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snel |
2010-06-28 11:43 |
“菲涅尔”透镜在航空母舰上的应用——助降系统
二战后,英美航空母舰舰载机大量装舰。可是这些舰载机着舰时,要降落在短而窄的斜角甲板上,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常常由于航母的甲板太小、太窄,飞行员因着舰点选择不好而出事。如果着舰点太靠前,飞机容易冲出舰甲板,甚至掉入海里;如果太靠后,飞机又可能与舰艉相撞。 R|,F C' y?}R,5k 为了解决这个令人头痛的问题,英美海军只好挑选一些专职引导员在航母甲板上利用信号旗引导飞机着舰。这要求引导员既有丰富的指挥经验,又有很强的目测能力。然而,事故仍然接踵而至。英美海军有关当局不得不另寻方法。 M#5*gWfq9 `Cv@16 1952年,英国海军中校格特哈特从女秘书对着镜子搽口红的动作中得到启发,设计出了早期的光学助降装置--助降镜。它是一面大曲率反射镜,设在舰尾的灯光射向镜面再反射到空中,给飞行员提供一个光的下降坡面(与海平面夹角为3.5-4度),飞行员沿着这个坡面并以飞机在镜中的位置修正误差,直到安全降落。 tw*n+{]hi 1k:s~m?! 但是,这种光学助降镜只是一定程度上起了作用,新的问题又来了:航母的舰体会因海涛涌浪的起伏而升沉摇摆,反射镜射出的光很不稳定,因此仍免不了时有事故发生。 t#eTn"; WNa#X]*E) 60年代,英国又发明了更先进的“菲涅尔”透镜光学助降系统,它在原理上与助降镜相似,也是在空中提供一个光的下滑坡面,但这提供的信号更利于飞行员判断方位,修正误差。 美国于1960年在“富兰克林”号航母上正式安装了第一部。 H+O^e l >+3tOv3: %ylpn7I\6 g:&V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