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qdesign |
2020-10-25 14:07 |
现代应用光学(马冬林)
作者引入亚利桑那大学光学中心的先进光学教育理念,与自身多年大学一线教育经验相结合,以使本书的教学内容既与国际接轨,又便于学生理解学习。1.通过引入符号法则,几何光学基本理论的阐述显得十分清晰明了,公式简介并且普适,便于学生使用;2.通过系统地介绍光线追迹理论,使学生在使用传统高斯成像理论的同时,能够从基本的几何光学原理(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和折反射定律)出发,解决复杂的几何光学问题;3.光线追迹思想切合现代光学软件如Zemax的工作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快地掌握光学设计的基本思想;4.像差理论的讲述更加切合实际应用,相关概念的表述和表征也更加契合现代光学设计软件如zemax、code v等的表述特征。 QS,IM>Nr G6_Kid}"q
[attachment=104147] g}@_
@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理想光学系统成像、光线追迹理论、光学系统辐射理论和光学材料、像差理论和光学设 计、典型光学系统这几个部分。为了逐步加深读者对光学系统的理解,本书又将理想光学系统成像分成平面成像、薄透镜成像、近轴成像和高斯成像等四个部分进行阐述。 3zp)!QJi Y<X%'Wd\ 本书的一大特色之处在于加强了光线追迹理论的介绍,并将其应用于分析光学系统的一阶性质,尤其是在光阑和光瞳理论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光学系统的辐射理论和色差行为,本书也对 光学系统辐射度学、色度学以及光学材料等方面的理论进行了初步阐述。 kWc%u-_ Lg[*P8wE 在像差理论部分,本书首先系统地介绍了光学系统的波像差理论及赛得像差理论等,然后分别阐述光学 系统的五种基本初级像差球差、彗差、场曲、像散和畸变,以及色差。在像差理论的基础上,本书进一步讲述了光学系统像质评价方法和光学设计中的像差平衡理论。 'N)&;ADx-G ;#P@(ZVT 后在典型光学系统部分,本书分别阐述了人眼及目视光学系统、放大镜及显微镜系统、望远系统、摄像光学系统等。 _\>? .gg$ 5Jd&3pO 目录 6*gMG3 绪论 现代应用光学 "2}04b|" 0.1光学本质 rJ]iJ0[I 0.2光学的发展历程 v2G_p|+O 0.3光学学科分类 *TVr|
to 0.4自然界常见的光学现象 u^|XQWR$: 0.5现代光学应用 K_bF)6" 习题 k/=J<?h0 第1章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 E< "aUnI 1.1几何光学的基本概念 Kjc"K36{L 1.2几何光学的基本物理量 ]8*g% 1.3费马原理 $`.7XD} 1.4几何光学的其他基本定律 'W3>lAPx! 习题 *oL?R2#7 第2章成像的基本概念 m,,-rC 2.1成像系统的基本概念 $GNN*WmHw 2.2共轭成像 y/h~oGxy 2.3虚像和实像 z*>"I 2.4单面成像 Ovv~ymj 2.5符号规则 e3"GC_*# 习题 Oj\lg2Ck
第3章平面成像 Q}d6+ C 3.1平面镜成像 OGh9^,v 3.2双平面镜系统 L&MR%5 3.3反射棱镜 RmY5/IYR|: 3.4平行平板 lPSyFb" 3.5折射棱镜 [U]U *x 习题 !JzM<hyg3 第4章薄透镜成像 qxf!]jm 4.1薄透镜成像基本概念 b4ZZyw 4.2薄透镜共轭关系 UX;?~X 4.3级联成像 Ij` %'/J 4.4物像近似 d
}=fJ 4.5视场和焦距 __teh>MC 4.6无焦系统 O
$'#8 习题 XxcY 第5章近轴成像 iagl^(s 5.1近轴光学概念 %%)"W
n#` 5.2单折射面近轴成像 B\r2M`N5 5.3薄透镜的近轴光线追迹 ~m8".Z" 5.4近轴光学光线追迹公式的传统推导 ^=.R#zrc 5.5单个反射面近轴光线追迹公式推导 7"@^JxYN 习题 O`Er*-O 第6章高斯系统成像 Q[ kbEhv; 6.1高斯光学概念 , 7KP 6.2基准点和基准面 JS<S?j?*/ 6.3高斯系统成像方程 $wg5q\Rv 6.4高斯系统的节点 -KhNsUQk 6.5高斯系统的近轴光线追迹 .T
6NMIp* 6.6单个光学表面的高斯性质 <k!M+}a 9V 6.7高斯成像范例 ayfR{RYi 6.8一般的无焦系统 O;z:?
6.9高斯系统的物像关系与空间映射 [Ul"I-K 习题 kd)Q$RA( 第7章组合光学系统、 )'+" y~ 7.1近轴光线追迹公式 `ltc)$ 7.2组合光学系统 WHeyE3}p 7.3透镜的高斯简化 \(2w/~ 习题 #%N v\g; 第8章近轴光线追迹 7aRtw:PQn 8.1光线追迹公式 <*EMcZ 8.2光线追迹实例一 Swz{5 J2C 8.3双薄透镜系统 )UbPG`x8 8.4光线追迹实例二 fb-Lp#!T39 8.5空气中的厚透镜 |0ATH`{ 8.6表格法光线追迹 3n;>k9{ 8.7实际光线追迹 uzg(C#sp 习题 3.+TM]RYN 第9章光阑与光瞳 k#F | 9.1孔径光阑和光瞳概述 m:B9~lbT+ 9.2视场 vZ,DJ//U, 9.3拉格朗日不变量 7]W6\Z 9.4近轴光线追迹的线性度 60,z! Vv 9.5光瞳位置求解 >RJjm&M 9.6数值孔径与焦比 x1]J 9.7远心系统 v+Eub;m 9.8焦深和景深 0Dtew N{Z 9.9光束与渐晕 p 4_j>JPv5 习题 9<n2-l|) 第10章辐射度学和光度学基础 @<kY,ox@~ 10.1辐射度学及其物理量 TOapq9B] 10.2辐射能量传输 YBh|\ 10.3光度学基础 "uCO?hv0 10.4辐射度学和光度学中的光学守恒量 '
`
_TFTO 习题 GWFF.Mo^ 第11章光学材料 V=^B7a.;> 11.1光学材料的一般光学参量 F!7dGa$ 11.2典型玻璃的光学特性 mi[t1cN)= 11.3玻璃材料的其他物理特性 :I_p4S.) 习题 8tfM,.]_i 第12章像差理论 }uZ/^_U. 12.1光学成像 i>z_6Gax*[ 12.2光学系统的像差表征 S[ch/ 12.3像差的多项式展开 (#kKL??W 12.4离焦 _%g L 12.5波前倾斜 r{>Q{$Q 12.6主要单色像差 YRg"{[+#]k 习题 mtU{d^B 第13章球差 {p\ll 13.1球差概述 <W]
RyEg` 13.2折射面球差 4)"S/u 13.3带球差 lfvt9!SJ+/ 13.4初级球差 8[b_E5!V 13.5非球面与球差 [Ef6@ 习题 mR|L'[l 第14章彗差 [ Y+Ta, 14.1彗差概述 |L/EH~| O 14.2正弦差与轴向彗差 [)+wke9 14.3彗差的产生与校正 6VUs:iO1j5 14.4典型消彗差系统 \?v?%}x 习题 r[?GO"ej5 第15章像散和场曲 k5M5bH', 15.1像散概述 dx@|M{jz' 15.2像散的产生与校正 fj|b;8_}l 15.3场曲 f=k_U[b4> 15.4场曲校正 `j1oxJm 习题 [Dhqyjq 第16章畸变与组合像差 u6nO\.TTtY 16.1畸变 H )51J:4 16.2畸变的产生与效果 N5[^W`Qf 16.3像差成像性能与组合像差 l-Be5?|{_ 习题 2&"qNpPtE 第17章色差 ;,8 )%[ 17.1色散效应 ">._&8KkE0 17.2棱镜的色散 WNY:HH 17.3轴向色差 X=+|(A,BdY 17.4倍率色差 u,V_j|(e 17.5其他消色差透镜 \q($8< 习题 {J1iheuS} 第18章像质评价 yky%+@2q 18.1像差与像质 e2e!"kEF 18.2像质标准 G9^xv 18.3像质评价 V/3@iOwD 18.4光学系统成像质量测试 @XJ#oxM^ 习题 - "NK"nb 第19章光学设计与像差平衡 @U3:9~Q 19.1概述 E!'6vDVC: 19.2像差自动校正的评价函数 78 w 19.3阻尼小二乘法光学自动设计原理 yR?./M! 19.4边界条件 ~-<MoCm! 19.5光学设计软件及流程 jDb"|l 习题 @@j:z;^| 第20章人眼和目镜系统 'W,*mfB 20.1关于人眼 a:8 MoH 4 20.2人眼的光学系统 cZJ5L>ox 20.3人眼的功能调节 =A!rZG 20.4目镜系统 ]#Cc7wa
习题 ),CKuq> 第21章放大镜与显微系统 [YP{%1*RM 21.1放大镜 55' 21.2显微镜及其特性 HKr}"`I. 21.3显微镜的分辨率和有效放大率 -)Bvx>8fq- 21.4显微镜物镜 T/A2Y+@N; 21.5显微镜的照明系统
tKS[ 习题 IU<lF) PF$ 第22章望远系统 dQ:F 5|p 22.1望远镜光学系统 ufCpX>lNF 22.2望远镜的光阑、视场角和出瞳距 k 3H0$1 22.3望远物镜 wZZ~!"O& 22.4望远系统的外形尺寸计算 XmD(&3;v- 习题 obE8iG@H 第23章摄影和投影光学系统 Pz34a@%" 23.1摄影光学系统 O/|))H?C 23.2摄影镜头类型 y>.t[*zT 23.3取景和测距系统 m%
3 D 23.4光电传感器 JO*/UC>" 23.5放映和投影镜头 z3]W # 习题 ]=VRct
" 附录 ]Zt ]wnL+ WQ 2{`'z
N2k<W?wQ &e6UEG (实体书推荐,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