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光及其应用
基于近来在制造具有复杂结构光束以及对物质进行非接触型光学操控领域的新进展,《现代光子学系列译丛:结构光及其应用》详细介绍了该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及新应用。详尽讨论了一些独特光束的特性,例如光学漩涡和其他的波前结构,相关的相位性质和光子性质,以及从冷却原子操控到光学操控微机械领域的应用。 fG`<L;wi 《结构光及其应用》正是一部深入阐述光的轨道角动量的权威著作。它全新地诠释了“结构光学”这一研究领域,并详细地介绍了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本书从光的电磁场及量子理论出发,阐述了光的相位结构、角动量、涡旋等,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结构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原理及其在微操纵领域的应用,并进一步介绍了光子轨道角动量在生物微流变、量子通信领域及冷原子操纵领域中的研究现状。 gf]k@-)
[attachment=130551] K+F]a]kld
;d#`wSF`G 前言 ]ssX,1#Xh 第一章 相位结构电磁波概述 DO5H(a 1.1 简介 kJfMTfl, 1.2 拉盖尔一高斯光束和轨道角动量 Iu=n$H 1.3 贝塞尔和马蒂厄光束 Ln3<r&&Jz 1.4 波动方程的一般解 #[<XNs!" 1.5 经典还是量子? :krdG%r 1.6 用透镜和全息图产生拉盖尔一高斯光束 .!><qVg 1.7 相干性:空间与时间 k2@|fe 1.8 基组间的转换 :'+- %xUM 1.9 总结 =0" Zse, 参考文献 \-2O&v'} 第二章 光学中的角动量和涡旋 61*inGRB 2.1 简介
[<!4 a 2.2 场和粒子的经典角动量 D'UYHc{ 2.2.1 粒子和辐射的角动量 %aHQIoxg 2.2.2 角动量各部分的变化率 exfJm'R?n 2.3 辐射角动量分解为L和S ]y52%RAKI 2.3.1 经典描述 Xb'UsQ 2.3.2 量子运算符 tAxS1<T4 2.4 多极场及其涡旋结构 \ld{Z;e 2.4.1 球形多极场 cCWk^lF], 2.4.2 圆柱形多极场 nN|1cJ'.Fk 2.5 单色傍轴光束的角动量 c
c^I9g~ 2.5.1 傍轴近似 F2bAo 6~R 2.5.2 单色光的角动量 Lfj]Y~*z 2.5.3 均一的轨道角动量和自旋角动量 Scfk]DT 2.5.4 非均匀偏振 ~a
RK=i$F 2.6 傍轴光束的量子描述 l^WPv/}? 2.6.1 傍轴场的量子运算符 x_eR/B> 2.6.2 自旋和轨道角动量的量子运算符 wFHz<i!jr& 2.7 非单色傍轴光束 _(&XqEX 2.7.1 非单色光束的角动量 x]X!nx6G 2.7.2 旋转偏振的自旋 z}sBx9; 2.7.3 旋转模式图样的轨道角动量 gbclk~kX 2.7.4 非均匀偏振旋转的角动量 A"PmoV?lAm 2.8 经典傍轴光束的运算符描述 ]|#%`p56 2.8.1 傍轴光束的Dirac符号 x[w!buV0\ 2.8.2 傍轴光束和量子谐振子 _1sjsGp> 2.8.3 模式的升降算符
`N,q~@gL 2.8.4 轨道角动量和Hermite-Laguerre球体 Qjl.O HO 2.9 光学涡旋动力学 /"LcW"2;N 2.9.1 不变的模式图样 U$+G9 2.9.2 同方向涡旋的旋转图样 Kz`g Q |S 2.9.3 涡旋的产生和湮灭 !U?Z<zh 2.10 总结 "7RnT3 参考文献 N %K%0o- +_E\Omcw 第三章 奇点光学及其相位特性 pndAXO:v 3.1 基本相位奇点 nYF;.k 3.2 复合涡旋光束 cf7UV6D g 3.3 非整数涡旋光束 CPj8`kl 3.4 传播动力学 p~!UE/V 3.5 总结 1p%75VW 致谢 $w@0}5Q 参考文献 P+j5_ V{\b <JyF5 第四章 纳米光学:粒子间作用力 [ {|868 4.1 简介 rgOc+[X 4.2 光诱导对力的量子电动力学描述 (uk-c~T!u 4.2.1 量子学基础 @|hn@!YK 4.2.2 几何结构的定义 ~$FgiW 4.2.3 斜圆柱对 ^o@N.+`&< 4.2.4 共线对 p+pBk$4 4.2.5 圆柱体平行对 BWHH:cX 4.2.6 球形粒子 )rce%j7 4.2.7 拉盖尔一高斯光束中的球形粒子 vXP+*5d/ K 4.3 应用综述 >#[u"CB 4.4 讨论 :Q@qR((&o 致谢 &P,z$H{o@ 参考文献 5?{ytNCY 6bXP{,}Gp 第五章 近场光学微操纵 ;
wpX 5.1 引言 ys#V_ysb 5.1.1 什么是近场? :w+2L4lGs 5.1.2 用于近场和引导(初步研究)的岁 4U1!SR]s 5.2 近场俘获的理论考量 )A6 eD 5.3 近场中粒子引导和俘获实验 \ O#6H5F 5.3.1 近场表面引导和俘获 ff3HR+%M 5.3.2 使用全反射物镜进行俘获 U/|;u;H= 5.3.3 采用光波导的微操作 *;noZ9{"+ 5.4 亟需研究的近场课题 zKP{A Sk 5.4.1 近场中光力诱导的微粒自组装 TcP
(?v 5.4.2 基于先进光子架构的近场俘获 s,*kWy"jp 5.5 结论 oieZopYA 致谢 6_.K9;Gd 参考文献 S.#IC
lV :qQpBr$ 第六章 全息光镊 H}[kit*9 6.1 简介 "B~ow{3 6.2 举例构建光阱扩展阵列的基本原理 "iC*Eoz#. 6.3 实验细节 e/{1u$ 6.3.1 标准的光学系统 n:#gKR-J 6.4 全息光阱的算法 H1bPNt63 6.4.1 随机掩模编码 3S97hn{|= 6.4.2 叠加算法 ~$PQ8[= 6.4.3 Gerchberg-saxton算法 l\NVnXv:> 6.4.4 直接搜索算法和模拟退火法 bhq s%B!: 6.4.5 总结 zxV,v*L) 6.4.6 创建扩展光学势能图谱的可替代手段 =mq02C~y 6.5 全息光镊的未来 Cqy)+x_OQ, 致谢 4.^1D';( 参考文献 = DT7]fU :k"VR,riF 第七章 利用结构光进行原子和分子操纵 $<~o,e-4 7.1 简介 5dPPm%U{ 7.2 概要 z'(][SB 7.3 轨道角动量向原子和分子的转移 =y>g:}G7 7.4 多普勒力和扭矩 *_aeK~du. 7.4.1 基本形式 Eed5sm$H 7.4.2 瞬态动力学 6]/LrM, 23 7.4.3 稳态动力学 YXdd=F 7.4.4 偶极电位 )<vU F]e~ 7.5 多普勒频移 bi^Xdu 7.5.1 轨迹线 e{~3& 7.5.2 多光束 ~`<(T)rs 7.5.3 二维和三维粘团 ir-= @@ 7.6 液晶的旋转效应 v`Iw:?)% 7.7 讨论和总结 h5x_Vjj 致谢 6^Q Bol 参考文献 !5/jDvh
l.V{H<v} 第八章 光涡旋俘获及粒子自旋动力学 !D_Qat 8.1 引言 Do3g^RD# 8.2 光俘获的计算电磁模型 ) sh+cfTCb 8.3 电磁角动量 7<ZP (I5X 8.4 傍轴和非傍轴光涡旋中的电磁角动量 YCWt%a*I' 8.5 非傍轴光涡旋 KXAh0A?&+ 8.6 涡旋光束俘获 ex-0@ 8.7 对称与光扭矩 aQzu[N 8.8 零角动量光涡旋 mX2(SFpJar 8.9 高斯“纵向”光束涡旋 RP"YSnF3 8.10 总结 }AZ0BI,TI 参考文献 aWG7k#nE zJ*|tw4 第九章 光镊下的粒子自旋 zB8 @Wl 9.1 简介 >AbgJ*X. 9.2 使用光强整形光束来导向和旋转俘获的物体 &<s[(w!%% 9.3 光镊到粒子的角动量传递 )_|;h2I 9.4 光镊下的面外自旋 ZW6ZO[`6 9.5 光镊中螺旋形粒子的自旋 :#?Z)oQpT 9.6 光镊下自旋控制的应用 VdVUYp tML[~AZh 第十章 流变方法与粘度测量方法 @Qlh 10.1 简介 Jj_ t0" 10.2 光学扭矩测量 Ic%c%U=i 10.2.1 自旋角动量测量 vp"b_x1- 10.2.2 测量轨道角动量 gCVgL]jj( 10.3 基于旋转光镊的测微粘度计 [SFX;v!9 10.3.1 基于自旋测微粘度计的实验装置 N,iYUM? 10.3.2 结果与分析 vS!%!-F 10.3.3 用于微粘度测量的轨道角动量 3rF=u:r7c 10.4 应用 ) r8yt} 10.4.1 皮升粘度测量 lk$@8h$vS 10.4.2 医学样品 'Mfn:n+ 10.4.3 流场测量 V<ZohB?y 1O.5 总结 tSP)'N< 参考文献 hzT,0<nw iiWs]5 第十一章 量子通信和量子信息中的轨道角动量 r34q9NFT5 11.1 量子信息的发送与接收 Gk!06 11.1.1 纠缠轨道角动量态的产生 0gR!W3dh 11.1.2 单光子级别轨道角动量量子态探测 Au-_6dT 11.1.3 固有安全性(intrinsic security) Zj(2$9IU 11.2 轨道角动量量子态空间探索 rF/k$_bFt 11.2.1 轨道角动量量子态的叠加态 :sf(=Y.qA 11.2.2 纠缠叠加态的产生 @w8MOT$ 11.2.3 轨道角动量信息的存储 tAI<[M@
11.3 量子协议 ^
#6Ei9di 11.3.1 高维度的优势 -3z$~
{ 11.3.2 通信方案 j}uVT2ZE% 11.4 总结与展望 2MV!@rx 致谢 kM#ZpI&0% 参考文献 l*v6U'J Wfw6(L 第十二章 超冷原子的光学操纵 MJ=(rp=YU9 12.1 背景 7$z]oVbO' 12.2 光力与原子阱 p41TSALq 12.3 量子气: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体 'b?Px} 12.3.1 原子云中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h{J=Rq 12.3.2 凝聚及其描述 8Pkw'.r 12.3.3 量子气体相位印迹 ~ AU!Gm. 12.4 冷原子的光致规范势 6lp.0B 12.4.1 背景 D2060ze 12.4.2 光场中原子绝热运动的一般形式 ?hz9]I/8 12.5 A体系的光致规范势 P?.j
w I 12.5.1 概述 %, Pwo{SH 12.5.2 绝热条件 <~rf;2LZ 12.5.3 有效矢量势和俘获势 p$qpC$F 12.5.4 携带轨道角动量的同向传播光束 >+9f{FP
9 12.5.5 移动的横向剖面的相向传播光束 {JJq/[j 12.6 三脚架型原子的光致规范场 1ymq7F(2 12.6.1 概述 w9Eb\An 12.6.2 S12-0的情况 f vAF0
a 12.7 光致规范势中冷原子的超相对论行为 K&\3j-8^ 12.7.1 引言 l]bCt b%_ 12.7.2 公式表达 X-Yy1"6m1 12.7.3 冷原子的准相对论行为 )[w_LHKI 12.7.4 实验研究 xE[CNJ%t^, 12.8 结语 B{In
"R8 参考文献 {J?#KHF'| 索引 q=_&izmE'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