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qdesign |
2007-03-27 21:37 |
被动红外探测器原理介绍
被动红外探测器介绍 M~2Us{ ` jKml:)k 被动红外探测器是一种在安防工程中使用极为普遍的一类探测器。但要其正常使用,既要防止漏报,又要减少误报,特别是如何将误报现象降到最低的限度是一个摆在广大工程设计人员面前的一个课题。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首先要了解被动红外探测器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其技术特点,这样才能根据这些基本的技术特点,从安装、调试、使用等各个环节,按照探测器的基本技术特点,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探测器的最大功效。 NuQ!huh =1Sny7G 1 被动红外探测器红外探测的基本概念 z{W Cw wG,"X'1 在警戒范围内,为什么人在移动时被动红外探测器能够发生报警信号呢? ' 4FH9J GI]\ 在自然界,任何高于绝对温度(- 273度)时物体都将产生红外光谱,不同温度的物体,其释放的红外能量的波长是不一样的,因此红外波长与温度的高低是相关的。 ,m# inGUN?? 在被动红外探测器中有两个关键性的元件,一个是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它能将波长为8一12um之间的红外信号变化转变为电信号,并能对自然界中的白光信号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在被动红外探测器的警戒区内,当无人体移动时,热释电红外感应器感应到的只是背景温度,当人体进人警戒区,通过菲涅尔透镜,热释电红外感应器感应到的是人体温度与背景温度的差异信号,因此,红外探测器的红外探测的基本概念就是感应移动物体与背景物体的温度的差异。另外一个器件就是菲涅尔透镜,菲涅尔透镜有两种形式,即折射式和反射式。菲涅尔透镜作用有两个:一是聚焦作用,即将热释的红外信号折射(反射)在PIR上,第二个作用是将警戒区内分为若干个明区和暗区,使进入警戒区的移动物体能以温度变化的形式在PIR上产生变化热释红外信号,这样PIR就能产生变化的电信号。 2 被动红外探测器的警戒区域感应模型分析 w.x&3aG Q-oDmjU 任何一种被动红外探测器在其出厂说明书上都有感应视区的模型图。 ircF3P>a? D -tRy~} 那么从这个模型上我们可以了解哪些信息呢? O{l4 f:51 BXYHJ 探测器应该安装的高度 &4-;;h\H +7gd1^|$e ·探测器下视区的角度应是多少 &gp&i?%X9b ·最远的警戒范围 =5\*Zh1 ·最宽的警戒作用距离 ^K<3_D>1> ·警戒角度 r'*$'QY-N ·可视感应带的方向有了这些信息就可以对被动红外探测器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正确使用被动红外探测器将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i,n75/y? SI!A?34 3 关于被动红外探测器的防宠物功能 gQPw+0w `D77CC]vU 被动红外探测器发展到今天,在技术上已经比较成熟,防小宠物是被动红外探测器的一种重要的功能,每个生产厂家对抗小宠物干扰的处理方式是不一样的,但不外乎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物理方式,即通过菲涅尔透镜的分割方式的改变来降低由于小宠物引起误报的概率,这种方式是表面的,效果也是有限的。第二种方式是采用对探测信号处理分析方式,以美国迪信公司生产的DS835为例,主要是对探测的信号进行数据采集,然后分析其中的信号周期,幅度,极性。 ef`_
n+` +Hu\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