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fotek |
2024-11-12 07:57 |
反射光束整形系统
光束传输系统(BDS.0005 v1.0) "+iAd.qd ]5|z3<K^ 二极管激光光束使用无色散离轴反射装置进行准直和整形 %OI4a5V*l |*Ot/TvG q|q::q* da*9(!OV 简述案例 PW_`qP: jXEGSn 系统详情 ~4s-S3YzaM 光源 U($^E}I2( - 强象散VIS激光二极管 a@|.;#FF 元件 1<uwU( - 光束准直和整形的反射元件(例如圆柱抛物面镜) o`%I{?UCDJ - 具有高斯振幅调制的光阑 f]}}yBte` 探测器 #J+\DhDEPO - 光线可视化(3D显示) rrQ0qg - 波前差探测 `I>], J/ - 场分布和相位计算 \ j]~>9 - 光束参数(M2值,发散角) w67xl 模拟/设计 'P/taEi=R - 光线追迹(Ray Tracing:):基本系统预览和波前差计算 P,1exgq9 - 几何场追迹+和经典场追迹(Geometric Field Tracing Plus (GFT+) & Classic Field Tracing): /8p&Qf>lJ1 分析和优化整形光束质量 -fM1$/] 元件方向的蒙特卡洛公差分析 e<'U8|}hc{ 3#9M2O\T 系统说明 H!JWc'(<$ #v qz{R~nM
mcMb*?] 模拟和设计结果 |p'i,.(c_W yGV{^?yoP
u'@Ely 场(强度)分布 优化后 数值探测器结果 $f(agG] bD@@tGr;W
Ak|b0l>^
ew"m!F# ocP*\NR 总结 wrK#lh2 RQ5P}A
3H 实现和分析高性能离轴和无色散反射光束整形装置。 %EB;1 1.模拟 +GPd 使用光线追迹验证反射光束整形装置。 a&:>Ped" 2.评估 7h1"^}M& 应用几何场追迹+(GFT +)引擎来计算场分布和评价光束参数。 Lnx2xoNk 3.优化 -$tCF >, 利用一个具有高斯形状孔径函数的光阑和经典场追迹引擎来优化M2参数。 [5LMt*Y 4.分析 q/J3cXa{K 通过应用蒙特卡罗公差来分析方向偏差的影响。 Ey= 4 b `g8tq 对于复杂的光束整形装置,特别是离轴系统,可以使用VirtualLab来进行高效的模拟和分析。模拟过程中,根据情况应用不同的模拟引擎。 RD9Yk >;.* 详述案例 mE_iS?1 /p[y1 系统参数 WV~SL/k| #?5VsD8 案例的内容和目标 o(nHB
g
G%`cJdM 在BDS.0001,BDS.0002,BDS.0003和BDS.0004案例中,研究了折射光束传输系统。 c8tP+O9 +TWJNI
j>g9\i0O1 目标是准直并对称由激光二极管发射的高斯光束。 :9O|l)N)W= 之后,研究并优化整形光束的质量。 .n=xbx:= 另外,探讨了镜像位置和倾斜偏差的影响。 R_~F6O^EO ~s0P FS7 模拟任务:反射光束整形设置 P ]_Vz 引入的反射光束整形装置是基于一个反射镜系统,此系统由两个抛物面圆柱反射镜镜与抛物面截面反射镜组成。焦点距离和镜子的位置取决于输入光束的发散角。 0Sz/c+ 6 % $\}z(G
?xf~!D X
&09
`;T?9n 3?]S,~!F 规格:像散激光光束 I$F\(]"@ R=QM; 由激光二极管发出的强像散高斯光束 Cb<~i 忽略发射区域在x和y方向可能发生的移动 6vZt43"m?\ "9.6\Y\*
SaTEZ. =1_j aDp
]#+5)[N$> d OzO/w& 规格:柱形抛物面反射镜 8Y]u:v :nTkg[49pJ 有抛物面曲率的圆柱镜 )/i4YLO 应用用锥形常数.-1来实现锥形界面 WoJ]@Me8 曲率半径等于焦距的两倍 N_|YOw6 ~ 6TfW~V o(BYT9|.kw 规格:离轴抛物面圆柱镜(楔型) s')!<E+z\t %9cqJ]S 对称抛物面镜区域用于光束的准直 Lp~c 从VirtualLab元件目录使用离轴抛物面镜(楔型) {=UKTk/t8 离轴角决定了截切区域 FUH*]U WodF -bE 规格:参数概述(12° x 46°光束) ]eORw$f =] 6_{#Z<
X/K| WOO6 9?v) 光束整形装置的光路图 F&-5&'6G+ G`&'Bt{Z*
>f3k3XWRT 由于VirtualLab的相对坐标系统,则仅需设置z方向的距离。 }P7xdQ6 因为离轴抛物面镜的位置是相对于它的焦点,那么到反射镜2的距离z必须是负的。 =#J9 \=TWYj_Ah 反射光束整形系统的3D视图 xy2eJJq >!CH7wX
FC|y'j 0 )3d:S*ly 光学元件的定位可以通过使用3D系统视图来显示。 W\z L 绿线表示生成的光轴,由VirtualLab的基础定位方法生成(仅仅设置了距离z和倾角)。 ~0:$G?fz 0^_)OsFA 详述案例 m mw)C" h?M'7Lti 模拟和结果 <L[ *hp fte!Ll' 结果:3D系统光线扫描分析 >V77X+! 首先,应用光线追迹研究光通过光学系统。 rGP?
E3 使用光线追迹系统分析仪进行分析。 +X4ttv GZ-n!
^ file used: BDS.0005_Reflective_BeamShaper_01_RT.lpd xQcMQ{&; C: TuC5Sr 使用参数耦合来设置系统 ZnxOa `3H?*\<( 7zi^{] 自由参数: S<)RVm,!e 反射镜1后y方向的光束半径 A_8`YN"Xk 反射镜2后的光束半径 (W{ rv6cq 视场角,这决定了离轴取向(这些值保存为全局变量) INeWi= 1 由于功能原理,所有系统参数(距离,焦距,直径)可以由光束参数分析计算。 GNj/jU<o! 对于此计算,应用了嵌入的参数耦合功能。 :$u{ 9^=t@
FeincZ!M ?`BED6$`G9
~gcst;
_dB0rsCnU% V9);kD 自由参数: P+D|_3j 反射镜1后y方向的光束半径 WL*W=( 反射镜2后的光束半径 s}pGJ&C 视场角,这决定了离轴取向(这些值保存为全局变量) *]DJAF] 基于光束发散角和直径(x和y方向)焦点,可以计算并设置反射镜的直径和距离z。 ) J:'5hz (D+{0 / (urfaZ;@+ 如果这个例子评估20个参数,那么返回到光路图(LPD)。 3IRRFIiO e`gGzyM !SD [6Z.R 结果:使用GFT+进行光束整形 u"CIPc{Sr %`<`z yf
2e D\_IW -qnXa %i
JU)N! 现在,利用几何场追迹+计算生成的光束剖面。 IU;pkgBj0Y eUUD|U*b vVvt
]h 由于离轴设置,光线分布显示出轻微的不对称形状。 n?ZH2dI\0 *<h 不过,场分布几乎是对称的(最好是使用伪色(false colors))。 E.G h@i uk>/Il 产生的相位是完全平坦的,产生的波前误差: Aj)<8 `Mh<S+/
%<#$:Qb. th>yi)m file used: BDS.0005_Reflective_BeamShaper_01_RT.lpd >t6'8g"T \Lh<E5@] 结果:评估光束参数 vNwSZ{JBd ~Hs]} Xo :4L5@>b- 从生成的整形光束场分布,可以评估光束参数。 可以直接通过使用探测器界面实现。 )v$Cv|"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对光束半径,发散角和M²值感兴趣。 ,uD*FSp>
9gIJX? |@n{tog+- 整形光束在x和y方向上显示了一个几乎相同的半径。 发散角大约是4urad。 {Z{NH:^ M²值明显高于1。(与理想高斯光束相比,高M²值是由光束偏离引起的) H?r;S 5)c J\8l%4q3 file used: BDS.0005_Reflective_BeamShaper_02_BeamShaping.lpd >p+gx,N *R~(:z>> 光束质量优化 |LGNoP}SA C?c -V, YF[!Hpzq 通常,使用合适的高斯调制光阑以用于优化M²值。 因此,我们使用测量的半径作为腰束半径(消除发散角)来生成一个高斯光束。 aPP<W|Cmo2 之后,将接收场转换成一个透射函数。 将该传输函数用作光阑(在一个透射函数元件中)。 =[-- Hf Iy 8E$B; 结果:光束质量优化 Zp(P)Obs# pQ2)M8 gf T4, Zc 由于通过高斯孔径传播,光束显示出理想高斯形状。 因此,M²值在两个方向上几乎都是1。 ?lw[ 'C?f"P:X{
$@f3=NJ4k X52jqXjg 然而,光束半径是略有减少。(光束半径显示在最后一张幻灯片是由于其偏离了理想高斯。) ,Vn]Ft?n ,/?V+3l
KD3To% file: BDS.0005_Reflective_BeamShaper_03_BeamOptimization.lpd YQ`#C#Wb n^(yW 反射镜方向的蒙特卡洛公差 +(k)1kCMn )p_LkX( 对于公差,在随机模式下我们使用参数运行特性。 )A+j (7#lN <TROs!x$a 这意味着参数变化是的正态
O,,n [/,6O
Ch!Q? 4 8'\,&f`Y i&G`ah> 对于这个例子,假设每个反射镜都有±0.1°的角度偏差(绝对的方向)。 由于这个偏差,整形光束的波前差明显增加。 uV:uXQni`` 这意味着,波前对对齐误差很敏感。 p$G3r0@ s6hWq&C
}AfPBfgC1z {3uSg) file used: BDS.0005_Reflective_BeamShaper_04_Tolerancing.run X@4d~6k? fQA)r 第一个随机公差的典型强度分布:(相应的均方根波前差:1.08λ,40.4λ,140λ) oK1[_ko| A;nmua-Fv
Mz.&d: Gqc6).tn 由于波前差和因此校准的偏差更大,M²值明显增加。可以使用高斯孔径来减少。 T S8E9#1a `.-k%2?/ 总结 OQ*. ho j/IZm)\ 实现并分析高性能离轴和无色散反射光束整形装置。 zLK
~i>aW 1.模拟 m9 5$V& 通过使用光线追迹来验证反射光束整形设置。 toZI.cSg4 2.研究 $^aXVy5p 为了计算场分布和评价光束参数,应用几何场追迹+(GFT+)引擎。 \$|UFx 3.优化 \4X{\p< 通过使用显示出高斯整形孔径函数和经典场追迹引擎来优化M2参数。 *B}R4Y|g 4.分析 s;f u 通过应用蒙特卡罗公差来分析取向偏差的影响。 ~{!!=@6 可以使用VirtualLab Fusion非常有效地模拟和分析复杂的光束整形装置,尤其是离轴系统。为此,根据情况应用不同的模拟引擎。 =w?cp}HW kx(:Z8DX 参考文献 &WU*cfJn)A [1]M. Serkan, H. Kirkici, and H. Cetinkaya, “Off-axis mirror based optical system design for circularization, collimation, and expansion of elliptical laser beams”, Appl. Optics 46, No. 22, 5489-5499 (2007). htSk2N/ -dN;\x 进一步阅读 "?.Wb L 6oBt<r?CJ 进一步阅读 SO<K#HfE$? 获得入门视频 Ri0+nJ6 - 介绍光路图 gbZ X'D
- 介绍参数运行 vt=S0X^$yc 关于案例的文档 Wf w9cxGkf - BDS.0001: Collimation of Diode Laser Beam by Objective Lens m:7bynT{ - BDS.0002: Focus Investigation behind Aspherical Lens x G"p. - BDS.0003: Optimization of a Lens Doublet for Laser Beam Focusing % 7: - BDS.0004: Focal Beam Size Reduction by Generating a Bessel Beam using Axicon Pai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