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光行天下 -> 光电资讯及信息发布 -> 2019,痛别32位院士 [点此返回论坛查看本帖完整版本] [打印本页]

cyqdesign 2019-12-20 10:29

2019,痛别32位院士

2019年逝世的科学家似乎格外多,也格外受人关注。 C|d!'"p  
svq9@!go  
  截至12月中旬,这一年,我们已相继送别32位两院院士——这也是2018年逝世的院士总数。此外,还有数位在所属领域居功至伟的科学家也于今年离世。 u};]LX\E  
zUEfa!#?  
[attachment=97383]
enbN0  
  在贯穿全年的相关媒体报道后面,总能看到人们自发留下的大量缅怀话语。 _/]:=_bf_z  
F%_,]^ n[  
  有人饱含歉意与敬意,“对不起,以这样的方式认识您。”“虽然对很多科学家都不太了解,谢谢你们一直以来对国家的贡献。” }u3H4S<o  
&v auLp  
  有人希望媒体多宣传科学家,“不要等人去世了,才被知道姓名”。“多讲讲他们的事迹,他们的研究领域吧,没准就有孩子因此爱上这个行业。” itC *Z6^  
b?2X>QJ  
  有人感叹:“这才是国家的真明星、真偶像!”“这应该是点击过亿的人,粉丝无数的人,被铭记的人!” #1jtprc  
q:- ]d0B+  
  毫无疑问,在新中国70年奋斗史中,在科技强国道路上,这些谢幕转身的科学家们刻下了自己的姓名,印上了自己的足迹,而人们往往并不确切知晓他们的贡献——“大国明星”们习惯将名字深埋于泥土,却联手塑造了你我今日的世界。 %is,t<G  
_> |R-vQ8  
  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渴望了解这些不够“出名”的著名科学家。人们想知道,他们是怎样的人?做过怎样的事,说过怎样的话?为什么值得怀念?他们的离开又意味着什么? fs3 -rXoB  
jgo<#AJ/E  
爱国者 "\zj][sL  
5<)gCHa  
  翻开2019年离世科学家的名单,可以看到,他们绝大多数成长于兵荒马乱的旧中国,怀揣科教报国的心愿,付出毕生心血建设新中国,爱国者是他们共同的标签。 H81.p  
*t?~)o7  
  这代科学家身上有种共性,即一种强烈的家国情怀。用1月16日逝世的“两弹一星”元勋、“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核物理学家于敏的诗句,就是“亲历新旧两时代,愿将一生献宏谋。” "x.6W!  
.,ppGc| *  
  在中国,于敏的名字曾绝密了28年。在“隐身”岁月里,他的工作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实现了氢弹原理突破和武器化。尽管在氢弹研制中居功至伟,但于敏多次否认中国“氢弹之父”的称谓,说这是集体的功劳。 6& &}P79  
v/aPiFlw  
  于敏喜欢背诵诸葛亮的《出师表》,认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一种非常好的品德。 u_p7Mcb  
#GY&$8.u*  
  10月4日,自动控制专家、中国自动化科学技术开拓者之一张嗣瀛逝世。35年前,在1984年的国庆阅兵仪式上,年届六旬的他对着受阅方队中的我军新一代单兵反坦克武器热泪盈眶——为解决该武器因控制指令交叉耦合而不能中靶的问题,他研究了3年。 g]==!!^<D  
w `. T/  
  张嗣瀛曾说:“我的中国梦就是,国防我们强大起来,经济我们全面上去。现在看到中国发展了,我非常高兴,但是还不行,还要干,还希望中国再强大。” TJyH/ C  
ET,0ux9F  
  家国情怀也体现在科学家们做出的人生抉择中。 \C+*loLs  
~`~%(DA=  
  物理学家、半导体学科创始人之一、红外学科奠基者汤定元,是新中国成立后早期留美归国的科学家之一,曾为“两弹一星”等研制作出重要贡献。 ~E<PtDab  
s0 \f9D  
  1951年,在美国取得硕士学位的汤定元怀着报国热情回到祖国。后来,他多次被人问起选择回国时的所思所想,他说他不理解人们为什么对这种问题这么感兴趣,在他看来,回国是理所当然的事,简直不值一提。  9+'@  
:tjgg]  
  1956年,化学工程专家、我国湿法冶金学科奠基人陈家镛放弃在美国的事业,回国工作。他针对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大急需,开拓了湿法冶金新工艺和新流程,使我国湿法冶金在很多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S6Xb*6  
0\EpH[m}-  
  陈家镛曾说:“我从上小学五年级开始,面对日本的军事侵略和工业品倾销,就立志要为中华民族的强盛而努力奋斗,我人生的每一步都在实践自己的诺言。” G.-h=DT]  
`'[7~Ew[  
  同样出于科学报国的信念,材料学家涂铭旌在1958年登上从上海西行的列车,响应国家号召,举家西迁,前往建设中的西安交通大学,投身金属材料学科建设。 *w'q  
)p/=u@8_f  
  今天,他参与创建的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以研究材料力学行为基本规律、特异现象和材料服役效能为主的科研机构之一。 {8!ZKlB  
f!M[awj%  
奉献者 +7i7`'9pd  
"}'8`k+d  
  一座宏伟大厦的根基与栋梁,从来不像其外表那般享有夺目光彩。干惊天动地的事,做隐姓埋名的人,奉献者是这些科学家们身上的另一个标签。 j.=UI-&m  
b(.-~c('  
  今年6月,我国毫米波技术领域杰出专家和教育家孙忠良逝世。在身边人眼中,这位曾担任国防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总装科技委兼职委员、总装某专家组专家的老人,看上去像个普普通通的“老师傅”。他们知道他干的是“大事”,但不清楚他到底做的什么。 }@rg5$W  
IdV,%d{  
  孙忠良为我国毫米波技术的工程应用和国防应用作出杰出贡献,其研究对推广5G技术具有重要意义。直到生命最后阶段,这位常年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的老院士,还在病床上与同事约定出院后要一起构建价格更低廉、创新性更强的毫米波超材料成像系统。 ?AeHVQ :C  
H )BOSZD  
  8月,作物遗传学家、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布衣院士”卢永根逝世。 ;NiArcAS!  
Ie G7@  
  为实现“人人有饭吃”的理想,他为我国水稻遗传研究作出杰出贡献。在他70多岁时,还带着学生翻山越岭,寻找野生稻种。 4 |zdXS  
wMH[QYb<*  
  87岁,一生节俭的他和老伴一起将毕生积蓄880万元捐出,成立教育基金。他说,支援国家搞现代化,不把教育搞起来,是不可能的。“我要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作为最后的贡献。” Xmap9x  
0`VD!_`  
  89岁,他把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医学科研和教育事业。 Cec9#C  
zdxT35h  
  气象卫星专家孟执中曾参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研制,他担任过我国第一颗风云气象卫星风云一号的总设计师,并在风云一号研制成功后,继续担任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的技术主要负责人。 ~")h E%Kl}  
dWsT Jyx~  
  物理化学家梁敬魁一生在基础材料领域取得大量创新性成果。作为一名做基础科研的专家,他的事业安静而低调,却为新中国工业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HG{&U:>)  
ZNzR `6}  
  还有物理学家、我国中子科研领域主要奠基人之一章综,他倡导和推动了我国散裂中子源的立项和建设,为我国中子科学和中子技术发展做出卓越贡献,但生前埋首科研,很少公开讲话,几乎从没接受过采访。 JC c N>DtP  
]}mly` Fw  
拓荒者 iGG6Myp-  
M!eoe5  
  人们很容易发现,这些科学家们几乎都在各自领域做出了开拓性的创新。新中国70年科技史上的许多“第一”都与他们有关,拓荒者是他们的第三个共同标签。 (v|r'B9 b  
UJee&4C-y  
  材料科学家李恒德1956年在清华大学创立了我国首个核材料专业,为我国核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d&}pgb-Md  
[D*J[?yt  
  上世纪50年代,李恒德冲破美国的封锁回国。他说:“我全身流的就是中国人的血液,我就是喜欢中国,喜欢她的河山历史和文化。我就愿意生活在中国。” k1ipvKxp:8  
^=eq .(>  
  工程热物理学家王补宣1949年从美国回国工作。1957年底,他在清华大学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工程热物理本科专业。 qn2o[x  
|ZvNH ~!  
  王补宣见证了新中国的发展,曾感叹:“50年来我目睹了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国力逐渐鼎盛的发展过程,远超过我青少年时代梦寐以求的对振兴民族的期盼。” RL?u n}Qa  
e$CePLEj  
  化学家、我国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重要奠基人之一卓仁禧,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科学家。从研制光学玻璃防雾剂,解决炮镜、望远镜等“看不清”的问题,到研制彩色录像磁带黏合剂和助剂,解决当时电视屏幕的“闪”点问题,再到合成多种基因治疗化学载体,他倾尽所学只为民。 iBG`43;  
5h_<R!jA  
  固体地球物理学家曾融生是中国地壳深部构造研究工作的开创者,开辟了我国地球物理测深事业。同时,他也是位杰出教育家,曾参与北京地质学院地球物理勘探教研室和北京大学固体地球物理教研室的创办,其著作《固体地球物理学导论》是我国首部完整、系统地论述固体地球物理理论和应用的重要论著。 $7Jfb<y  
|HrM_h<X  
  中国冷挤压技术的开拓者、塑性成形与数字化制造专家阮雪榆出生于日军侵占我国山海关后几天。山海关又称榆关,父母将雪榆关国耻之志写入他的名字。 %xf)m[JU=  
=?= )s  
  阮雪榆在国际上首创冷挤压许用变形程度理论,在国内首先研制成功黑色金属冷挤压技术,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在轻工、电子、机械、兵器、航天、航空等行业,仅冰箱压缩机曲轴一项成果,就曾在3年中为我国节省外汇1320万元。 aQ(`6DQv  
c u\ls^  
  半导体器件物理学家、微电子学家陈星弼是我国第一批学习及从事半导体科技的人员之一,也是电子工业部“半导体器件与微电子学”专业第一个博士生导师,被誉为“中国功率器件领路人”。他是国际半导体界著名的超结结构发明人,其发明专利已被超过550个国际专利引用。 M (+.$uz  
W[@i;f^g  
  陈星弼热爱自己的事业,曾在谈及社会上的物质享受之风时,风趣地说:“我看那些人玩的水平很低,无非是消耗钱。他们玩的东西人人都可以玩,我们玩的东西他们玩不成。我们很骄傲啦!” kP)YgkE  
:|Z$3q  
  凝聚态物理学家王业宁同样以科研事业为乐,“从中学时代我就迷上了物理,光声热电的世界太有趣了!”上世纪60年代,王业宁提出“马氏体相变内耗规律及其机理”,比西方同行提出类似结论早了10年。她还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声光调Q-YAG激光器”,并在高温超导体和铁电材料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研究。 FJO"|||Y'|  
3LKB;  
解题者 <A)+|Y"^h6  
.qSBh hH\  
  随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一路前行,无论时代抛出怎样的难题,科学家们总能竭力找到答案。面对废墟荒野,他们建造;面对疾病灾难,他们救治。他们的回答未来或将被取代,但“解题”的动作永远被定格。 'I&|1I^  
_Ny8j~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儿科血液学专家胡亚美研究制定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小儿营养性贫血治疗和预防方案,制定并推广合理的输液方案,使该病病死率由20%下降至1%。她又在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治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挽救了无数危重病儿的生命。“我最快乐的时刻,就是经过一番紧急抢救,孩子睁开眼睛叫我一声奶奶。” .4wTjbO6  
#2h+dk$1  
  心血管外科专家高长青开创了我国机器人微创外科,引领并推动了国际机器人微创外科的发展。他一生做过5000余例手术,无一失手。 o[o:A|n  
}0$mn)*k  
  分子生物学家孔祥复在世界上首次研制出用于临床治疗的α-干扰素,这是全球公认的治疗 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的关键药物。 PKi_Zh.D  
.2e1S{9  
  病理生理学家陆士新一生致力于肿瘤病因学、化学致癌与癌变机理的研究,首次系统证明了亚硝胺是我国食管癌主要病因,对食管癌研究作出卓越贡献。 UQ5BH%EPb  
%PzQ\c  
  神经药理学家金国章研发的镇痛药物罗痛定已载入国家药典,为中药现代化提供了成功范例。他的研究还为精神分裂症和帕金森氏症治疗药物的研发奠定了药理基础。 k]Zo-xh4  
pss6Oz8  
  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开拓者沈自尹,在临床进行支气管哮喘、肾病综合征激素依赖等中医药治疗研究,开发了急支糖浆、补肾益寿胶囊、补肾防喘片等新药。 ;_iPm?Y8  
'g]hmE  
  病毒学家田波,在国家粮食产量低下时,研究无病毒马铃薯的种植,其方案被广泛应用。温饱基本解决后,又涉足医学病毒,转入对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毒、SARS冠状病毒等的研究。 $Z/klSEf  
Z)/6??/R  
  工程地震学家李玶是新中国最早从事地震构造研究的地质学家之一,多年来承担并完成了长江三峡大坝、大亚湾核电站等国家重大建设工程项目的选址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 N[b   
K>kLUcC7Z  
  泥沙与河床演变专家韩其为,把一生献给泥沙研究和祖国的大江大河。他在三峡、丹江口及小浪底等水库淤积和下游河道冲刷问题以及黄河调水调沙和淮河根治等方面有重大贡献。 mV<i JZh  
*9J1$Wa  
  土木工程材料专家、混凝土领域公认的领军人物孙伟,带领团队攻克难题,指导了数十项国家重大工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三峡工程、长江二桥、南京地铁等项目背后都有其贡献。 [(1O"  
-PM)EGSk{  
  孙伟是出名的“拼命三郎”,70岁时,她每天工作仍达14个小时以上,还带着学生跑建设工地,下井爬桥墩,在烈日下爬300米高的索塔。 ~uB'3`x  
.Y!:x =e  
  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学原校长宁滨在参加世界交通运输大会途中遭遇交通事故逝世。 {1~9vHAZ  
rnu e(t  
  宁滨是我国轨道交通数字化、网络化信号系统的开拓者和领军者之一,为实现我国地铁列控系统的自主可控、铁路大提速、打造“高铁名片”和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作出了突出贡献。 NH'iR!iGo  
GJX4KA8J  
  化学纤维工程技术和管理专家季国标是中国化纤工程技术的主要奠基者、开拓者和技术带头人之一,曾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等职。他“一生为百姓作霓裳”,主持拟定了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我国化纤发展总体规划,对我国纺织工业的技术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N=#4L$@-  
&Cq{ _M  
  建筑结构专家、中国工程设计大师容柏生曾引领中国一代高层设计潮流。他在上世纪80年代,主持设计了当时的中国大陆第一高楼,俗称“63层”的广东国际大厦。广州海运大厦、深圳香格里拉大酒店、广州珠江新城西塔、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高层建筑,也都是容柏生的手笔。 ^;zWWg/d  
yLW/ -%I#u  
育人者 @44P4?;  
p'&*r2_ram  
  历史的接力棒总要传下去,科学研究是承前启后、不断超越的伟业,这些科学家们大都在科研攻关的同时,视教书育人为天职。他们是身先士卒、以身作则、慧眼识英、培养人才的“育人者”。 *xcP`  
+3Y!xD?=  
  当年各领风骚的俊杰已至古稀、耄耋之年,他们愈发急切地关心新一代“接棒人”。 H>?F8R_iq  
_9NVE|c;  
  人造卫星轨道动力学和卫星测控专家李济生为我国建立了卫星精密定轨系统,把卫星定轨精度从千米提高到百米,继而提高到十米量级,又向厘米级跨越。这给“神舟”无人飞船发射试验中的轨道确定和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 0qv$:w)g+v  
8Y# bN*!  
  李济生曾多次呼吁给年轻人创造机会,认为个人名利事小,接力棒交好事大,他说:“我是踩着众人的肩膀一步一步上来的,我国航天测控事业要赢得新世纪,就要培养一大批年轻人,我愿用自己的肩膀为年轻人搭建起攀登的云梯。” "<*awWNI  
?vu_k 'io  
  而电化学家、我国现代电化学重要奠基人之一查全性被誉为“倡导恢复高考第一人”,曾当面向邓小平建言恢复高考并被采纳。1977年冬天,570万年龄不等的考生走进考场,第二年春天,27.3万人踏进大学校门,后来的科学家黄大年、画家罗中立等都在其中。 h~w4, T  
Noh?^@T`Ov  
  我们不轻易用“伟大”来形容人,但这些“大国明星”们是如此伟大。 khAqYu" )  
8%[HYgd5)  
  当他们逐渐远去,把时代与世界交到我们手上,像天空把夜晚留给星河,我们期待,在我们中间,有新的星斗冉冉升起。 XrS\+y3  
7 jjU  
  最后,记住这些名字,记住他们辉煌壮阔的事业—— 6Nt$ZYS  
!9r:&n.\  
  涂铭旌、高长青、于敏、梁敬魁、金国章、阮雪榆、孙伟、王业宁、沈自尹、容柏生、李恒德、汤定元、宁滨、孔祥复、孙忠良、李济生、查全性、卓仁禧、卢永根、陈家镛、章综、王补宣、季国标、李玶、韩其为、胡亚美、张嗣瀛、曾融生、陈星弼、陆士新、孟执中、田波…… ?U_9{}r  
'"'Btxz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王京雪)
lufan 2019-12-21 00:04
32位院士!!
redplum 2019-12-21 00:12
这些人都是牛人
likaihit 2019-12-21 00:13
痛别这些牛人
dushunli 2019-12-21 00:20
伟大的院士!
tassy 2019-12-21 00:54
都是牛人
bairuizheng 2019-12-21 00:55
光辉永存
刘明欢聪慧 2019-12-21 06:31
失去的都是相关领域的开山鼻祖和奠基人,吾辈当自强
从业者007 2019-12-21 07:59
涂铭旌、高长青、于敏、梁敬魁、金国章、阮雪榆、孙伟、王业宁、沈自尹、容柏生、李恒德、汤定元、宁滨、孔祥复、孙忠良、李济生、查全性、卓仁禧、卢永根、陈家镛、章综、王补宣、季国标、李玶、韩其为、胡亚美、张嗣瀛、曾融生、陈星弼、陆士新、孟执中、田波     0@)%h&mD  
     D|_V<'  
         先生千古!
daite1978 2019-12-21 08:11
这些人都是牛人
谭健 2019-12-21 08:28
32位院士!!
伤城vs雾都 2019-12-21 10:00
光辉永存
realyan 2019-12-21 10:13
国家栋梁,大师走好
copland 2019-12-21 10:35
国家栋梁,人民楷模
蠊蠊 2019-12-21 11:30
学习的榜样呀,想起一句话,保持热爱,奔向山海。
wangjin001x 2019-12-21 11:37
2019,痛别32位院士
光设菜鸡 2019-12-21 13:01
都是国家的栋梁
咫尺@天涯 2019-12-21 14:10
缅怀老前辈
mmkevin 2019-12-21 17:14
厉害噢噢噢噢
hit远方 2019-12-21 18:10
痛别2019,远去的伟人
不懂想问 2019-12-21 20:13
光辉永存
torres82 2019-12-21 20:57
痛别这些牛人
巧克力 2019-12-21 22:11
再厉害的同志都有去世的一天,真是遗憾。
查看本帖完整版本: [-- 2019,痛别32位院士 --] [-- top --]

Copyright © 2005-2025 光行天下 蜀ICP备06003254号-1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