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首个!“成都造”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发布
 5月9日晚,中国品牌日四川活动“魅力天府品牌之夜”在成都举行。现场迎来高光时刻——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天府绛溪实验室量子互联网前沿研究中心主任周强,带着全球首个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登场并正式发布。这一前沿科技成果的发布,标志着中国在量子科技领域的又一重要突破,为成都的科技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HXC ;Np  周强透露,包括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在内的量子产品有望在2026年实现多场景技术验证。  `,*3[
 
 [attachment=132424] se2!N:|R!G  e`_LEv周强向现场嘉宾介绍机器狗托盘里的全球首个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
 中国量子科技再添“芯”动力 St9?RD{4;
 将颠覆传统互联网 e(;,`L\*
 “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可以通俗地理解成量子互联网的‘心脏’。”周强教授向红星新闻记者表示,“就像现在互联网需要服务器和光纤来传输数据,量子互联网也需要量子光源来产生和传递量子信息。而我们的芯片,就是量子信息网络的‘心脏’,为整个系统提供信息源泉。” .WJYQi
 传统互联网主要依赖数学加密算法保障安全,而量子光源芯片带来的物理加密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量子不可克隆性确保了任何试图窃听或篡改传输信息的行为,都会被立即发现”,周强教授进一步解释称,“这就好比给信息传输加上了‘量子盾牌’,为信息安全构建起最高级别的防护体系。” &{n.]]%O.
 当全球科研团队聚焦氮化硅材料攻坚量子光源时,周强研究团队开启了一条创新赛道。“氮化镓材料被广泛应用于LED灯中。我们现在做的量子光源瞄准的是量子互联网产业方向,它也需要光源来实现量子信息的传输,我们就是结合现有的氮化镓光源技术,在量子光源方面做了一次科学的探索和突破。” ^$jb7HMObI
 展望未来的应用场景,周强教授表示,“在量子通信层面,其特有的物理属性可将信息安全等级提升至量子维度,为金融、政务等敏感数据传输构筑‘量子护城河’;在算力支撑方面,氮化镓材料中蕴含的量子资源使芯片能承载更复杂的量子算法,为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算力瓶颈提供破局可能。” WM$
MPs
 周强透露,包括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在内的量子产品有望在2026年实现多场景技术验证。 wh`"w7br
 
 [attachment=132425] T@B/xAq5!  ,.8KN<A2]'资料图
 “构建量子互联网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周强表示,这项革新将从通信传输、计算能力、传感精度三个维度对现有互联网进行系统性升级。 dh	iuI|?@
 他特别指出,“正如人工智能发展依赖通信、算力、传感三大基础架构,量子互联网将在每个环节实现技术迭代——量子通信确保信息安全,量子计算突破算力瓶颈,量子传感提升信息获取精度,形成三位一体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L.O8
 从“书架”走向“货架” @CL{D:d
 宽松的环境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多维保障 !X#OOqPr=
 在成都,周强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在量子科技领域不断探索,许多科研成果已经进入示范应用阶段。 [#vH'y
 “让量子科技成果‘上书架’只是起点,更重要的是‘上货架’。”据周强介绍,其团队研发由铌酸锂材料制作而成的量子光源,已批量应用在“银杏一号”量子互联网实验系统中,凭借其经济、实用的优势,获得2024年国际光子大会金奖;而另一款新近研制成功的量子光源器件,更是可以实现加电直接输出量子纠缠光子对的功能,体积更小巧、性能更可靠。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