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光行天下 -> AutoCAD -> ATUOCAD的三维实体对象选择方式介绍 [点此返回论坛查看本帖完整版本] [打印本页]

jiajia80 2010-03-30 18:28

ATUOCAD的三维实体对象选择方式介绍

大家知道,在ATUOCAD中,对作图对象的编辑随时会牵涉到选取对象。具体如何最快捷、方便地利用AUTOCAD所提供的选择工具快速地选中物体是快速编辑图形的关键。读者可在ATUOCAD的命令行,键入“Select”后回车,我们将看到各种选择实体的方法选项。本文拟详细介绍ATUOCAD中选择实体(Select Objects)的方法,包括一些平常我们很少知道的选项。 b}EYNCw_7S  
{=pP`HD0  
1.直接点取方式(默认) 6a2w-}Fs  
V;[ __w  
  通过鼠标或其他输入设备直接点取实体,后实体呈高亮度显示,表示该实体已被选中,我们就可以对其进行编辑。大家可以在AUTOCAD 的“Tools”菜单中调用“Options…”弹出“Options”对话框,选择“Selection”选项卡来设置选择框的大小(读者可以自己根据情况尝试修改,以达到满意的效果)。如果我们在“选择实体:”的提示下输入AU(AUto),效果就等同于“直接点取方式”。 2S7H_qo$  
#Kb)>gzT  
2.窗口方式 W~+!"^<n  
8+g|>{Vov  
  当命令行出现“Select Objects:”提示时,如果将点取框移到图中空白地方并按住 鼠标左键,ATUOCAD会提示:另一角,此时如果将点取框移到另一位置后按鼠标左健,ATUOCAD会自动以这两个点取点作为矩形的对顶点,确定一默认的矩形窗口。如果窗口是从左向右定义的,框内的实体全被选中,而位于窗口外部以及与窗口相交的实体均未被选中;若矩形框窗口是从右向左定义的,那么不仅位于窗口内部的对象被选中,而且与窗口边界相交的对象也被选中。事实上,从左向右定义的框是实线框,从右向左定义的框是虚线框(大家不妨注意观察一下)。对于窗口方式,也可以在“Select Objects:”的提示下直接输入W(Windows),则进入窗口选择方式,不过,在此情况下,无论定义窗口是从左向右还是从右向左,均为实线框。如果我们在“Select Objects:”提示下输入BOX,然后再选择实体,则会出现与默认的窗口选择方式完全一样。 =5s~$C  
U# FJ8CD&u  
3.交叉选择 :`Zl\!]E`o  
p[k9C$@e}  
  当提示“Select Objects:”时,键入C(Crossing),则无论从哪个方向定义矩形框,均为虚线框,均为交叉选择实体方式,只要虚线框经过的地方,实体无论与其相交或包含在框内,均被选中。 JUaKj@a|  
nfd?@34"A2  
4.组方式 o<Rxt *B  
}~Kyw7?  
  将若干个对象编组,当提示“Select Objects:”时,键入G(group)后回车,接着命令行出现“输入组名:”在此提示下输入组名后回车,那么所对应的图形均被选取,这种方式适用于那些需要频繁进行操作的对象。另外,如果在“Select Objects:”提示下,直接选取某一个对象,则此对象所属的组中的物体将全部被选中。 J4K|KS7   
_+ R_ms  
5.前一方式 oN1wrf}Sh  
e) /u>I  
  利用此功能,可以将前一次编辑操作的选择对象作为当前选择集。在“Select Objects:”提示下键入P(previous))后回车,则将执行当前编辑命令以前最后一次构造的选择集作为当前选择集。 %8`1Li6g  
WkU) I2oH  
6.最后方式 /K Jx n6  
|]]pHC_/W  
  利用此功能可将前一次所绘制的对象作为当前的选择集。在“Select Objects:”提示下键入L(last)后回车,ATUOCAD则自动选择最后绘出的那一个对象。 ay7+H7^|hZ  
|Z^c #R  
7.全部方式 @gl%A&a  
\PtC  
  利用此功能可将当前图形中所有对象作为当前选择集。在“Select Objects:”提示下键入ALL(注意:不可以只键入“A”)后回车,ATUOCAD则自动选择所有的对象。 'k(~XA}X:  
&oK/ ]lub  
8.不规则窗口方式 /iJcy:J  
>aanLLO  
  在:“Select Objects:”提示下输入WP(wpolygon)后回车,则可以构造一任意闭合不规则多边形,在此多边形内的对象均被选中(读者可能会注意到,此时的多边形框是实线框,它就类似于从左向右定义的矩形窗口的选择方法)。 4[f7X4d$  
7gR;   
9.不规则交叉窗口方式 (j"~]T!)1  
% &Q7;?  
  在“Select Objects:”提示下键入CP(cpolygon交叉多边形)并回车,则可以构造一任意不规则多边形,在此多边形内的对象以及一切与多边形相交的对象均被选中(此时的多边形框是虚线框,它就类似于从右向左定义的矩形窗口的选择方法)。 2M( PH]D  
nLN6@  
10.围线方式 k @/SeE  
Ll E_{||h  
  该方式与不规则交叉窗口方式相类似(虚线),但它不用围成一封闭的多边形,执行该方式时,与围线相交的图形均被选中。在“Select Objects:”提示下输入F(fence)后即可进入此方式。 n-| i  
2" {]A;@  
11.扣除方式 g9r5t';  
RxDxLU2kt  
  在此模式下,我们可以让一个或一部分对象退出选择集。在“Select Objects:”提示下键入R(remove)即可进入此模式。 (Ss77~W7  
g J[q {b  
12.返回到加入方式 }zfLm` vJ  
t%YX-@  
  在扣除模式下,即“Remove Objects:”提示下键入A(add)并回车,ATUOCAD会再提示:“Select Objects:”则返回到加入模式。 9Nbg@5(  
O t4+VbB6  
13.多选 X=c ,`&^  
uRq#pYn@  
  同样,要求选择实体时,输入M(Multiple),指定多次选择而不高亮显示对象,从而加快对复杂对象的选择过程。如果两次指定相交对象的交点,“多选”也将选中这两个相交对象。 $v}8lBCr3  
/*p?UW<*4  
14.单选 m&jt[   
+q, n}@y=  
  在要求选择实体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只想编辑一个实体(或对象),我们可以输入SI(SIngle)来选择我们要编辑的对象,则每次只可以编辑一个对象。 hu*>B  
X|n[9h:%  
15.交替选择对象 GHsdLe=t0#  
D!E 9@*Lf  
  当在“Select Objects:”提示下选取某对象时,如果该对象与其他一些对象相距很近,那么就很难准确地点取到此对象。但是我们可以使用“交替对象选择法”。在“Select Objects:”提示下,按下Ctrl键,将点取框压住要点取的对象,然后单击鼠标左键,这时点取框所压住的对象之一被选中,并且光标也随之变成十字状。如果该选中对象不是所要对象,松开Ctrl键,继续单击鼠标左键,随着每一次鼠标的单击,ATUOCAD会变换选中点取框所压住的对象,这样,用户就可以方便地选择某一对象了。 )+{omQ7v  
UeiJhH,u   
16.快速选择 $=g.-F% *=  
d~f0]O  
  这是AUTOCAD2000的新增功能,通过它可得到一个按过滤条件构造的选择集。输入命令QSELECT后,弹出“快速选择”对话框,就可以按指定的过滤对象的类型和指定对象欲过滤的特性、过滤范围等进行选择。也可以在AUTOCAD2000的绘图窗口中按鼠标右键,菜单中含有“QUICKSELECT”选项。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我们所设定的选择对象特性是“随层”的话,将不能使用这项功能。 f+88R=-u6S  
LGg x.Z  
17.用选择过滤器选择(FILTER) ^VYZ %  
%<*pM@  
  在AUTOCAD2000中,新增加了根据对象的特性构造选择集的功能。在命令行输入FILTER后,将弹出“对象选择过滤器”对话框,我们就可以构造一定的过滤器并且把他存盘,以后可以直接调用,就象我们调用“块”一样方便。 iqKfMoy5  
wTuRo J  
注意以下三点: q}24U3ow  
&l}xBQAL  
  a.可先用选择过滤器选择对象,然后直接使用编辑命令,或在使用编辑命令提示选择对象时,输入P,即前一次选择来响应。 WMz|FFKVY  
,xM*hN3A  
  b.在过滤条件中,颜色和线型不是指对象特性因为“随层”而具有的颜色和线型,而是用COLOUR,LINTYPE等命令特别指定给它的颜色和线型。 \]:NOmI^'  
}6{)Jv  
  c.已命名的过滤器不仅可以使用在定义它的图形中,还可用于其他图形中 ]X;*\-  
~322dG  
  对于条件的选择方式,使用者可以使用颜色、线宽、线型等各种条件进行选择。 5N</Z6f'o  
M #Ru I%  
  以上内容,只是我在日常使用AUTOCAD的过程中所摸索得到的一点体会,只要大家在使用时多加注意并不断积累, AUTOCAD的强大功能会使我们的复杂的设计绘图工作变得很轻松。
wym87 2011-11-05 21:43
楼主的资料不错!谢谢楼主的分享,楼主辛苦了,
查看本帖完整版本: [-- ATUOCAD的三维实体对象选择方式介绍 --] [-- top --]

Copyright © 2005-2025 光行天下 蜀ICP备06003254号-1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