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yqdesign |
2020-10-24 21:10 |
非线性与量子光学(第三版)
本书作者是谭维翰教授,长期从事量子光学领域的研究,本书是第三版,在前面两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修改增删,是一本高质量的非线性与量子光学领域的专著。 3t(c_:[% rWQY?K@ 本书从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非线性与量子性出发,对多年来在非线性与量子光学领域中的**研究成果给予从实验到理论的系统介绍。第1~5章主要偏重基础,包括非线性介质中的波,光与非线性介质相互作用的经典与量子理论,二能级、三能级系统的密度矩阵求解,原子缀饰态,激光振荡理论等;第6~10章主要介绍**发展,包括辐射的相干统计性质,原子的共振荧光与吸收,激光偏转原子束,超短光脉冲的传输与锁定,以及光学噪声、分岔与混沌。 )q3"t2- 5~r2sCDPk [attachment=104144] saW!9HQj S "
pI 目录 Gt~JA0+C)7 (V?@?25 第1章非线性介质中的波 :ejJV
6. 1.1波的传播与波追赶 uLV BM]Qj 1.2线性波 };S0 G! 1.3非线性波 n29(!10Px 1.4耗散波、激波与色散波 HI!4 1.5波的自聚与非线性Schrodinger方程 C6QbBo 1.6自感透明现象与sine—Gordon方程 'M/([|@ 1.7三波相互作用 M"wue*& 1.8非线性相互作用中的孤立波理论 p2d\ZgWD=) 1.8.1关于孤立波的记载 #H5=a6E+q 1.8.2逆散射方法 $1@,Qor 1.8.3二分量孤立波方程 ^}>/n. % 1.8.4直接解孤立波方程法 >n$!< 1.9非线性Schrodinger方程的逆散射解 D7Zm2Kj 1.10非线性Schrodinger方程逆散射解的初值问题 ebM{OI 1.11周期的孤立波解的初期问题 n&!+wcJ;Yt 附录1AGLM方程的证明 8MZ$T3IM 参考文献 P}r)wAt 第2章光与非线性介质相互作用的经典与—子理论 Gr)-5qh 2.1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经典理论 x-_vl
9P) 2.1.1电磁波在非线性介质中的传播 &s
VadOBQ 2.1.2极化率张量的对称性 G]*|H0j 2.2光学中的波波相互作用 6 bO;& 2.2.1三波耦合 qO()w 2.2.2四波耦合 +jV_Wz 2.3光与非线性介质相互作用的量子理论 '^}+Fv<O 2.4弱场微扰法解Schrodinger方程 VKrShI 2.5密度矩阵方程及其微扰解法 +m/,,+4 2.5.1密度矩阵方程 |~e?,[-2`r 2.5.2用微扰法解密度矩阵方程 w~+ aW(2 2.6波场妒Ψ(r,t)的量子化 {#hVD4$b 2.7电磁场的量子化 >i~^TY-& 2.7.1电磁场的模式展开 K=\&+at1 2.7.2电磁场的量子化 ?<~WO? 2.7.3光子数态(Fock态) b^Cfhy^RTq 2.8原子辐射的线宽与能级移位 x$B&L`QV 2.8.1单原子辐射 pP.'wSj 2.8.2N原子辐射 lLiQ ;@ 2.8.3单原子与N原子的受激辐射与吸收 '%7 Bx of 2.9自离化共振态 BD*G1k_q 2.9.1自离化共振态 )=_ycf^MC 2.9.2Fano的自离化(AI)态理论 D>kD1B1 2.10绝热定理与Berry相位 {o|k.zy 2.10.1绝热定理与Berry相位 "H+,E_&( 2.10.2“准二能级”系统的Berry相位 xRxy|x[
2.11Bohm—Aharonov效应 g9>~HF$U 附录2A(2.2.27)式的解析求解 oXgdLtsu 附录2B(2.9.13)式的证明 OJ3UE(,I= 参考文献 kb #^lO 第3章二能级系统的密度矩阵求解 r9@AT( 3.1二能级原子密度矩阵的矢量模型 >^SEWZ_[ 3.2Bloch方程及其解 I%;Jpe 3.3线性吸收与饱和吸收 *'8Ln tZf 3.4光学章动与自由感生衰变 4JMiyiW& 3.5浸渐近似 f_\_9o"l 3.6光脉冲传播的面积定理 @x{`\AM|% 3.6.1光脉冲传播面积定理的证明 =8JB8ZFP 3.6.2相干光脉冲的合并、分裂和面积演化 @*O?6> 3.7光脉冲自聚的多焦点现象 1oY^]OD]W 3.7.1光脉冲自聚的准稳态理论 $8=@R' 3.7.2光脉冲自聚的不稳定住分析 \N6\v5vh 3.7.3光脉冲自聚的数值计算 +%#8k9Y 3.8光束传输的ABCD定理 ]<trA$ 0 3.8.1近轴光束传输的ABCD定理 pJ^NA2 3.8.2普适的光束传输ABCD定理的证明 xeA#u
J 3.8.3光束传输的衍射积分计算 :tj-gDa\Y 3.9光脉冲的“超光速传输” SvuTc!$? 3.9.1终端波在增益型反常色散介质中的传播 &M[f&_"8Q 3.9.2矩形脉冲在增益型反常色散介质中的传播 T*>`,}J 3.9.3高斯光脉冲在增益型反常色散介质中的传播 wL{qD 附录3A(3.6.24)式的推导 Uems\I0 附录3B(3.7.26)式的解析求解 ;L"!I3dM) 参考文献 cxP&^,~ 第4章原子的缀饰态 #&Is GyU 4.1二能级原子Schrodinger方程的解 ?IhB-fd>@ 4.2原子缀饰态 %&+59vq 4.3Cohen—Tannoudji的缀饰原子 nC njq= 4.4原子部分缀饰态及其展开 1wn&js C 4.5集居数、介质增益与无反转激光 wpo1
4.6自离化共振态干涉 ?6N3tk-2 4.7简并态的量子拍激光 FN87^.^2S 4.8电磁感应透明 0D ~
Tga) 参考文献 J"CJYuGW, 第5章激光振荡理论 WlVl[/qt 5.1激光振荡的半经典理论 %s=Dj2+ 5.1.1没有激活离子(或原子)情形 R[Fn0fnLx 5.1.2线性极化极化PE @wN
G 5.1.3一级近似 lj[,|[X7` 5.1.4气体激光的烧孔效应与Lamb凹陷 c:hK$C)T 5.1.5多模振荡 q31>uF 5.2激光振荡的全量子理论 4<S' 5.3热库模型与激光输出的统计分布 {6,|IGAq
V 5.3.1热库模型 D4Nu8Wr$ 5.3.2激光场与热库相互作用的Langevin方程 B#l?IB~ 5.3.3原子体系与热库相互作用的Langevin方程 *dsX#Iz
5.3.4辐射场的密度矩阵方程 "Ij I'c 5.3.5激光输出的统计分布 ~)X[(T{ 5.4降低激光泵浦的量子噪声 ?ny= 5.4.1规则泵浦抽运 4g` jd 5.4.2一般泵浦抽运 h #.N3o 5.5微maser的量子模式理论 nWYCh7 5.5.1maser情形密度矩阵主方程的稳态解 WlwY <) 5.5.2微腔的量子模理论 x_<qzlQt 5.5.3在阈值附近微腔量子模主方程解与分步模式解的偏差 4
J^Q]-Z 5.6单原子与双原子微激光 I-@?guZ r 5.6.1双原子与激光场的相互作用方程 4,P bg| 5.6.2单原子、双原子微激光的稳态输出比较 IApT'QNM 参考文献 ql{_%x? 第6章辐射的相干统计性质 X9=N%GY[ 6.1平衡辐射的统计热力学 [xlIG}e9 6.2光的相干性 `wz[='yM 6.2.1相干条件 l*
dV\ B 6.2.2“光子自干涉”与“同态光子干涉” &X>7n~@0 6.3光探测 ERMa# L 6.3.1理想探测器 4gBp8*2 6.3.2量子跃迁 P,xwSvO#M 6.4场的相关函数与场的相干性 CXaWgxlK:a 6.5相干态 X`r*ob 6.5.1相干态定义 E1V^}dn 6.5.2阻尼相干态 Mt>oI SN&d 6.5.3相干态叠加 Zj9c9 6.6用相干态展开 uGH?N 6.6.1相干态的P表示 ~}9PuYaD@ 6.6.2在P表象中参量下转换所满足的Fokker.Planck方程 [3>GGX[Ic 6.6.3W.Q与P分布函数 t%VDRZo7 6.7光子的二阶相关函数、群聚与反群聚效应、鬼态干涉与粒子的纠缠态 tjnPyaJEl 6.7.1光场分布的二阶相关测量 V2 d,ksKwn 6.7.2经典光场与非经典光场 ]ya; v ' 6.7.3原子共振荧光场的二阶相关函数分析 Djt%r< 6.7.4双光子“鬼态干涉”与EPR悖论 DC4C$AyW
r 6.7.5Bell不等式与粒子的纠缠态 :QQlI 6.7.6违背Bell不等式的几何推导 5]Da{Wmgs 6.8压缩态光场 @R6 ttx 6.8.1光量子起伏给光学精密测量带来的限制 <,@%*G1- 6.8.2正交压缩态 z%d#@w0X1 6.8.3振幅压缩态 p3951-D 6.9非经典光场的探测 eny/
fm 6.9.1强度差的零拍探测技术 @_ygnNn4R 6.9.2当探测效率η1的零拍探测 )]6hy9< 6.10压缩态光的产生和放大 ixfdO\nU 6.10.1简并参量放大产生压缩态光的原理与实验结果 P
}7zE3V 6.10.2简并参量放大与简并四波混频满足的Langevin方程与Fokker—Planck方程 |CD"*[j] 6.10.3简并参量放大的Fokker—Planck方程的解 UXr5aZ7y 6.10.4简并四波混频的Fokker—Planck方程的解 n.6T
OF 6.11简并四波混频实验 UmU:j@xvg 6.12相位算符及其本征态 7{kP}? 6.12.1Dirac与Heiltler相位算符理论及其困难 j6:7AH|!)2 6.12.2Susskind与Glowgower相位算符 h) (*q+a 6.12.3Loudon与Pegg—Branett的相位态 \}*k)$r 6.12.4能量有限系统的相位本征态|ψc>N P7 y q^| 6.12.5能量有限系统的厄米相位算符 0JyVNuHn 附录6ABoson算子代数 cWAtju?L; 附录6B小测不准态 lHfe<j] 附录6C关于(6.7.59),(6.7.70)式的证明 </zXA$m 参考文献 \FmKJ\ ?,knit2x 第7章原子的共振荧光与吸收 =6 r:A<F!n 第8章激光偏转原子束 *<4Em{rZ5 第9章超短光脉冲的传播与锁定 0?Q_@Y 0章光学噪声、分岔和混沌 A&5:ATQ/| 参考文献 P1>AOH2yG ]c)_&{:V
pV['' \fWW' (实体书推荐,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