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系统出光效率的仿真值比理论值高
我使用的LED光源芯片是朗伯体,半发散角为60°,芯片尺寸为3mm*3mm。我使用的导光光纤束的直径是3mm,NA为0.64。我首先基于此进行了理论计算,基于光学扩展量计算了理论的最大出光效率(忽略中间的光学系统,只考虑光源和接收光纤这两个东西)。 tYiK#N7 `GS!$9j
[attachment=129484] |r 1\ 然后在tracepro软件上进行了仿真,为了接近理论最大出光效率,我直接将光源芯片怼在了导光光纤入射端面上。然后测量导光光纤输出端面上的光功率值,将该值与光源的光功率值(这里设置为100W)相除,以此作为这个仿真的出光效率。结果是效率为48.849%。 oEU %" :U)q(.53
[attachment=129485] MPA<? <~t38|Ff@
[attachment=129486] CE-ySIa %)8`(9J* [attachment=129487] f:\jPkf' 我想问一下各位大佬,为什么我仿真出的效率比理论算出来的效率高?是不是因为我理论计算上出了错误(将导光光纤的光展除以光源的光展以计算出光效率,这个方法主要参考了《照明工程》这本书中的这两个段落,但是我觉得我对这两个段落可能有误解,理论最大出光效率是不是不应该这么算) ;$l!mv7 h<\o[n7j
[attachment=129488] w|gtb~oh OEy'8O$ [attachment=1294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