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光行天下 -> 讯技光电&黉论教育 -> 激光与物理光学-《GLAD典型案例手册》 [点此返回论坛查看本帖完整版本] [打印本页]

infotek 2024-01-22 14:38

激光与物理光学-《GLAD典型案例手册》

前言 hQ#'_%:  
}Sqey:9jH  
GLAD是由美国Applied Optics Research(AOR)公司开发的一款专业的物理光学软件,特别适用于激光领域各种光学现象的仿真和评估!软件的开发者George Lawrence教授长期在光学领域排名NO.1的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任教,在物理光学特别是激光领域拥有三十多年的研究经验。目前GLAD软件已经被国内外众多研究机构和公司作为仿真评估工具广泛使用。 [A fV+$  
-|:7<$2#I  
GLAD使用复振幅来描述光束,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结合分步傅里叶算法进行传输分析,几乎能对所有类型的激光系统进行分析,或对物理光学系统做完整的端-对-端的分析处理,还囊括各种激光增益模型、数种非线性过程和许多其它的激光及物理光学效应。 M +~guTh  
GLAD的使用方法为调用内部各类“积木”进行建模、传输和分析。积木的类型包括:用于进行系统和光束初始化的命令;用于表征各类像差和相位屏的命令;用于表征各类传统光学元件的命令;用于表征各类非线性过程的命令;用于表征激光增益介质的命令;用于光束参数诊断的命令;用于计算结果输入、输出的命令等。只要将不同类型的积木有机“组装”起来就可以轻松实现任意光学系统的模拟。 ;xXHSxa:=W  
i=#r JK=  
GLAD的应用领域包括:(1)包含传统光学元件,如各种透镜、反射镜、棱镜的光学系统的衍射传输分析;(2)光束质量的分析和评价;(3)二元衍射光学元件的分析;(4)各种波导的分析;(5)激光系统的分析:无源腔性能分析,含各类增益介质的有源腔分析;(6)多种非线性过程的模拟。 G]=U=9ZI  
Lb{~a_c  
为了使广大有志于采用GLAD进行光学系统设计及仿真的师生及研究人员更加全面地了解GLAD的功能,熟悉GLAD的使用,本书从GLAD的案例手册中精选了二十七个案例进行解读,希望对于各位运用GLAD解决实际问题有所裨益。 9v_gR52vh  
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u3  
#sq-V,8  
k;#$Oxa>t=  
目录 6WzE'0Nyr  
前言 2 2< qq[2  
1、传输中的相位因子与古伊相移 3 gh['T,  
2、带有反射壁的空心波导 7 UW. F1)  
3、二元光学元件建模 14 hm&{l|u{RU  
4、离轴抛物面聚焦过程模拟 21 Hvnak{5  
5、大气像差与自适应光学 26 Yono8M;9*  
6、热晕效应 29 pzCD' !*  
7、部分相干光模拟 34 |^^;v|  
8、谐振腔的优化设计 43 _|g(BK2}  
9、共焦非稳腔模拟仿真 47 AuX&  
10、非稳环形腔模拟 53 bv)E>%Yy  
11、含有锥形反射镜的谐振腔 58 7E%ehM6Y  
12、体全息模拟 63 VQ$=F8ivG  
13、利用全息图实现加密和解密 68 eN,s#/ip]  
14、透射元件中由热效应导致的波前畸变 75 k9w<0h3  
15、拉曼放大器 80 V89!C?.[]1  
16、瞬态拉曼效应 90 = K"F!}  
17、布里渊散射散斑现象聚焦几何模拟 97 .KIAeCvl\  
18、高斯光束的吸收和自聚焦效应 104 BB1'B-O  
19、光学参量振荡器 109 POtDge  
20、激光二极管泵浦的固体激光器 114 44 o5I:  
21、ZIG-ZAG放大器 122 )><cL:IJ}S  
22、多程放大器 133 |rq~.cA  
23、调Q激光器 153 u> %r(  
24、光纤耦合系统仿真 161 aGr(djD  
25、相干增益模型 169 6<(HT#=#  
26、谐振腔往返传输内的采样 181 =9LC "eI&|  
27、光纤激光器 191 BO#fzq%  
MV e5j+8  
GLAD案例索引手册 FJ!N)`[  
U-Fr[1I6p  
目录 SrN0f0  
13}=;4O  
目   录 i SdYES5aES  
\Nb6E&+  
GLAD案例索引手册实物照片
@:oMlIw;  
GLAD软件简介 1 %&V<kH"7Q{  
Ex1: 基本输入和RTF命令文件 2 eOZA2  
Ex1a: 基本输入 2 |/]bpG'z  
Ex1b: RTF命令文件 3 YM1tP'4j@  
Ex2: 光束初始化与自动单位控制 4 BYhPOg[  
Ex2a: 高斯与超高斯光束的生成, 自动单位 5 j &)|nK;}  
Ex2b: 利用束腰计算光束和矩阵尺寸 5 1;?b-FEq:  
Ex2c: 利用光栅计算光束和矩阵尺寸 6 MztT/31S  
Ex2d: 浅聚焦的光束和矩阵尺寸的计算 6 YzhZ%:8  
Ex3: 单位选择 7 Oa$ ew'  
Ex4: 变量、表达式和数值面 7 yV$p(+KkS  
Ex5: 简单透镜与平面镜 7 >Djv8 0  
Ex6: 圆锥反射面与三维旋转 8 z }R-J/xr2  
Ex7:  mirror/global命令 8 q~;P^i<Y  
Ex8: 圆锥曲面反射镜 11 .Uh-Wi[  
Ex8a: 间隔一定距离的共焦抛物面 11 ~*LH[l>K  
Ex8b: 离轴单抛物面 12 r&o%n5B  
Ex8c: 椭圆反射镜 12 oHxaa>C>  
Ex8d: 高数值孔径的离轴抛物面 12 deda=%w0  
Ex8e: 椭圆反射面阵列的本征模式分析法 12 :>Z0Kb}7  
Ex9: 三维空间中采用平面镜进行光束控制 17 ~N>[7I"*  
Ex10: 宏、变量和udata命令 17 o5BOe1_Pw  
Ex11: 共焦非稳腔 17 '"GdO;}&  
Ex11a: 非稳定的空谐振腔 18 .^,fw=T|1  
Ex11b: 带有切趾效应的非稳空腔 18 j8hb  
Ex11c: 发散输出的非稳腔 19 E$ F)z  
Ex11d: 注入相反模式的空腔 19 cd) <t8^KE  
Ex11e: 确定一个非稳腔的前六个模式 20 ]m=* =LLC  
Ex12: 不平行的共焦非稳腔 20 O)\xElu  
Ex13: 相位像差 20 P2 !~}{-  
Ex13a: 各种像差的显示 21 7EI(7:gOn  
Ex13b: 泽尼克像差的位图显示 23 [B+ o4+K3  
Ex14: 光束拟合 23 A}t.`FLP,j  
Ex15: 拦光 24 IN , @  
Ex16: 光阑与拦光 24 !CPv{c`|qg  
Ex17: 拉曼增益器 25 f*NtnD=rJ  
Ex18: 多重斯托克斯光束的拉曼放大 26 a_x$I? ,  
Ex19: 会聚光束的拉曼过程,简单动力学分步法 26 TN7kt]a2  
Ex20: 利用wave4的拉曼放大,准直光束 28 ~Xh(JK]  
Ex21: 利用wave4的四波混频,准直光几何传输 29 )n5]+VTZ5  
Ex22: 准直光的拉曼增益与四波混频 29 'gI58#v  
Ex23: 利用wave4的四波混频,会聚光束 30 D7sw;{ns  
Ex24: 大气像差与自适应光学 31 3|/ ;`KfQ  
Ex24a: 大气像差 32 lY?TF  
Ex24b: 准直光路中的大气像差 32 `vL R;D  
Ex24c: 会聚光路中的大气像差 32 m-, '  
Ex25: 地对空激光通讯系统 32 L7X._XBO[  
Ex26: 考虑大气像差的地对空激光传输系统 34 AH`tkPd  
Ex27: 存在大气像差和微扰的地对空激光传输系统 34 j 9y,UT  
Ex27a: 转换镜前面的大气像差与微扰的影响 35 C]A*B  
Ex27b: 转换镜后面的大气像差与微扰的影响 35 bxrByu~|1  
Ex27c: 转换镜后面的大气像差与微扰以及自适应光学的影响 35 qf4|!UR{  
Ex28: 相位阵列 35 iMk`t:!;#"  
Ex28a: 相位阵列 35 [9[tn -  
Ex28b: 11×11的转向激光阵列,阻尼项控制 35 |os2@G$  
Ex29: 带有风切变的大气像差 35 `z Z=#p/  
Ex30: 近场和远场的散斑现象 36 WuSRA<{P  
Ex31: 热晕效应 36 R?Iv<(I  
Ex31a: 无热晕效应传输 37 <2}"Y(zwKl  
Ex31b: 热晕效应,无动力制冷 37 ir \d8.  
Ex31c: 热晕效应,动力制冷和像差 37 N^%[ B9D  
Ex32: 相位共轭镜 37 j(va# f#  
Ex33: 稳定腔 38 0:v7X)St  
Ex33a: 半共焦腔 38 #)my)}o\p  
Ex33b: 半共焦腔,1:1内腔望远镜,理想透镜 39  4>0xS -  
Ex33c: 半共焦腔,1:1内腔望远镜,透镜组 39 |+suGqo  
Ex33d: 多边形谐振腔的分析 39 hYb!RRGn  
Ex33e1: 相干注入,偏心光输入(1) 40 m4>v S  
Ex33e2: 相干注入,偏心光输入(2) 40 q^(A6W  
Ex33f: 半共焦腔的全局定义 41 _ky!4^B  
Ex33g: 线型遮光触发TEM10 41 d!Y,i!l!  
Ex33h: 带有旋转末镜的半共焦腔 41 TD!QqLW  
Ex33i: 两种波长的平行平面腔 42 @^k$`W;  
Ex33j: 多光束在同一个谐振腔中传输 42 NawnC!~ $  
Ex33k: 拓展腔与伪反射 42 \<T6+3p  
Ex33l: 谐振腔耦合 43 J@!Sf7k42  
Ex33m: 通过正交化确定高阶模 45 rf1-E57#  
Ex34: 单向稳定腔 45 `\e@O#,^yI  
Ex35: 分布式传输通过一个折射面 47 i"Ct}7i  
Ex35a: 分布式传输,孔径划分方法 51 >'Y]C\  
Ex35b: 分布式传输,入射光中添加相位光栅 53 T(J&v|FK  
Ex35c: 分布式传输,折射面上添加相位光栅 54 "84.qgYaG  
Ex35d: 光束传播到带有相位光栅的倾斜表面上 56 *AZC{jP  
Ex35e: 光束传播到带有圆形孔径的倾斜表面上 56 _$i9Tk  
Ex36: 有限差分传播函数 57  M"X/([G  
Ex36a: FDP与软孔径 58 /vsQ <t;~  
Ex36b: FDP与FFT算法的硬孔径 58 y])xP%q2 O  
Ex37: 偏振和琼斯矩阵 58 }I05&/o.3p  
Ex37a: 偏振与琼斯矩阵 58 NFmB ^@k  
Ex37b: 偏振,表面极化效应 60 >"zSW?  
Ex37c: 以布儒斯特角入射时透射和反射系数 61 dXrv  
Ex37d: 偏振,古斯-汉欣位移(1) 61 e-UPu%'  
Ex37e: 偏振,采用jsurf/goos命令的古斯-汉欣位移(2) 61 L_ 8C=MS  
Ex37f: 采用三维偏振片寻址的双折射楔 61 n+Fl|4  
Ex37g: 通过达夫棱镜之后光束的偏振性质 62 o#%2N+w  
Ex38: 剪切干涉仪 xjR/K&[m  
62 /SlCcozFL~  
Ex39: 传输中的高斯相位因子与古伊位移 62 Nm#KHA='Z  
Ex40: 相位共轭,有限相互作用长度 64 f.rHX<%q9B  
Ex41: 空间滤波对偏振的影响 64 t)$>++i  
Ex42: 波导光栅耦合器与模式匹配输入 65 SJy:5e?zk  
Ex43: 波导光栅耦合器与反向模式输入 66 47ir QK*  
Ex44: 波导光栅耦合器与带有像差的反向模式输入 66 J]fjg%C2m  
Ex45: 环形非稳腔,工作物质具有聚焦性质 66 |JuXOcr4  
Ex46: 光束整形滤波器 68 vERsrg;(  
Ex47: 增益片的建模 68 Fc 5g~T  
Ex47a: 满足比尔定律增益的非稳加载腔谐振器 70 `(*5yXC  
Ex47b: 带有增益片的非稳加载腔谐振器 70 l}:9)nXA{  
Ex47c: 带有增益片的非稳加载腔谐振器,单步骤 70 Dc #iM0  
Ex47d: 点对点控制增益与饱和 70 6 `X#<#_&  
Ex47e: 点对点控制增益与饱和,多光束的饱和 70 c @2s!bs  
Ex48: 倍频 70 J~n{gT<L  
Ex49: 单模的倍频 71 7th&C,c&  
Ex50: TE与TM波导模式的外耦合偏振 71 B1*%pjy  
Ex51: 诱导偶极子的TE与TM外耦合计算 71 3YA !2  
Ex51a: TE模的波导光栅内耦合 72 s- g[B(  
Ex51b: TM模的波导光栅内耦合 72 L7a+ #mGE  
Ex52: 锥像差 72 Vj~R6   
Ex53: 厄米高斯函数 74 @kI^6(.  
Ex53a: 厄米高斯多项式 75 |iO2,99i  
Ex53b: 径向偏振光的建构,HG(1,0)和HG(0,1)正交偏振得到 75 ~w4aA<2Uq  
Ex54: 拉盖尔函数 75 lEQn2+  
Ex55: 远场中的散斑效应 75 )Bd+jli|s  
Ex56: F-P腔与相干光注入 75 qC`"<R=GX  
Ex56a: 确定理想高斯模式的古伊相位 76 ) 1H]a'j  
Ex56b: 在古伊相位附近对注入信号光进行扫面,峰值出现在140° 76 (W*yF2r  
Ex56c: 通过正交化确定损耗第二小的模式的古伊相位及其建立过程 76 $zxCv7  
Ex56d: 相关光注入调制高斯模式(实际孔径) 76 YBHmd  
Ex56e: 相关光注入调制高斯模式(实际孔径)(续) 76 7&m*: J  
Ex56f: 在纵模空间对注入信号光进行扫描 76 }IEYH&4!  
Ex57: 稳定谐振腔中利用遮光来产生高阶模式 76 hvZW~ =75  
Ex58: 高斯光束的吸收和自聚焦效应 77 i"sVk8+o!  
Ex58a: 比尔定律吸收器中的趋肤深度,无吸收情况 79 I:AlM ?  
Ex58b: 比尔定律吸收器中的趋肤深度,有吸收情况 79 fwXk{P/  
Ex58c: 比尔定律吸收器中的趋肤深度,比尔定律与自聚焦 79 }JrM!'  
Ex58d: 比尔定律吸收器中的趋肤深度,吸收、自聚焦、像差 79 >$HMZbsE  
Ex59: 带有中心拦光球差的焦平面图 79 WpSdukXY{  
Ex59a: 焦平面上的球差,有拦光 80 gt{ei)2b  
Ex59b: 焦平面上的球差,无拦光 80 n'%*vdHK m  
Ex59c:  2f透镜,焦平面扫描 80 s~M!yuH  
Ex60: 椭圆小孔的尺寸与位置优化 80 _%Mu{Ni&  
Ex60a: 对散焦的简单优化 80 UI>-5,X  
Ex60b: 优化的数值验证,数值目标 81 stoBjDS  
Ex60c: 优化的数值验证,阵列目标 81 %Ljc#AVg  
Ex60d: 对孔径的形状、阵列目标逆向优化,数值验证 81 v|QFUa`  
Ex60e: 对孔径的形状、阵列目标逆向优化,内置函数 81 AB}Qd\  
Ex61: 对加速模型评估的优化 82 shnfH   
Ex62: 具有微小缺陷的线性光栅 82 v_)cp9d]  
Ex62a: 平面波光栅,小的遮光片的影响 85 Oh<Z0M)  
Ex62b: 平面波光栅,第二个光栅的影响 85 D zl#[|q  
Ex63: 比尔定律与CO2增益的比较 85 KJcdX9x  
Ex64: 采用单孔径的透镜阵列 85 oBKZ$&_h  
Ex65: 非相干成像与光学传递函数(OTF) 85 9I30ULm  
Ex66: 屋脊反射镜与角立方体 86 8>Ervi`  
Ex67: 透镜和激光二极管阵列 87 tlqDY1  
Ex67a: 六边形透镜阵列 88 B]Yj"LM)  
Ex67b: 矩形透镜阵列 88 -[Zau$;J<  
Ex67c: 透镜阵列用于光学积分器 88 83;1L:}`  
Ex67d: 矩形柱透镜 88 OXA_E/F  
Ex67e: 焦距为25cm的微透镜阵列 88 M}/%t1^g:  
Ex67f: 两个透镜阵列创建1:1的离焦成像器 88 n1buE1r?  
Ex67g: 透镜组对光纤阵列进行准直 88 z9;vE7n!  
Ex67h: N×N的激光二极管阵列,高斯型包络面 88 p B?a5jpA  
Ex68: 带有布儒斯特窗的谐振腔 88 "LXLUa03  
Ex68a: 通过JSURF命令设置偏振的谐振腔,工作波长为1μ 89 #BlH)Cv  
Ex68b: 通过JSURF命令设置偏振的谐振腔,工作波长为100μ 89 q)<5&|V  
Ex69: 速率方程与瞬态响应 89 sks_>BM  
Ex69a: 速率方程增益与模式竞争 89 988aF/c  
Ex69b: 红宝石激光的速率方程增益 92 V/>SjUNq  
Ex69c: 速率方程与单步骤 92 e0>@Yp[Kd  
Ex69d: 半导体增益 92 CcAsJX~_  
Ex69e: 三能级系统的增益,单一上能级态 93 Yg2z=&p-{"  
Ex69f: 速率方程的数值举例 93 8q_3*++D  
Ex69g: 单能级和三能级增益的数值举例 93 ?vf\_R'M  
Ex69h: 红宝石激光的速率方程 93 \+L_'*&8  
Ex69i: 一般的三能级激光系统的速率方程 93 br$!}7#=L  
Ex69j: 稳态速率方程的解 93 PX2Ejrwj  
Ex69k: 多步骤的单能级和三能级激光的速率方程 93 ><`.(Z5c  
Ex70: Udata命令的显示 93 (IJf2  
Ex71: 纹影系统 94 a; /4 ht  
Ex72: 测试ABCD等价系统 94 bp$8hUNYz-  
Ex73: 动态存储测试 95 8a. |CgI#h  
Ex74: 关于动态存储分布更多的检验 95 jnH44  
Ex75: 锥面镜 95 Ldir'FW  
Ex75a: 无焦锥面镜,左出左回 95 e/@udau  
Ex75b: 光束回射时无焦锥面镜发生偏移,左出左回 97 HzH_5kVW  
Ex75c: 左右相反方向的无焦锥面镜 97 sY1@ch"  
Ex75d: 无焦锥面镜,位置偏移较大 98 )-9|3`  
Ex75e: 内置聚焦锥面镜的稳定谐振腔 +u25>pX  
。。。。后续还有目录 y~ ^>my7G  
对这两本书感兴趣的可以扫码加微联系 s/Q}fW$ex  
,u~\$ Az6  
[attachment=125392]
查看本帖完整版本: [-- 激光与物理光学-《GLAD典型案例手册》 --] [-- top --]

Copyright © 2005-2025 光行天下 蜀ICP备06003254号-1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