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光行天下 -> 讯技光电&黉论教育 -> 每周光学工具书推荐——激光软件工具书 [点此返回论坛查看本帖完整版本] [打印本页]

infotek 2023-04-24 08:45

每周光学工具书推荐——激光软件工具书

《GLAD典型案例手册》 5FzG_ w  
1298&C@  
前言 |U12 fuQ  
dBCg$Rud&  
GLAD是由美国Applied Optics Research(AOR)公司开发的一款专业的物理光学软件,特别适用于激光领域各种光学现象的仿真和评估!软件的开发者George Lawrence教授长期在光学领域排名NO.1的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任教,在物理光学特别是激光领域拥有三十多年的研究经验。目前GLAD软件已经被国内外众多研究机构和公司作为仿真评估工具广泛使用。 n_iq85  
P^+Og_$  
GLAD使用复振幅来描述光束,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结合分步傅里叶算法进行传输分析,几乎能对所有类型的激光系统进行分析,或对物理光学系统做完整的端-对-端的分析处理,还囊括各种激光增益模型、数种非线性过程和许多其它的激光及物理光学效应。 [4 "%NY  
GLAD的使用方法为调用内部各类“积木”进行建模、传输和分析。积木的类型包括:用于进行系统和光束初始化的命令;用于表征各类像差和相位屏的命令;用于表征各类传统光学元件的命令;用于表征各类非线性过程的命令;用于表征激光增益介质的命令;用于光束参数诊断的命令;用于计算结果输入、输出的命令等。只要将不同类型的积木有机“组装”起来就可以轻松实现任意光学系统的模拟。 J\#6U|a""u  
r/8,4:rh  
GLAD的应用领域包括:(1)包含传统光学元件,如各种透镜、反射镜、棱镜的光学系统的衍射传输分析;(2)光束质量的分析和评价;(3)二元衍射光学元件的分析;(4)各种波导的分析;(5)激光系统的分析:无源腔性能分析,含各类增益介质的有源腔分析;(6)多种非线性过程的模拟。 OG0ro(|dI  
^]OD+v  
为了使广大有志于采用GLAD进行光学系统设计及仿真的师生及研究人员更加全面地了解GLAD的功能,熟悉GLAD的使用,本书从GLAD的案例手册中精选了二十七个案例进行解读,希望对于各位运用GLAD解决实际问题有所裨益。 9'O<d/xj/  
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Bojm lVg  
>C@fSmnOM  
df}B:?Ew.  
目录 -0lpsF  
前言 2 M1VRc[ RRo  
1、传输中的相位因子与古伊相移 3 ;9d(GP}eE  
2、带有反射壁的空心波导 7 yv,90+k  
3、二元光学元件建模 14 ))u$j4 V  
4、离轴抛物面聚焦过程模拟 21 ;sb0,2YyP  
5、大气像差与自适应光学 26 lkBab$S)  
6、热晕效应 29 I C7n;n9  
7、部分相干光模拟 34 >KC*xa"  
8、谐振腔的优化设计 43 h1J-AfV  
9、共焦非稳腔模拟仿真 47 eF!c< Kcr  
10、非稳环形腔模拟 53 #kk_iS>8  
11、含有锥形反射镜的谐振腔 58 h|_G2p^J+"  
12、体全息模拟 63 ?^0#:QevC  
13、利用全息图实现加密和解密 68 lYU_uFOs\  
14、透射元件中由热效应导致的波前畸变 75 2x'JR yef  
15、拉曼放大器 80 ptYQP^6S[  
16、瞬态拉曼效应 90 L2AZ0E"ub  
17、布里渊散射散斑现象聚焦几何模拟 97 [96|xe\s  
18、高斯光束的吸收和自聚焦效应 104 }Li24JK  
19、光学参量振荡器 109 *COr^7Kf5  
20、激光二极管泵浦的固体激光器 114 Z3"f7l6  
21、ZIG-ZAG放大器 122 [BmondOx  
22、多程放大器 133 w ~Es,@  
23、调Q激光器 153  XW`&1qx  
24、光纤耦合系统仿真 161 [G4#DP\t>p  
25、相干增益模型 169 [R6du*P  
26、谐振腔往返传输内的采样 181 v:<u0B-)$  
27、光纤激光器 191
UP%X`  
GLAD案例索引手册 z$H |8L  
$:F]O$A  
目录 T3Qa[>+\  
>lN{FJ  
目   录 i ?5"~V^L3  
AgO:"'c  
GLAD案例索引手册实物照片
]@>bz  
GLAD软件简介 1 Mv JEX8M  
Ex1: 基本输入和RTF命令文件 2 @I #@%"AW  
Ex1a: 基本输入 2 "?n~ /9`  
Ex1b: RTF命令文件 3 DYbkw4Z,  
Ex2: 光束初始化与自动单位控制 4 O>)8< yi$  
Ex2a: 高斯与超高斯光束的生成, 自动单位 5 i$"B  
Ex2b: 利用束腰计算光束和矩阵尺寸 5 !Vv$  
Ex2c: 利用光栅计算光束和矩阵尺寸 6 y~Sh|2x8v  
Ex2d: 浅聚焦的光束和矩阵尺寸的计算 6 $nBzYRc"3  
Ex3: 单位选择 7 {>>f5o 3  
Ex4: 变量、表达式和数值面 7 XEY((VL0  
Ex5: 简单透镜与平面镜 7 \"5%w *vl  
Ex6: 圆锥反射面与三维旋转 8 oF)+f4  
Ex7:  mirror/global命令 8 |Zncr9b  
Ex8: 圆锥曲面反射镜 11 T'0Ot3m`  
Ex8a: 间隔一定距离的共焦抛物面 11 s 3Y \,9\  
Ex8b: 离轴单抛物面 12 !$f@j6.  
Ex8c: 椭圆反射镜 12 q/<.^X  
Ex8d: 高数值孔径的离轴抛物面 12 r68'DJ&m3  
Ex8e: 椭圆反射面阵列的本征模式分析法 12 i{ eDV  
Ex9: 三维空间中采用平面镜进行光束控制 17 mvlK ~c8  
Ex10: 宏、变量和udata命令 17 q?e97a  
Ex11: 共焦非稳腔 17 f LxFF  
Ex11a: 非稳定的空谐振腔 18 \HV%579  
Ex11b: 带有切趾效应的非稳空腔 18 C/tn0  
Ex11c: 发散输出的非稳腔 19 00n6v;X  
Ex11d: 注入相反模式的空腔 19 )9l5gZX'I  
Ex11e: 确定一个非稳腔的前六个模式 20 sGc4^Z%l?  
Ex12: 不平行的共焦非稳腔 20 ;HgV(d#X  
Ex13: 相位像差 20 r[JgCj+$&  
Ex13a: 各种像差的显示 21 [#$z.BoEo  
Ex13b: 泽尼克像差的位图显示 23 Oy&Myjny<  
Ex14: 光束拟合 23 7P.C~,+D%P  
Ex15: 拦光 24 jun>(7  
Ex16: 光阑与拦光 24 b-;+&Rb  
Ex17: 拉曼增益器 25 X-e)w  
Ex18: 多重斯托克斯光束的拉曼放大 26 K.dgQ-vn  
Ex19: 会聚光束的拉曼过程,简单动力学分步法 26 %, XyhS5[o  
Ex20: 利用wave4的拉曼放大,准直光束 28 4-lEo{IIM  
Ex21: 利用wave4的四波混频,准直光几何传输 29 <pK72  
Ex22: 准直光的拉曼增益与四波混频 29 =;i@,{ ~  
Ex23: 利用wave4的四波混频,会聚光束 30 )CSb\  
Ex24: 大气像差与自适应光学 31 AJI,>I,}}  
Ex24a: 大气像差 32 oost}%WxN  
Ex24b: 准直光路中的大气像差 32 h7wm xa;  
Ex24c: 会聚光路中的大气像差 32 C3:4V2<_  
Ex25: 地对空激光通讯系统 32 ?s dVd  
Ex26: 考虑大气像差的地对空激光传输系统 34 BI3Q~ADV  
Ex27: 存在大气像差和微扰的地对空激光传输系统 34 #y~^!fdp9  
Ex27a: 转换镜前面的大气像差与微扰的影响 35 gV9 1=Pj  
Ex27b: 转换镜后面的大气像差与微扰的影响 35 (B}+uI{  
Ex27c: 转换镜后面的大气像差与微扰以及自适应光学的影响 35 HUfH/x3zj]  
Ex28: 相位阵列 35 CZS{^6Ye  
Ex28a: 相位阵列 35 l+*^P'0u  
Ex28b: 11×11的转向激光阵列,阻尼项控制 35 w q% 4'(  
Ex29: 带有风切变的大气像差 35 fj[B,ua  
Ex30: 近场和远场的散斑现象 36 x%jJvwb^|  
Ex31: 热晕效应 36 \8'fy\  
Ex31a: 无热晕效应传输 37 NgaX&m`  
Ex31b: 热晕效应,无动力制冷 37 _iO,GT=J-  
Ex31c: 热晕效应,动力制冷和像差 37 Mp:tcy,*  
Ex32: 相位共轭镜 37 %J!+f-:=  
Ex33: 稳定腔 38 :lcZ )6&S  
Ex33a: 半共焦腔 38 9_n!.zA<  
Ex33b: 半共焦腔,1:1内腔望远镜,理想透镜 39 fq~ <^B  
Ex33c: 半共焦腔,1:1内腔望远镜,透镜组 39 zC\ pd#  
Ex33d: 多边形谐振腔的分析 39 L6fc_Mo.EE  
Ex33e1: 相干注入,偏心光输入(1) 40 loZJV M  
Ex33e2: 相干注入,偏心光输入(2) 40 jV;&*4if  
Ex33f: 半共焦腔的全局定义 41  !NUsfd  
Ex33g: 线型遮光触发TEM10 41 ;X[mfg\  
Ex33h: 带有旋转末镜的半共焦腔 41 q.`+d[Q2  
Ex33i: 两种波长的平行平面腔 42 ]!E|5=q  
Ex33j: 多光束在同一个谐振腔中传输 42 #(mm6dj  
Ex33k: 拓展腔与伪反射 42 BQ2EDy=}6  
Ex33l: 谐振腔耦合 43 CLg;  
Ex33m: 通过正交化确定高阶模 45 `7zz&f9dDX  
Ex34: 单向稳定腔 45 }eXzs_  
Ex35: 分布式传输通过一个折射面 47  {.GC7dx  
Ex35a: 分布式传输,孔径划分方法 51 .3l'&".'  
Ex35b: 分布式传输,入射光中添加相位光栅 53 Xm8 1axyf  
Ex35c: 分布式传输,折射面上添加相位光栅 54 N 3 i ,_  
Ex35d: 光束传播到带有相位光栅的倾斜表面上 56 OW<i"?0  
Ex35e: 光束传播到带有圆形孔径的倾斜表面上 56 a)$"   
Ex36: 有限差分传播函数 57 0K <@?cI  
Ex36a: FDP与软孔径 58 %3M(!X:[  
Ex36b: FDP与FFT算法的硬孔径 58 n_Px=s!1p@  
Ex37: 偏振和琼斯矩阵 58 !j#Z48=&  
Ex37a: 偏振与琼斯矩阵 58 ( 1T2? mO  
Ex37b: 偏振,表面极化效应 60 >:%i,K*AM  
Ex37c: 以布儒斯特角入射时透射和反射系数 61 lR\=] ]7I>  
Ex37d: 偏振,古斯-汉欣位移(1) 61 D642}VD  
Ex37e: 偏振,采用jsurf/goos命令的古斯-汉欣位移(2) 61 7afD^H%  
Ex37f: 采用三维偏振片寻址的双折射楔 61 Ad xCP\S&  
Ex37g: 通过达夫棱镜之后光束的偏振性质 62 Wky=]C%  
Ex38: 剪切干涉仪 ?dP3tLR  
5M4mFC6  
Ex39: 传输中的高斯相位因子与古伊位移 62Ex40: 相位共轭,有限相互作用长度 64 3<LG~HWST  
Ex41: 空间滤波对偏振的影响 64Ex42: 波导光栅耦合器与模式匹配输入 65 ^} P|L  
Ex43: 波导光栅耦合器与反向模式输入 66Ex44: 波导光栅耦合器与带有像差的反向模式输入 66 ;Y5"[C9|  
Ex45: 环形非稳腔,工作物质具有聚焦性质 66Ex46: 光束整形滤波器 68 J)vP<.3:  
Ex47: 增益片的建模 68Ex47a: 满足比尔定律增益的非稳加载腔谐振器 70 8aQ\Yx  
Ex47b: 带有增益片的非稳加载腔谐振器 70Ex47c: 带有增益片的非稳加载腔谐振器,单步骤 70 $m]~d6  
Ex47d: 点对点控制增益与饱和 70Ex47e: 点对点控制增益与饱和,多光束的饱和 70 {|c <8  
Ex48: 倍频 70Ex49: 单模的倍频 71 R ,-y  
Ex50: TE与TM波导模式的外耦合偏振 71Ex51: 诱导偶极子的TE与TM外耦合计算 71 Mt(wy%{zK  
Ex51a: TE模的波导光栅内耦合 72Ex51b: TM模的波导光栅内耦合 72 ^B8%Re%  
Ex52: 锥像差 72Ex53: 厄米高斯函数 74 /.l8Jb4  
Ex53a: 厄米高斯多项式 75Ex53b: 径向偏振光的建构,HG(1,0)和HG(0,1)正交偏振得到 75 xWWfts1t  
Ex54: 拉盖尔函数 75Ex55: 远场中的散斑效应 75 &2C6q04b  
Ex56: F-P腔与相干光注入 75Ex56a: 确定理想高斯模式的古伊相位 76 c+c3C8s*8  
Ex56b: 在古伊相位附近对注入信号光进行扫面,峰值出现在140° 76Ex56c: 通过正交化确定损耗第二小的模式的古伊相位及其建立过程 76 Kf2Ob 1  
Ex56d: 相关光注入调制高斯模式(实际孔径) 76Ex56e: 相关光注入调制高斯模式(实际孔径)(续) 76 - } \g[|  
Ex56f: 在纵模空间对注入信号光进行扫描 76Ex57: 稳定谐振腔中利用遮光来产生高阶模式 76 6*u#^">,<  
Ex58: 高斯光束的吸收和自聚焦效应 77Ex58a: 比尔定律吸收器中的趋肤深度,无吸收情况 79 9oKRn c  
Ex58b: 比尔定律吸收器中的趋肤深度,有吸收情况 79Ex58c: 比尔定律吸收器中的趋肤深度,比尔定律与自聚焦 79 DksSD  
Ex58d: 比尔定律吸收器中的趋肤深度,吸收、自聚焦、像差 79Ex59: 带有中心拦光球差的焦平面图 79 9`yG[OA  
Ex59a: 焦平面上的球差,有拦光 80Ex59b: 焦平面上的球差,无拦光 80 *xR;}%s\  
Ex59c:  2f透镜,焦平面扫描 80Ex60: 椭圆小孔的尺寸与位置优化 80 C8>zr6)1  
Ex60a: 对散焦的简单优化 80Ex60b: 优化的数值验证,数值目标 81 ,rVm81-2  
Ex60c: 优化的数值验证,阵列目标 81Ex60d: 对孔径的形状、阵列目标逆向优化,数值验证 81 D[U[ D  
Ex60e: 对孔径的形状、阵列目标逆向优化,内置函数 81Ex61: 对加速模型评估的优化 82 "vQ$RW -  
Ex62: 具有微小缺陷的线性光栅 82Ex62a: 平面波光栅,小的遮光片的影响 85 o_ka'|  
Ex62b: 平面波光栅,第二个光栅的影响 85Ex63: 比尔定律与CO2增益的比较 85 Ve#VGlI  
Ex64: 采用单孔径的透镜阵列 85Ex65: 非相干成像与光学传递函数(OTF) 85 +O>!x#)&"  
Ex66: 屋脊反射镜与角立方体 86Ex67: 透镜和激光二极管阵列 87 L\_MZ*<0[  
Ex67a: 六边形透镜阵列 88Ex67b: 矩形透镜阵列 88 E5qh]z (  
Ex67c: 透镜阵列用于光学积分器 88Ex67d: 矩形柱透镜 88 6AV@O  
Ex67e: 焦距为25cm的微透镜阵列 88Ex67f: 两个透镜阵列创建1:1的离焦成像器 88 vY0C(jK  
Ex67g: 透镜组对光纤阵列进行准直 88Ex67h: N×N的激光二极管阵列,高斯型包络面 88 ?3~]H   
Ex68: 带有布儒斯特窗的谐振腔 88Ex68a: 通过JSURF命令设置偏振的谐振腔,工作波长为1μ 89 NPc]/n?vDj  
Ex68b: 通过JSURF命令设置偏振的谐振腔,工作波长为100μ 89Ex69: 速率方程与瞬态响应 89 *ci,;-*C  
Ex69a: 速率方程增益与模式竞争 89Ex69b: 红宝石激光的速率方程增益 92 XF(0>-  
Ex69c: 速率方程与单步骤 92Ex69d: 半导体增益 92 fx(^}e  
Ex69e: 三能级系统的增益,单一上能级态 93Ex69f: 速率方程的数值举例 93 Se7NF@>9_  
Ex69g: 单能级和三能级增益的数值举例 93Ex69h: 红宝石激光的速率方程 93 ${Cb1|g>j  
Ex69i: 一般的三能级激光系统的速率方程 93Ex69j: 稳态速率方程的解 93 RO?5WJpPj  
Ex69k: 多步骤的单能级和三能级激光的速率方程 93Ex70: Udata命令的显示 93 ImO\X`{  
Ex71: 纹影系统 94Ex72: 测试ABCD等价系统 94 NKf][!bi  
Ex73: 动态存储测试 95Ex74: 关于动态存储分布更多的检验 95 H~UxVQLPp  
Ex75: 锥面镜 95Ex75a: 无焦锥面镜,左出左回 95 j H#Tt;  
Ex75b: 光束回射时无焦锥面镜发生偏移,左出左回 97Ex75c: 左右相反方向的无焦锥面镜 97 HTiqErD2_  
Ex75d: 无焦锥面镜,位置偏移较大 98Ex75e: 内置聚焦锥面镜的稳定谐振腔 :%cL(',Q  
。。。。。。。。 Y^$^B,  
ZLw7-H6Fh  
新书《精通LASCAD 3.6》推出[attachment=117432] n*~=O'  
# le<R  
目  录 Hf!o6 o  
+>mbBu!7  
第一章 LASCAD简介 1 aZEi|\VU  
1.1 创始人简介 1  Ht| No  
1.2 主要功能 1 l6Wa~E  
1.3 主要客户 1 fWiefv[&  
第二章 LASCAD的安装、启动以及系统要求 4 +M-x*;.  
2.1 LASCAD的安装 4 H1X38  
2.2 LASCAD的启动 4 8?#4<4Ql8  
2.3 LASCAD对于系统的配置要求 5 Q`k=VSUk  
第三章 计算方法 6 ov&4&v  
3.1 复高斯模式算法 6 VL= .JwK  
3.2 有限元分析法(FEA) 6 _1jd{? kt  
3.3 基于光束传输程序的物理光学代码(BPM) 6  U, _nEx  
第四章 LASCAD的各窗口 8 6Yhd[I3  
4.1 参数区窗口(Parameter Field) 8 Si#I^aF`%  
4.1.1 X平面参数(x-Plane Parameter) 8 /.{4 KW5  
4.1.2 Y平面参数(y-Plane Parameter) 9 m`luMt9  
4.1.3 光栏(Apertures) 9 dU%Q=r8R  
4.1.4 常规参数(General) 10 IGz92&y  
4.1.5 光斑尺寸 10 ) *Mr{`  
4.1.6 参数区(Parameter Field)窗口版面 11 "]h4L  
4.2 高斯模式图窗口 11 *ub]M3O  
4.2.1 移动、插入和清理元件 13 l",JN.w  
4.3 主窗口(LASCAD) 14 MTJ ."e<B  
4.3.1 下拉菜单 14 3\_ae2GW  
4.3.1.1 文件(File) 14 [iVCorU  
4.3.1.2 打印(Print) 14 feM%-  
4.3.1.3 打印到文件(Print to File) 15 %xZYIY Kf  
4.3.1.4 复制到剪切板(Copy to Clipboard) 15 6UK{0\0  
4.3.1.5 视图(View) 15 Y+5nn  
4.3.1.6有限元分析(FEA) 16 `k b]tf  
4.3.1.7 CW激光功率(CW Laser Power) 16 \HX'^t`  
4.4 新项目窗口(New Project) 17 qW*JB4`?a  
4.4.1 驻波谐振腔选项:(Standing Wave Resonator) 17 lnuf_;0  
4.4.2 环形谐振腔选项:(Ring Resonator) 17 $D{ KXkrd  
4.4.3 光外部束选项:(Option: External Beam) 18 H]&a}WQ_  
第五章 FEA分析简介 19 tGHZU^B:}  
5.1  FEA分析基本原理 19 zUX%$N+w}>  
5.2 晶体、泵浦光束和材料参数窗口(Crystal, Pump Beam, and Material Parameters) 19 9gP-//L@  
5.2.1 模型(Models) 19 r}kQ<SRx  
5.2.2 泵浦光(Pump Light) 20 EC(,-sz\Z  
5.2.3 边界条件(Boundaries) 28 :lj1[q:Y>  
5.2.4 材料参数(Material parameters) 28 K;,zE6WD$$  
5.2.5 掺杂浓度和材料参数(Doping & Materials) 30 4q sIJJ[.  
5.2.6 有限元分析选项 (FEA Options) 30 DM {r<?V  
5.3 泵浦光分布窗口(Pump Profile) 32 p!qV!:  
5.4 二维数据模型和抛物线拟合窗口(2D Date Profile and Parabolic Fit) 32 CqW:m*c  
5.5 三维视图窗口(3D Visualizer) 35 NIZ N}DnP  
第六章 基于ABCD矩阵的稳定性分析 37 .B 2?%2S  
6.1 稳定性图表和稳定性判据窗口(Stability Diagram and Stability Criterions) 37 *J^l r"%c  
6.2 在拖动条处的光束参量窗口(Beam Parameters at Drag Bar Position) 38 `4^-@}  
6.3 外部光束的入射条件窗口(Starting Conditions of External Beam) 39 ' >a(|  
6.4 高斯模式分布窗口(Gaussian Mode Profile) 40 o!:V=F  
6.5 波前弯曲窗口(Window:Curvature of Phase Front) 41 y/U(v"'4U  
第七章 激光器输出功率分析 42 3ZdheenK9  
7.1 激光输出功率窗口(Laser Power Output) 42 w`_cmI  
7.2 准三能级激光器的参数窗口(Parameters for Quasi-3-Level Lasers) 46 Qtj.@CGB  
第八章 动态多模分析(Dynamic Multimode Analysis (DMA)) 48 1k-YeQNe  
8.1 简介 48 l 2&cwjc  
8.2 多模速率方程 48 7&oT} Z  
8.3 光栏和变反射率的反射镜 50 7ux0|l  
8.4 激光输出功率 51 -|E|-'  
8.5 光束质量(Beam Quality) 52 6)<g%bH!  
8.6  Q开关分析(Q-Switch Analysis) 53 [O)(0  
8.6.1 脉冲形状 54 >6fc` 3*!  
8.7 动态多模分析代码的图像用户界面(The GUI of the DMA Code) 55 b4NUx)%ln  
8.7.1 高斯模式选项(Tab "Gaussian Modes") 55 CjtBQ5  
8.7.2 速率方程选项(Tab "Rate Equations") 56 ['9awgkr/  
8.7.3 连续操作(Tab “CW Operation”) 57 cuv?[ M  
8.7.4 Q开关选项(Tab "Q-switch") 57 n~~0iU )  
8.7.5 光栏选项(Tab "Apertures") 58 5=< y%VF  
8.7.6 目录和文件管理 60 \:>GF-Z(  
第九章 光束传输程序(Beam Propagation Method (BPM)) 62 +um Ua  
9.1 光束传输程序窗口(Beam Propagation Method) 62 >q W_%  
9.2 腔迭代时的光束半径和激光功率(Beam Radius and Laser Power versus Cavity Iteration) 64 'Xj9sAB  
9.3 腔迭代时的光束质量窗口(Beam Quality versus Cavity Iteration) 65 K)NB{8 _  
9.4 右端反射镜上的强度和相位窗口(Intensity and Phase at Right End Mirror) 65 *Uq1 q  
9.5本征频率光谱窗口(Spectrum of Eigenfrequencies) 66 M#<U=Ha  
9.6 本征模窗口(Eigenmodes) 66 uu08q<B5b)  
9.7 光束传输程序(BPM)代码窗口 66 Fh2$,$ 2  
第十章 综合案例 68 ,-!h  
10.1含端面泵浦棒的激光谐振腔模拟 68 zj~(CNE  
10.2 含侧面泵浦棒的激光谐振腔模拟 92 )ro3yq4??  
10.3 Yb:YAG薄片激光器模拟 119 61qs`N=k  
10.4 Yb:YAG薄片激光器动态多模分析和调Q运转模拟 133 ZR|)+W;  
附录A 吸收系数的计算 146 ,&+"|,m  
附录B 演示(demo)版的限制 149 Kob i!  
附录C 不同版本数LASCAD的新功能 150 =E{e|(1+u  
2|="!c8K  
W lD cKY  
eK<X7m^  
有兴趣可以扫码加微联系[attachment=117433]

查看本帖完整版本: [-- 每周光学工具书推荐——激光软件工具书 --] [-- top --]

Copyright © 2005-2025 光行天下 蜀ICP备06003254号-1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