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第8楼shogun于2007-04-19 10:35发表的 : I/9ZUxQCyG 1、事实上经过旋转后,对于单个抛物反射镜,焦平面的位置已经变了,但是对于边缘光线θmax,焦点位置仍然在对方的抛物线与旋转前的焦平面的交点上,我的理解是这两个点(在3D下事实上是一个圆)就是焦平面。也就是说,无论是front length还是back length都是离边缘光线的焦点的距离。或者说,CPC的焦平面的位置就是它对应的conical parabolic的焦平面的位置。 zQxZR}' 2、a'就是出光面的半径旋转前>8,现在要求它为8。 w5jH#ja 事实上只要tilt angle (即acceptance angle)一样,CPC的形状也是一样的,无非是加了个出光面a'的大小限制后,CPC被整体缩小了。事实上a'在加上tilt angle的旋转限制后,形状本身就要发生改变的,但是这种改变是按最大的情况,并不是我们需要的。 Ze~ a+%Sb 个人的理解呵呵。有时间用tracepro验证一下。我觉得对于旋转,我们只需要考虑终态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很了解过程状态。 ?n/:1LN, xc R >H@
dgb e =&
abu 感谢 shogun提供的资料 Rs)tf|`/ 我以前也没有涉及过非成像光学,看了这几天都在一边想一边做CPC,针对两位的讨论我想回应一下: TJ`E/=J! pRXA!QfO 1。楼主在图 1.2上提到string method ,那么d点就应该是抛物线弧abc的焦点;同理c是ed弧的焦点,那么该cpc的焦平面就是dc所在的圆面,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就是“cpc的焦平面”? YP~d1BWvf Z5Ao3O@ 那如果是这样的话,图1.4上的a' ,应该就是tracepro设定上的“lateral focal shift”,就是上面所说的“cpc焦平面”半径。 yuswWc' 5L|yF"TI# 请问你们是这样理解的吗? p<'mc|hGq u7@|fND 7 {a_=4a 2。然后有一个疑惑,就是tracepro设定上的“foci”栏 “focal”值,(图1.5 1.6 都有)。这个focal值是图1.4中的 fl 吗?也就是原先抛物线的焦距(焦点到顶点距离)?还是其他? HhNH"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