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qdesign |
2019-11-16 16:31 |
中科院公示杰出科技成就奖建议名单
11月16日,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公示2019年杰出科技成就奖授奖建议名单。中科院称,根据《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条例》和《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经11月15日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评审委员会(通用领域)评审,形成了2019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授奖建议名单(通用领域),现通过中国科学院院网站公布。 lO+6|oF0 )}|b6{{< 自公布之日起15天内为异议期。任何法人单位和个人对授奖建议名单成果的真实性、水平、创新性及影响评价等如有异议,应以书面并实名形式向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提出。 552yzn1 qGK -f4 以法人单位名义提出的异议,应在异议材料上加盖法人单位公章,并写明联系人地址、电话和电子信箱。以个人名义提出的异议,应在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并写明本人身份证号、工作单位、联系地址、电话和电子信箱。 +3wVcL _VM()n; 凡表明真实身份、如实提出异议意见、提供必要证明材料的异议为有效异议。发展规划局将会同评审专家,对异议受理截止期前受理的有效异议进行核实处理。我们将对异议提出者予以严格保密。 bd&
/B&a sgxD5xj}4 完整建议名单如下: 1;FtQnvH *;u'W|"/~ 广域量子通信研究集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kD;*v= ;jZfVRl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 该研究集体完全自主地研制了世界上首颗空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建成了世界上首条国家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创新性地突破了天地双向高精度光跟瞄、空间高亮度量子纠缠源、抗强度涨落诱骗态量子光源,高速高效率单光子探测以及空间长寿命低噪声单光子探测等关键技术。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从卫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钥分发和从地面到卫星的量子隐形传态,洲际量子密钥分发等系列成果。建设完成的天地一体化的量子通信网络雏形使得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研究水平全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技术发展和空间尺度量子物理基本问题检验前沿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与技术基础。 nMT"Rp -RK R.,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及主要科技贡献: sngM4ikhs ^V;h>X| 潘建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_)yV0 PN"s^]4 主要科技贡献: 制定科学目标和总体技术目标,提出系统总体实验方案,把关重要科学问题和系统关键指标,组织完成科学实验。 fC<pCdsg Smc=-M} 王建宇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Z!eW_""wp /$Ca}> 主要科技贡献: 领导卫星平台和有效载荷的研制, 负责工程任务的日常组织、 管理和指挥,指导卫星系统、科学应用系统的研制。 YQ
_]Jv k >JUOS2 彭承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B3NDx+%m 41oXOB 主要科技贡献: 带领团队完成关键技术攻关、有效载荷和科学应用系统的研制, 共同设计并组织完成科学实验, 推动任务实施。 ;GF+0~5> Wm#F~<$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单位: +`]AutNv K@R *
V 陈宇翱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Zo:Q<$> +B#+' 朱振才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0~( f<: T
P#Hq 舒 嵘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i[V\RKH*F U9/6F8D1Y1 张 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d")TH 3pG i[7<l&K] 周依林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79MF;>=tV F!*tE&Se+ 印 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j^:jV ziXZJ^(FI 任继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G W@g 4Uzx2
廖胜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cuDGo. 5!V%0EQqw 张 亮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FofeQ vp2s)W8W 姜晓军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Uz$.sa /OtLIM+7~{ 黄永梅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efUa[XO K}a3Bj, 陈腾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LAjreC<W l)K8.(2 陈 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Z#znA4;) |SSe n#PYp 刘乃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K|V<e[X[V dK d"2+fH 朱长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J*nWCL JZ>E<U9& 龚海梅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RTQtXv6mD E=$li 龚建村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We'AR3X =tQ^t4_ 马大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K4tY+V ;&OVV+y 主要科技贡献: 马大为研究员在合成方法学和生物活性分子的高效创制方面做出系统性和原创性的贡献。针对铜催化的碳-杂原子键偶联反应,发展了氨基酸和草酰二胺两代配体,突破了反应条件苛刻和普适性差的局限,得到上千次应用,包括两个药物的工业化生产,被国际同行评价为“现代药物发现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每天都要用的反应”。发展了以曲贝替定为代表的多个药物和活性天然产物的高效合成路线,其中曲贝替定的合成路线已经进入工业化生产,为这个被认为是“最难制备的两个抗肿瘤药物之一”提供了更加简洁、经济的方法。发现了一些药物先导化合物,其中有两个候选药物分别在欧洲和中国进入一期临床实验。为我国合成化学的发展做出了基础性贡献。 Dhze2q)o S!6 ? b5 “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工程研究集体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9YgznQ z;Yo76P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 该工程研究集体建成中国自主创新的、世界上口径最大、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 LAMOST,使我国大视场多目标光纤光谱的观测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在世界上首创并实现主动光学控制镜面曲面连续变化的光学系统,突破了望远镜大视场不能兼备大口径的瓶颈;在世界上首创并成功地发展了一块镜面上同时应用薄变形镜面和拼接镜面主动光学的技术;在世界上首次在一个光学系统中同时应用两块大拼接镜面;在世界上首创并成功实现分区并行可控的光纤定位技术,将多目标光纤光谱观测提升到每次4000 个天体。 其研制成功, 开辟了国际上大规模光谱巡天的先河,将我国望远镜研制技术推进到国际前沿。 ]9hXiY {({Rb$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及主要科技贡献: HD!2|b~@ }O+`X) 9 苏定强 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G;he:Bf w:HRzU> 主要科技贡献: LAMOST 方案核心创新思想的提出者,提出面形连续变化的光学系统,突破望远镜大视场不能兼备大口径的瓶颈。 r$WBEt,B ?, m_q+ 崔向群 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5KgAY;| z{wZLqG 主要科技贡献: LAMOST 总工程师,负责方案论证和设计研制、关键创新技术攻关、解决系列重大技术难题,领导项目研制成功。 ./@C ,*m{Q 赵永恒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HZO8 a?1lj,"~R 主要科技贡献: LAMOST 项目总经理,全面负责项目建设、调试、望远镜试运行、巡天观测和数据处理,保证项目研制和巡天顺利进行。 Y{7)$'At v7b+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单位: zJH:`~GxE 32z2c:G 褚家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GAU7w"sE c0f8*O4i 褚耀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5H}d\=z ,R[<+!RS 顾伯忠 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v)+]Ds{ /K :H2?J 李国平 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iT=h}> WGA"e 李 颀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M$"S7d6 -58Sb"f 李新南 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r,Tq";N' TH>7XK<90M 罗阿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1FyauH ;U[W $w[ 施建荣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A@=0r# ZLlAK ?N 王 钢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d$B+xW &xE+PfX 王绶琯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4|h>.^ AsO)BeUD 王亚男 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k2:mIp\ D!rD-e 邢晓正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sUY<W kJ"}JRA< 姚正秋 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UI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