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tek |
2024-07-03 08:01 |
表面和光栅区域的通道配置
摘要 )I#kG{z|P; :1iw_GhJf VirtualLab Fusion为表面和(光栅)区域提供了灵活的通道配置。通过调整通道配置,可以轻松实现所需的建模方案。我们以一个具有两个表面的光波导为例来演示通道的配置。通过不同的设置,我们展示了所产生的光路。此外,我们在波导面上添加光栅区域,并演示了区域的配置,以及这些区域的光栅参数。 [qz6_WOo z(ajR*\#
$2.DZ \yqiv"' 建模任务 ,ZSuo4 1;h>^NOq 如何调整表面上的通道和可能的光栅区域,以及如何用这些设置来控制模型。 &
2bf k}/:
xN"
%wO~\:F8 dx~Wm1 表面通道 Fri5_rxLl LCG< 初始化 @ZVc!5J_, - 使用两个平面来模拟石英玻璃制成的平面光波导,厚度为5mm。 ,uw&)A zb<+x(0y"
Hq~ 2,#Ue @.0,ka,X 表面通道 eZv0"FK
X myo/}58Nv 初始化 9.R_= - 使用两个平面来模拟石英玻璃制成的平面光波导,厚度为5mm。 Mf
*qr9* -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为波导定义一个独立的Y轴旋转30°。 BK +JHT P$Dr6;
k4@GjO1"$ eD}Ga4 f9$98SI 表面通道 b&ADj8cKC Mk?9`?g. 通道定义 ~$@I <=L - 每个表面有四个可能的通道,至少要激活一个通道进行追迹。 vw3W:TL - 可以为每个表面单独定义通道。 pSAXp#g - 通道的不同设置会导致不同的建模方案。 ZGrV? @o,6 <D=%55
V;z?m)ur 9> |rIw 表面通道 njIvVs`q )KNFS,5
[:o#d`^ .B)v "Sw# 表面通道 o%dtf5}(, wjl?@K
aCMcu\rd 9=/8d`r 区域通道 LC}]6 [;2v[&Po 表面上的区域 \CL`j -可以在表面上定义单个区域,并单独定义其光学特性,包括通道设置。 '
Sl9xd mMMu'N
u]}Xq{ZN !=-l760 区域通道 Wc)^@f[~< d ][E;$ 区域定义 K)k!`du!6 -在第一面建立一个长方形区域。 $yt|nO -设置区域大小为2.25 mm×2.25 mm,中心沿x方向为-3.6 mm。 zJ\I%7h* Ywni2-)<
cB<Zez =gj]R 区域通道 WcdU fv(> 0
cQf_o 区域定义 |k^X!C 0 -在第一面建立一个长方形区域。 ,Pl[SMt! -设置区域大小为2.25 mm×2.25 mm,中心沿x方向为-3.6 mm。 iX,Qh2(ig -将此区域定义为具有单一透射系数T0 = 50%的光栅,和单一反射系数R0 = 50%的光栅,这就构成了一个半反射镜。 ZF`ckWT:-N -在这里,我们只使用零次衍射阶,这与通常的透射或折射引起的反射是相同的。 <l\FHJhjq f(3#5288
\UiuJ+ ]s<Q-/X 区域通道 /r)d4=1E 区域定义 ?GFVV ->i - 按照与表面相同的规则,为这个区域设置通道。 SVR AkP- 'Hq}h)`
6L4B$'&KQZ { u;ntDr 带有光栅的区域通道 {d3r>Ub)7d Sy8Og] a
区域定义 1mB6rp - 可以在给定区域上定义一个衍射光栅。 h\yYg' CC yXkgGY5
kt@+UK." aB$Y5 带有光栅的区域通道 'al-C;Z %xY'v$
% 区域定义 Obw uyhjQ -可以在给定区域内定义一个衍射光栅。 *d%m.:)N -我们在第二表面上增加一个矩形区域(侧长2.25mm),沿x方向以-8.2mm为中心。 "BTA" ;DRJL
^x4gUT-Wy M+ H$Jjcs 带有光栅的区域通道 rm2TWM| (;s\Ip0 区域定义 8]0R[kjD -可以在给定区域内定义一个衍射光栅。 ]-0
&[@I4@ -我们在第二表面上增加一个矩形区域(侧长2.25mm),沿x方向以-8.2mm为中心。 q-uYfXZ{j -定义一个2微米周期的理想光栅,指定的衍射系数为: 9zX\ioT T0=10% 9m#`56G` T+1=60% D7=gUm> T+2=10% b]J_R"} &^z~wJ,]
)`L!eN h'N,oDB) 带有光栅的区域通道 GSMP)8W H
>RGX#| 区域定义 ysSEgC3 -可以在给定区域内定义一个衍射光栅。 D,J's(wd -我们在第二表面上增加一个矩形区域(侧长2.25mm),沿x方向以8.2mm为中心。 2Qn%p[#n -定义一个2微米周期的理想光栅,指定的衍射系数为: Haturg T0=10% Ble <n6 T+1=60% vuD tEz
T+2=10% a1s=t_wT W/+|dN{O+g
p[W8X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