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yangcomeon |
2009-12-29 12:47 |
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用于链式运输机的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 P3due|4M f9Vxtd 1.设计用于链式运输机的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 |5ifgSZ [i8,rOa7 原始数据 uV\ _j3,2 ]>K02SVT: 数据编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v(HCnC SO}$96 运输链的工作拉力(N) 3000 3200 3400 3600 3800 4000 3500 4200 4400 4500 ,P?R
3 F(-1m A&- 运输链的工作速度(m/s) 1.00 0.8 0.9 0.95 0.84 0.78 0.9 0.8 0.95 0.85 L5"|RI} ~7N>tjB 运输链链轮齿数Z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D92#&,KD w|"cf{$^x 运输链节距(mm) 60 60 60 60 60 60 60 80 80 70 A[,[j?wC }]qx " 工作条件:连续单向运转,工作时有轻微振动,使用期限为10年,小批量生产.两班制 ^'g1? F$_ pB3dx#l 工作,运输链工作速度允许误差为土5%。 W|go*+`W% /1Xji0LK 2.设计用于带式运输机的展开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HuX{8nl a $] js0)> 原始数据 STC'j1U `OY_v=} 数据编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oW8im
uq}>5 运输机工作轴转矩(N.m) 1600 1700 1800 1900 1500 1700 1800 1600 1100 1200 C$Y pk\p lS`hJ: 运输带子的工作速度(m/s) 1.20 1.2 1..25 1.3 1.4 1.0 1.2 1.3 1.35 1.4 [@Db7]nG /r4QDwu 卷筒直径(mm) 360 360 360 370 380 380 360 380 380 370 #-QQ_ _;A?w8z 工作条件;连续单向运转,工作时有轻微振动,使用期限为10年,小批量生产。单班制 b,?@_*qv+ Q~5!c#r 工作.运输带速度允许误差为 5%。 'xO^2m+N; =uZOpeviQ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 y.zS?vv2g (5l5@MN 说明书 . Q#X'j N6GvzmG#g 设计题目:链式运输机的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 |JpLMUG MTKd:.J6 目录 29+p|n Wr \rruH6 1. 设计任务书....................................3 #&Zb8HAj a r0y8>]3 2. 系统传动方案分析与设计........................4 e3+'m 0G(T'Z1 3. 电动机的选择..................................4 D4:c)} 2?]NQE9lA 4. 传动装置总体设计..............................6 t~xp&LQiY yDt3)fP# 5. 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7 `-l,`7e' DA[s k7 1) 圆锥齿轮的设计.................................7 B}=
WxG|) H3=U|wr| 2) 圆柱齿轮的设计.................................11 !aSu;Ln &yKUf 3) 链传动的设计计算........................... ...15 A7~~{9 u S$:J:Drx 6. 轴系零件的设计计算............................17 =O
qw`jw {DPobyvwFk 1) 轴一的设计.....................................17 LB<,(dyh _)q,:g~fu 2) 轴二的设计.....................................23 Pg3O )D9 M(,npW 3) 轴三的设计.....................................25 J$)lYSNE +L4_] 7. 润滑、润滑剂的选择及密封......................26 ^Zh
YW tHhA_
8. 键联接的强度较核..............................27 /aepE~T su~_l[6 9. 轴承的强度较核计算............................29 wo;`D 'F'v/G~F 10. 参考文献......................................35 UR~9*`Z , Sm2 |I6 11. 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外形(附图)................35 Qh )QdW4 K0xZZ`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l\W[WQPh lNSB "S 1.要求:设计用于链式运输机的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图一) hJ0)"OA5 kc d~`+C 图一 ;!(.hCHvr Ku{DdiTg> 2.工作条件:连续单向运转,工作时有轻微振动;使用期限为10年;小批量生产;两班制工作;运输链工作速度允许误差为 5%。 ~Co7 %e V Wq!n8O1 3.已知参数:运输链的工作拉力(N):4200 m:77pE&o 2}P<}-?6 运输链的工作速度(m/s):0.8 MtAD&+3$ F=C8U$'S 运输链节距(mm):60 7Zl-| CVsc#=w0 运输链链轮齿数Z:10 W{\){fr6O Aj06"ep 二、系统传动方案分析与设计 4'pg>;*. |C9qM 1.合理的传动方案,首先要满足工作机的功能要求,例如传递功率的大小、转速和运动形式。其次还要适应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场地、工作制度等),满足工作可靠,传动效率高,结构简单,尺寸紧凑,工艺性和经济性合理,维护方便等要求。任何一个方案,要满足上述所有要求是十分困难的,要多方面来拟定和评比各种传动方案,统筹兼顾,满足最主要和最基本的要求,然后选择较好的传动方案。 lgC|3] pA9:1*+;; 2.本传动装置总传动比不是很大,宜采用二级传动。第一级(高速级)采用圆锥-圆柱齿轮减器;第二级(低速级)采用链条链轮机构传动,即在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与链式运输机之间采用链传动。轴端连接选择弹性柱销联轴器。 #`6A}/@.+ 9?)r0`:# 3. 系统总体方案图如图二: U!sv6=(y@ 8$!/Zg 图二 iY~9`Q1E Za{sT&(| 设计计算及说明 重要结果 CtwMMZXX3 /#?lG`'1 三、动力机的选择 rJJI<{$ iYj+NL 1.选择电动机的功率 h 5Y3
v ]p~QdUR( 标准电动机的容量由额定功率来表示。所选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应等于或稍大于工作要求的功率。电动机的容量主要由运行时的发热条件限定,在不变化或变化很小的载荷下长期连续运行的机械,只要其电动机的负载不超过额定值,电动机便不会过热,通常不必效验发热和启动力矩。所需电动机的功率Pd为 Do}mCv 7kM_Ijd$ 式中Pd→工作机实际需要的电动机输出功率,kW; vVF#]t b| { U a19~'> Pw→工作机需要的输入功率,kW; 372ewh3' N1ZHaZ η→电动机至工作机之间传动装置的总效率,即 <,,U>0?3 P)~PrTa% 查[1]表1-7得: 联轴器效率η0=0.99; 2 @g'3M -b-Pvw4 滚动轴承效率η2=0.98; 0(VQwGC[ wU.K+4-k 链传动效率η3=0.96; STp}?Cb IEV3(qzt 圆锥齿轮效率η4=0.98; B[F,D w/s{{X<bF 圆柱齿轮效率η5=0.99; 'j];tO6GfC v/f&rK* > 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的效率 t#mW`rGE_ %&9tn0B
因此总效率 { hUbK+dKZ ):C4"2l3 工作机所需功率Pw应由机器工作阻力和运动参数计算求得,即 ulsr)Ik GE=#8-@g~p 式中F为工作阻力,N;V为工作机的线速度,m/s;ηw为工作机的效率。从而 =rS z>l Ftj3`Mu 故选取功率为4 kW的电动机最为合适。 '3eP<earRP <#ujm fD 2.选择电动机的转速 $53I%. zEJ|;oL 电动机的转速越高,磁极数越少,尺寸重量越小,价格也越低;但是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要增大,传动级数增多,尺寸重量增大,从而使成本增加。因此,要全面分析比较来选择电动机的转速。 uj_uj! 94"R&| 按照工作机转速要求和传动机构的合理传动比范围,可以推算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 , =!r9;L,? @#ih;F 其中 为工作机的转速; 为各级传动的合理传动比范围。 ,dKcxp~[ R%XbO~{u 查[1]表13-2得,选择链传动的合理传动比i1=3; nK Rx_D$d iUqL / 圆柱齿轮的合理传动比i2=2.5; XXacWdh \ 3/o-\wWO 圆锥齿轮的合理传动比,i3=2.4; j2" jCv <R}(UK 工作机(运输链轮)的转速 由运输链已知参数求得,即 zLuej' lKEdpF< 所以 ?f[#O&# +](^gaDw<L 因此 ,6,#Lc F?e_$\M 3.选择电动机的类型 ]1rr$f9 dNG>:p 选择电动机的类型主要根据工作机械的工作载荷特性,有无冲击、过载情况,调速范围,启动、制动的频繁程度以及电网供电状况等。现场一般采用三相交流电源,如无特殊要求均应采用三相交流电动机。其中,以三相异步电动机应用最多。 LX4S}QXw R1/)Yy 通过功率及转速的估计计算,选择型号为Y112M——4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2.uwn]i )Z0pU\ 查[1]表12-1,其额定功率为4kW;满载转速为1440r/min;额定转矩T=2.2;最大转矩为2.3;质量M=43Kg;电动机安装代号是B6。 ]~CGzV
/og2+! 四、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v"6q! Ll lyx20U 1.计算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传动比 $Ne$s "zR+} 传动装置的传动比要求应为 ~oz8B^7i; 8$-(% 式中, 为电动机满载转速, ; 为执行机构(运输链轮)转速,r/min。 bl(rCbj(w UyBI;k^]
各级传动比与总传动比的关系是总传动比为各级传动比的乘积。 }'a}s0h Zz=+?L 综合考虑各项因素,查[1]表13-2得,选择链传动的合理传动比i1=3;圆柱齿轮的合理传动比i2=2.5;圆锥齿轮的合理传动比,i3=2.4。 s2riayM9/
"'-f?kZ 2.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y^=\w?d z'3 设计计算传动件时,需要知道各轴的转速、转矩或功率,因此应将工作机上的转速、转矩或功率推算到各轴上。 QM`A74j0]\ a_w#,^/P 该传动装置从电动机到工作机共有三根轴,分别记为Ⅰ、Ⅱ、Ⅲ轴,则 jTaEaX8+ B.6gJ2c 1) 各轴转速计算如下 $fV47;U'* 4 StiYfae 式中 为电动机满载转速,r/min; 分别为Ⅰ、Ⅱ、Ⅲ轴的转速; 依次为电动机与Ⅰ轴,Ⅰ、Ⅱ轴,Ⅱ、Ⅲ轴间的传动比。 Wcl@H @ ^aN;M\ 2)各轴功率 /`>BPQH`} ?kX$Y{M} 式中, 电动机轴的输出功率; 分别为Ⅰ、Ⅱ、Ⅲ轴所传递的功率; 依次是电动机与Ⅰ轴,Ⅰ、Ⅱ轴,Ⅱ、Ⅲ轴间的传动效率。 Q3u
P7j 7"wr8 3) 各轴转矩 u) y6 $ l4u_Z:<w 电动机轴的输出转矩 v4=9T<[ .&=nP?ZPC6 五、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oOUL<ihe? 6MvjNbQ 1、直齿锥齿轮的设计 ,IF3VE&r Tn<
<i 1)设计已知:齿数比(传动比)u=2.4;小齿轮转速 输入功率P=3.96k W;传递的转矩T=26.26N?m。 d4t%/ Uh @~hiL(IR' 2)选择精度等级,材料,压力角及齿数: C:xgM'~+ !#`
.Mv Z 运输机是一般工作机械,速度不太高,故通过[2]表10-8选用7级精度(GB10095——88)。 YvL5>; Vb az#I 对齿轮材料性能的基本要求是:齿面要硬,齿芯要韧。由[2]表10-1选择小齿轮材料为40 (调质处理),硬度为280HBS;大齿轮材料为45钢(调制),硬度为240HBS。二者的硬度差是40HBS。 kL\
FY r ) ;U zd 在GB13269-90中规定了大端的压力角标准值为 ,齿顶高系数 ,顶隙系数 ; :{bvCos<) Xd@ - 初选小齿轮齿数 ,大齿轮齿数 ; -61{ MMiA RTHD2 3) 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由[2]设计计算公式10-26,即 A-Be}A n*{aN}auJ a、 试选载荷系数 ;并选齿宽系数 ; yaza GM=r{F
& b、 小齿轮传递的转矩 ; xCGa3 X d,AEV_ c、 查[2]表10-16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 ; 4<[,"<G~3 T'B4 3Q d、 由[2]图10-21d按齿面硬度查得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wO9|_.Z{ "7}bU_" :s ;大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 smaPZ^;; j Q$_y +[ e、 根据[2]公式10-13计算应力循环次数 cu*8,*FU yIy'"BCxM 由[2]图10-19查得接触疲劳寿命系数 OV/H&fe kqy d3Si> f、 取失效概率为1/100,安全系数S=1,根据[2]公式10-12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 Ey96XJV UgI0
*PE2 g、 代入[σH]中较小的值计算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ZPTs zGgPW h、 小齿轮分度圆周速度v M|8vP53=q xe?!UCUb@ i、 查[2]表10-2得使用系数 ; @9#l3 %d?.v_Hu0 根据v=4.511m/s及7级精度,查[2]图10-8得动载系数 ; X.}i9a
6 fk%W07x! 齿间载荷系数取 ; xb{G:v I<E~= 由[2]表10-9查得轴承系数 ,则齿向载荷系数 IE*eDj iWu 故载荷系数 ; PY81MTv0; Q$,AQyBlqc j、 按实际的载荷系数校正所算得的分度圆直径。根据[2]公式10-10a @vyq?H$U;N g{ () 模数 aF8'^xF H@,h$$ 4) 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根据[2]设计计算公式10-24,即 }ejZk
bP F/%M`?m"ie a) 由[2]图10-20c查得小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 ; + /+> : a
gkw)# 大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 ; L2\<iJA}c E P3Vz8^ 由[2]图10-18查得弯曲疲劳寿命系数 nh
XVc(( ^sVr#T b) 去弯曲疲劳安全系数S=1.4;根据[2]中公式10-12求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 8
$qj&2 N NHaY&\ 载荷系数K=2.742; T
W#s)iDi J?#Xy9dz c) 分度圆锥角 ;易求得 }3O 0nab &J?:wC=E 因此,当量齿数 ;mT r'(*# 根据[2]表10-5查得齿形系数 xovsh\s d/Sw.=vq 应力校正系数 do.AesdXaq Z% DJ{!Hnh d、计算大小齿轮的 值并比较大小: |:w)$i& * S=<OS2W7+r 结果显示大齿轮的数值要大些; :X}n[K vf5q8/a e、设计计算 9?iA~r|+ OKPNsN 为了既满足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又满足齿根弯曲疲劳强度,并做到结构紧凑,避免浪费,取由弯曲强度算得的模数2.62并查[3]表5-10选择圆整为标准值m=3mm;从而小齿轮齿数 `r'$l<(4WV )b?$
4<X^ 大齿轮齿数 ; lqTc6@:D 9OYyR 5) 其他几何尺寸的计算 jiejs* hd*GDjmRQ/ 分度圆直径 ^H0#2hFa B[3u,<opFU 锥距 g=/!Ry= {'p <
o$(S 分度圆锥角 ?9;CC]D k|,Y_h0Y 齿顶圆直径 fK^W6)uuV P;`Awp? 齿根圆直径 JZdRAL2#v !r8_'K5R( 齿顶角 ..kFn!5(g %:s+5*SKe 齿根角 C*}PL IH&0>a 当量齿数 aGd
wuD ~N%+ZXh&E 分度圆齿厚 -{}h6r zO2=o5nF. 齿宽 d>?C?F K {kd:pr 6) 结构设计及零件图的绘制 L+S)hgUH A=0{}B# 小齿轮的齿顶圆直径 ,故做成实心结构;大齿轮的齿顶圆直径 ,故做成腹板式结构.其他主要尺寸参见[1]表11-7. "IB36/9 2F+"v?n=\ 零件图见附图二. >$tU @mq \%&A? D 2、直齿圆柱齿轮的设计 ?YMBZ *MS$C$HOq 1)设计已知:齿数比u=2.5;小齿轮转速 ;输入功率 ;传递的转矩 ; gW<6dP'v zYP6m3n 2)齿轮传动的主要特点是:效率高,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寿命长,传动比稳定,但制造和安装精度要求高。 $KQ q~| `KtP;nG 3)失效分析:此处属于闭式齿轮传动,由于链式运输机为一般工作机械,速度不是很高,中等载荷,硬度在350HBS以下,齿轮的失效形式主要是点蚀。因此,设计时主要以保证齿面接触疲劳强度为主。 Y0Tad?iC Do7 7V5 4)材料及精度等级的选择 gV-*z}`U \vJ0Mhk1 运输机是一般工作机械,速度不太高,故通过[2]表10-8选用7级精度(GB10095——88)。 #IZ.px fgs@oaoZ 由[2]表10-1选择小齿轮材料为40 (调质处理),硬度为280HBS;大齿轮材料为45钢(调制),硬度为240HBS。二者的硬度差是40HBS。 EjFn\|VK I-}ms 5) 压力角和齿数的选择 (5@H<c^6 &l0K~7)b 选用标准齿轮的压力角,即 。 4 ob?M:S O\ _ro. 选小齿轮齿数 ,则大齿轮齿 u? }AA">FF'y4 Ge/K.]>i 取 。 ilde<!? m 94PFD@N 6) 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TY74w* !d<R=L 由[2]设计计算公式10-9a,即 4BUG\~eI3 }LCm_av a. 试选载荷系数 ; HHZw-/s,% 4b[bj").A b. 计算小齿轮传递的转矩 : kc0MQ TJU <$yA* c. 由[2]表10-7选取齿宽系数 ; q01 L{~>bz g<(!>:h d. 由[2]表10-6查得材料的弹性系数 ; wgIm{;T[u JRi:MWR<r e. 由[2]图10-21d按齿面硬度查得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大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 " >.tPn D{s87h f. 根据[2]中公式10-13计算应力循环系数 9DJ&J{2W VsJ+-IHm g. 由[2]图10-19查得接触疲劳寿命系数 ; %'ah,2a% o5p{ O>D[z h. 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 u3#+fn_ (BPO*' 取失效概率为 ;安全系数 ;由[2]公式10-12得 \HbZ~I- EYn?YiVFU i. 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代入 中较小的值, >t)Pcf|s r}&&e BY
f j. 计算圆周速度 I]`RvT QK?V^E k. 计算齿宽b iphC\*F 6FNGyvBU l. 计算齿宽与齿高之比 Dc@ O Mr e,epKtL 模数 ~1D^C |% SFRP
?s 齿高 z`IW[N7Z >U,&V%y 所以 ed`"xm {iX# m. 计算载荷系数 2L1y4nnbwo ns%gb!FBJX 根据 ,7级精度,由[2]图10-8查得动载系数 ; . 2$J-<O kW)3naUf< 直齿轮, ,由[2]表10-3查得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 o3dqsQE% #Z1-+X8P 由[2]表10-2查得使用系数 ; j{OA%G(I zawu(3?~)5 又由[2]表10-4查得7级精度小齿轮相对支承非对称布置时,齿向载荷分配系数 jcJ 4? s-#EV 代入数据计算得 M i& ;1!bg ^T!Zz"/: 又 , ,查[2]图10-13得 V*b/N oh< -&3Jn 故载荷系数 YK)m6zW5 B^/MwD>% n、按实际的载荷系数校正所算得的分度圆直径,由[2]公式10-10a得 ):'wxIVGI ;.uYWP|9 o、计算模数m M!'d ?{qUn8f2 7) 按齿面弯曲强度设计 u -t=M] 7S}0Kuk) 根据[2]中式10-5弯曲疲劳强度的设计计算公式 s{@R|5 Jz`jN~ 由[2]图10-20c查得小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 大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 ; uP'L6p5 4>=M"DhB b.由[2]图10-18查得小齿轮,大齿轮的弯曲疲劳寿命系数 M5h
r0R{ >`0U2K c.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S=1.4;根据[2]公式10-12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 o6MFMA+vi `.MZ,Xhqi" d.又上面6)中查得的数据,计算载荷系数K Nu6NyYs SvM\9 e.查[2]表10-5得齿形系数 FE\E%_K'n7
^wolY0p f.计算大小齿轮的 ,并加以比较 h p|v?3( #@B"E2F 小齿轮 ;stuTj@vH 9VxM1-8Gs 大齿轮 xn3 _ED {!|4JquE_ 结果是大齿轮的数值要大; f256;3n Ma|4nLC} g.设计计算 `[sFh%: Y/5M)AyJt 结果分析: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m大于由齿根弯曲疲劳计算的模数。由于齿轮模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弯曲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而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仅与齿轮直径(即模数与齿数的乘积)有关。因此,可取弯曲强度算得的模数1.802,并查[3]表5-4圆整为标准值m=2mm。 }qiZ%cT.G J=^IS\m 按接触强度计算的分度圆直径 ,算出小齿轮齿 ,圆整得 ;大齿轮齿数 ; VO:4wC"7 PT2;%=f 8) 其他几何尺寸的计算 0 #8 0(7 IsG=t 分度圆直径 {nV/_o$$ j+_fHADq 中心距 ; J 6KHc^,7 #-;c!<2 齿轮宽度 ; j9NF| Ljd`)+`D 9)验算 圆周力 EbILAJ p/<DR| 10)结构设计及零件图的绘制 ^!1!l- Ocdy;|& 由于齿轮的齿顶圆直径 故做成实心结构;其他主要结构尺寸参见[1]表11-6;零件图见附图一。 zTg\\z; AT"gRCU$4 3、链传动的设计计算 `NW/Z/_ pt<zyH3Z 1.设计条件 G}pFy0W\S Wzl/ @CPM 减速器输出端传递的功率 ~*iF`T6 a#j,0FKv 小链轮转速 OMLU ;,4 gs'M^|e) 链传动比 ;载荷连续平稳,采用滚子单排链传动。 1q7&WG 6|jZv~rS$ 2.选择链轮齿数 fa/S!%}fO Ooz,?wU6 假定链速V=0.6-3m/s,查[2]表9-8选取小链轮齿数Z1=17,则大链轮(从动链轮)齿数 。 *?X&Y8Kf ;@ePu 3.确定链条链节数
aN0[6+KP; *cb|9elF^ 初定中心距 ,则由[2]公式9-19得链节数 rt+4-WuK> |o5eG>< 取 (节) 8Rj5~+5 bB_LL 4.确定链条的节距p Z 8rD9
k$6 r{R-X3s 1)查[2]表9-9得工作情况系数KA=1,故计算功率 &O'W+4FAc H a!,9{T 2)由[2]图9-13按小链轮转速估计,链工作在功率曲线顶点左侧,可能出现链板疲劳破坏。由[2]表9-10查得小齿轮 81Kf X {| h[remR#3\ 齿数系数 gRY#pRT6d Cf[tNq 链长系数 d {!P
c< e gq,)6> 由[2]表9-11查得多排链系数 ;故所需传递的功率为 ^N={4'G) +VUkV-kP 根据小链轮转速n及功率P,由[2]图9-13选链号为A12单排链;又由[2]表9-1查得链条节距P=19.05。 9+1{a.JO R
(f:UC 5.确定链长L及中心距a e/D{^*~S d7V/#34 链长 WESD^FK M}|(:o3Yo 由[2]公式9-20得理论中心距 %p}vX9U') u2#q7} 理论中心距 的减少量 |ty&}'6C P#A,(Bke3 实际中心距 ;?Pz0,{h s-CAo~, 可取 =772mm [(n5-#1S 0fqcPi 6.验算链速V e i=
4u'
7UBDd1 这与原假设相符。 .B`$hxl*0c b~^'P 7.作用在轴上的压轴力 V6merT79 NO*,}aeG 有效圆周力 EE'2<"M F+*E}QpM 按水平布置取压轴力系数 ,那么 NCk-[I?R [4yHXZxza 六、轴系零件的设计计算 "==c x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