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qdesign |
2010-05-12 12:04 |
第1部分 MATLAB基础知识篇 1 Xa9TS" 第1章 MATLAB概述 2 \c`oy=qY0 1.1 MATLAB 7简介 2 Cpl;vQ 1.2 MATLAB 7的安装 2 !dcwq;Ea 1.3 MATLAB 7的工作环境 5 <fO4{k*& 1.3.1 操作界面简介 6 \+PIe7f_ 1.3.2 运行命令窗口 6 1&)_(|p[C 1.3.3 命令窗口的显示方式 7 y }2F9= 1.3.4 数值结果的显示方式 9 j
-O2aL 1.3.5 命令窗口的标点符号 10 `iShJz96 1.3.6 输入变量 12 YE+$H%Jl! 1.3.7 处理复数 14 ]> !<G8=N 1.3.8 命令窗口的控制命令 15 Owv+1+B 1.3.9 使用历史窗口 16 '_0]vupvY 1.3.10 使用实录命令 20 Vd9@Dy 1.3.11 当前目录管理器和路径管理 21 W 0[N0c 1.3.12 设置当前目录 22 JqU ADm 1.3.13 MATLAB的搜索路径 23 U HO_Z 1.3.14 工作空间浏览器和数组编辑器 25 VV_l$E$ 1.3.15 变量的编辑命令 26 c@m5~
1.3.16 数组编辑器 27 Ze^jG-SL$9 1.3.17 存取数据文件 28 L#h:*U{@40 1.4 MATLAB 7的帮助系统 30 \>/M .2 1.4.1 纯文本帮助 30 |FR3w0o 1.4.2 演示(demo)帮助 31 l95<QI 1.4.3 帮助导航/浏览器 33 Z+:D)L 1.4.4 Contents帮助文件目录窗口 34 j8 ,n7!G 1.4.5 Index 帮助文件索引窗口 35 e_3CSx8Cc 1.4.6 Search帮助文件搜索窗口 35 w5C*L)l 1.5 小结 36 mz7l'4']+ 第2章 数组 37 u62 )QJE 2.1 创建数值数组 37 Kf,-4) 2.1.1 一维数组的创建方法 37 VrP}#3I 2.1.2 二维数组的创建方法 38 pb;")Q' 2.1.3 使用下标创建三维数组 39 ^C^*,V3 2.1.4 使用低维数组创建三维数组 40 (X[2TT3j! 2.1.5 使用创建函数创建三维数组 41 $A\m>*@ 2.1.6 创建低维标准数组 43 @]CF&: P A 2.1.7 创建高维标准数组 44 $6f\uuTU2" 2.2 操作数值数组 45 f`<FT'A 2.2.1 选取低维数组的对角元素 45 eARk
QV 2.2.2 低维数组的形式转换 46 wzcai
0y* 2.2.3 选取三角矩阵 47 WT3gNNx| 2.2.4 Kronecker乘法 49 o,Z{ w" 2.2.5 高维数组的对称交换 50 Mio>{%/ 2.2.6 高维数组的维序号移动 51 1' w:`/_ 2.2.7 高维数组的广义共轭转置 52 n(Y%Vmy 2.2.8 高维数组的降维操作 53 3HV%4nZLf 2.3 小结 54 tOdT[& 第3章 矩阵和架构 55 cSP*f0n,eo 3.1 稀疏矩阵 55 L wJ0 3.1.1 稀疏矩阵的存储方式 55 8|1^|B(l 3.1.2 创建稀疏矩阵——使用sparse命令 56 h+UnZfm 3.1.3 创建稀疏矩阵——使用spdiags命令 57 "AueLl) 3.1.4 查看稀疏矩阵的信息 58 .q`{Dgc~ 3.1.5 稀疏矩阵的图形化信息 59 ;1AG3P' 3.2 字符串数组 60 CX/(o] 3.2.1 创建字符串数组——直接输入法 61 D@Da0 3.2.2 创建字符串数组——使用ASCII码 61 H3/caN: 3.2.3 创建字符串数组——使用函数 62 {kB `>VS 3.2.4 处理字符串数组的空格 63 3SG?W_
3.2.5 读取字符串数组的信息 64 P8yIegPY 3.3 构架数组 65 P~C rtTss 3.3.1 创建单构架数组——使用直接法 66 9>*c_ 3.3.2 创建二维构架数组 67 N0TeqOi4Y 3.3.3 创建三维构架数组 68 [2Mbk~ 3.3.4 使用命令创建构架数组 69 ,i}|5ozj4 3.3.5 访问构架数组的数据 69 RNJFSD. 3.3.6 设置构架数组的域属性 72 3 pWM~(#>- 3.4 小结 74 }U5Y=RYo 第4章 矩阵分析 75 5a`%)K 4.1 矩阵计算 75 dz9Y}\2tf 4.1.1 进行范数分析——使用norm函数 75
a=}*mF[ug 4.1.2 进行范数分析——使用normest函数 78 ".2K9j7$ 4.1.3 条件数分析 80 z5cYyx
r> 4.1.4 数值矩阵的行列式 81 t=wXTK5" 4.1.5 符号矩阵的行列式 82 c=p=-j=.J 4.1.6 矩阵的化零矩阵 83 Rs;15@t@ 4.2 线性方程组 84 D9ufoa&ua 4.2.1 非奇异线性方程组 84 xh9qg0d 4.2.2 奇异线性方程组 85 fZryG 4.2.3 欠定线性方程组 87 3!9Z=-tD 4.2.4 超定线性方程组 88 %HuyK 4.3 矩阵分解 89 _kraMQ> 4.3.1 Cholesky分解 89 AHh#Fx+K 4.3.2 使用Cholesky分解求解方程组 91 Q
s(Bnb; 4.3.3 不完全Cholesky分解 92 Fe=8O ^\ 4.3.4 LU分解 93 ;2`sN
4.3.5 不完全LU分解 96 kEN#u 4.3.6 QR分解 100 c$M%G)P 4.3.7 操作QR分解结果 101 }6m?d!m 4.3.8 奇异值分解 105 C0C0GqN, 4.4 特征值分析 107 I*)VZW 4.4.1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107 :-+4:S 4.4.2 稀疏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110 =]>%t] 4.4.3 特征值问题的条件数 111 }p3b#fAr 4.4.4 特征值的复数问题 113 I<\
'% 4.5 小结 114 xF8S*,#,* ZW4aY}~)$ 第2部分 数据分析篇 115 D,;\F,p 第5章 函数分析和数值运算 116 m2bDHQ+ 5.1 函数的零点 116 f?UzD#50D 5.1.1 一元函数的零点 116 Di(9]:+ 5.1.2 多元函数的零点 118 440FhDMj 5.2 数值积分 120 7!4V>O8@ 5.2.1 一元函数的数值积分 120 7XAvd- 5.2.2 使用Simulink求解数值积分 122 f05d ; 5.2.3 求解瑕积分 123 E%pz9gcSx 5.2.4 矩形区域的多重数值积分 124 mV\$q@sII 5.2.5 变量区域的多重数值积分 125 D!3{gV# 5.3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 129 ]r"Yqv3 5.3.1 双变量的概率分布 129 a-0cN 9 5.3.2 不同概率分布 131 m#@_8_ M 5.3.3 数据分布分析 132 c[(Pg% 5.3.4 假设检验 133 ;Rnhe_A. 5.4 小结 138 .KA V) So" 第6章 高级数值运算 139 6].:.b\qQc 6.1 插值 139 .XH8YT42 6.1.1 一维插值 139 BW K IbG 6.1.2 人口数量预测——一维插值实例 140 $[CA&Y. 6.1.3 二维插值 143 F'W>
8
6.1.4 绘制二元函数图形——二维插值实例 144 4('JwZw\! 6.1.5 样条插值 146 TUTe9;) 6.1.6 牛顿插值 147 [#b2%G1 6.1.7 多项式插值——牛顿插值实例 148 &"S/Lt 6.1.8 Chebyshev多项式插值 150 S7sb7c'4 k 6.1.9 多项式插值——Chebyshev多项式插值实例 150 <0j{ $. 6.2 曲线拟合 152 :=!Mh}i 6.2.1 多项式拟合 153 7sV/_3H+ 6.2.2 加权最小方差拟合 154 3)E(RyQA3 6.2.3 数据拟合——适用加权最小方差WLS方法 155 o}D![/ 6.3 曲线拟合图形界面 158 vOT*iax0 6.3.1 曲线拟合 158 ;sQbn|=e" 6.3.2 绘制拟合残差图形 160 "kSwa16O 6.3.3 进行数据预测 161 4F#%f#" 6.4 傅里叶分析 163 rxE&fjW 6.4.1 离散Fourier变换 163 L,M+sN 6.4.2 FFT和DFT 165 &=w|vB)(p 6.4.3 DFT的物理含义 166 VTw/_Hf2p 6.4.4 使用DFS进行插值 169 \r-N(;m 6.5 小结 171 7'j9rmTXs 第7章 优化 172 hPO>,j^ 7.1 常见优化问题 172 4XG]z_+I 7.1.1 无约束非线性优化 172 lo:~aJ8 7.1.2 求解二元函数的最小值——无约束非线性优化 173 '`o[+. 7.1.3 非线性最小方差 177 WYO\'W 7.1.4 计算函数的非线性最小方差 177 TVkcDS 7.1.5 有约束的非线性优化 179 /bcY6b=: 7.1.6 计算多元函数的极值——有约束的非线性优化 180 [b1hC ~I; 7.1.7 最小最大值的优化问题 183 OlGR<X 7.1.8 优化对比 186 +TX/g~ 7.1.9 线性规划 187 Auac>')&Q 7.1.10 二次规划 190 n2'|.y}Um: 7.1.11 使用遗传算法求解二次规划 191 H@W0gK(cS; 7.2 使用遗传算法求解优化 193 ^KH%mSX> 7.2.1 分析目标函数 194 2%YXc|gGT 7.2.2 优化求解 195 LknVqZ|k 7.2.3 添加结果的可视性 197 #v/ry)2Y= 7.2.4 设置算法的属性 198 oyvtZ/@ 7.2.5 设置“种群”属性 198 jT^!J+?6K+ 7.2.6 设置“中止”属性 200 l2/@<0P 7.3 优化“Banana”函数——优化方法对比 201 P(_(w
9 7.3.1 分析目标函数 201 #"r kuDO 7.3.2 BFGS优化法求解 203 VkXn8J 7.3.3 DFP优化法求解 204 !;WbOnLP 7.3.4 “无约束非线性”优化求解 206 WOb8"*OM 7.3.5 “最小方差”优化求解 207 Wem?{kx0 7.4 绘制帐篷——复杂的二次规划 208 lU$X4JBzS 7.4.1 设置约束条件 208 !%62Phai 7.4.2 定义目标函数 210 I#c(J 7.4.3 进行优化求解 211 W-Of[X{< 7.4.4 绘制优化求解的结果 213 B9W/bJ6% 7.5 小结 214
,%8$D-4#_ 第8章 常微分方程 215 )E~mJln 8.1 显性常微分方程 215 Q
X):T#^V 8.1.1 刚性和非刚性方程组 216 gz\j('~-D 8.1.2 设置允许误差属性 219 IUawdB5CB 8.1.3 设置输出参数属性 221 qw0~*0} 8.1.4 设置解法器其他属性 225 y:9?P~ 8.2 加权常微分方程 227 )52#:27F 8.3 延迟微分方程 230 |Gc&1*$ 8.4 常微分方程的边界问题 232 1.dX)^\ 8.4.1 MATLAB求解边界问题——bvp4c命令 232 ,v_B)a_E 8.4.2 求解带边界的常微分方程 233 m)k-uWc$C 8.5 小结 236 ~2 Oc
K 第9章 符号计算 237 k+txb? 9.1 符号对象和符号表达式 237 3N3*`?5c< 9.1.1 创建符号对象——使用sym命令 237 ]ut?&&* 9.1.2 创建符号对象——使用syms命令 240 hXnw..0" 9.1.3 符号计算的运算符和函数 241 Rk{$S"8S_ 9.1.4 识别对象 242 kaC+I"4c 9.1.5 确定符号表达式中的变量 243 ZIy(<0 9.2 符号精度计算 244 5~yQ>h 9.3 操作符号表达式 245 QX+Y(P`vMK 9.3.1 合并表达式——collect函数 246 Xv&%2-V; 9.3.2 展开表达式——expand函数 247 +7^w9G 9.3.3 因式分解——factor函数 248 0#]!#1utg 9.3.4 嵌套表达式——horner函数 249 )BpIxWd? 9.3.5 计算最小分母公因式——numden函数 250 d3(+ztmG! 9.3.6 简化表达式——simplify函数 251 oFn4%S: 9.3.7 最简化表达式——simple函数 252 !|(Ao"] 9.3.8 按书写方式显示表达式——pretty函数 254 ZR2\dH* 9.4 替换符号表达式 256 ~QO<
B2hS} 9.4.1 替换重复字符串——subexpr函数 256 vcV!K^M- 9.4.2 替换特定符号——subs函数 257 qw)Key 9.5 符号函数 259 0@w&J9yG 9.5.1 求反函数——finverse函数 259 vhX-Qk t} 9.5.2 求复合函数——compose函数 260 \`&xprqAw 9.6 符号微积分 261 w&9F>`VET 9.6.1 求微分——diff函数 261 Uv'uqt 9.6.2 化简微分结果 262 wvX"D0eVn 9.6.3 求解矩阵微分 263 sgD@}":m 9.6.4 向量微分jacobian函数 264 % dYI5U89 9.6.5 符号极限 265 uiuTv)pwF 9.6.6 求解无限极限 266 > `0| X 9.6.7 求解左右极限 266 TftOYY.hQ 9.6.8 符号积分 267 x6jm-n 9.6.9 矩阵积分 269 qjzZ} 9.6.10 证明积分等式 269 z(jU|va{_1 9.6.11 交互近似积分 270 }il%AAI9}r 9.6.12 符号级数求和 272 EO"=\C, 9.7 符号积分变换 273 2-P I JO 9.7.1 Fourier变换 273 Ag<4r 9.7.2 Laplace变换 275 M$#+W?m& 9.7.3 Z变换 276 KZi+j#7O 9.8 符号矩阵的计算 277 ;+r0
O0;9 9.8.1 线性代数运算 277 5#P: "U 9.8.2 特征值运算 280 ZIDFF 9.9 符号代数方程的求解 282 }@3$)L%n_u 9.9.1 solve命令 283 [;Vi~$p|Eo 9.9.2 求解非线性方程组 283 +<H !3sW 9.9.3 求解含参数方程组 283 Mi<*6j0 9.9.4 求解超越方程组 284 KqFmFcf| 9.10 符号微分方程的求解 284 X3<SP 9.10.1 dsolve命令 285 |%n|[LP' 9.10.2 求解常微分方程 285 =":@Foa 9.10.3 求解二阶常微分方程 286 rffVfw 9.10.4 求解常微分方程组 286 {6ajsy5= 9.11 利用Maple的资源 287 Qa>%[jx,@, 9.11.1 调用maple的相关命令 287 w"yK\OE 9.11.2 查看maple的帮助 289 9]"\"ka3> 9.12 可视化符号分析 290 )0'Y et} 9.12.1 单变量函数分析界面 291 }'%$7vL`Ft 9.12.2 泰勒级数逼近分析界面 293 {|G&W^` 9.13 小结 294 :m)c[q8 -DA;KWYS 第3部分 数据可视化篇 295 K,Lr+ 第10章 二维图形 296 :p,c%"8 10.1 图形的基础知识 296 wHq('+{=&
10.1.1 离散数据(函数)的可视化 296 qdKh6{ 10.1.2 连续函数的可视化 297 4U_rB9K$ 10.1.3 绘制图表的基础步骤 299 &mCs%l 10.2 绘制二维图形 299
5L/Yi 10.2.1 绘制二维图形——使用plot命令 300 ?SBh^/zf 10.2.2 设置曲线的属性 302 hLu&lY 10.2.3 设置坐标轴范围 304 R65;oJh 10.2.4 设置坐标轴显示方式 305 ^XtHF|%0T 10.2.5 设置坐标轴系统 306 \ro~-n+ o 10.2.6 图形标识 307 cKaL K#~ 10.2.7 叠绘 309 7MR:X#2v> 10.2.8 绘制双坐标轴图形 311 4KN0i 10.2.9 绘制多子图 312 O<gP)ZW~ 10.2.10 交互式图形 313 0%v ixR52 10.2.11 使用fplot命令绘制图形 315 IO?~b X P 10.2.12 使用ezplot命令绘制图形 316 3 ATN?V@ 10.3 特殊图形 318 jJiCF,m 10.3.1 绘制面积图 318 vbW\~xf 10.3.2 绘制直方图 319 D7 8)4>X 10.3.3 绘制二维饼图 321 (\5<GCW- 10.3.4 绘制矢量图 321 F o--PtY`p 10.3.5 绘制等高线 322 2n<qAl$t 10.3.6 绘制伪色彩图 323 FZ;YvdX6 10.3.7 绘制误差棒 324 j(wY/Hl 10.3.8 绘制二维离散杆图 325 K*hf(w9="% 10.3.9 绘制散点图 326 N9~'P-V 10.3.10 极坐标图形 328 2d,wrC<'$ 10.3.11 柱坐标图形 328 ,i1 fv
" 10.4 小结 329 I_{9eG1w? 第11章 三维图形 330 pZNlcB[Qn- 11.1 绘制三维曲线 330 lk5_s@V
l 11.1.1 绘制三维图形——plot3命令 330 f)!{y>Q 11.1.2 绘制三维曲线图——mesh命令 331 0O@[on;Bd 11.1.3 绘制等高线 333 f?oI'5R41 11.1.4 绘制曲面图——surf命令 333 ulJ+:zwq$ 11.2 编辑三维图形 335 'dd<<E 11.2.1 控制视角——view命令 335 Pj^k
pjV 11.2.2 控制旋转——rotate命令 336 Y+S~b 11.2.3 设置背景颜色 338 >-o?S O(M, 11.2.4 设置图形颜色 339 ~XN]?5GQf 11.2.5 设置数值轴的颜色 340 "' LOaf$X 11.2.6 添加颜色标尺 341 ~}FLn9@* 11.2.7 设置图形的着色 343 ^+YGSg7 11.2.8 控制照明——light命令 344 >xk:pL*o` 11.2.9 控制照明——lighting命令 345 JJ= ~o@|c 11.2.10 控制材质——material命令 345 #dXZA>b9 11.2.11 控制透视 346 c{r6a=C 11.2.12 控制透明 347 {ILQ
CvP* 11.3 三维图形的简易命令 349 Q'vIeG"o 11.4 四维图形 351 c"jhbH!u4 11.4.1 绘制切片图——slice命令 351 pD)/-Dgdm 11.4.2 绘制切面等位线图 352 OmQuAG
^\x 11.4.3 绘制流线切面图 353 -bG#h)yj 11.5 图形窗口 353 "1\RdTw 11.5.1 创建和控制图形窗口 354 `OF g.R| 11.5.2 使用工具栏编辑图形 355 G=0}IPfp 11.5.3 使用绘图工具编辑图形 358 8wNU2yH+D 11.5.4 使用图形窗口进行数据分析 364 x<j($iv 11.6 绘制复数变量图形 367 !3gpiQH{ 11.6.1 绘制复数图形原理 367 ui: >eYv 11.6.2 绘制复数图形——CPLXMAP命令 368 a|^-z|. 11.6.3 绘制复数曲面图——CPLXROOT命令 369 L>K39z~, 11.7 图形的打印和输出 370 Ii2g+SlQDa 11.7.1 图形打印的菜单操作方式 37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