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光行天下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产品公差的并行优化设计 [点此返回论坛查看本帖完整版本] [打印本页]

gaoyucheng 2006-02-20 18:52

产品公差的并行优化设计

产品公差的并行优化设计 a!"81*&4#  
X w>I>9O}(`  
李舒燕,金健 xG<H${ k;  
(华中科技大学数控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74) NLDmZra  
摘要:在分析产品公差设计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公差并行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给出了一个仿真实例。 dfB#+wh  
关键词:公差;并行工程;优化设计 &]~z-0`$!  
中图分类号: TH161.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 2354(2003) 05 - 0061 - 02 LV:oNK(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会对产品的性能要求越来越 `Rj<qz^7  
高,精度是衡量产品性能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也是许多产品评 `n8) o%E9  
价质量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何在设计阶段预测机构的输出偏 ]UnZc  
差,进而通过合理地分配和调整机构各构件参数的公差,以保 s~$kzEtjjU  
证机构的运动偏差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却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 qE6:`f  
的难题。 w<_.T#  
目前,产品的公差问题主要在三个阶段按不同范畴和性质 ]B>Y  +  
予以考虑和解决: 8WWRKP1V  
(1) 设计阶段:设计者根据产品的功能要求和产品结构决 {! RW*B  
定设计公差,很少考虑加工问题; ).eT~e Gj  
(2) 制造阶段:工艺师根据设计公差确定加工工艺路线、方 GY4 :9Lub7  
法、余量和加工公差等,以确保设计公差,也较少顾及产品的功 puS'9Lpp  
能要求和结构设计; ;VS;),h/  
(3) 质量检验阶段:检验师只考虑己加工零件的检验问题, /vPh_1  
并与设计公差相比较,看其是否满足设计公差要求,不考虑功 dQ^>,(  
能要求、设计结构和加工方式。 HZ=Dd4!  
显然,这种模式不符合并行工程原理,使制造成本增加、设 daBu<0\  
计和制造周期变长。因此,为了使制造更有效、更经济,获得优 "}D uAs  
质低成本的产品,开展并行公差设计理论的研究,在设计阶段 oaI7j=Gp  
充分考虑制造阶段和质量检验阶段对公差的约束和要求,直接 ~Dr/+h:^\  
求出满足设计要求的加工公差和检验要求,是提高产品综合质 "ffwh  
量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c(c MC'  
1  公差并行设计的优化数学模型 JGZ,5RTq4-  
公差并行设计一般将成本作为公差设计优劣的评价指标, ~fsAPIQ  
其目标是以加工成本最低、并保证装配技术要求和合理的加工 GFvZdP`s4  
方法,设计出尽可能大的设计公差、工序公差和最优的工艺路 xkl'Y*  
线。因此,公差并行设计数学模型的目标函数是总成本最小。 zsI0Q47\  
设计公差和工序公差并行设计时的约束条件,是指将这两 D0PP   
者分别设计时的约束条件同时进行考虑,合并其中共同的约束 n6WSTh  
条件。设计公差的约束条件主要考虑装配功能要求以及生产 ,*0>CBJvv  
批量等;工序公差设计的约束条件主要有设计公差约束、加工 }Evyfc#D  
方法选择、加工余量公差约束和经济加工精度约束。以上所有 cl2@p@av  
约束即为总模型的约束条件。 :<%K6?'@^  
1. 1  目标函数 'q1)W'  
取加工成本作为优化设计的目标函数,假定第ij 个加工公 AEK* w4  
差的加工成本为Cij : H's67E/>*  
Cij = f c (δi j)  ( i = 1 ,2 , ⋯, n) , ( j = 1 ,2 , ⋯, mi) (1) %'`Dd  
式中:δi j ———第i 个零件中的工序j 的公差; po"M$4`9  
mi ———第i 个零件所需工序个数。 @Th.=  
一个产品的总加工成本将是: oypq3V=5  
C = Σ T~Jl{(s9)  
n 'O]_A57  
i =1 ,e>C)wq;  
Σ Opmb   
m +d\"n  
i $ sEe0  
j =1 ?TE#4}p|  
Cij (2) -O~WHi5}  
1. 2  产品的输出特性公差约束 )QaJYC^+  
产品输出特性的变动量y 必须小于或等于其公差值Y : qChS} Q  
y = f y ( x 1 , x 2 , ⋯, x i , ⋯, x n) ≤ Y (3) @Sub.z&T{  
式中: x i ———第i 个零件的设计公差; 7H[#  
n ———产品中的零件个数。 s\o </ZDo  
1. 3  加工方程约束 3w {4G<I  
加工方程必须满足: _w+sx5  
x i = hx (δi1 ,δi2 , ⋯,δij , ⋯,δi m j) (4) Pc? d@tm  
若考虑极值公差模型,则式(4) 可变为: xQ1&j,R]  
x i = Σ &Z=}H0y q  
m w[PW-m^`  
i [ $.oyjd  
j =1 FlVGi3  
δi .IpwTke'  
j (5) 2|EH Ny!  
1. 4  余量约束 ,0<|&D  
余量的大小是前一道工序与现工序的加工尺寸之差。由于 }K"=sE  
加工尺寸并不固定, 且与公差有关, 从工件表面去除的实际余 K"Nq_Ddwd  
量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通常所说的余量是指它的名义值。对 L)Un9&4L  
加工尺寸来说,余量的偏差是现工序与前一道工序的制造公差 9]|[z{v'>l  
之和。它是公差并行设计模型的必要约束,用公式表示: d7Q. 'cyQ  
δi ,n &|+&  
j ≤δij - 1 ≤δZij (6) ]t0?,q.$7  
式中:δij ———零件i 的第j 道工序的制造公差; tDEpR  
δi /CKkT.Le  
j - 1 ———零件i 的第j - 1 道工序的制造公差; iv#9{T  
δZij ———零件i 的第j 道工序的余量偏差,可在手册中查到。 yuFuYo&[?v  
关键的设计公差、余量以及每道工序的公差限构成了优化 plfz)x3  
模型的必要约束。 ?_\Hv@t;  
工序约束: δ1i 6gakopZO  
j ≤δi j ≤δμi .j7|;Ag  
j (7) uT]_pKm  
式中:δ1i <%pi*:E|  
j 、δμi ,dBtj8=  
j ———分别为δij 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jq1F9,  
此约束规定了每道工序的制造公差的范围。 ^N Et{]x  
则优化模型的数学表述如下: P|HY=RM a  
第20 卷第5 期 sS5#Q  
2 0 0 3 年5 月 q#sMew\{  
机 械 设 计 Kh<v2  
JOURNAL OF MACHINE DESIGN y*Ex5N~JC  
Vol. 20  No. 5 9Od Kh\F (  
May   2003 RG*Nw6A  
X 收稿日期:2002 - 03 - 11 ;修订日期:2002 - 09 - 28 cY\-e?`=4  
作者简介:李舒燕(1963 - ) ,女,广东信宜人, 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机械工程教学及研究工作。 j?w7X?1(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n )`*{uv$  
求:δ = ~&B_ Bswf  
δ11 ⋯ δ1 j ⋯ δ1 mi uT;Qo{G^  
⋯ ⋯ ⋯ (CZRX9TT1  
δi pk;bx2CP8  
1 ⋯ δi j ⋯ δi mi 0pkU1t~9  
⋯ ⋯ ⋯ 1grrb&K  
δn1 ⋯ δnj ⋯ δnmi Wt8;S$!=R  
使得:min C = minΣ n oVC~RKA*  
i =1 D\* raQ`n  
Σ HLk}E*.mC  
m I &{dan2  
i }b\d CGVr  
j =1 7qL]_u[^  
Cij (δij) C8&)-v|  
满足: y = f y ( x 1 , x 2 , ⋯, x i , ⋯, x n) ≤ Y +hXph  
x i = Σ hCr7%`  
m =9pFb!KX  
i Ypv"u0  
j =1 []LNNO],X  
δi {Qw,L;R  
j $: Qi9N   
δi d6hWmZVC  
j +δij - 1 ≤δZij s/,St!A 4!  
δ1i xZ,g6s2o  
j ≤δij ≤δμi B*D`KA  
j x]a>Q),  
在所建立的并行公差优化综合的混合非线性模型中, 目标 ]4z?sk@  
函数是总的制造成本, 采用的是混合非线性公差- 成本模型。 )QI]b4[  
设计变量是制造工序所产生的零件的工序制造公差δij 。优化模 .`)ICX  
型中变量的个数,取决于零件的个数和制造零件所需的工序的 ,HMB`vF  
个数。 <7TpC@"/g  
2  实例分析 R )?8A\<E  
以对心直动尖端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为例, 说明公差并行 Yj0Ss{Ep  
优化设计方法的应用。该凸轮机构从动件输入端的位移误差 ;AG5WPI  
ΔS 为1. 1 mm,求为保证此要求, 凸轮机构中凸轮与凸轮轴的 w,`x(!&  
工序公差。 1L &_3}  
由装配结构图1 可知: vaK$j!%FE  
ΔS = ΔR ,ΔR = Δr +Δr2 +Δr1 (8) xhqIE3gd  
式中:ΔR ———凸轮向径误差; 5%4:)s{4|  
R ———装配后形成的凸轮型面向径,为一装配尺寸; kTC6fNj[  
r ———凸轮的型面向径; CiPD+I  
r1 ———凸轮轴的半径;  Xv:<sX  
r2 ———凸轮中孔的半径; KtV_DjH:  
Δr1 ———凸轮轴的半径误差; q~l&EH0  
Δr2 ———凸轮中孔的半径误差。 t~@TUTbx  
由于凸轮及凸轮轴的加工工序分别为仿形铣削、磨削、钻 ~9'VP }\  
孔、内圆磨削、车削和磨削,故: 8Cm^#S,+  
ΔR = δ11 +δ12 +δ13 +δ14 +δ21 +δ22 Y%wF;I1x  
其中:δij ———零件的工序公差。 IS!B$  
因为:Δs = ΔR 9IIe:  
故:Δs = δ11 +δ12 +δ13 +δ14 +δ21 +δ22 ≤1. 1 *5|\if\  
1. 凸轮轴 2. 凸轮 *AxKV5[H  
图1  盘形凸轮机构的装配结构 },[j+wx  
参考公差- 成本模型,此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可写为: >_&+gn${  
min C = min = Σ[ C1 (δ11) + C2 (δ12) + C3 (δ13) + C4 (δ14) + 5RlJybN"o  
C5 (δ21) + C6 (δ22) ] J@yy2AZnO  
= min[ C11 (δ11) + C12 (δ12) + C13 (δ13) + C14 (δ14) + wF38c]r`\<  
C21 (δ21) + C22 (δ22) ] vx-u+/\  
= min[11. 08 + 3. 348 8 ×102δ11 - 2. 549 8 ×102δ21 ADHe! [6q  
1 + 7. 414 4 × NrL%]dl3/  
10δ31 !-2 S(8  
1 - 9. 689 3δ41 g<{~f  
1 + 4. 758 7 ×10 - 1δ51 PU-;Q@< E  
1 + 98. 86 - 1. 451 6 × RHB>svT^K>  
102δ12 +2. 430 4 ×102δ21 YjG0: 9  
2 - 2. 157 8 ×102δ31 Txw,B2e)>  
2 +9. 415 4 ×10δ41 Jnv91*>h8  
2 - A?6b)B/e?  
1. 557 8 ×10 + 8. 052 + 3. 937 0 ×10 - 7δ51 d~[ >%&  
3 + 30. 87e - 0. 475 98δ13 + q:nYUW o   
104. 4 - 9. 192 9 ×10δ14 - 7. 819 8 ×10δ21 E[_Z%zd^  
4 + 3. 571 7 ×102δ31 \8F$85g  
4 - 9`c :sop  
1. 847 5 ×102δ41 <cWo]T`X!  
4 - 1. 105 7 ×102δ51 >#>YoA@S  
4 +112. 3 - 4. 173 2 ×10δ21 + nre8 F  
9. 041 2δ22 N 4,w  
1 - 9. 361 0 ×10 - 1δ32 Q$RP2&  
1 + 4. 432 6 ×10 - 2δ42 {OQ sGyR?  
1 - 7. 821 4 × R$w=+%F  
10 - 4δ52 w1s#8:  
1 +98. 86 - 1. 451 6 ×102δ22 +2. 430 4 ×102δ22 (cA=~Bw[=  
2 - 2. 1578 × EzthRe9  
102δ32 Gzm[4|nO^  
2 +9. 4154 ×10δ42 %*r P d>*  
2 - 1. 5578 ×10δ52 VSP[G ,J.  
2 ] 6|9];)  
约束为:δ11 +δ12 +δ13 +δ14 +δ21 +δ22 ≤1. 1 , rg\|-_.es'  
δ11 +δ12 ≤0. 2 , δ12 +δ13 ≤0. 24 , δ13 +δ14 ≤0. 24 , δ21 +δ22 ≤0. 3 2poU \|H  
0. 11 < δ11 < 0. 16 , 0. 05 < δ12 < 0. 08 , 0. 15 < δ13 < 0. 22 , eL-92]]e  
0. 05 < δ14 < 0. 08 , 0. 15 < δ21 < 0. 22 , 0. 085 < δ22 < 0. 15 ^&Qaf:M  
采用模拟退火算法来解此优化问题,并用Visual C ++ 编制 lUWjm%|  
此优化程序(如图2 所示) ,所得结果如下: K$K[fcj  
δ11 = 0. 11 , δ12 = 0. 078 365 , δ13 = 0. 15 , δ14 = 0. 079 , o]k[l ;  
δ21 = 0. 150 166 578 , δ22 = 0. 132 024 882 , C = 456. 931 ~%sDQt\S  
其中δ11 、δ12 、δ13 和δ14 分别为凸轮的仿形铣削、磨削、钻孔 V#sANi?mpo  
和内圆磨削这些加工工序的公差,δ21 和δ22 分别为凸轮轴的车  T>LtN  
削和磨削的工序公差, C 为产品总的制造成本。 ,sJ{2,]~  
图2  计算程序流程图 sb8SG_c.  
参考文献 ,@>B#%Nz  
[1 ]  刘玉生. CAD/ CAPP 集成中公差的模糊优化设计[J ] . 浙江大学学 ?DpMR/  
报,2001 ,35 (1) :41 - 46. G%4vZPA  
[ 2 ]  蒋庄德. 机械精度设计[M] .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0. .0s/O  
62 机 械 设 计第20 卷第5 期 _s=[z$EN&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9810448200 2006-02-20 22:01
以上资料只能作为指导作用,真正设计时要考虑的问题很多的
wumingsi 2006-03-04 09:54
还不错 蛮有用的
查看本帖完整版本: [-- 产品公差的并行优化设计 --] [-- top --]

Copyright © 2005-2025 光行天下 蜀ICP备06003254号-1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