度公式的讨论 YiDO V) 3.8 衍射光栅 bTaKB- 3.8.1 光栅的分光性能 $0E+8xE 3.8.2 其他光栅 L!If~6oD( 3.9 全息照相 sE6>JaH 3.9.1 什么是全息照相 I'BhN#GhX 3.9.2 全息照相原理 "a8E0b 3.9.3 全息照相的应用
K%? g6j 3.1 0光信息处理 - |g"q| 3.1 0.1 阿贝成像理论和阿贝-波特实验 5o dT\>Sn 3.1 0.2 光信息处理举例 TB!I 3.1 1本章 小结 4?'vP ' 思考题 6p)AQTh> 习题 SXm%X(JU WQ.0} n}d 第4章 光的偏振和偏振器件 rTIu' 4.1 从自然光获得线偏振光 :lcq3iFn 4.1.1 自然光与偏振光 0- )K_JV
4.1.2 从自然光获得线偏振光的方法 [7FG;}lB- 4.1.3 马吕斯定律和消光比 4V')FGB$ 4.2 晶体的双折射 zXn-E 4.2.1 双折射现象的规律 R}M
;, G 4.2.2 晶体的各向异性与电磁理论 l[38cF 4.2.3 用惠更斯原理说明双折射现象 ,KW
Q
6 4.3 晶体光学器件 |h\7Q1,1~2 4.3.1 偏振棱镜 }oRBQP^&K 4.3.2 波片 ZNX38<3h 4.4 椭圆偏振光和圆偏振光 h^yqrDyJ 4.4.1 振动互相垂直的线偏振光的叠加 ##7y|AwK 4.2.2 几种特殊情况的讨论 P2-&Im`+ 4.4.3 椭圆(圆)偏振光的旋向 g"evnp 4.4.4 利用全反射产生椭圆和圆偏振光 `OBzOM 4.5 偏振光和偏振器件的矩阵表示 >%j%Mj@8q| 4.5.1 琼斯矢量 L=4+rshl!_ 4.5.2 偏振器件的矩阵表示 cQU;PH] 4.6 偏振光的干涉及其应用 W&?Qs=@ 4.6.1 偏振光干涉原理 $')C& 4.6.2 光测弹性方法 r!mRUw'u 4.6.3 电光效应及光调制 *9aJZWf>V 4.7 旋光 |`5IP8Z 4.7.1 测量旋光的装置及旋光规律 "?I#!t%' 4.7.2 旋光现象的解释 'u7-Qetj 4.7.3 磁致旋光效应 lM6pYYEq= 4.8 本章 小结 kOYUxr.b 思考题 -b(DPte 习题 to'7o8Z AI-*5[w#A 第5章 光的量子性 0ns\:2)cEB 5.1 热辐射和普朗克能量子假说 Y^eN}@]?& 5.1.1 热辐射 % =^/^[D 5.1.2 黑体辐射 @Jzk2,rI 5.1.3 普朗克能量子假说和普朗克公式 ]:|B). 5.2 光电效应爱因斯坦光子假说 P0m3IH) 5.2.1 光电效应实验 HEF
e? 5.2.2 光波动理论的困难 /<J(\;Jr6 5.2.3 爱因斯坦光子假说 fjh|V9H 5.2.4 光电效应的应用 E(jZ Do 5.3 康普顿效应 6>a6;[ 5.4 波粒二象性 BzzC| 5.5 光发射与吸收的量子模型 VfX^iG r 5.6 本章 小结 4<y 思考题 =RQF::[h 习题 3
jZMXEG) k?+ 7%A] 第6章 激光 R6+)&:Ab{R 6.1 光的受激吸收、自发辐射和受激辐射 Aqyw 6.1.1 三种过程的含义和几率 j/O~8o& 6.1.2 三个爱因斯坦系数的关系 cgg6E
O( 6.2 光在介质中的放大 sT M;l, 6.2.1 粒子数的热平衡分布和反转分布 ^3;B4tj[ 6.2.2 如何实现粒子数反转分布 i9; 6.2.3 增益系数 UVo`jb|>
o 6.3 光学谐振腔 /( Wq 6.4 激光器 T8XrmR&?PX 6.5 激光的应用 ge~@}iO@ 6.6 非线性光学 IiU> VLa 6.6.1 倍频效应 {q-&!l| 6.6.2 混频效应 ".?4`@7F\ 6.6.3 光致折射率效应 T
ozx0??) 6.6.4 光学双稳态 z*\_+u~u 6.7 本章 小结 b6D;98p 思考题 z
6:Wh 习题
G 3Z"U 附录A 傅里叶级数、傅里叶积分和傅里叶变换 ;qshd'?* 附录B 贝塞尔函数 9LDv?kYr 附录C 与物理光学相关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AI|vL4*Xd 习题答案 Y6` xb`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