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z82 |
2008-04-14 16:30 |
OLED相关工艺介绍
氧化铟锡(ITO)基板前处理 E`N` ydD:6bBX (1)ITO表面平整度 ,%yC4 ITO目前已广泛应用在商业化的显示器面板制造,其具有高透射率、低电阻率及高功函数等优点。一般而言,利用射频溅镀法(RF sputtering)所制造的ITO,易受工艺控制因素不良而导致表面不平整,进而产生表面的尖端物质或突起物。另外高温锻烧及再结晶的过程亦会产生表面约10 ~ 30nm的突起层。这些不平整层的细粒之间所形成的路径会提供空穴直接射向阴极的机会,而这些错综复杂的路径会使漏电流增加。一般有三个方法可以解决这表面层的影响? EW]DzL3 N_D=j6B 一是增加空穴注入层及空穴传输层的厚度以降低漏电流,此方法多用于PLED及空穴层较厚的OLED(~200nm)。 ${Lrj}93 K;/f?3q 二是将ITO玻璃再处理,使表面光滑。 FBNi (D CMC p7-v 三是使用其它镀膜方法使表面平整度更好。 CV|Ae [ i.9}bw
9u@ (2) ITO功函数的增加 Gad&3M0r 当空穴由ITO注入HIL时,过大的位能差会产生萧基能障,使得空穴不易注入,因此如何降低ITO / HIL接口的位能差则成为ITO前处理的重点。一般我们使用O2-Plasma方式增加ITO中氧原子的饱和度,以达到增加功函数之目的。ITO经O2-Plasma处理后功函数可由原先之4.8eV提升至5.2eV,与HIL的功函数已非常接近。 ~RLjL" KUW )F 加入辅助电极 f$ /C.E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