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光行天下 -> 讯技光电&黉论教育 -> 激光类软件工具书 [点此返回论坛查看本帖完整版本] [打印本页]

infotek 2023-03-20 10:01

激光类软件工具书

《GLAD典型应用案例手册》 Ij'NC C  
RP`2)/sMT  
前 言 pNE(n4v  
GLAD是由美国Applied Optics Research(AOR)公司开发的一款专业的物理光学软件,特别适用于激光领域各种光学现象的仿真和评估!软件的开发者George Lawrence教授长期在光学领域排名NO.1的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任教,在物理光学特别是激光领域拥有三十多年的研究经验。目前GLAD软件已经被国内外众多研究机构和公司作为仿真评估工具广泛使用。 N|2y"5  
GLAD使用复振幅来描述光束,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结合分步傅里叶算法进行传输分析,几乎能对所有类型的激光系统进行分析,或对物理光学系统做完整的端-对-端的分析处理,还囊括各种激光增益模型、数种非线性过程和许多其它的激光及物理光学效应。 -)y%~Zn  
GLAD的使用方法为调用内部各类“积木”进行建模、传输和分析。积木的类型包括:用于进行系统和光束初始化的命令;用于表征各类像差和相位屏的命令;用于表征各类传统光学元件的命令;用于表征各类非线性过程的命令;用于表征激光增益介质的命令;用于光束参数诊断的命令;用于计算结果输入、输出的命令等。只要将不同类型的积木有机“组装”起来就可以轻松实现任意光学系统的模拟。 Pu>N_^  C  
GLAD的应用领域包括:(1)包含传统光学元件,如各种透镜、反射镜、棱镜的光学系统的衍射传输分析;(2)光束质量的分析和评价;(3)二元衍射光学元件的分析;(4)各种波导的分析;(5)激光系统的分析:无源腔性能分析,含各类增益介质的有源腔分析;(6)多种非线性过程的模拟。 b( ^^m:(w  
为了使广大有志于采用GLAD进行光学系统设计及仿真的师生及研究人员更加全面地了解GLAD的功能,熟悉GLAD的使用,本书从GLAD的案例手册中精选了二十七个案例进行解读,希望对于各位运用GLAD解决实际问题有所裨益。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tN &a  
                                    
目 录 e|r0zw S  
前言 1 VRW] a  
1、传输中的相位因子与古伊相移 3 jRpdft  
2、带有反射壁的空心波导 7 cxYfZ4++m  
3、二元光学元件建模 14 !z zW2>  
4、离轴抛物面聚焦过程模拟 20 ~ekh1^evu  
5、大气像差与自适应光学 24 u.|~$yP.!  
6、热晕效应 27 wn11\j&  
7、部分相干光模拟 32 br,+45:  
8、谐振腔的优化设计 41 "MiD8wX-  
9、共焦非稳腔模拟仿真 45 $YG1z  
10、非稳环形腔模拟 51 Gr(|Ra .  
11、含有锥形反射镜的谐振腔 56 6b Z[Kt  
12、体全息模拟 61 ^Dx#7bsDZR  
13、利用全息图实现加密和解密 66 YTU.$t;Ez  
14、透射元件中由热效应导致的波前畸变 73 p11G#.0  
15、拉曼放大器 78 DjW$?>  
16、瞬态拉曼效应 88 qU[O1bN  
17、布里渊散射散斑现象聚焦几何模拟 95 u>Ki$xP1  
18、高斯光束的吸收和自聚焦效应 102 _hCJ|Rrln  
19、光学参量振荡器 107 yD)"c .  
20、激光二极管泵浦的固体激光器 112 2#_38=K=@  
21、ZIG-ZAG放大器 120 ,dd WBwMK  
22、多程放大器 131 e"+dTq8W  
23、调Q激光器 151 [D'Gr*5~{  
24、光纤耦合系统仿真 159 q3'o|pp  
25、相干增益模型 167 |&hU=J o  
26、谐振腔往返传输内的采样 178 1=Ilej1  
27、光纤激光器 188 M>_= "atI  
p#_[  
I*1S/o_xI  
新书《精通LASCAD 3.6》推出 %TK&)Q% h5  
[attachment=116785] LI:T c7t  
zb2K;%Qs+f  
f(u&XuZ  
目  录 S@:B6](D$  
-rDz~M+  
第一章 LASCAD简介 1 F1A1@{8bN  
1.1 创始人简介 1 ->yeJTsE9  
1.2 主要功能 1 (buw^ ,NwZ  
1.3 主要客户 1 ;WI]vn  
第二章 LASCAD的安装、启动以及系统要求 4 3DoRE2}  
2.1 LASCAD的安装 4 )45_]tk >  
2.2 LASCAD的启动 4 &P n]  
2.3 LASCAD对于系统的配置要求 5 IG / $!* E  
第三章 计算方法 6 ~|) 9RUXr>  
3.1 复高斯模式算法 6 #Mi|IwL  
3.2 有限元分析法(FEA) 6 4=p@2g2"H  
3.3 基于光束传输程序的物理光学代码(BPM) 6 Y5jYmP<  
第四章 LASCAD的各窗口 8 \mXqak,y  
4.1 参数区窗口(Parameter Field) 8 o1YU_k<#  
4.1.1 X平面参数(x-Plane Parameter) 8 |@`"F5@,  
4.1.2 Y平面参数(y-Plane Parameter) 9 9p> /?H|  
4.1.3 光栏(Apertures) 9 t]TyXAr~  
4.1.4 常规参数(General) 10 @ u1Q-:  
4.1.5 光斑尺寸 10 hmGdjw t$  
4.1.6 参数区(Parameter Field)窗口版面 11 v'nHFC+p  
4.2 高斯模式图窗口 11 )bYez  
4.2.1 移动、插入和清理元件 13 (G5xkygR9  
4.3 主窗口(LASCAD) 14 &]3:D  
4.3.1 下拉菜单 14 ^"tqdeCb=  
4.3.1.1 文件(File) 14 HP$K.a7H  
4.3.1.2 打印(Print) 14 j+1KNH  
4.3.1.3 打印到文件(Print to File) 15 hh&Js'd  
4.3.1.4 复制到剪切板(Copy to Clipboard) 15 q$^<zY  
4.3.1.5 视图(View) 15 &"j@79Ym1~  
4.3.1.6有限元分析(FEA) 16 Jn,w)Els  
4.3.1.7 CW激光功率(CW Laser Power) 16 @Qo,p  
4.4 新项目窗口(New Project) 17 n|]N7 b'  
4.4.1 驻波谐振腔选项:(Standing Wave Resonator) 17 4!2SS  
4.4.2 环形谐振腔选项:(Ring Resonator) 17 KF$%q((  
4.4.3 光外部束选项:(Option: External Beam) 18 3LrsWAz'  
第五章 FEA分析简介 19 2k3 z'RLG  
5.1  FEA分析基本原理 19 q)Je.6$#X  
5.2 晶体、泵浦光束和材料参数窗口(Crystal, Pump Beam, and Material Parameters) 19 ^I./L)0= }  
5.2.1 模型(Models) 19 3o7xN=N  
5.2.2 泵浦光(Pump Light) 20 \G=bj;&eF  
5.2.3 边界条件(Boundaries) 28 gDhl-  
5.2.4 材料参数(Material parameters) 28 4sd-zl$Of  
5.2.5 掺杂浓度和材料参数(Doping & Materials) 30 dP3VJ3+ %  
5.2.6 有限元分析选项 (FEA Options) 30 4(iS-8{J  
5.3 泵浦光分布窗口(Pump Profile) 32 u<q)SQ1  
5.4 二维数据模型和抛物线拟合窗口(2D Date Profile and Parabolic Fit) 32 drX4$Kdf]  
5.5 三维视图窗口(3D Visualizer) 35 2))t*9;h  
第六章 基于ABCD矩阵的稳定性分析 37 'WzUu MCx  
6.1 稳定性图表和稳定性判据窗口(Stability Diagram and Stability Criterions) 37 P6E1^$e  
6.2 在拖动条处的光束参量窗口(Beam Parameters at Drag Bar Position) 38 J=L`]XE  
6.3 外部光束的入射条件窗口(Starting Conditions of External Beam) 39 G4"lZM  
6.4 高斯模式分布窗口(Gaussian Mode Profile) 40 h *waRD  
6.5 波前弯曲窗口(Window:Curvature of Phase Front) 41 %o-jwr}O{  
第七章 激光器输出功率分析 42 T]X{ @_  
7.1 激光输出功率窗口(Laser Power Output) 42 eU"mG3 __  
7.2 准三能级激光器的参数窗口(Parameters for Quasi-3-Level Lasers) 46 &"O_wd[+:  
第八章 动态多模分析(Dynamic Multimode Analysis (DMA)) 48 n% U9iwJ.  
8.1 简介 48 g$gVm:=  
8.2 多模速率方程 48 iDR6?fP  
8.3 光栏和变反射率的反射镜 50 _6J<YQK  
8.4 激光输出功率 51 |3|wdzV  
8.5 光束质量(Beam Quality) 52 ;<VR2U`  
8.6  Q开关分析(Q-Switch Analysis) 53 aZC*7AK   
8.6.1 脉冲形状 54 Wb'*lT0=  
8.7 动态多模分析代码的图像用户界面(The GUI of the DMA Code) 55 aKD;1|)  
8.7.1 高斯模式选项(Tab "Gaussian Modes") 55 k2wBy'M .'  
8.7.2 速率方程选项(Tab "Rate Equations") 56 ~W/}:;  
8.7.3 连续操作(Tab “CW Operation”) 57 ?P YNE  
8.7.4 Q开关选项(Tab "Q-switch") 57 e Ri!\Fx  
8.7.5 光栏选项(Tab "Apertures") 58 g)nXo:)&  
8.7.6 目录和文件管理 60 F94V5_[  
第九章 光束传输程序(Beam Propagation Method (BPM)) 62 U!_sh<  
9.1 光束传输程序窗口(Beam Propagation Method) 62 =QTmK/(|B  
9.2 腔迭代时的光束半径和激光功率(Beam Radius and Laser Power versus Cavity Iteration) 64 *\C}Ok=  
9.3 腔迭代时的光束质量窗口(Beam Quality versus Cavity Iteration) 65 s V&`0N  
9.4 右端反射镜上的强度和相位窗口(Intensity and Phase at Right End Mirror) 65 i~ROQMN1  
9.5本征频率光谱窗口(Spectrum of Eigenfrequencies) 66 4KZSL: A  
9.6 本征模窗口(Eigenmodes) 66 w8U2y/:>  
9.7 光束传输程序(BPM)代码窗口 66 -D$3!ccX  
第十章 综合案例 68 wbl ${@4  
10.1含端面泵浦棒的激光谐振腔模拟 68 I_K[!4~Kn  
10.2 含侧面泵浦棒的激光谐振腔模拟 92 6O%=G3I  
10.3 Yb:YAG薄片激光器模拟 119 oNrEIgaA(+  
10.4 Yb:YAG薄片激光器动态多模分析和调Q运转模拟 133 [6tR&D #K  
附录A 吸收系数的计算 146 M$gvq:}kt  
附录B 演示(demo)版的限制 149 Y<de9Z@  
附录C 不同版本数LASCAD的新功能 150 M44_us  
[3GKPX:OA/  
以上两本激光类工具书,有兴趣扫码加微联系 rkbl/py  
[attachment=116786] -Zttj/K  
?V.ig  
查看本帖完整版本: [-- 激光类软件工具书 --] [-- top --]

Copyright © 2005-2025 光行天下 蜀ICP备06003254号-1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