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光行天下 -> 光电资讯及信息发布 -> MATLAB宝典(第2版,作者:陈杰,含光盘1张) [点此返回论坛查看本帖完整版本] [打印本页]

cyqdesign 2010-05-12 12:04

MATLAB宝典(第2版,作者:陈杰,含光盘1张)

《MATLAB宝典(第2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MATLAB7.0的知识体系及操作方法。《MATLAB宝典(第2版)》共分为8个部分25章。其中主要介绍了如何使用MATLAB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的方法、MATLAB编程、图形用户界面、MATLAB仿真,以及文件输入/输出、编译器和应用程序接口等高级技术。《MATLAB宝典(第2版)》最大的特色在于每一节的例子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力求让读者通过亲自动手做而掌握基本参数及制作技巧,学习尽可能多的知识。 fP-|+Ty O  
[attachment=26602] hkL5HzWn  
+V(5w`qx  
市场价:¥118.00 6L4$vJ  
优惠价:¥86.00 为您节省:32.00元 (73折) =[tSd)D,y  
cyqdesign 2010-05-12 12:04
第1部分 MATLAB基础知识篇 1 Xa 9TS"  
第1章 MATLAB概述 2 \c`oy=qY0  
1.1 MATLAB 7简介 2 Cpl;vQ  
1.2 MATLAB 7的安装 2 !dcwq;Ea  
1.3 MATLAB 7的工作环境 5 <fO4{k*&  
1.3.1 操作界面简介 6 \+PIe7f_  
1.3.2 运行命令窗口 6 1&)_(|p[C  
1.3.3 命令窗口的显示方式 7 y }2F9=  
1.3.4 数值结果的显示方式 9 j -O2aL  
1.3.5 命令窗口的标点符号 10 `iShJz96  
1.3.6 输入变量 12 YE+$H%Jl!  
1.3.7 处理复数 14 ]> !<G8 =N  
1.3.8 命令窗口的控制命令 15 Owv +1+B  
1.3.9 使用历史窗口 16 '_0]vupvY  
1.3.10 使用实录命令 20 Vd9@Dy  
1.3.11 当前目录管理器和路径管理 21 W  0[N0c  
1.3.12 设置当前目录 22 JqUADm  
1.3.13 MATLAB的搜索路径 23 UHO_Z  
1.3.14 工作空间浏览器和数组编辑器 25 VV_l$E$  
1.3.15 变量的编辑命令 26 c@m5 ~  
1.3.16 数组编辑器 27 Ze^jG-SL$9  
1.3.17 存取数据文件 28 L#h:*U{@40  
1.4 MATLAB 7的帮助系统 30 \>/M .2  
1.4.1 纯文本帮助 30 |FR3w0o  
1.4.2 演示(demo)帮助 31 l95<QI  
1.4.3 帮助导航/浏览器 33 Z+:D)L  
1.4.4 Contents帮助文件目录窗口 34 j8,n7!G  
1.4.5 Index 帮助文件索引窗口 35 e_3CSx8Cc  
1.4.6 Search帮助文件搜索窗口 35 w5C*L)l  
1.5 小结 36 mz7l'4']+  
第2章 数组 37 u62)QJE  
2.1 创建数值数组 37 Kf,-4)  
2.1.1 一维数组的创建方法 37 VrP}#3I  
2.1.2 二维数组的创建方法 38 pb;")Q'  
2.1.3 使用下标创建三维数组 39 ^C^*,V3  
2.1.4 使用低维数组创建三维数组 40 (X[2TT3j!  
2.1.5 使用创建函数创建三维数组 41 $A\m>*@  
2.1.6 创建低维标准数组 43 @]CF&: P A  
2.1.7 创建高维标准数组 44 $6f\uuTU2"  
2.2 操作数值数组 45 f`<FT'A  
2.2.1 选取低维数组的对角元素 45 eARk QV  
2.2.2 低维数组的形式转换 46 wzcai 0y*  
2.2.3 选取三角矩阵 47 WT3gNNx|  
2.2.4 Kronecker乘法 49 o,Z{ w"  
2.2.5 高维数组的对称交换 50 Mio>{%/  
2.2.6 高维数组的维序号移动 51 1'w:`/_  
2.2.7 高维数组的广义共轭转置 52 n(Y%Vmy  
2.2.8 高维数组的降维操作 53 3HV%4nZLf  
2.3 小结 54 tOdT[&  
第3章 矩阵和架构 55 cSP*f0n,eo  
3.1 稀疏矩阵 55 LwJ0  
3.1.1 稀疏矩阵的存储方式 55 8|1^|B(l  
3.1.2 创建稀疏矩阵——使用sparse命令 56 h+UnZfm  
3.1.3 创建稀疏矩阵——使用spdiags命令 57 "AueLl)  
3.1.4 查看稀疏矩阵的信息 58 .q`{Dgc~  
3.1.5 稀疏矩阵的图形化信息 59 ;1AG3P'  
3.2 字符串数组 60 CX/(o]  
3.2.1 创建字符串数组——直接输入法 61 D@Da0  
3.2.2 创建字符串数组——使用ASCII码 61 H3/caN:  
3.2.3 创建字符串数组——使用函数 62 {kB `>VS  
3.2.4 处理字符串数组的空格 63 3SG?W_  
3.2.5 读取字符串数组的信息 64 P8yIegPY  
3.3 构架数组 65 P~CrtTss  
3.3.1 创建单构架数组——使用直接法 66 9>*c_  
3.3.2 创建二维构架数组 67 N0TeqOi4Y  
3.3.3 创建三维构架数组 68 [2Mbk~  
3.3.4 使用命令创建构架数组 69 ,i}|5ozj4  
3.3.5 访问构架数组的数据 69 RNJ FSD.  
3.3.6 设置构架数组的域属性 72 3 pWM~(#>-  
3.4 小结 74 }U 5Y=RYo  
第4章 矩阵分析 75 5a`%)K  
4.1 矩阵计算 75 dz9Y}\2tf  
4.1.1 进行范数分析——使用norm函数 75 a=}*mF[ug  
4.1.2 进行范数分析——使用normest函数 78 ".2K9j7$  
4.1.3 条件数分析 80 z5cYyx r>  
4.1.4 数值矩阵的行列式 81 t=wXTK5"  
4.1.5 符号矩阵的行列式 82 c=p=-j=.J  
4.1.6 矩阵的化零矩阵 83 Rs;15@t@  
4.2 线性方程组 84 D9ufoa&ua  
4.2.1 非奇异线性方程组 84 xh9qg0d  
4.2.2 奇异线性方程组 85 fZryG  
4.2.3 欠定线性方程组 87 3!9 Z=- tD  
4.2.4 超定线性方程组 88 %HuyK  
4.3 矩阵分解 89 _kraMQ>  
4.3.1 Cholesky分解 89 AHh#Fx+K  
4.3.2 使用Cholesky分解求解方程组 91 Q s(Bnb;  
4.3.3 不完全Cholesky分解 92 Fe=8O ^\  
4.3.4 LU分解 93 ; 2`sN   
4.3.5 不完全LU分解 96 kEN#u  
4.3.6 QR分解 100 c$M%G)P  
4.3.7 操作QR分解结果 101 }6m?d!m  
4.3.8 奇异值分解 105 C 0C0GqN,  
4.4 特征值分析 107 I*)VZW  
4.4.1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107 :- +4:S  
4.4.2 稀疏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110 =]>%t]  
4.4.3 特征值问题的条件数 111 }p3b#fAr  
4.4.4 特征值的复数问题 113 I<\ '%  
4.5 小结 114 xF8S*,#,*  
ZW4aY}~)$  
第2部分 数据分析篇 115 D,;\F,p  
第5章 函数分析和数值运算 116 m2bDHQ+  
5.1 函数的零点 116 f?UzD#50D  
5.1.1 一元函数的零点 116 Di(9]: +  
5.1.2 多元函数的零点 118 440FhD Mj  
5.2 数值积分 120 7!4V >O8@  
5.2.1 一元函数的数值积分 120 7XAvd-  
5.2.2 使用Simulink求解数值积分 122 f05d ;  
5.2.3 求解瑕积分 123 E%pz9gcSx  
5.2.4 矩形区域的多重数值积分 124 mV\$q@sII  
5.2.5 变量区域的多重数值积分 125 D!3{gV#  
5.3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 129 ]r"Yqv3  
5.3.1 双变量的概率分布 129 a-0cN 9  
5.3.2 不同概率分布 131 m#@_8_ M  
5.3.3 数据分布分析 132 c[(Pg%  
5.3.4 假设检验 133 ;Rnhe_A.  
5.4 小结 138 .KA V)So"  
第6章 高级数值运算 139 6].:.b\qQc  
6.1 插值 139 .XH8YT42  
6.1.1 一维插值 139 BWK IbG  
6.1.2 人口数量预测——一维插值实例 140 $[CA&Y.  
6.1.3 二维插值 143 F'W> 8  
6.1.4 绘制二元函数图形——二维插值实例 144 4('JwZw\!  
6.1.5 样条插值 146 TUTe9;)  
6.1.6 牛顿插值 147 [#b2%G1  
6.1.7 多项式插值——牛顿插值实例 148  &"S/Lt  
6.1.8 Chebyshev多项式插值 150 S7sb7c'4 k  
6.1.9 多项式插值——Chebyshev多项式插值实例 150 <0j{ $.  
6.2 曲线拟合 152 :=!Mh}i  
6.2.1 多项式拟合 153 7sV /_3H+  
6.2.2 加权最小方差拟合 154 3)E(RyQA3  
6.2.3 数据拟合——适用加权最小方差WLS方法 155 o}D![/  
6.3 曲线拟合图形界面 158 vOT*iax0  
6.3.1 曲线拟合 158 ;sQbn|=e"  
6.3.2 绘制拟合残差图形 160 "kSwa16O  
6.3.3 进行数据预测 161 4F#%f#"  
6.4 傅里叶分析 163 rxE&fjW  
6.4.1 离散Fourier变换 163 L,M+sN  
6.4.2 FFT和DFT 165 &=w|vB)(p  
6.4.3 DFT的物理含义 166 VTw/_Hf2p  
6.4.4 使用DFS进行插值 169 \r -N(;m  
6.5 小结 171 7'j9rmTXs  
第7章 优化 172 hPO>,j^  
7.1 常见优化问题 172 4XG]z_+I  
7.1.1 无约束非线性优化 172 lo:~aJ8  
7.1.2 求解二元函数的最小值——无约束非线性优化 173 '`o[+.  
7.1.3 非线性最小方差 177 WYO\'W  
7.1.4 计算函数的非线性最小方差 177 TVkcDS  
7.1.5 有约束的非线性优化 179 /bcY6b=:  
7.1.6 计算多元函数的极值——有约束的非线性优化 180 [ b1hC ~I;  
7.1.7 最小最大值的优化问题 183 OlGR<X  
7.1.8 优化对比 186 +TX/g~  
7.1.9 线性规划 187 Auac>')&Q  
7.1.10 二次规划 190 n2'|.y}Um:  
7.1.11 使用遗传算法求解二次规划 191 H@W0gK(cS;  
7.2 使用遗传算法求解优化 193 ^KH%mSX>  
7.2.1 分析目标函数 194 2%YXc|gGT  
7.2.2 优化求解 195 Lk nVqZ|k  
7.2.3 添加结果的可视性 197 #v/ry)2Y=  
7.2.4 设置算法的属性 198 oyvtZ/@  
7.2.5 设置“种群”属性 198 jT^!J+?6K+  
7.2.6 设置“中止”属性 200 l2/ @<0P  
7.3 优化“Banana”函数——优化方法对比 201 P(_(w 9  
7.3.1 分析目标函数 201 # "r kuDO  
7.3.2 BFGS优化法求解 203 VkXn8J  
7.3.3 DFP优化法求解 204 !; WbOnLP  
7.3.4 “无约束非线性”优化求解 206 WOb8 "*OM  
7.3.5 “最小方差”优化求解 207 Wem?{kx0  
7.4 绘制帐篷——复杂的二次规划 208 lU$X4JBzS  
7.4.1 设置约束条件 208 !%62Phai  
7.4.2 定义目标函数 210 I#c(J  
7.4.3 进行优化求解 211 W-Of[X{<  
7.4.4 绘制优化求解的结果 213 B9W/bJ6%  
7.5 小结 214 ,%8$D-4#_  
第8章 常微分方程 215 )E~mJln  
8.1 显性常微分方程 215 Q X):T#^V  
8.1.1 刚性和非刚性方程组 216 gz\j('~-D  
8.1.2 设置允许误差属性 219 IUawdB5CB  
8.1.3 设置输出参数属性 221 qw0~ *0}  
8.1.4 设置解法器其他属性 225 y:9?P~  
8.2 加权常微分方程 227 )52#:27F  
8.3 延迟微分方程 230 |Gc&1*$  
8.4 常微分方程的边界问题 232 1.dX)^\  
8.4.1 MATLAB求解边界问题——bvp4c命令 232 &#,v_B)a_E  
8.4.2 求解带边界的常微分方程 233 m)k-uWc$C  
8.5 小结 236 ~2 Oc K  
第9章 符号计算 237 k+txb?  
9.1 符号对象和符号表达式 237 3N3*`?5c<  
9.1.1 创建符号对象——使用sym命令 237 ]ut?&&*  
9.1.2 创建符号对象——使用syms命令 240 hXnw..0"  
9.1.3 符号计算的运算符和函数 241 Rk{$S"8S_  
9.1.4 识别对象 242 kaC+I"4c  
9.1.5 确定符号表达式中的变量 243 ZIy(<0  
9.2 符号精度计算 244 5~yQ>h  
9.3 操作符号表达式 245 QX+Y(P`vMK  
9.3.1 合并表达式——collect函数 246 Xv&%2-V;  
9.3.2 展开表达式——expand函数 247 +7^w9G  
9.3.3 因式分解——factor函数 248 0#]!#1utg  
9.3.4 嵌套表达式——horner函数 249 )BpIxWd?  
9.3.5 计算最小分母公因式——numden函数 250 d3(+ztmG!  
9.3.6 简化表达式——simplify函数 251 oFn4%S:  
9.3.7 最简化表达式——simple函数 252 !|(Ao"]  
9.3.8 按书写方式显示表达式——pretty函数 254 ZR2\ dH*  
9.4 替换符号表达式 256 ~QO< B2hS}  
9.4.1 替换重复字符串——subexpr函数 256 vcV!K^M-  
9.4.2 替换特定符号——subs函数 257 qw)Key  
9.5 符号函数 259 0@w&J9yG  
9.5.1 求反函数——finverse函数 259 vhX-Qkt}  
9.5.2 求复合函数——compose函数 260 \`&xprqAw  
9.6 符号微积分 261 w&9F>`VET  
9.6.1 求微分——diff函数 261 Uv'uqt  
9.6.2 化简微分结果 262 wvX"D0eVn  
9.6.3 求解矩阵微分 263 sgD@}":m  
9.6.4 向量微分jacobian函数 264 % dYI5U89  
9.6.5 符号极限 265 uiuTv)pwF  
9.6.6 求解无限极限 266 > `0| X  
9.6.7 求解左右极限 266 TftOYY.hQ  
9.6.8 符号积分 267 x6jm -n  
9.6.9 矩阵积分 269 qjzZ}  
9.6.10 证明积分等式 269 z(jU|va{_1  
9.6.11 交互近似积分 270 }il%AAI9}r  
9.6.12 符号级数求和 272 EO"=\C,  
9.7 符号积分变换 273 2-PI JO  
9.7.1 Fourier变换 273 Ag<4r  
9.7.2 Laplace变换 275 M$#+W?m&  
9.7.3 Z变换 276 KZi+j#7O  
9.8 符号矩阵的计算 277 ;+r0 O0;9  
9.8.1 线性代数运算 277 5#P: "U  
9.8.2 特征值运算 280 ZIDFF  
9.9 符号代数方程的求解 282 }@3$)L%n_u  
9.9.1 solve命令 283 [;Vi~$p|Eo  
9.9.2 求解非线性方程组 283 +<H !3sW  
9.9.3 求解含参数方程组 283 Mi<*6j0  
9.9.4 求解超越方程组 284 KqFmFcf|  
9.10 符号微分方程的求解 284 X3 <SP  
9.10.1 dsolve命令 285 |%n|[LP'  
9.10.2 求解常微分方程 285 =":@Foa  
9.10.3 求解二阶常微分方程 286 rffVfw  
9.10.4 求解常微分方程组 286 {6ajsy5=  
9.11 利用Maple的资源 287 Qa>%[jx,@,  
9.11.1 调用maple的相关命令 287 w"yK\OE  
9.11.2 查看maple的帮助 289 9]"\"ka3>  
9.12 可视化符号分析 290 )0'Y et}  
9.12.1 单变量函数分析界面 291 }'%$7vL`Ft  
9.12.2 泰勒级数逼近分析界面 293 {|G&W^`  
9.13 小结 294 :m)c[q8  
-DA;KWYS  
第3部分 数据可视化篇 295 K,Lr +  
第10章 二维图形 296 :p,c%"8  
10.1 图形的基础知识 296 wHq('+{=&  
10.1.1 离散数据(函数)的可视化 296 qdKh6{  
10.1.2 连续函数的可视化 297 4U_rB9K$  
10.1.3 绘制图表的基础步骤 299 &mCs%l  
10.2 绘制二维图形 299 5L/Yi  
10.2.1 绘制二维图形——使用plot命令 300 ?SBh^/zf  
10.2.2 设置曲线的属性 302 hLu&lY  
10.2.3 设置坐标轴范围 304 R65;oJh  
10.2.4 设置坐标轴显示方式 305 ^XtHF|%0T  
10.2.5 设置坐标轴系统 306 \ro~-n+o  
10.2.6 图形标识 307 cKaL K#~  
10.2.7 叠绘 309 7MR:X#2v>  
10.2.8 绘制双坐标轴图形 311 4KN0i  
10.2.9 绘制多子图 312 O<gP)ZW~  
10.2.10 交互式图形 313 0%vixR52  
10.2.11 使用fplot命令绘制图形 315 IO?~b XP  
10.2.12 使用ezplot命令绘制图形 316 3 ATN?V@  
10.3 特殊图形 318 jJiCF,m  
10.3.1 绘制面积图 318 vbW\~xf  
10.3.2 绘制直方图 319 D7 8) 4>X  
10.3.3 绘制二维饼图 321 (\5<GCW-  
10.3.4 绘制矢量图 321 Fo--PtY`p  
10.3.5 绘制等高线 322 2n<qAl$t  
10.3.6 绘制伪色彩图 323 FZ;Y vdX6  
10.3.7 绘制误差棒 324 j(wY/Hl  
10.3.8 绘制二维离散杆图 325 K*hf(w9="%  
10.3.9 绘制散点图 326 N9~'P-V  
10.3.10 极坐标图形 328 2d,wrC<'$  
10.3.11 柱坐标图形 328 ,i1fv "  
10.4 小结 329 I_{9eG1w?  
第11章 三维图形 330 pZNlcB[Qn-  
11.1 绘制三维曲线 330 lk5_s@V l  
11.1.1 绘制三维图形——plot3命令 330 f)!{y> Q  
11.1.2 绘制三维曲线图——mesh命令 331 0O@[on;Bd  
11.1.3 绘制等高线 333 f?oI'5R41  
11.1.4 绘制曲面图——surf命令 333 ulJ+:zwq$  
11.2 编辑三维图形 335 'dd<<E  
11.2.1 控制视角——view命令 335 Pj^k pjV  
11.2.2 控制旋转——rotate命令 336 Y+S~b  
11.2.3 设置背景颜色 338 >-o?S O(M,  
11.2.4 设置图形颜色 339 ~XN]?5GQf  
11.2.5 设置数值轴的颜色 340 "'LOaf$X  
11.2.6 添加颜色标尺 341 ~}FLn9@*  
11.2.7 设置图形的着色 343 ^+YGSg7  
11.2.8 控制照明——light命令 344 >xk:pL*o`  
11.2.9 控制照明——lighting命令 345 JJ= ~o@|c  
11.2.10 控制材质——material命令 345 #dXZA>b9  
11.2.11 控制透视 346 c{r6a=C  
11.2.12 控制透明 347 {ILQ CvP*  
11.3 三维图形的简易命令 349 Q'vIeG"o  
11.4 四维图形 351 c"jhbH!u4  
11.4.1 绘制切片图——slice命令 351 pD)/- Dgdm  
11.4.2 绘制切面等位线图 352 OmQuAG ^\x  
11.4.3 绘制流线切面图 353 -bG#h)yj  
11.5 图形窗口 353 "1\RdTw  
11.5.1 创建和控制图形窗口 354 `OF g.R|  
11.5.2 使用工具栏编辑图形 355 G=0}IPfp  
11.5.3 使用绘图工具编辑图形 358 8wNU2yH+D  
11.5.4 使用图形窗口进行数据分析 364 x<j($iv  
11.6 绘制复数变量图形 367 !3gpiQH{  
11.6.1 绘制复数图形原理 367 ui:>eYv  
11.6.2 绘制复数图形——CPLXMAP命令 368 a|^-z|.  
11.6.3 绘制复数曲面图——CPLXROOT命令 369 L>K39z~,  
11.7 图形的打印和输出 370 Ii2g+SlQDa  
11.7.1 图形打印的菜单操作方式 370 =&<$I  
11.7.2 图形打印的命令操作方式 372 s`7 _J9  
11.8 小结 373 tue%L]hc  
 s`{#[&[  
第4部分 MATLAB编程篇 375 L< nkI  
第12章 MATLAB编程基础知识 376 X_Of k  
12.1 简单实例——排序函数 376 {e!uvz,e  
12.1.1 编写函数文件 376 =iQ`F$M  
12.1.2 编写脚本文件 378 Toa#>Z*+Rb  
12.1.3 运行代码 379 /m|&nl8"qe  
12.1.4 检测代码 380 ;gw!;!T  
12.2 M文件编辑器 381 _yXeX  
12.2.1 打开文件编辑器 381 rSFXchD/  
12.2.2 设置M文件编辑器的属性 382 ^?l-YnQqm?  
12.2.3 设置M文件编辑器的打印属性 384 :j50]zLy{  
12.3 MATLAB的变量和关系式 385 r z>zdj5}  
12.3.1 M文件的变量类型 385 DqC}f#  
12.3.2 M文件的关键字 386 Yi! >8  
12.3.3 关系表达式 386 `cTsS  
12.3.4 关系表达式的优先级 388 8Nl|\3nl-  
12.3.5 截断误差问题 389 Z6 |'k:R8  
12.3.6 逻辑表达式 390 qCFXaj   
12.3.7 逻辑运算函数 392 cbHn\m)J,  
12.4 程序结构 392 ?tM].\  
12.4.1 顺序结构 392 SwmPP-n  
12.4.2 if分支结构 393 R<YYf^y  
12.4.3 switch分支结构 396 GzE3B';g  
12.4.4 try-catch结构 397 {83He@  
12.4.5 while循环结构 398 "oGM> @q=B  
12.4.6 for循环结构 400 mQ `r`DW  
12.4.7 绘制抛物线轨迹——综合实例 402 jgfP|oD  
12.5 控制语句 406 UHDI9>G~,  
12.5.1 结束循环——continue命令 406 ,h(+\^ ?,  
12.5.2 终止循环——break命令 407 =D:R'0YH  
12.5.3 转换控制——return命令 408 uL{~(?U$  
12.5.4 输入控制权——input命令 409 Bv|9{:1%X}  
12.5.5 使用键盘——keyboard命令 410 _WkcJe`  
12.5.6 提示警告信息——error和warning命令 410 NCh(-E  
12.6 小结 412 V5^b6$R@  
第13章 MATLAB编程的高级话题 413 @%B!$\]  
13.1 程序的向量化 413 D0_x|a  
13.1.1 程序的向量化 413 vrEaNT$J-  
13.1.2 向量化和循环结构对比 415 +53zI|I  
13.1.3 逻辑数组 417 k=/|?%  
13.1.4 使用logical命令创建逻辑数组 417 *Zo o  
13.1.5 逻辑数组和向量化 418 2*;Y%NcP[  
13.2 脚本和函数 420 GP k Cgb(  
13.2.1 编写脚本文件 420 vCe<-k  
13.2.2 编写函数文件 421 &@Gu~)^(  
13.2.3 编写P码文件 422 Pj5#G0i%  
13.3 变量传递 423 -{sv3|P>  
13.3.1 变量检测命令 423 $}c@S0%P"  
13.3.2 “变长度”变量函数 424 (dprY1noC  
13.3.3 跨空间计算表达式的数值 428 [";5s&)q  
13.3.4 跨空间赋值 430 '|R@k_nx  
13.4 字符串演算函数 431 D{d$L9.  
13.4.1 内联函数——inline 431 +g7nM7,1a  
13.4.2 求解函数零点 431 wg~`Md  
13.4.3 绘制函数图形 433 .7^-*HT}  
13.4.4 求解最值 435  s !vROJ  
13.5 程序的调试和剖析 437 l,2z5p  
13.5.1 直接调试法 437 40sLZa)e  
13.5.2 工具调试法 440 p5rRhu/|k3  
13.5.5 程序剖析 443 y!D`.'  
13.6 小结 446 Y,"MQFr(o  
-ZON']|<}k  
第5部分 图形用户界面篇 447 @BW8`Ky1  
第14章 句柄图形 448 1EPOYvf%U  
14.1 句柄图形体系 448 E"yf!*  
14.1.1 图形对象 449 ~,65/O  
14.1.2 句柄对象 449 32FGDM  
14.1.3 句柄图形的结构 449 G&H"8REm  
14.1.4 图形对象的属性 450 EQhV}9  
14.2 图形句柄的操作 450 Qg.:w  
14.2.1 创建图形对象 451 PGhZ`nl  
14.2.2 访问图形对象的句柄 453 ,(=]6V  
14.2.3 使用句柄操作图形对象 455 YfU#kvE'  
14.3 图形对象的操作 457 ;i?!qB>baX  
14.3.1 设置图像属性——set命令 457 6N)1/=)  
14.3.2 使用结构体设置属性 459 J0! E@   
14.3.3 查询图形对象的属性——get命令 462 %$KO]   
14.3.4 查看图形对象的默认属性 464 *g6o ;c  
14.3.5 设置不同级别的属性 465 @O @yJ{(I  
14.3.6 设置图形对象的默认属性 467 # Kr.!uD  
14.4 高层绘图命令 468 OIT;fKl9  
14.4.1 设置父对象属性——NextPlot属性 469 sYI':UQe  
14.4.2 检查NextPlot属性——newplot命令 469 ?0%TE\I8  
14.4.3 高层绘图文件的构成 470 eV%bJkt.  
14.5 坐标轴对象 471 itgO#(g$Q  
14.5.1 坐标轴的几何属性 471 p>O< "X@  
14.5.2 坐标轴的刻度属性 473 W>nb9Isp  
14.5.3 坐标轴的照相机属性 474 iRtDZoiD'  
14.6 综合实例 476 qE:DJy <  
14.6.1 穿越图形 477 dw!Eao47  
14.6.2 动态反射图形 480 EC&,0i4n:  
14.7 小结 487 =Q/>g6  
第15章 图形用户界面基础 488 #L$ I %L"  
15.1 图形用户界面概述 488 A\.*+k/B  
15.2 使用M文件创建GUI对象 489 T$;XJx  
15.2.1 编写程序代码 489 ='>UKy[=  
15.2.2 运行程序代码 494 ;qK6."b`;  
15.3 使用GUIDE创建GUI对象 496 fMaNv6(  
15.3.1 启动GUIDE 496 mhuaXbr  
15.3.2 添加“编辑框”控件 498 PtOnj)Q  
15.3.3 查看程序代码 499 c `; LF'!  
15.3.4 运行GUI对象 499 W fNMyI  
15.3.5 创建GUI的注意事项 500 74(J7  
15.4 小结 502 PlUjjJU  
第16章 创建菜单 503 db~:5#*  
16.1 定制标准菜单 503 @NE#P&f  
16.2 使用GUIDE创建自定义菜单 504 Zx 1z hc  
16.2.1 创建图形界面 505 - S-1<xR  
16.2.2 设置菜单属性 508 TMsoQ82  
16.2.3 添加控件 509 NvZ?e  
16.2.4 添加“File”菜单的回调函数 511 N Z`hy>LF^  
16.2.5 添加“Thresholding Method”菜单的回调函数 513 IBh~(6  
16.2.6 添加“滚动条”控件的回调函数 519 A,)ELVk1F  
16.2.7 添加其他控件的回调函数 521 ?Fpl.t~  
16.2.8 编写主调函数 522 $SR]7GZ  
16.2.9 运行GUI对象 523 hspg-|R  
16.3 使用M文件创建自定义菜单 525 D0i30p`  
16.3.1 演示GUI的功能 525 %Ege^4PE  
16.3.2 添加“File”菜单的功能代码 526 n#cN[C9  
16.3.3 添加“Options”菜单的功能代码 528 }}1Q<puM  
16.3.4 添加“Graphs”菜单的功能代码 529 qKC*j DW  
16.3.5 添加主调函数 533 %'z3es0  
16.3.6 运行GUI对象 535 yFsXI0I[p  
16.4 创建快捷菜单 537 hM w`e  
16.4.1 编写程序代码 537 ;$< ek(i7  
16.4.2 运行GUI对象 542 Z+(V \  
16.5 小结 544 7d)' y  
第17章 添加控件 545 pa-4|)qY  
17.1 创建GUI对象的用户控件 545 7!;/w;C  
17.1.1 添加控件组件 546 A o$z )<d'  
17.1.2 添加控件的功能代码 549 ^mQfXfuL  
17.1.3 运行程序代码 555 /vu!5?S  
17.2 图像切割界面——综合案例 557 nUHVPuQ/'T  
17.2.1 分析GUI对象 558 !*6z=:J  
17.2.2 规划GUI的设计过程 558 =:eE!  
17.2.3 创建GUI的工具栏对象 559 P.DWC'IBN  
17.2.4 准备图形对象的基础文件 560 v19`7qgR(  
17.2.5 处理指针对象 569 2Zip8f!  
17.2.6 设置图形对象的属性 573 / u6$M/Cf>  
17.2.7 编写主程序代码 576 J7o?h9  
17.2.8 设置GUI对象的菜单选项 603 4V8wB}y7e  
17.2.9 检测程序代码 615 |'_<(z  
17.3 小结 621 #" -^;Z  
S '+"+%^tj  
第6部分 MATLAB仿真篇 623 +to9].O7y  
第18章 SIMULINK基础知识 624 b%j:-^0V  
18.1 Simulink的基础知识 624 ulJYJ+CC!  
18.1.1 Simulink概述 624 V}+;b bUc-  
18.1.2 安装Simulink 625 |>GIPfVT  
18.1.3 启动Simulink 626 ^iS:mt  
18.2 一个简单的仿真系统 626 8f5^@K\c  
18.2.1 添加模块 627 $t'I*k^N  
18.2.2 设置模块属性 628 38i,\@p`9$  
18.2.3 连接模块 630 }j*/>m  
18.2.4 运行仿真系统 631 ped Yf{T  
18.3 Simulink的工作环境 632 +Ob#3PRy  
18.3.1 Simulink模型窗口界面 634 tC-KW~&  
18.3.2 使用“File”菜单 635 uf] $@6)  
18.3.3 使用“Edit”菜单 636 ;tiU OixJ  
18.3.4 使用“View”菜单 637 J?fh3RW9  
18.3.5 使用“Simulation”菜单 639 E,yK` mPp^  
18.3.6 使用“Help”菜单 640 %=y3  
18.4 Simulink中的数据类型 640 U-<"i6mg ?  
18.4.1 Simulink支持的数据类型 641 g>P9hIl  
18.4.2 数据传递 643 JZxF)] ^  
18.4.3 向量化模块 645 tuV?:g?  
18.4.4 使用Mux模块 646 (`? snMc  
18.4.5 标量扩展 648 N o\&~  
18.5 Simulink的基本操作 649 5>Yd\(`K  
18.5.1 Simulink模型的工作原理 649 FH`&C*/F0Y  
18.5.2 操作模块 650 15DK \_;  
18.5.3 显示模块的属性 651 Cbs4`D,  
18.5.4 显示输出数值 652  j)6B^!  
18.5.5 连接线的分支 653 PGl-2Cr  
18.5.6 彩色显示信号线 654 ER1mA:8>E  
18.5.7 设置连接线的属性 655 KXCmCn  
18.6 Simulink的信号 655 G>>u#>0  
18.6.1 创建信号 655 V_622~Tc/[  
18.6.2 添加信号标签 656 })vr*[  
18.6.3 复数信号 656 D-:<]D:  
18.6.4 虚拟信号 657 x]cZm^  
18.6.5 控制信号 659 1t=X: ]0j  
18.6.6 信号总线 661 K(fLqXE%  
18.6.7 信号组 665 G11.6]?Gg  
18.6.8 使用自定义信号源 670 -8 =u{n  
18.6.9 信号接收器 672 h!CX`pBM  
18.7 Simulink仿真的设置 676 )Hm[j)YI  
18.7.1 设置解算器参数 677 y$V)^-U>fw  
18.7.2 仿真数据的输入输出设置 678 ~<OjXuYu  
18.7.3 仿真诊断设置 680 zb}+ m#q  
18.8 小结 681 lA-!~SM v"  
第19章 SIMULINK建模和子系统 682 - :z5m+  
19.1 Simulink线性系统建模 682 Ilu`b|%D  
19.1.1 线性系统建模简介 682 )pn7DIXG  
19.1.2 求解抛投小球的轨迹 684 v |2q2bz  
19.1.3 求解二阶微分方程 686 -7z y  
19.1.4 使用传递函数 690 U]U)'  
19.1.5 使用状态方程 691 w[oQ}5?9'  
19.1.6 “积分器”模块的工作原理 692 gLMea:  
19.2 非线性系统建模 693 fB,1s}3Hn  
19.2.1 非线性系统建模简介 694 yx w27~  
19.2.2 求解非线性摩擦模型 696 $"{3yLg  
19.3 子系统 703 *@n3>$  
19.3.1 子系统的基础知识 703 VN-#R=D  
19.3.2 创建子系统 703 uPC qO+f  
19.3.3 使用模块组合子系统 705 q&d&#3Rh  
19.4 信号输出系统——子系统实例 707 D6)Cjc>a  
19.4.1 添加控制信号 707 giPo;z\c  
19.4.2 添加子系统模块 708 L[Yp\[#-q  
19.4.3 运行仿真系统 710 @))}\:  
19.5 封装子系统 711 mQ60@_"Y=,  
19.5.1 封装子系统的创建方法 712 6`baQ!xc.  
19.5.2 封装子系统的步骤 712 M:UB>-`bW  
19.6 ABS系统——封装子系统实例 715 xD= qU  
19.6.1 添加“Bang-bang contorller”子系统 715 X$|TN+Ub  
19.6.2 添加“brake torque”子系统 717 5ZyBP~  
19.6.3 添加“tire torque”子系统 717 OWXye4`*  
19.6.4 添加子系统的程序代码 719 6SBvn%  
19.6.5 添加“subsystem”子系统 721 H@2"ove-uC  
19.6.6 运行仿真系统 723 Ma=6kX]  
19.7 使能子系统 725 tGO[A#9a  
19.7.1 创建使能子系统 725 t-7[Mk9@  
19.7.2 信号输出系统——使能子系统实例 726 feI[M;7u  
19.8 触发子系统 730 +>WC^s  
19.8.1 触发子系统简介 730 cv*Q]F1%  
19.8.2 触发子系统的属性 730 -Xxu/U})%  
19.9 触发子系统实例 732 [X">vaa  
19.9.1 添加系统模块 733 ')u5l  
19.9.2 设置“Throttle & Manifold”子系统属性 734 ]O7.ss/2  
19.9.3 设置“Intake”子系统属性 735 sE%<"h\_0  
19.9.4 设置“Compression”子系统属性 736 f5yux}A{  
19.9.5 设置“Combustion”子系统属性 737 &Ky u@Tt  
19.9.6 设置“Drag Torque”子系统属性 737 yw* mA1v  
19.9.7 设置“Vehicle Dynamics”子系统属性 738 s\Pt,I@Y_  
19.9.8 设置“valve timing”子系统属性 738 2}Z4a\YX  
19.9.9 运行仿真系统 739 @"{'j  
19.10 小结 740 UrhM)h?%  
第20章 S函数和仿真结果分析 741 !V]MLA`  
20.1 S函数 741 Z ]aK'  
20.1.1 S函数概述 741 U!\2K~  
20.1.2 S函数的运行机理 742 LE<u&9I\  
20.1.3 S函数模板 742 R7B,Q(q2-  
20.1.4 添加S函数模块 745 c.8((h/  
20.1.5 添加S函数程序代码 747 Od!F: <  
20.1.6 运行仿真 749 dm,}Nbc91(  
20.2 振荡运行系统——S函数综合实例 750 s !hI:$J.  
20.2.1 添加系统模块 750 ]/o12pI  
20.2.2 添加S函数的程序代码 752 NlF0\+h  
20.2.3 添加子系统模块 754 6@?aVM~  
20.2.4 运行仿真系统 757 ksu}+i,a  
20.3 分析仿真结果 758 Y%fVt|  
20.3.1 分析Simulink模型的特征 758 fKT Dt%  
20.3.2 使用Sim命令 760 o=-Vt,2{  
20.3.3 使用Simset命令 761 $h 08Z  
20.3.4 模型的线性化 764 pM&]&Nk  
20.3.5 系统平衡点分析 766 # cN_y  
20.4 交替执行系统——综合实例1 768 5 PGlR!^  
20.4.1 添加系统模块 768 \o:ELa HY  
20.4.2 设置系统模块的属性 769 tM^;?HL]  
20.4.3 添加“Enabled”子系统 772 Hbjb7Y?[  
20.4.4 运行仿真系统 775 =sE2}/g  
20.5 雷达轨迹分析——综合实例2 776 QY~<~<d+G  
20.5.1 系统模块简介 776 ?E+:]j_  
20.5.2 添加系统模块 776 .# 6n  
20.5.3 添加“Cross-Axis Acceleration Model”子系统 779 gV"qV   
20.5.4 添加“Cartesian to Polar”子系统 779 ^"O{o8l>2  
20.5.5 添加“Radar Kalman Filter”子系统 781 x)ddRq l  
20.5.6 添加程序代码 783 &c!j`86y*  
20.5.7 运行仿真系统 785 %NT`C9][  
20.6 小结 786 OU,PO2xX9  
n5Nan  
第7部分 高级应用篇 787 aNE9LAms  
第21章 文件I/O 788 3XeXzPj  
21.1 处理文件名称 788 I*A0?{  
21.2 打开和关闭文件 790 t."g\;  
21.2.1 打开文件 790 W\@?e32  
21.2.2 关闭文件 792 ?Oy'awf_  
21.3 处理二进制文件 793 bBUbw*DF)  
21.3.1 读取M文件 793 aho'|%y)  
21.3.2 读取TXT文件 796 9VoDhsKk  
21.3.3 写入二进制文件 798 &1z)fD2  
21.4 处理文本文件 799 < /;Q8;0  
21.4.1 读取文本文件 799 f^W[; w  
21.4.2 使用csvwrite命令读入文本文件 804 ,vPe}OKj  
21.4.3 使用dlmwrite命令读入文本文件 805 Gb(C#,xbK  
21.5 处理图像 806 r0\cc6  
21.6 小结 810 1t/dxB;  
第22章 MATLAB编译器 811 1~}m.ER  
22.1 编译器概述 811 uiktdZ/f  
22.1.1 编译器的功能 811 0a"igH}  
22.1.2 Complier 4.0的性能改进 812 };&HhBc!g  
22.2 编译器的安装和配置 812 ]\ CU9J|H8  
22.2.1 前提准备 812 , CJAzGBS  
22.2.2 配置编译器 813 YfE>Pn'r  
22.3 编译过程 818 9z5\*b s  
22.3.1 安装MCR 818 k? 3S  
22.3.2 代码的编译过程 819 ]43alf F#  
22.4 编译命令 820 ^)&Ly_xrU  
22.4.1 编译命令的格式和选项 820 i 8l./Yt/  
22.4.2 处理脚本文件 821 wYZT D*A2h  
22.5 创建独立运行的程序 823 $.H:8^W  
22.5.1 编译M文件 823 3/X-Cr+d  
22.5.2 编译M和C的混合文件 826 *)limqe3"$  
22.5.3 编译包含绘图命令的M文件 828 B\Xh 3l]+j  
22.6 小结 833 9YR]+*  
第23章 应用程序接口 834 KK?Zm_  
23.1 C语言MEX文件 834 :w@F?:C  
23.1.1 MEX文件的数据 834 OnZF6yfN=3  
23.1.2 MEX文件的结构 835 nD7|8,'  
23.1.3 MEX文件的实例 838 v`y6y8:>  
23.2 MAT文件 842 ]JOephX2R  
23.2.1 使用C语言创建MAT文件 843 kmryu=  
23.2.2 使用Fortran语言创建MAT文件 846 #EJhAJ  
23.3 MATLAB引擎技术 849 Aj [?aL  
23.3.1 引擎技术概念 850 G+0><,S  
23.3.2 引擎技术应用 850 ,eR8 ~(`=  
23.4 Java接口 854 rkkU"l$v  
23.4.1 Java接口 854 94\t1fE  
23.4.2 Java接口应用 860 &~RR&MdZ2  
23.5 小结 865 ~@{w\%(AK]  
&J_Z~^   
第8部分 用户工具箱篇 867 puOC60zI  
第24章 图形图像工具箱 868 ).LTts7c  
24.1 MATLAB中的图像 868 pgT9hle/  
24.1.1 图像类型 868 COR;e`%,  
24.1.2 多帧图像 870 O7%2v@j|8  
24.1.3 读取图像文件 871  3P1&;  
24.1.4 查看图像文件信息 873 F8H'^3`b`U  
24.2 显示图像 875 x<)G( Xe*  
24.2.1 默认显示方式 875 r#A_RZ2~@  
24.2.2 添加颜色条 875 wu A^'T  
24.2.3 显示多帧图像 876 - a y5  
24.2.4 显示动画 877 "NDxgJ%J35  
24.2.5 三维材质图像 878 Ht#@'x  
24.3 图像的几何运算 879 Z,K7Ot0  
24.3.1 缩放图像 879 $(ewk):  
24.3.2 旋转图像 881 bp#:UUO%S  
24.3.3 裁剪图像 883 `-_N@E1'>  
24.4 图像的灰度变换 884 QdQ d(4/1  
24.4.1 图像的直方图 884 6SVqRD<`  
24.4.2 灰度变换 886 Ir5WN_EaS  
24.4.3 均衡直方图 888 ~4\,&HH  
24.5 图像的滤波 889 -T7xK/  
24.6 分析图像 892 TI=h_%mO  
24.6.1 分析图像的像素信息 892 1~J5uB4  
24.6.2 分析图像的灰度信息 893 ZPHXzi3j  
24.6.3 绘制等高图 894 )t:7_M3  
24.7 小结 895 ~]BMrgn  
第25章 信号工具箱 896 'CXRG$D  
25.1 产生信号 896 Jic}+X*0  
25.1.1 周期方波和锯齿波 896 XF}rd.K:  
25.1.2 周期Sinc波 897 JQ@fuo %  
25.1.3 高斯调幅正弦波 898 !Vheq3"q/  
25.1.4 调频信号 899 f6!D L<  
25.1.5 高斯分布随机序列 900 . w H*sb  
25.2 随机信号处理 901 w(j^ccPD  
25.2.1 随机信号的互相关函数 901 mf' ]O,  
25.2.2 随机信号的互协方差函数 902 *#y;8  
25.2.3 谱分析——psd函数 903 XX6 T$pA6  
25.2.4 谱分析——pwelch函数 905 !"Q}R p  
25.3 模拟滤波器设计 906 3xNMPm  
25.3.1 巴特沃斯滤波器 906 2Vk\L~K  
25.3.2 切比雪夫I型滤波器 907 w5KPB5/zu  
25.3.3 切比雪夫Ⅱ型滤波器 908 u=r`t(Z1H  
25.4 IIR数字滤波器设计 909 ]"F5;p; y  
25.4.1 巴特沃斯数字滤波器设计 910 R^*K6Ad  
25.4.2 切比雪夫I型数字滤波器设计 911 MgJ36zM  
25.4.3 切比雪夫II型数字滤波器设计 913 w8iR|TV  
25.5 小结 914 ,Q/Ac{C  
附录A MATLAB常用函数检索表 915 ~GJN@ka4%  
……
夜夜兔 2012-02-08 08:30
跟第一版的区别在哪里?
xiaoxiaoyu 2012-11-16 16:38
内容很全面
查看本帖完整版本: [-- MATLAB宝典(第2版,作者:陈杰,含光盘1张) --] [-- top --]

Copyright © 2005-2025 光行天下 蜀ICP备06003254号-1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