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光行天下 -> TracePro -> Tracepro 模拟数据可靠吗? [点此返回论坛查看本帖完整版本] [打印本页]

shirley996 2010-09-16 14:15

Tracepro 模拟数据可靠吗?

大家好,想问下,大家觉得Tracepro模拟的数据可靠吗?下面有个例子,Tracepro模拟的数据跟理论值差很大,所以引发了我关于Tracepro模拟数据的可靠性的疑问。 _%Mu{Ni&  
%oC]Rpdu  
欢迎大家各抒己见,讨论讨论啊! 4?72TBl]  
v|QFUa`  
例子:模拟点光源的不同空间角锥的利用率。 AB}Qd\  
模型设置:做一个0.1毫米见方的surface source,能量1瓦,光线10000条,以lambertion形式沿z轴正方向传播。 a] >|2JN<&  
                   在距离光源1米处,也就是在z=1000毫米的 位置,设置一个圆形侦测面,侦测面的半径r=1000*tanθ 。 ]#S.L'  
         目的:测试此侦测面上的光能利用率,也就是侦测面上的光能相对于光源的利用率。 Oh<Z0M)  
D zl#[|q  
例子的理论值及模拟值: KJcdX9x  
     角度      理论值                模拟值 oBKZ$&_h  
     10        0.0152                0.0292 9I30ULm  
     20        0.0603                0.1215 wF3mQ_hv:@  
     30        0.1340                0.2516 tlqDY1  
     40        0.2340                0.4132 B]Yj"LM)  
     50        0.3572                0.586 *w> /vu  
     60        0.5000                0.744 I2K52A+  
     70        0.6580                0.8749 klJDYFX=HK  
     80        0.8264                0.9672 U5izOFc  
     90        1.0000 Kq6m5A]z  
= eTI@pN`  
注:理论上半球的立体空间角为2π ,某一张角为θ的角锥所对应的球面空间角为2π*(1-cosθ), x1mxM#ql  
      那么,一个lambertion的点光源,在θ度的角锥的能量相对于全部2π立体角的能量利用率为1-cosθ,上面数据中的理论值即根据这个公式得出的。 *%uv7G@%N  
     实测值则是根据上面的例子模型模拟出来的数据。 4ol=YGCI_  
     理论上这两个数据,应该是一样的,但是,为什么模拟的值会比理论值高呢? >G/>:wwSP.  
"Z}0A/y  
大家都有什么看法啊?是什么原因啊? BQ_\8Qt|  
((;9%F:/$  
附,数据曲线图: ^/Gjk  
[attachment=29031]
懒懒的天 2010-09-16 14:49
呵呵,这个问题值得探讨,等待高手解答
zyxzyx1913 2010-09-16 15:23
那么,一个lambertion的点光源,在θ度的角锥的能量相对于全部2π立体角的能量利用率为1-cosθ,上面数据中的理论值即根据这个公式得出的。 fBw+Y4nCO7  
这里错了,lambertion的点光源在2π立体角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100jinglei 2010-09-16 16:55
楼上讲得对,朗伯体,朗伯体,分布均匀了能是朗伯体吗???
100jinglei 2010-09-16 16:55
理论值你得立体角内积分的!!
shirley996 2010-09-17 09:28
问题我已经解决了。 Q 7B)t;^  
先回答楼上的, =CRaMjN  
2,、3楼的,麻烦先搞搞清楚琅勃体的定义。 >[ 72]<6  
4楼的正确, .7E-  
因为光源不是理想的点光源,且要考虑立体角内的积分。 !jYV,:'  
hTVN`9h7  
积分处理过后,的关系就不是1-cosθ  了,而应该是sinθ的平方, 这个关系, y^M'&@F  
满足这个关系的数据,跟实际模拟的数据很接近。 >+,1@R  
O aF+Z@s  
附数据: K"-N:OV  
\ov>?5  
角度    理论1-cosθ     模拟    理论sin2(θ) y<3v/ ,Y  
10    0.015     0.0292    0.03015369 B;1wnKdj  
20    0.060     0.1215    0.116977778 l\$_t2U  
30    0.134     0.2516    0.25 {fIH9+v  
40    0.234     0.4132    0.413175911 =7Tbu'O;  
50    0.357     0.586    0.586824089 q. BqOa:  
60    0.500     0.744    0.75 L)B?p!cdLT  
70    0.658     0.8749    0.883022222 X<-]./  
80    0.826     0.9672    0.96984631 5\QNGRu"  
90    1.000         1 z{!wQ~ j  
             kQVl8KS  
说明,其中θ指立体角锥半角。 bmT  J  
C .YtjLQP$  
无论如何,谢谢楼上每位参与讨论者。 nW|[poQK  
(T'inNbJe  
shirley996 2010-09-17 09:29
不知道什么原因,部分数据看不到。 * k =L  
补: GIZNHG   
dF1Bo  
角度    理论1-cosθ     模拟    理论sin2(θ) fCEd :Kr  
10    0.015     0.0292    0.03015369 8 LaZ5  
20    0.060     0.1215    0.116977778 -P'>~W,~  
30    0.134     0.2516    0.25 rM>&! ?y+  
40    0.234     0.4132    0.413175911 f<kL}B+,Og  
50    0.357     0.586    0.586824089 g08=D$P  
60    0.500     0.744    0.75 _MMz x2}  
70    0.658     0.8749    0.883022222 $T3/*xN  
80    0.826     0.9672    0.96984631 xn}'!S2-b  
90    1.000         1 mT-5Ok&TUe  
             /I6?t= ?<  
说明,其中θ指立体角锥半角。 D4o?  
3)dT+lZ  
谢谢!
asm 2010-09-17 12:19
引用第5楼shirley996于2010-09-17 09:28发表的  : KE5f`h  
问题我已经解决了。 |AWu0h\keO  
先回答楼上的, v3]q2*`G#  
2,、3楼的,麻烦先搞搞清楚琅勃体的定义。 y8<,>  
4楼的正确, K"=v| a.  
因为光源不是理想的点光源,且要考虑立体角内的积分。 1p8E!c{}j  
....... b#XS.e/uf  
N8nyTPw  
没觉得2-3楼有说错 *><] [|Y@H  
跟点光源没有关系,sin^2(θ)的关系也是根据点光源积分的结果,正因为朗伯体发光强度分布不均匀(正比于cosθ),才需要积分阿,如果考虑非点光源,结果的形式更复杂一些 K7_)!=DcX  
那个空间角变化的探测器所服从的变化应该正比于光源的发光强度,因为在你列出的条件下,物体已经非常接近点光源(一般标准是物体线度/探测距离<1:20,而模型中已经是~1:10000),这个因素不必考虑。所以应该的分布是∫[0,2π]{∫[0,θ]cosθ∙sinθ∙dθ}∙dφ=π∙sin^2θ 3q1O:b^eo  
zyxzyx1913 2010-09-19 12:02
楼上说得很对,我上次觉得大家应该都了解什么是朗伯型分布就没具体写出来  朗伯型是cosθ的函数,而不是各向均匀分布的。这里光源大小相对与空间已经完全可以忽略了
jxm212 2010-09-19 13:32
学习了                    
mtiger2008 2010-09-22 09:46
朗伯是按照余弦正比分布,面光源还有一个蒙特卡洛统计在里边 0kCUz  
Uf\*u$78  
严格来说,是tracepro模拟的更准确,可以增加光线数量和分析点采集数,数量越多越接近实际 sO(Kpo9jq  
{b#c0>.8-  
你的理论计算,只是取其中一个点来替代
yisheng123 2010-09-24 15:00
受教了 谢谢
miahoho 2010-09-26 14:04
大家讨论很激烈,什么时候我们设想为朗伯光源呢?
limit240 2010-09-27 09:05
学习中0000
wdgsxw 2010-10-09 14:05
学习,,,,,,,,,,,,,,,,,
wanggang10 2010-10-10 08:45
学习了
54菜鸟 2010-10-14 18:07
学习了
孤烟寂 2010-10-17 22:15
孤烟寂 2010-10-17 22:15
孤烟寂 2010-10-17 22:17
xingyu_001 2010-10-30 11:10
新手,受益匪浅,谢谢分享!
tb天保 2010-10-30 19:02
TracePro是很精确的。NASA用的嘛。呵呵。 \e=@h!p  
尤其是用到散射,扩散,BSDF,杂散光分析时。
wangmq1 2010-10-31 07:41
各位讨论得非常棒!!顶一下!!
iris_1017 2010-11-01 10:48
噻,太强了,学习了啊,受益匪浅,谢谢分享
gcrrr 2010-11-21 10:34
学习了 应该还是比较靠谱的
wjlong 2010-11-24 19:21
光线追踪,就是对有限的光线(自己定义)进行追踪,然后再对有限的光线进行有限的采样(自定义),误差在所难免。真是搞不懂,为什么TP不用“光束”而用“光线”来模拟。为了获得更为接近实际,就必须增加光线和采样数,而且计算速度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柯豆-jlt 2010-11-24 23:02
高手啊
fzx074251 2010-12-13 09:01
期望高手解说
uuuhjh2005 2010-12-13 14:44
不错不错
xxdenghui 2010-12-21 19:54
好好学习
查看本帖完整版本: [-- Tracepro 模拟数据可靠吗? --] [-- top --]

Copyright © 2005-2025 光行天下 蜀ICP备06003254号-1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