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tek |
2022-06-06 08:39 |
表面和光栅区域的通道配置
VirtualLab Fusion为表面和(光栅)区域提供了灵活的通道配置。通过调整通道配置,可以轻松实现所需的建模方案。我们以一个具有两个表面的光波导为例来演示通道的配置。通过不同的设置,我们展示了所产生的光路。此外,我们在波导面上添加光栅区域,并演示了区域的配置,以及这些区域的光栅参数。 Q +l{> sL I-!7 EC2{!
tZ62T{, a 9U<WR*H 建模任务 p]S'pzh }Y!V3s1bm 如何调整表面上的通道和可能的光栅区域,以及如何用这些设置来控制模型。 'L O3[G{ ?0X$ox
XuJyso9kA ]*a(^*}A% 表面通道 WDxcV% b&`~%f- 初始化 19GF%+L
, - 使用两个平面来模拟石英玻璃制成的平面光波导,厚度为5mm。 hb*Y-$Zp ^jL)<y4`
[\Wl~
a l qfT9g>EF 表面通道 ;C*2Djb*n I\1E=6" 初始化 *<cRQfA1 - 使用两个平面来模拟石英玻璃制成的平面光波导,厚度为5mm。
fIpS
P@$< -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为波导定义一个独立的Y轴旋转30°。 4S4MQ prS%lg>
=AaF$R }*!L~B! hb8oq3*x 表面通道 4Wz1O$* )( 3)^/Xz 通道定义 D#'CRJh;7 - 每个表面有四个可能的通道,至少要激活一个通道进行追迹。 bl!pKOY - 可以为每个表面单独定义通道。 2UYtEJ(?`{ - 通道的不同设置会导致不同的建模方案。 hO> q|+mC ^-?^iWQG
z<t2yh(DF 9-j-nx
@) 表面通道 <k1muSe bhRa?wuoY
nl2Lqu1 !Usmm8!K 表面通道 (&*Bl\YoX ,O.iOT0=;
oAN,_1v) kS{k=V&hf_ 区域通道 $U ._4 2IHS)kkT| 表面上的区域 0K"+u9D^ -可以在表面上定义单个区域,并单独定义其光学特性,包括通道设置。 [%LGiCU] tAjT-CXg
3?aM\z; fMf; 区域通道 &/' O?HWl ]D@aMC$# 区域定义 9BOn8p;yz -在第一面建立一个长方形区域。 A-vYy1,' -设置区域大小为2.25 mm×2.25 mm,中心沿x方向为-3.6 mm。 ,^
-%< #%GBopv
z4J\BB 2 PPb 区域通道 E}w5.1 L1`^M 区域定义 DZESvIES -在第一面建立一个长方形区域。 DfkGNBY -设置区域大小为2.25 mm×2.25 mm,中心沿x方向为-3.6 mm。 d/T Fx -将此区域定义为具有单一透射系数T0 = 50%的光栅,和单一反射系数R0 = 50%的光栅,这就构成了一个半反射镜。 ?:GrM!kq76 -在这里,我们只使用零次衍射阶,这与通常的透射或折射引起的反射是相同的。 D)L~vA/8b Z<C39s
WB (?6" ZrP
8/> 区域通道 a]V#mF |{ 区域定义 ={h^X0<s9 - 按照与表面相同的规则,为这个区域设置通道。 k<fR)o ^|U5@u_
y4n~gTo(? F-~Xbz% 带有光栅的区域通道 ~nj+"d]
|d42?7} 区域定义
iH>JR[A - 可以在给定区域上定义一个衍射光栅。 bjj
F{T 4,)QV_?
C2iOF /4 Q.8^F 带有光栅的区域通道 =fy.'+ TgRG6?#^l 区域定义 uRuu!{$ -可以在给定区域内定义一个衍射光栅。 G'HLnx}Yi -我们在第二表面上增加一个矩形区域(侧长2.25mm),沿x方向以-8.2mm为中心。 "AWk
jdj rP6k}
Cx) N;x v+C D{Tc 带有光栅的区域通道 BlqfST#6 >9g^-~X;v 区域定义 Mns=X)/hc -可以在给定区域内定义一个衍射光栅。 EO",|V- -我们在第二表面上增加一个矩形区域(侧长2.25mm),沿x方向以-8.2mm为中心。 '/ueY#eG -定义一个2微米周期的理想光栅,指定的衍射系数为: v<0S@9~ T0=10% x41 t=E]( T+1=60% *D7oHwDU T+2=10% HW6Cz>WxOW Frhm4H%,_R
z%6egi> phwq#AxQ 带有光栅的区域通道 LXe'{W+bk ]?jmRk^. 区域定义 aO<H!hK -可以在给定区域内定义一个衍射光栅。 t!ZFpMv]n -我们在第二表面上增加一个矩形区域(侧长2.25mm),沿x方向以8.2mm为中心。 ,b+Hy`t -定义一个2微米周期的理想光栅,指定的衍射系数为: FQJFq6l T0=10% d?CU+=A&| T+1=60% x||b:2 T+2=10% +@rc(eOwvN #)6
bfyi-
LR17ila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