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qdesign |
2020-10-25 14:07 |
现代应用光学(马冬林)
作者引入亚利桑那大学光学中心的先进光学教育理念,与自身多年大学一线教育经验相结合,以使本书的教学内容既与国际接轨,又便于学生理解学习。1.通过引入符号法则,几何光学基本理论的阐述显得十分清晰明了,公式简介并且普适,便于学生使用;2.通过系统地介绍光线追迹理论,使学生在使用传统高斯成像理论的同时,能够从基本的几何光学原理(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和折反射定律)出发,解决复杂的几何光学问题;3.光线追迹思想切合现代光学软件如Zemax的工作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快地掌握光学设计的基本思想;4.像差理论的讲述更加切合实际应用,相关概念的表述和表征也更加契合现代光学设计软件如zemax、code v等的表述特征。 Z-U u/GjB 4LKpEl.=
[attachment=104147] kU[hB1D5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理想光学系统成像、光线追迹理论、光学系统辐射理论和光学材料、像差理论和光学设 计、典型光学系统这几个部分。为了逐步加深读者对光学系统的理解,本书又将理想光学系统成像分成平面成像、薄透镜成像、近轴成像和高斯成像等四个部分进行阐述。 3uocAmY <NMJkl-r8r 本书的一大特色之处在于加强了光线追迹理论的介绍,并将其应用于分析光学系统的一阶性质,尤其是在光阑和光瞳理论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光学系统的辐射理论和色差行为,本书也对 光学系统辐射度学、色度学以及光学材料等方面的理论进行了初步阐述。 68XJ`/d =I`S7oF 在像差理论部分,本书首先系统地介绍了光学系统的波像差理论及赛得像差理论等,然后分别阐述光学 系统的五种基本初级像差球差、彗差、场曲、像散和畸变,以及色差。在像差理论的基础上,本书进一步讲述了光学系统像质评价方法和光学设计中的像差平衡理论。 byxlC?q7 Jt=-> 后在典型光学系统部分,本书分别阐述了人眼及目视光学系统、放大镜及显微镜系统、望远系统、摄像光学系统等。 u]Ku96! Jy)=TJ!y 目录 y:RW:D& 绪论 现代应用光学 ]SCHni_ 0.1光学本质 ;OlnIxH(W 0.2光学的发展历程 bzFac5n)Q 0.3光学学科分类 s<zN`&t 0.4自然界常见的光学现象 a9-Mc5^'n 0.5现代光学应用 J"C9z{[Z& 习题 VcrMlcnO 第1章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 ,)1C"' 1.1几何光学的基本概念 !T,<p
1.2几何光学的基本物理量 pG#tMec 1.3费马原理 p<
7rF_?W0 1.4几何光学的其他基本定律 #c:s2EL 习题 )/jDt dI 第2章成像的基本概念 juR>4SH 2.1成像系统的基本概念 |Q/LC0? 2.2共轭成像 2 nyK'k 2.3虚像和实像 ,/?J!W@m 2.4单面成像 |HycBTN#E 2.5符号规则 uVqc:Q" 习题 }k VC]+ 第3章平面成像 nX!%9x$3 3.1平面镜成像 ^aB;Oo 3.2双平面镜系统 Q#% LIkeq 3.3反射棱镜 mfj{_fR3 3.4平行平板 8WytvwB} 3.5折射棱镜 Yb5U^OjyJ 习题 ._0$#J S[ 第4章薄透镜成像 dEDhdF#f 4.1薄透镜成像基本概念 <sC(a7i1 4.2薄透镜共轭关系 < dE7+w 4.3级联成像 'gN[LERT 4.4物像近似 wf ]Wm 4.5视场和焦距 z"<S$sDh 4.6无焦系统 4m\Cc_:jO 习题 O.dZ3!!+ 第5章近轴成像 q}_8iDO6 5.1近轴光学概念 QHv]7&^rlj 5.2单折射面近轴成像 mg*iW55g 5.3薄透镜的近轴光线追迹 W(qK?"s2 5.4近轴光学光线追迹公式的传统推导 @u+LF]MY 5.5单个反射面近轴光线追迹公式推导 ]fY:+Ru 习题 @w33u^ 第6章高斯系统成像 =>S[Dh 6.1高斯光学概念 iw.F8[}) 6.2基准点和基准面 Oh}52= 6.3高斯系统成像方程 [Qr_0O 6.4高斯系统的节点 JSFNn]z2P 6.5高斯系统的近轴光线追迹 +v%+E{F$+ 6.6单个光学表面的高斯性质 \HD:#a 6.7高斯成像范例 5aVZ"h" 6.8一般的无焦系统 #}6~>A 6.9高斯系统的物像关系与空间映射 UJS
vtD{g 习题 b 2\J<Nw 第7章组合光学系统、 <}^p5| 7.1近轴光线追迹公式 BD$Lf,_ 7.2组合光学系统 v%#@.D!) 7.3透镜的高斯简化 UN<$F yb 习题 ga'G)d3oS 第8章近轴光线追迹 'Q*.[aJt 8.1光线追迹公式 $LBgBH&z 8.2光线追迹实例一 RSeav 8.3双薄透镜系统 ;<MHl[jJD 8.4光线追迹实例二 zl, Vj%d 8.5空气中的厚透镜 RP^L.X(7^ 8.6表格法光线追迹 nBd(pOe 8.7实际光线追迹 [pt U} 习题 uxX 3wY;M 第9章光阑与光瞳 =OrVaZ0 9.1孔径光阑和光瞳概述 Tv,ZS 9.2视场 .*?-j?U. 9.3拉格朗日不变量 G[d]t$f= 9.4近轴光线追迹的线性度 oB<!U%BN 9.5光瞳位置求解 1Si$Q 9.6数值孔径与焦比 z+c8G 9.7远心系统 Qdy/KL1] 9.8焦深和景深 &`g^b^i 9.9光束与渐晕 bdBLfWe 习题 @E> rqI;` 第10章辐射度学和光度学基础 QqC-ztz 10.1辐射度学及其物理量 MbQ%'z6D 10.2辐射能量传输
msq2/sS~ 10.3光度学基础 #8WHIDS> 10.4辐射度学和光度学中的光学守恒量 NiVZ=wEp, 习题 KO))2GET 第11章光学材料 B}I9+/|{ 11.1光学材料的一般光学参量 'kJyE9*xU. 11.2典型玻璃的光学特性 "JgwL_2 11.3玻璃材料的其他物理特性 )'/xNR 习题 N.V5>2 第12章像差理论 K;R!>p}t 12.1光学成像 -;YhQxxC}L 12.2光学系统的像差表征 <I{Yyl^ 12.3像差的多项式展开 \XbCJJP 12.4离焦 p3IhK> 12.5波前倾斜 Z>.(' 12.6主要单色像差 ^HWa owy= 习题
d-I&--"ju 第13章球差 /9ZU_y4&3f 13.1球差概述 DLoH.Fd 13.2折射面球差 =pb ru=/ 13.3带球差 Y";KWA}b 13.4初级球差 =GC,1WVEqV 13.5非球面与球差 /b."d\ 习题 U ?6.UtNf 第14章彗差
\[]4rXZN0 14.1彗差概述 \|
'Yuh 14.2正弦差与轴向彗差 l-8rCaq&J 14.3彗差的产生与校正 "8\2w]" 14.4典型消彗差系统 ey`E
E/WV 习题 8M7Bw[Q1 第15章像散和场曲 H
;)B5C 15.1像散概述 ^K:-r !v^ 15.2像散的产生与校正 Ed1y%mR> 15.3场曲 8Q73h/3 15.4场曲校正 &&
b;Wr 习题 ^MvBW6#1 第16章畸变与组合像差 ZQ_AqzT3D 16.1畸变 "Ve9\$_s 16.2畸变的产生与效果 KESM5p"f 16.3像差成像性能与组合像差 _>4)q= 习题 =OFx4#6a 第17章色差 |u+!CR 17.1色散效应 0@Z}.k30 17.2棱镜的色散 ipS:)4QFxJ 17.3轴向色差 ~re~Ys 17.4倍率色差 tNz(s) 17.5其他消色差透镜 ZKai*q4? 习题 ]D,\(| 第18章像质评价 8k;il54# 18.1像差与像质 I8uFMP 18.2像质标准 R$;TX^r'o& 18.3像质评价 #@F.wV0 18.4光学系统成像质量测试 KtHkLYOCG 习题 Q"H/RMo- 第19章光学设计与像差平衡 e0hY 19.1概述 ;*0?C'h= 19.2像差自动校正的评价函数 <
pZwM 19.3阻尼小二乘法光学自动设计原理 3cF8DNh 19.4边界条件 ^9kx3Pw?8 19.5光学设计软件及流程 $=) Pky-~ 习题 Eihn%Esa 第20章人眼和目镜系统 W2'!Pc,W 20.1关于人眼 =}.gU WV 20.2人眼的光学系统 kpxGC,I^*. 20.3人眼的功能调节 (>NZYPw^3 20.4目镜系统 6@eF|GoP 习题 dFyGI? 第21章放大镜与显微系统 ~S\> F\v6' 21.1放大镜 216$,4i 21.2显微镜及其特性 _
j`tR: 21.3显微镜的分辨率和有效放大率 V:vqt@ 21.4显微镜物镜 !-%XrU8o3 21.5显微镜的照明系统 "c|Rpzs[ 习题 e.~11bx 第22章望远系统 A+3SLB 22.1望远镜光学系统 Eku9u 22.2望远镜的光阑、视场角和出瞳距 9\c]I0)3p 22.3望远物镜 uxB` 22.4望远系统的外形尺寸计算 *UJ4\ 习题 +@~WKa 第23章摄影和投影光学系统 1m#.f=u{R 23.1摄影光学系统 @Z2np{X: 23.2摄影镜头类型 %qiVbm0 23.3取景和测距系统 w jD<"p;P 23.4光电传感器 7eAV2. 23.5放映和投影镜头 n:P:im?,y* 习题 x7U=1y( 附录 w"wW0uE^ YO$D-
t>/x-{bH\ XUA@f* (实体书推荐,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