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实现用飞秒激光进行石墨烯纳米加工
北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飞秒激光成功地进行了石墨烯薄膜的微/纳米制造,在没有损坏的情况下打孔,并去除污染物。该技术可以取代传统的、更复杂的方法,为量子材料研究和生物传感器开发提供潜在的进展。 >Q#\X=a> }rA
_4% 石墨烯于2004年被发现,它已经彻底改变了各种科学领域。它拥有高电子迁移率、机械强度和热导率等显著特性。人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探索它作为下一代半导体材料的潜力,催生了基于石墨烯的晶体管、透明电极和传感器等一系列有用部件。 b wqd`C ]k)h<)nY 但是,为了使这些设备进入实际应用,关键是要有高效的加工技术,可以在微米和纳米尺度上构造石墨烯薄膜。通常,微/纳米尺度的材料加工和设备制造采用纳米光刻技术和聚焦离子束方法。然而,由于需要大规模的设备、冗长的制造时间和复杂的操作,这些都给实验室研究人员带来了长期的挑战。 #-7w| /NB;eV? 早在一月份,东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创造了一种技术,可以对厚度为5至50纳米的氮化硅薄片进行微/纳米制造。该方法采用了飞秒激光,它发射出极短的快速光脉冲。事实证明,它能够在没有真空环境的情况下快速、方便地加工薄型材料。 #`qP7E w g9G
8;
[attachment=118323] v5A8"&Jr (a) 激光加工系统的示意图。(b) 石墨烯薄膜上32个激光点的形成。(c) 经过多点钻孔的石墨烯薄膜的图像。 f#3!Q!C^ 通过将这种方法应用于石墨烯的超薄原子层,同一小组现在已经成功地进行了多点钻孔而不损坏石墨烯薄膜。他们的突破性细节于2023年5月16日在《纳米通讯》杂志上报道。 FA$1&Fu3Y G[lNgVbU@ 东北大学先进材料多学科研究所的助理教授、该论文的共同作者Yuuki Uesugi说:"通过对输入能量和激光射击次数的适当控制,我们能够执行精确的加工并创造出直径从70纳米--远小于520纳米的激光波长--到超过1毫米的孔。" kWZ/O ^kh@AgG^
[attachment=118321] =bh.V@* 通过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激光加工的石墨烯薄膜的图像。黑色区域表示打孔。白色物体表示表面污染物。 }J+\o~ 在通过高性能电子显微镜仔细检查用低能量激光脉冲照射的区域时,上杉和他的同事发现,石墨烯上的污染物也已被清除。进一步的放大观察发现了直径小于10纳米的纳米孔和原子级缺陷,在石墨烯的晶体结构中缺少几个碳原子。 w$$vR ^3lEfI<pBm 石墨烯中的原子缺陷既是有害的也是有利的,这取决于应用。虽然缺陷有时会降低某些特性,但它们也会引入新的功能或增强特定的特性。 u.ub: Yq0j w&v
[attachment=118322] T :0#se 通过高倍率透射电子显微镜获得的图像。红色区域表示纳米孔。蓝色区域表示污染物。箭头所指的位置存在原子缺陷。 }ZB:nnG C^fUhLVSZ^ Uesugi补充说:"观察到纳米孔和缺陷的密度随着激光射击的能量和数量成比例增加的趋势,使我们得出结论,纳米孔和缺陷的形成可以通过使用飞秒激光照射来操纵,通过在石墨烯中形成纳米孔和原子级缺陷,不仅可以控制导电性,还可以控制量子级特性,如自旋和谷值。此外,这项研究中发现的通过飞秒激光照射去除污染物的方法可以开发出一种非破坏性和清洁地清洗高纯度石墨烯的新方法。" <2ymfL-q bCmlSu
展望未来,该团队旨在建立一种使用激光的清洗技术,并对如何进行原子缺陷的形成进行详细调查。进一步的突破将对从量子材料研究到生物传感器开发等领域产生巨大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