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才 |
2008-07-10 11:14 |
光学显微镜的相关技术介绍
一、光学显微镜的发展历史 28>PmH]7 早在公元前一世纪,人们就已发现通过球形透明物体去观察微小物体时,可以使其放大成像。后来逐渐对球形玻璃表面能使物体放大成像的规律有了认识。 ;`Eie2y{M 1590年,荷兰和意大利的眼镜制造者已经造出类似显微镜的放大仪器。1610年前后,意大利的伽利略和德国的开普勒在研究望远镜的同时,改变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得出合理的显微镜光路结构,当时的光学工匠遂纷纷从事显微镜的制造、推广和改进。 28J
;9 17世纪中叶,英国的胡克和荷兰的列文胡克,都对显微镜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665年前后,胡克在显微镜中加入粗动和微动调焦机构、照明系统和承载标本片的工作台。这些部件经过不断改进,成为现代显微镜的基本组成部分。 O)NEt 1673~1677年期间,列文胡克制成单组元放大镜式的高倍显微镜,其中九台保存至今。胡克和列文胡克利用自制的显微镜,在动、植物机体微观结构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 H7bdL 8/ 19世纪,高质量消色差浸液物镜的出现,使显微镜观察微细结构的能力大为提高。1827年阿米奇第一个采用了浸液物镜。19世纪70年代,德国人阿贝奠定了显微镜成像的古典理论基础。这些都促进了显微镜制造和显微观察技术的迅速发展,并为19世纪后半叶包括科赫、巴斯德等在内的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发现细菌和微生物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d5mhk[p7\J 在显微镜本身结构发展的同时,显微观察技术也在不断创新:1850年出现了偏光显微术;1893年出现了干涉显微术;1935年荷兰物理学家泽尔尼克创造了相衬显微术,他为此在1953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oace!si 古典的光学显微镜只是光学元件和精密机械元件的组合,它以人眼作为接收器来观察放大的像。后来在显微镜中加入了摄影装置,以感光胶片作为可以记录和存储的接收器。现代又普遍采用光电元件、电视摄像管和电荷耦合器等作为显微镜的接收器,配以微型电子计算机后构成完整的图像信息采集和处理系统。 Cg[]y1Ne 目前全世界最主要的显微镜厂家主要有:奥林巴斯、蔡司、徕卡、尼康。国内厂家主要有:江南、麦克奥迪等。 %upnXRzw HL-zuZa`Ju 二、 显微镜的基本光学原理 }GX[N\$N (一) 折射和折射率 *<?or"P 光线在均匀的各向同性介质中,两点之间以直线传播,当通过不同密度介质的透明物体时,则发生折射现象,这是由于光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造成的。当与透明物面不垂直的光线由空气射入透明物体(如玻璃)时,光线在其介面改变了方向,并和法线构成折射角。 <Hw)},_* (二) 透镜的性能 lIPy)25~ 透镜是组成显微镜光学系统的最基本的光学元件,物镜目镜及聚光镜等部件均由单个和多个透镜组成。依其外形的不同,可分为凸透镜(正透镜)和凹透镜(负透镜)两大类。 ~RGZY/4 当一束平行于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相交于一点,这个点称"焦点",通过交点并垂直光轴的平面,称"焦平面"。焦点有两个,在物方空间的焦点,称"物方焦点",该处的焦平面,称"物方焦平面";反之,在象方空间的焦点,称"象方焦点",该处的焦平面,称"象方焦平面"。 h>V8YJ 光线通过凹透镜后,成正立虚像,而凸透镜则成正立实像。实像可在屏幕上显现出来,而虚像不能。 tr3Rn :0] (三) 凸透镜的五种成象规律 !pY=\vK; 1. 当物体位于透镜物方二倍焦距以外时,则在象方二倍焦距以内、焦点以外形成缩小的倒立实象; /Ud<4j- 2. 当物体位于透镜物方二倍焦距上时,则在象方二倍焦距上形成同样大小的倒立实象; mGR}hsQpn 3. 当物体位于透镜物方二倍焦距以内,焦点以外时,则在象方二倍焦距以外形成放大的倒立实象; aVsA5t\zi 4. 当物体位于透镜物方焦点上时,则象方不能成象; Gh;Ju[6 5. 当物体位于透镜物方焦点以内时,则象方也无象的形成,而在透镜物方的同侧比物体远的位置形成放大的直立虚象。 )f(.{M ."9t<<! 三、 光学显微镜的成象(几何成象)原理 ]4f;%pE 只有当物体对人眼的张角不小于某一值时,肉眼才能区别其各个细部,该量称为目视分辨率ε。在最佳条件下,即物体的照度为50~70lx及其对比度较大时,可达到1’。为易于观测,一般将该量加大到2’,并取此为平均目镜分辨率。 ^M36=~j 物体视角的大小与该物体的长度尺寸和物体至眼睛的距离有关。有公式y=lε :l<)p;\ 距离l不能取得很小,因为眼睛的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尤其是眼睛在接近调节能力的极限范围工作时,会使视力极度疲劳。对于标准(正视)而言,最佳的视距规定为250mm(明视距离)。这意味着,在没有仪器的条件下,目视分辨率ε=2’的眼睛,能清楚地区分大小为0.15mm的物体细节。 pMZKF = 在观测视角小于1’的物体时,必须使用放大仪器。放大镜和显微镜是用于观测放置在观测人员近处应予放大的物体的。 dm;H0v+Y' &E|2-) Qx{k_ye`
o|#Mq"od (一) 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Y#KMi ~ 表面为曲面的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制成的光学透镜可以使物体放大成像,光路图如图1所示。位于物方焦点f以内的物ab,其大小为y,它被放大镜成一大小为y’的虚像a’b’。 \z>Re$: 放大镜的放大率 <-KHy`u γ=250/f’ pm$ZKM 式中250--明视距离,单位为mm e45gjjts f’--放大镜焦距,单位为mm 9+<%74|, 该放大率是指在250mm的距离内用放大镜观察到的物体像的视角同没有放大镜观察到的物体视角的比值。 i
oCoFj
7-a[W (二) 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rUZRYF4C 显微镜和放大镜起着同样的作用,就是把近处的微小物体成一放大的像,以供人眼观察。只是显微镜比放大镜可以具有更高的放大率而已。 ).aQ}Gwx^ 图2是物体被显微镜成像的原理图。图中为方便计,把物镜l1和目镜l2均以单块透镜表示。物体ab位于物镜前方,离开物镜的距离大于物镜的焦距,但小于两倍物镜焦距。所以,它经物镜以后,必然形成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a’b’。 a’b’位于目镜的物方焦点f2上,或者在很靠近f2的位置上。再经目镜放大为虚像a’’b’’后供眼睛观察。虚像a’’b’’的位置取决于f2和a’b’之间的距离,可以在无限远处(当a’b’位于f2上时),也可以在观察者的明视距离处(当a’b’在图中焦点f2之右边时)。目镜的作用与放大镜一样。所不同的只是眼睛通过目镜所看到的不是物体本身,而是物体被物镜所成的已经放大了一次的像。 TS0x8,'$q D4
{?f<G0F (三) 显微镜的重要光学技术参数 Fe8JsB- 在镜检时,人们总是希望能清晰而明亮的理想图象,这就需要显微镜的各项光学技术参数达到一定的标准,并且要求在使用时,必须根据镜检的目的和实际情况来协调各参数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显微镜应有的性能,得到满意的镜检效果。 &6!~Q,;K- 显微镜的光学技术参数包括:数值孔径、分辨率、放大率、焦深、视场宽度、覆盖差、工作距离等等。这些参数并不都是越高越好,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在使用时,应根据镜检的目的和实际情况来协调参数间的关系,但应以保证分辨率为准。 yU*upQ eeIaH
> 1. 数值孔径 J[E_n;d1 数值孔径简写na,数值孔径是物镜和聚光镜的主要技术参数,是判断两者(尤其对物镜而言)性能高低的重要标志。其数值的大小,分别标刻在物镜和聚光镜的外壳上。 0ox
8_l 数值孔径(na)是物镜前透镜与被检物体之间介质的折射率(n)和孔径角(u)半数的正弦之乘积。用公式表示如下:na=nsinu/2 E({+2}=1 孔径角又称"镜口角",是物镜光轴上的物体点与物镜前透镜的有效直径所形成的角度。孔径角越大,进入物镜的光通亮就越大,它与物镜的有效直径成正比,与焦点的距离成反比。 &' ,A2iG 显微镜观察时,若想增大na值,孔径角是无法增大的,唯一的办法是增大介质的折射率n值。基于这一原理,就产生了水浸物镜和油浸物镜,因介质的折射率n值大于1,na值就能大于1。 V=yRE 数值孔径最大值为1.4,这个数值在理论上和技术上都达到了极限。目前,有用折射率高的溴萘作介质,溴萘的折射率为1.66,所以na值可大于1.4。 m\a_0!K 这里必须指出,为了充分发挥物镜数值孔径的作用,在观察时,聚光镜的na值应等于或略大于物镜的na值。 1,cd[^`. 数值孔径与其他技术参数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几乎决定和影响着其他各项技术参数。它与分辨率成正比,与放大率成正比,与焦深成反比,na值增大,视场宽度与工作距离都会相应地变小。 c)H(w .yz-o\,gF% 2. 分辨率 Tj
&PB_v1 显微镜的分辨率是指能被显微镜清晰区分的两个物点的最小间距,又称"鉴别率"。其计算公式是σ=λ/na h{zE;!+)D 式中σ为最小分辨距离;λ为光线的波长;na为物镜的数值孔径。可见物镜的分辨率是由物镜的na值与照明光源的波长两个因素决定。na值越大,照明光线波长越短,则σ值越小,分辨率就越高。 4R_Vi[i 要提高分辨率,即减小σ值,可采取以下措施 jDI )iW`P (1) 降低波长λ值,使用短波长光源。 ua$H"(#c (2) 增大介质n值以提高na值(na=nsinu/2)。 `J*~B (3) 增大孔径角u值以提高na值。 |$[WnYP (4) 增加明暗反差。 ]y&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