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er |
2008-05-22 20:40 |
工业设计的20个关键词
作者:山东大学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 王震亚 0*P-/)o x aTHf+; 机遇—挑战 C-49u<;, ZiKO|U@/ 设计,在我国很长一段时期内被等同于工艺美术。但近年来随着我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和经济的发展,设计学科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5年元旦,中央电视台和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推出了一档叫做"CCTV创新设计之夜"的晚会节目,2006年又正式命名为"CCTV创新盛典",在黄金时段播出,评选出年度最佳外观设计和最佳功能设计等奖项。这标志着设计开始走出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小圈子,走进了千家万户的生活。作为中国首个以展示创新设计产品为题材的大型电视节目,"CCTV创新盛典"已成为一强档收视板块。它为观众传递了最具潮流的创新理念和时尚设计概念,同时在企业、消费者、设计领域以及媒体中间建立起一个互动和交流的良好平台。 OFv-bb*YZ r!{i2I| 创新盛典还专门设立了最佳自主创新设计的奖项,对本土企业在设计方面做出的成就予以奖励。与之相对应,近年来,我国企业在国际各大设计奖项也频频亮相。例如,在2006年度美国《商业周刊》举办的工业设计大奖(Industrial Design Excellence Awards)评比中,全球29个国家的一千多家企业参赛,作为中国内地企业的联想工业设计中心首次入围,就获得了两项金奖,是获金奖最多的公司之一。联想公司认为:设计已经成为联想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IQe-Q5 @CR<&^s5V 功能—形式 qe1>UfY :L:] 3L 设计的功能要通过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设计中,实用功能、认知功能和审美功能是互相渗透、互相联系的。 jbg9EtQ!* 关于功能和形式的讨论由来已久,原始社会的设计主要是功能性的,当阶级分化之后,统计阶级开始追求设计的形式。工业社会的早期,对于设计的形式很少考虑,因此受到了广泛的批评。二十世纪后半叶,对于设计功能和形式的争论达到了高潮,因此演化为设计的多元。 Tl_o+jj "<^
Vp-7r 理性—感性 B[&l<*O-y `mZ1!I-T 思维是人们头脑对自然界事物的本质属性琢其内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而设计则是通过改变自然物的性质,形成为人所用的物品。人借助于思维将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因此设计与思维在设计的过程中是一个完整的概念。理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人们把握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能动活动。理性思维运用了逻辑分析和推理的方法,运用了概念、判断、推理,运用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方法。而感性思维是通过灵感、体悟、顿悟、想象、猜测、假说等方式去认识事物。 Ia9!ucN7DA ,,EG"Um6 方便性—趣味性 "{S4YA 'q/C: Yo 从实用性上来说,设计确实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方便,汽车缩短了空间的距离,而有了豆浆机我们就可以在家里喝到新鲜豆浆。 b+AxTe(" *
kL>9 除此之外,设计还能产生很多趣味性,使我们的生活充满快乐。因此,设计师应具有能够在生活元素中发现快乐的乐观天性。 9-A@2&J1 @!x7jPr 简约—美观 =RWY0| f (ux9"r^g;x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曾担任包豪斯学校校长的设计大师米斯提出了"少就是多(Less is more)"的口号,并成为现代主义设计的一句名言。这句话的含义是通过减少不必要的装饰,使设计实现功能的最大化。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主义设计千篇一律的单调形式和对个性化的忽视引起了设计界广泛的争议。1969年,美国建筑师文丘里提出"少就是乏味(Less is a bore)",向现代主义提出了挑战。 <#Fex'4 v7+|G'8M` 20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对现代科技生产对环境及生态的破坏进行反思,设计师的社会责任心对设计进行重新思考,其主要的代表就是 "简约主义",他们追求 极端简单,将产品的造型化简到极致。但简约绝对不等于简单,而是通过设计师的高度概括,实现设计的实用和美观的统一。 +N~{6*@uz, .;vd 公共—环境 i)'u!V b5|l8<\ 按照设计对环境的影响可以把环境分成大环境和小环境。小环境是指设计的应用环境,如抽油烟机的应用环境就是厨房;大环境则是指我们人类居住的整体空间。在现代社会里面,设计已经成为一种公众行为,抽油烟机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包含的材料、包装、运输、耗能、噪音、回收等各个方面,都会对我们所居住的环境造成极大影响,都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引起足够重视。 &8%^o9sH i7\>uni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了公共环境,设计师用文字、图像、图形、声音等信息与载体构建一个人工环境,具有视觉识别、导向、指示和象征等方面的功能,从而满足人的出行与生活需要。这种公共环境还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从电话到手机再到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发展是由人的交流需要推动的。 `x L@% NXOvC!< 设计所充当的角色可以看成是人与人、人与环境的纽带,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这种作用愈发明显。 LBpAR| RHu,t5, 友好—技术 w3>G3=b %<q"&]e, 技术在设计史上一度被认为是不友善的,随着人机工程学研究的深入,这种情况正在得到改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