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tek |
2024-11-12 07:57 |
反射光束整形系统
光束传输系统(BDS.0005 v1.0) gH{:`E k7 px w{ 二极管激光光束使用无色散离轴反射装置进行准直和整形 M8^.19q; d&aBs++T [i(Cl} YKP=0 j3, 简述案例 S}.\v< rDIhpT)a 系统详情 e=gboR 光源 uX[O,l^} - 强象散VIS激光二极管 #0P!xZ'|{ 元件 =<[7J]% - 光束准直和整形的反射元件(例如圆柱抛物面镜) YO@hE> - 具有高斯振幅调制的光阑 fDU+3b 探测器 F~z_>1lpP& - 光线可视化(3D显示) UvPp~N7, - 波前差探测 fd?bU|I_2 - 场分布和相位计算 ,^.S0;D,Z - 光束参数(M2值,发散角) EkRdpiLB 模拟/设计 #"Fg%36Zd - 光线追迹(Ray Tracing:):基本系统预览和波前差计算 k(zs>kiP - 几何场追迹+和经典场追迹(Geometric Field Tracing Plus (GFT+) & Classic Field Tracing): 968Ac}OA 分析和优化整形光束质量 B;eW/#` 元件方向的蒙特卡洛公差分析 Rr+qgt;f5 LKqRvPnh 系统说明 KU+( YF$1 yDd=&
T
X$BXT 模拟和设计结果 R]CZw;zS_ 8W-]t1O%!
]@*tfz\YaH 场(强度)分布 优化后 数值探测器结果 TT|-aS0l(u b\1+kB/8
wX-RQ[2X
H \r `7 +->\79<#V( 总结 3QCMK^#Z: nc<qbN 实现和分析高性能离轴和无色散反射光束整形装置。 c`-YIz)W 1.模拟 b![t6-f^z 使用光线追迹验证反射光束整形装置。 Tv`_n2J`2 2.评估 G-2EQ. 应用几何场追迹+(GFT +)引擎来计算场分布和评价光束参数。 [FB&4>V/ 3.优化 GSQfg 利用一个具有高斯形状孔径函数的光阑和经典场追迹引擎来优化M2参数。 c2/FHI0J; 4.分析 5+`=t07^et 通过应用蒙特卡罗公差来分析方向偏差的影响。 0[lS(K bKYY{V55 对于复杂的光束整形装置,特别是离轴系统,可以使用VirtualLab来进行高效的模拟和分析。模拟过程中,根据情况应用不同的模拟引擎。 GUKDhg,W SLSF
<$ 详述案例 ,SAbC*nq 6%>/og\% 系统参数 b 1cd&e HH7[tGF 案例的内容和目标 yP
x\ltG3 pXssh 在BDS.0001,BDS.0002,BDS.0003和BDS.0004案例中,研究了折射光束传输系统。 .
/Y&\< P2>:p%Z
/n(9&'H< 目标是准直并对称由激光二极管发射的高斯光束。 s){Q&E~X 之后,研究并优化整形光束的质量。 0X.TF 另外,探讨了镜像位置和倾斜偏差的影响。 TNx _Rc} T4eWbNSs 模拟任务:反射光束整形设置 NP "ylMr7P 引入的反射光束整形装置是基于一个反射镜系统,此系统由两个抛物面圆柱反射镜镜与抛物面截面反射镜组成。焦点距离和镜子的位置取决于输入光束的发散角。 mIRAS"Q!m Ex6o=D2
7iP5T 6zuze0ud
E$w#+.QP ):S!Nl 规格:像散激光光束 I:nI6gF B9}E
{)T? 由激光二极管发出的强像散高斯光束 ~,T+JX 忽略发射区域在x和y方向可能发生的移动 q=njKC au}s=ua~i
Ym'7vW#~ Gp,'kw"I
xLZ bU4 |!oXvXU 规格:柱形抛物面反射镜 o'96ON0 Y5n>r@)m 有抛物面曲率的圆柱镜 %w$mSG 应用用锥形常数.-1来实现锥形界面 ~zMDY F"& 曲率半径等于焦距的两倍 B7|c`7x( @/LiR>, `&H04x"Y$> 规格:离轴抛物面圆柱镜(楔型) 6i| ~7md, [$;,Ua-mt 对称抛物面镜区域用于光束的准直 9l#gMFknI 从VirtualLab元件目录使用离轴抛物面镜(楔型) s047"Q 离轴角决定了截切区域 @*SA$9/l !x8kB
Di, 规格:参数概述(12° x 46°光束) D!S8oKW {a.
<`
[T-*/}4$ 5*Btb#: 光束整形装置的光路图 }YRO'Q{ 5~Q Tg
S_$nCyaH2 由于VirtualLab的相对坐标系统,则仅需设置z方向的距离。 u(AA`S" 因为离轴抛物面镜的位置是相对于它的焦点,那么到反射镜2的距离z必须是负的。 {<!hlB 2Y$ 反射光束整形系统的3D视图 /~tP7<7A ^;4YZwW5w
)O&z5n7t4s o<nS_x 光学元件的定位可以通过使用3D系统视图来显示。 \qB6TiB/ 绿线表示生成的光轴,由VirtualLab的基础定位方法生成(仅仅设置了距离z和倾角)。 n_}aZB3;U }qL~KA{& 详述案例 m2Q$+p@ PV(4$I} 模拟和结果 k/@Tr
: h"r!q[MNo 结果:3D系统光线扫描分析 n>S2}y 首先,应用光线追迹研究光通过光学系统。 /e(W8aszi 使用光线追迹系统分析仪进行分析。 Y0}4WWV 3
1k file used: BDS.0005_Reflective_BeamShaper_01_RT.lpd D?mDG|Z ,WGc7NN` 使用参数耦合来设置系统 'gCZ'edM `
jyKCm.$# b Ob
Nc 自由参数: ?aFZOc4
反射镜1后y方向的光束半径 ; [FLT:$ 反射镜2后的光束半径 J)KnE2dw5 视场角,这决定了离轴取向(这些值保存为全局变量) xj7vI&u. 由于功能原理,所有系统参数(距离,焦距,直径)可以由光束参数分析计算。 J)Ol"LXV 对于此计算,应用了嵌入的参数耦合功能。 tH,sql) hX3@f;[B2
;?`@"YG) ,Y-S( (gU2"{:]J
&r:=KT3 %{"dP%|w4} 自由参数: {[tZ.1.w 反射镜1后y方向的光束半径 lC4PKmno 反射镜2后的光束半径 :X Lp 视场角,这决定了离轴取向(这些值保存为全局变量) {Xv3:"E"O 基于光束发散角和直径(x和y方向)焦点,可以计算并设置反射镜的直径和距离z。 e5 3,Rqi)@ 7D9]R#-K gH'3 dS!{ 如果这个例子评估20个参数,那么返回到光路图(LPD)。 {Zl4C;c =ajLa/m' `O
n(v 结果:使用GFT+进行光束整形 =Epq%,4nG 59Nd}wPO;
&`@lB (m A%n?} d- kZt@DL= 现在,利用几何场追迹+计算生成的光束剖面。 Yv=g^tw wASX\D } 6]ZO'Nwo 由于离轴设置,光线分布显示出轻微的不对称形状。 GXYj+ qJ shzG
Eb 不过,场分布几乎是对称的(最好是使用伪色(false colors))。 D2]ZMDL. vpV$$=Qwp 产生的相位是完全平坦的,产生的波前误差: ?;RD u[eD =f `=@]
N iISJWk6' WUY,. 8 file used: BDS.0005_Reflective_BeamShaper_01_RT.lpd Qi^;1& `I#`:hj 结果:评估光束参数 (
OXY^iq ;W6-i2? u>}zm_ 从生成的整形光束场分布,可以评估光束参数。 可以直接通过使用探测器界面实现。 xW0Z'==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对光束半径,发散角和M²值感兴趣。 z<h|#@\
p&O8qAaO :q;R6-|. 整形光束在x和y方向上显示了一个几乎相同的半径。 发散角大约是4urad。 Gk 6fO M²值明显高于1。(与理想高斯光束相比,高M²值是由光束偏离引起的) [zx|eG<&- +f$Z-U1H/ file used: BDS.0005_Reflective_BeamShaper_02_BeamShaping.lpd gmDR{loX H`gb}?9R 光束质量优化 x=vK
EyS@ ^vW$XRnt N6q5`Ry 通常,使用合适的高斯调制光阑以用于优化M²值。 因此,我们使用测量的半径作为腰束半径(消除发散角)来生成一个高斯光束。 j/'
g$ 之后,将接收场转换成一个透射函数。 将该传输函数用作光阑(在一个透射函数元件中)。 uQ^hV%|" gi1j/j7 结果:光束质量优化 )ji@k(x27q B/G3T
u uG Bj8<@~bX:L 由于通过高斯孔径传播,光束显示出理想高斯形状。 因此,M²值在两个方向上几乎都是1。 gCL{Cw vnZ4(
C]Q>*=r 69iM0X!'u 然而,光束半径是略有减少。(光束半径显示在最后一张幻灯片是由于其偏离了理想高斯。) ydup)[n )$h-ZYc
UO1$UF!
QC file: BDS.0005_Reflective_BeamShaper_03_BeamOptimization.lpd ;:?*t{r4# ki3 HcV 反射镜方向的蒙特卡洛公差 4&]%e6,jH >>j+LRf* 对于公差,在随机模式下我们使用参数运行特性。 @Kp1k> ov L^)qe^%3 s6/cL|Ex 这意味着参数变化是的正态 +dM.-wW 9cz )f\
mYzcVhV ee^4KKsh\ _jo$)x+'x 对于这个例子,假设每个反射镜都有±0.1°的角度偏差(绝对的方向)。 由于这个偏差,整形光束的波前差明显增加。 c&b/Joi7@ 这意味着,波前对对齐误差很敏感。 PU"S;4m
WAv@F[
*0\k
Z,#BJ ,#
eO& file used: BDS.0005_Reflective_BeamShaper_04_Tolerancing.run ET3,9+Gj 2^J/6R$ 第一个随机公差的典型强度分布:(相应的均方根波前差:1.08λ,40.4λ,140λ) U1jSUkqb GZS{&w!
A]#_"fayo m|mG;8}pI 由于波前差和因此校准的偏差更大,M²值明显增加。可以使用高斯孔径来减少。 ]| z")gOE ~T7\8K+ $ 总结 /3s@6Ex}E )%BT*)x 实现并分析高性能离轴和无色散反射光束整形装置。 Xj(>.E{~H 1.模拟 {o {#]fbO% 通过使用光线追迹来验证反射光束整形设置。 jOtzx"/)rE 2.研究 >pnz_MQ 为了计算场分布和评价光束参数,应用几何场追迹+(GFT+)引擎。 )Yrr%f`\ 3.优化 oW8;^u 通过使用显示出高斯整形孔径函数和经典场追迹引擎来优化M2参数。 [&Lxz~W][ 4.分析 -: C[P 通过应用蒙特卡罗公差来分析取向偏差的影响。 Fos1WH?\ 可以使用VirtualLab Fusion非常有效地模拟和分析复杂的光束整形装置,尤其是离轴系统。为此,根据情况应用不同的模拟引擎。 @YsL*zw sE}sE=\ 参考文献 ijg,'a~3E [1]M. Serkan, H. Kirkici, and H. Cetinkaya, “Off-axis mirror based optical system design for circularization, collimation, and expansion of elliptical laser beams”, Appl. Optics 46, No. 22, 5489-5499 (2007).
[-QK$~[ g Sw[=S '(l 进一步阅读 +Z]y #= ,~iFEaV+ 进一步阅读 uz8nRS s 获得入门视频 UX?X]ZYVR - 介绍光路图 :3:)E - 介绍参数运行 POkXd^pI 关于案例的文档 S`fu+^cv - BDS.0001: Collimation of Diode Laser Beam by Objective Lens qgh]@JJh - BDS.0002: Focus Investigation behind Aspherical Lens {XyG1 - BDS.0003: Optimization of a Lens Doublet for Laser Beam Focusing g}^4^88=a - BDS.0004: Focal Beam Size Reduction by Generating a Bessel Beam using Axicon Pai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