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qdesign |
2010-11-20 18:48 |
目录 nz[
m3] 前言 `&H04x"Y$> 第1章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和物像概念 6i| ~7md, 1.1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 [$;,Ua-mt 1.1.1 几何光学的点、线、面 OMvT;Vgg 1.1.2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 s047"Q 1.1.2 费马原理 @*SA$9/l 1.2 光学系统的物像概念 l:)S 3 习题 zXjwnep 7u|%^Ao6 第2章 共轴球面光学系统 .D!WO 2.1 符号规则 <}cZi4l' 2.1.1 光路方向 -8/ JP
2.1.2 线量的正负号 k&!6fZ) 2.1.3 角度的正负号 \ZsP]};* 2.1.4 符号规则的意义 !O 8.#+ 2.1.5 光路图中的符号标注 Gp8psH 2.2 物体经单个折射球面的成像 gX_SKy 2.2.1 单球面成像的光路计算 RbKwO}
z$q 2.2.2 近轴区域的物像关系 Sj@15 W 2.2.3 近轴区域的物像放大率 12 -EDg/1 2.3 单个反射球面的成像 @gEr+O1K( 2.4 共轴球面系统的成像 :mP9^Do2; 习题 T=>vh*J \OT6L'l], 第3章 理想光学系统 ~XKZXGw 3.1 理想光学系统的基本理论 JL``iA 3.2 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与基面 pjdo| 3.2.1 无限远的轴上物点与像方焦点 @+E7w6>% 3.2.2 无限远的轴上像点与物方焦点 #n#HzbT 3.2.3 主平面 i&*<lff 3.2.4 光学系统的焦距 ?^. Pt 3.2.5 理像光学系统的节点 5#2jq<D 3.3 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 2qjyFTT 3.3.1 作图法求像 uRpBeH]Z" 3.3.2 解析法求像 F)7j@h^ 3.4 理想光学系统的多光组成像 +<{m45 3.4.1 多光组成像的一般过程 h9jc,Xu5X 3.4.2 多光组系统的等效系统 p(?g- 3.4.3 双光组组合 :]-$dEu& 3.4.4 双光组组合的应用实例 .lr5!Stb 3.5 实际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 )P%4:P 3.5.1 实际系统的基点和基面 '-.wFB; 3.5.2 透镜的基点和基面 {!r#f(?uT 习题 S eOy7 7DZTQUb" 第4章 平面系统 7 OWsHlU 4.1 平面镜 4kh8W~i;/ 4.1.1 单平面镜的成像特性 fK"iF@=Z` 4.1.2 双面镜的成像特性 FB_NkXR 4.2 反射棱镜 \OY}GRKt 4.2.1 反射棱镜的类型 9DPb|+O- 4.2.2 棱镜系统成像的物像坐标变化 TL'0T,Jo 4.2.3 反射棱镜的等效作用与展开 QXY}STs 4.3 平行平面板 @k9Pz<ub 4.3.1 平行平板的成像特性 WL:0R>0 4.3.2 平行平板对光线位移的计算 -yl;3K]l 4.3.3 平行平板的等效空气层 #D0 ~{H 4.3.4 共轴球面系统和平面棱镜系统的组合 -;/
Y 4.4 折射棱镜和光楔 V:>`*tlh 4.4.1 折射棱镜 He<;4?: 4.4.2 光楔 "k, K ~@} 习题 #N9d$[R* 6n,xH!7 第5章 光学系统的光束限制 yV2e5/i 5.1 概述 Tyd
h9I 5.2 孔径光阑 -N4z-ozhC 5.2.1 孔径光阑的判断 \Z'/+}^h 5.2.2 入射光瞳和出射光瞳 9(OAKUQ 5.3 视场光阑 - wWRm 5.3.1 视场范围的计算 }I'^./za 5.3.2 渐晕及其相关计算 Qsji0ikG 5.3.3 入射窗和出射窗 ,J&9kYz 5.4 渐晕光阑与场镜 GW8CaTf~ 5.4.1 渐晕光阑 `;/XK,m- 5.4.2 场镜 Qt~B#R.
V 5.5 景深和焦深 D )gD< 5.5.1 景深 *(Ro;?O,pi 5.5.2 焦深 ;W~4L+e 5.5.3 远心光路 & g$rrpTzv 习题 7 Kjj?~RA AAo0M/U' 第6章 像差概论 }AJ L,Q7q 6.1 轴上点球差 +ouY 6.1.1 球差的概念和形成 ~j]dct7 6.1.2 单个折射球面的齐明点 *{nunb>WO 6.1.3 单透镜的球差 }Aw47;5q; 6.2 彗差 N%*9&FjrL 6.2.1 彗差的概念和形成 I*(1.%:m 6.2.2 孔径光阑对彗差的影响 dQK`sLChv 6.3 细光束像散 bBG/gQ 6.4 细光束场曲 0e\y~#- 6.5 畸变 @(){/cF 6.6 色差 +`Fb_m)f 6.6.1 位置色差 tvT4S 6.6.2 倍率色差 k}s+ca!B 习题 BjvdnbJg y;r"+bS8 第7章 光度学与色度学 8,y{q9O 7.1 视敏函数与颜色视觉 6%UY1Q.? 7.1.1 视敏函数 zQ<88E&&Xs 7.1.2 颜色视觉 69iM0X!'u 7.2 光度学中的量及其基本规律 OGGSS&5tw 7.2.1 光通量 ? oc+ 1e 7.2.2 发光强度 E|{m"RUOy 7.2.3 光照度 Z)5klg$c 7.2.4 光亮度 3a9u"8lG 7.2.5 光度学中的基本规律 %",ULtZ+ 7.3 色度学基础 Z'e\_C 7.3.1 颜色匹配实验 %Co
b(C&} 7.3.2 CIE标准色度系统 Pa[?L:E 7.3.3 C1E色度计算 s6/cL|Ex 7.3.4 均匀颜色空间与色差计算 P#v^"}.Wd 7.3.5 光源 SM$\;)L 习题 {6:&
%V B>@D,)/bT5 第8章 实用光学系统 BvQUn@ XE 8.1 人眼光学系统 %z2oDAjX 8.1.1 眼睛的结构 b*`fLrqV. 8.1.2 眼睛的调节和适应 #w;;D7{@m 8.1.3 眼睛的视力缺陷与校正 *0\k
Z,#BJ 8.1.4 人眼的分辨力和对准精度 ,#
eO& 8.1.5 双眼立体视觉 ET3,9+Gj 8.2 放大镜 2^J/6R$ 8.2.1 视觉放大率 d=F)y~&' 8.2.2 光束限制和线视场 :v#8O~ 8.2.3 放大镜用做目镜 [WYJrk. 8.3 显微镜系统 wR(ttwxK3 8.3.1 显微镜工作原理与视觉放大率 j
C9<hLt 8.3.2 显微镜的光束限制 f}%sO 8.3.3 显微镜的分辨力和有效放大率 DP0Z*8Ia 8.3.4 显微镜的应用举例 aoK4Du{ 8.4 望远镜系统 soDfi-2o3 8.4.1 望远系统的视觉放大率 kR_E6Fl 8.4.2 望远系统的分辨力和有效放大率 1 0V+OIC 8.4.3 望远镜的光束限制 N" ; ^S 8.4.4 望远镜的转向系统 :/~_sJt C 8.5 摄影系统 9!cW 8.5.1 摄影物镜的光学特性 3}yraX6r! 8.5.2 摄影物镜的景深 g&P9UW>qS 8.5.3 变焦距物镜 TD%WJ9K\ 8.6 投影系统 i6F P[6H1 8.6.1 光学性能 [:B W+6 8.6.2 光度特性 kHZKj!!R 8.6.3 投影物镜的结构形式 5uzpTNAMM1 8.6.4 变形物镜 [|jIC 8.7 照明系统 *6'_5~G 习题 F\:{}782u XGL"gD
第9章 现代光学系统 h|)2'07 9.1 光纤光学系统 >|(WS.n 3C 9.1.1 阶跃型光纤 jD<9=B(g 9.1.2 梯度折射率光纤 ,~iFEaV+ 9.1.3 光纤的典型应用 {<"[D([ 9.2 激光光学系统 :%pw`b, =V 9.2.1 激光束的结构 7@3M]5:3g 9.2.2 激光束的传播特性 "1AjCHZ 9.2.3 激光聚焦系统和激光扩束系统 3EO#EYAHiM 9.3 红外光学系统 N#mK7|\c?: 9.3.1 红外光学系统的功用与特点 ;>sq_4_ 9.3.2 几种典型的红外光学系统 oA[2)BU 9.4 菲涅耳透镜 Y/#:)(&@ 习题 cS+?s=d 3$;J0{&[i 第10章 光的电磁理论基础 +h9`I/R 10.1 光波的特性 v!iWzN 10.1.1 麦克斯韦方程组 -0/=k_q_ 10.1.2 物质方程 bl6':m+ 10.1.3 电磁波动方程 Idt@Hk5<& 10.2 几种简单的光波场 +W!'B
r 10.2.1 简谐平面波 aIY$5^x 10.2.2 球面波和柱面波 `;R|V 10.2.3 电磁场的能量和能流 u)wu=z8 10.3 光波的叠加 !Mm+bWn=mB 10.3.1 波的叠加原理 tPQ2kEW 10.3.2 同频率、同振动方向单色光波的叠加 &IxxDvP3k 10.3.3 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互垂直的光波的叠加 Z8N@e<!*~8 10.3.4 不同频率单色光波的叠加 jp"XS 10.4 光在两种介质分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Z<D^Z~w 10.4.1 电磁场的边界条件 AN50P!FZW 10.4.2 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d91I 10.4.3 菲涅耳公式 /2=_B4E2 10.4.4 菲涅耳公式的讨论 qFB9,cUqh 10.4.5 全反射与倏逝波 }S1Z>ZA5 习题 V7qCbd^>XJ 3(>(lk 第11章 光的干涉 u66TrYS tG 11.1 光波干涉条件和杨氏干涉实验 Djg1Qh 11.1.1 光波干涉条件 ]=O{7# 11.1.2 杨氏干涉实验 nI((ki}v 11.2 干涉条纹的可见度 e<&_tx 11.2.1 双光束干涉时干涉条纹的可见度 mg/C Ux 11.2.2 光源的非单色性对干涉条纹可见度的影响 ^d5gz0d 11.2.3 光源大小对干涉条纹可见度的影响 ]0at2 11.3 平板的双光束干涉 &6=TtTp"9 11.3.1 干涉条纹的分类 qJe&jLZa 11.3.2 等倾干涉 4+Li)A:4. 11.3.3 等厚干涉 w-{#6/<kI5 11.4 平板干涉的应用 9u-M! $ 11.4.1 迈克耳孙干涉仪 S}XB
| 11.4.2 泰曼-格林干涉仪和波面干涉技术
!;BZ# tF& 11.4.3 马赫-曾德尔干涉仪 QH~8
aE_i 11.5 平行平板的多光束干涉及其应用 8,Q.t7v 11.5.1 平行平板多光束干涉的原理 p0%6@_FT~ 11.5.2 法布里-珀罗干涉仪 7M&.UzIY` 11.5.3 干涉滤光片 oRtY?6^$ 11.6 光学薄膜 2`q^Q 11.6.1 单层膜 +?J_6Mo@X 11.6.2 多层膜 :~qtvs;{ 习题 8 RzF].) a!SR"3 k 第12章 光的衍射 +3~Gc<OO 12.1 光波的标量衍射理论 <
|]i 12.1.1 衍射的基本概念
h;:Se 12.1.2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VdjU2d
12.1.3 两种典型的衍射 9/8@ 12.2 菲涅耳衍射 =]2RC1#}e 12.2.1 菲涅耳半波带法 \6nQ-S_ 12.2.2 菲涅耳波带片 "OlI-^y 12.3 夫琅禾费衍射 N`L'
4v) 12.3.1 矩孔衍射 [xp~@5r' 12.3.2 单缝衍射 XQ+-+CD 12.3.3 单缝衍射因子的特点 \!' {-J 12.3.4 多缝衍射 PEwW*4Xo 12.3.5 圆孔衍射 ,&O:/|c E 12.4 光学成像系统的衍射和分辨本领 5Fl 12.4.1 望远镜的分辨率 R+@sHsZ@ 12.4.2 照相物镜的分辨率 i85+p2i7 12.4.3 显微镜的分辨率 Npg5Z%+y 12.5 衍射光栅 JXZ:Wg 12.5.1 衍射光栅概述 |tolgdj 12.5.2 几种典型衍射光栅 4,R\3`b 习题 :Z7"c`6L!~ A<*tn?M] 第13章 光的偏振 @zVBn~=i 13.1 偏振光的描述 0
6G[^ 13.1.1 光波的偏振态 z?b(|f\! 13.1.2 偏振度 ;]O 7^s#v 13.1.3 偏振态的表示法 W0r5D9k 13.2 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光波传播特性 KWZNu&)
13.2.1 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 J?HZ,7X: 13.2.2 平面波在晶体中的传播 #/
gme 13.2.3 平面波在晶体界面上的双反射和双折射 j)lM:vXR 13.3 偏振器件 1dgN10 13.3.1 偏振器 cvLcre% >A 13.3.2 波片 7HR%rO?' 13.3.3 偏振器件的数学描述 szM=U$jKq 13.4 偏振光的干涉 S92!jp/ 习题 L}sm R, 简明习题答案 1PT_1[eAR 参考文献 BzG!Rg|J 附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