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利用弱电解质键让锂金属电池在低温下更好地运行
为了探索更具应用前景的锂电池,许多研究团队已将目光放到了基于纯锂的金属阳极方案,而不是当前普遍采用的混合材料。同时为了攻克在低温下性能不佳的缺点,该领域的科学家们也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比如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UCSD)的研究团队,就依靠电解质中的弱键,释放了锂金属电池在寒冷条件下的空前性能。 ROAI9sW0 kyUl{Zj
[attachment=105965] *>
3Qd7 锂离子和电解质分子之间结合的模拟结构(来自:UCSD) oVO.@M# 锂金属电池之所以被寄予厚望,是因为与当前普通的石墨 / 铜混合材料相比,纯锂金属阳极具有出色的能量密度。 |7F*MP P~7.sM 在巨大的差异面前,研究人员将之描述为一种“梦想材料”,并且期望成为未来打破能量密度瓶颈的一个关键。 t8J/\f= Cnh|D^{s 作为在循环过程中于电池两极间来回携带锂离子的溶液,电解质在一块电池中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 *o?i:LE] Epjff@7A 通常情况下,低温电池需要额外的加热系统。不过加州大学圣迭戈(UCSD)研究团队正在开发的这种锂金属电池,却有望在极端低温下进行高效的充放电。 e<+<lj" 4MvC]_& 据悉,其目的是开发出一种不会冻结的电解液,并且能够在低温下保持锂离子在电极之间的流动性。 pA4 ,@O ocA]M=3~k 目前研究团队正在尝试两种类型的电解质,其中一种可与离子牢固结合、另一种则要弱得多,进而验证哪种情况更适用于低温工况。 -;c %vqT#+x 结果发现,在 -60℃(-76℉)环境下,采用牢固结合电解质的这组实验电池仅能坚持两个循环,而后就停止了工作。 H#(<-)j0_ n~r 9!m$< 作为对比,采用弱结合电解质方案的电池,可在经历 50 次充放电循环后,依然保持平稳的运行,且能够保留 76% 的原始容量。 QApyP CH |ng%PQq) 如果将工作温度改成 -40℃(-40℉),弱结合电解质方案的电池组更能保留初始容量的 84% 。 R, 0Oq5 "Ai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