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伟 |
2005-11-09 15:25 |
抛光常见疵病产生原因及克服方法
抛光常见疵病产生原因及克服方法 w0OK.fj 印迹 _E-GHj>k
z 1)抛光模与镜盘吻合不好出现油斑痕迹 4h@of' 2)玻璃化学稳定性不好 #.K&]OV/88 3)水珠、抛光液、口水沫等未及时擦拭干净 [_GR'x'0x 克 服 方 法 ~0t'+. 1)选用合适的抛光胶,修刮或对改(聚胺脂)抛光模使之吻合 ?|F;x" 2)抛光中产生的印迹可以选用适当的添加剂;而完工后产生的印迹可以保护漆 F=lj$?4{ 3)避免对着工件讲话,如下盘擦不干,应擦净,对化学稳定性不好玻璃还应烘干 'Pn`V{a 光圈变形 !S<~(Ujyw 1)粘结胶粘结力不适 8XE0 p7 2)光圈未稳定既下盘 [r~lO@ 3)刚性盘加工时,刚盘使用时间较长未检测(沉孔脏或变形) }jXUd=.Nu 4)刚性盘加工时被加工工件外圆偏大,上盘方法不当等 N($]))~3& 克 服 方 法 :"^$7 1)光圈变形主要发生在较薄的零件或不规则的零件,应采用适当的上盘方法 A) .AAr 2)应按工件大小给予一定的光圈稳定时间 n[7zK'%Dxg 3)刚盘定期进行检测和修正 a_x6 v* 4)严格按工艺和上盘操作规程加工 (\_d'Js(; 麻点: my0->W%L 产 生 原 因 Gj?q+-d!(5 1) 精细磨、抛光时间不够 `_
L|Is=n 2) 精细磨面立不均匀或中间与边缘相差大 Sn,z$-;h; 3)有粗划痕抛断后的残迹 [HfFC3U 4)方形或长方形细磨后塌角 1jb@nxRjO 5)零件在镜盘上由于加工造成走动 2y,wN"qH* 6) 精细磨面形误差太大,尤其是偏高,易造成边缘抛光不充分 HBu>BSv: 7) 抛光模加工时间过长或抛光液使用时间长而影响抛光效率 _JXE/ 克 服 方 法 CSs6Vm!= 1) 精细磨应除去上道粗砂眼, 抛光时间应足够 N"{o3QmA 2) 精细磨光圈匹配得当,应从边缘向中间加工 Y]Q*I\X 3)发现后应作出标识单独摆放或重抛 D%btlw?{ 4)用开槽平模细模、添加砂要均匀 5{[0Clb) 5)选用适当的粘结胶,控制工序温度和镜盘忽冷忽热, 粘结胶厚度应符合标准 Gz:a1-x 6)精细磨各道光圈匹配应严格按工艺操作指导卡操作 8'$n|<1X 7)更换抛光皮及抛光液的各项指标(比重、PH值等)周期性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