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yqdesign |
2019-10-24 20:48 |
非线性光纤光学(第5版)
内容简介 >3P9 i ;W 光纤是20世纪的重大发明之一,其导光性能臻于完美,很难想象还会有更好的替代者。 M5O'=\+,F 《非线性光纤光学(光学与光电子学 第5版)/经典译丛》是光学、光子学和光纤通信领域的重要译著,主要内容包括脉冲在光纤中的传输、群速度色散、自相位调制、光孤子、偏振效应、交叉相位调制、受激喇曼散射、受激布里渊散射、四波混频、高非线性光纤、新型非线性现象、超连续谱产生等内容,科学归纳为非线性光纤光学,侧重于基本概念和原理,也涉及了一些应用。 _-TOeP8#94 《非线性光纤光学(光学与光电子学 第5版)/经典译丛》理论严谨,处处结合实际例证,特别是紧密结合光纤非线性光学、光纤通信领域的新成果与新问题,图文并茂,说清讲透,且各章都附有习题,适合作为光学、物理学、电子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用书,同时对从事光通信产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从事光纤光学、非线性光学的科学家也是一本非常有用的参考书。 iC*U $+JG
[attachment=96391] On%,l 第1章 导论 /buWAX1 1.1 历史的回顾 -)RJ\V^{9 1.2 光纤的基本特性 N9`97;.X 1.2.1 材料和制造 @|=UrKA N 1.2.2 光纤损耗 !
Rvn'|! 1.2.3 色度色散 c/'M#h)" 1.2.4 偏振模色散 5Eal1Qu 1.3 光纤非线性 oyW00]ka 1.3.1 非线性折射 2fbU-9Rfn 1.3.2 受激非弹性散射 uP6-cs 1.3.3 非线性效应的重要性 >BJ}U_ck 1.4 综述 OZT^\Ky_l 习题 Sn ^Aud 参考文献 )Mi'(C; 第2章 脉冲在光纤中的传输 rS,j;8D- 2.1 麦克斯韦方程组 -[$&s FD 2.2 光纤模式 blp=Hk 2.2.1 本征值方程 J7n5Ps\M 2.2.2 单模条件 -l JYr/MSL 2.2.3 基模特性 -|[~sj-p 2.3 脉冲传输方程 ^aptLJF 2.3.1 非线性脉冲传输 c'rd $ 2.3.2 高阶非线性效应 Fr;lG 2.3.3 喇曼响应函数及其作用 _:%U_U 2.3.4 延伸到多模光纤 \u8,!) 4i 2.4 数值方法 l5HWZs^ 2.4.1 分步傅里叶法 4#h?Wga 2.4.2 有限差分法 QkE,T0,/?h 习题 y\Dn^ 参考文献 6|oWaA\gI 第3章 群速度色散 9GPb$gtx 3.1 不同的传输区域 $',3Pv 3.2 色散感应的脉冲展宽 o8tS 3.2.1 高斯脉冲 h!Y?SO.b 3.2.2 啁啾高斯脉冲 2&x7W* 3.2.3 双曲正割脉冲 PGY9*0n 3.2.4 超高斯脉冲 O#G|
~'., 3.2.5 实验结果 ;dOs0/UM& 3.3 三阶色散 JCcQd01z 3.3.1 啁啾高斯脉冲的演化 k9&@(G[K3 3.3.2 展宽因子 )-q\aX$]) 3.3.3 任意形状脉冲 X'@f"= v9k 3.3.4 超短脉冲测量 f?0D%pxc}& 3.4 色散管理 ,ey0:.!; 3.4.1 群速度色散引起的限制 "&Mou 3.4.2 色散补偿 6Hn)pD#U 3.4.3 三阶色散补偿 ob]dZ 习题 F"=Hp4-C 参考文献 o\60n 第4章 自相位调制 5%&] 4.1 自相位调制感应频谱变化 h~fWE 4.1.1 非线性相移 L~
2q1 4.1.2 脉冲频谱的变化 yZ~b+=UM 4.1.3 脉冲形状和初始啁啾的影响 xx0k$Dqt2I 4.1.4 部分相干效应 cUs L6y 4.2 群速度色散的影响 s ^3[W0hL 4.2.1 脉冲演化 ]?#
#))RUS 4.2.2 展宽因子 JT#7yetk' 4.2.3 光波分裂 J&_3VKrN 4.2.4 实验结果 mmcdtVe 4.2.5 三阶色散效应 h"8QeX:(( 4.2.6 光纤放大器中的自相位调制效应 pI5_Hg 4.3 半解析方法 X(b1/lzA 4.3.1 矩方法 ]4GZ'&m} 4.3.2 变分法 S\b K+ 4.3.3 具体解析解 tIp{},bQ^ 4.4 高阶非线性效应 rg*^w! 4.4.1 自变陡效应 D2)i3vFB 4.4.2 群速度色散对光波冲击的影响 ZMe}M!V 4.4.3 脉冲内喇曼散射 ssT@<Tk^4 习题 @`Wt4< 参考文献 |i u2&p > 第5章 光孤子 #Z!#;%S 5.1 调制不稳定性 u>m'FECXj 5.1.1 线性稳定性分析 x,f>X;04 5.1.2 增益谱 7$#rNYa,z 5.1.3 实验结果 s,kU*kHn 5.1.4 超短脉冲产生 q-H&5K 5.1.5 调制不稳定性对光波系统的影响 5pmQp}}R 5.2 光孤子 7O9n!aJ 5.2.1 逆散射法 |mvM@V;^8{ 5.2.2 基阶孤子 C
rfRLsN] 5.2.3 二阶和高阶孤子 qS|AdkNL 5.2.4 实验验证 LGfmUb-{] 5.2.5 孤子稳定性 ?^F5(B[+Y 5.3 其他类型的孤子 !h*B (, 5.3.1 暗孤子 8(^
,r#Gy 5.3.2 双稳孤子 VAg68EbnF 5.3.3 色散管理孤子 ZHcONYAr 5.3.4 光相似子 4@mso+tk 5.4 孤子微扰 ]Ly8s#<g]N 5.4.1 微扰法 E$R_rX4x 5.4.2 光纤损耗 vU{jda$$# 5.4.3 孤子放大 ]xYa yN!n 5.4.4 孤子互作用 xRB7lV* 5.5 高阶效应 XR<G}x 5.5.1 脉冲参量的矩方程 e lay
=%) 5.5.2 三阶色散 j=\Mx6os 5.5.3 自变陡效应 oAaf)?8 5.5.4 脉冲内喇曼散射 );!dg\U 5.5.5 飞秒脉冲的传输 V>r j$Nc] 习题 97(n\Wt2 参考文献 @f%wd2 第6章 偏振效应 smbUu/ 6.1 非线性双折射 jQkUNPHu 6.1.1 非线性双折射的起源 -? Ejbko 6.1.2 耦合模方程 d _uFY: 6.1.3 椭圆双折射光纤 )6g&v'dq 6.2 非线性相移 {n6\g]p3 6.2.1 无色散交叉相位调制 zG<0CZQ8 6.2.2 光克尔效应 TRo4I{L6S 6.2.3 脉冲整形 |w4(rs- 6.3 偏振态的演化 tbY SK 6.3.1 解析解 {)@ j77P 6.3.2 邦加球表示法 j $KM9 6.3.3 偏振不稳定性 $CM4&{B"i 6.3.4 偏振混沌 F46O!xb% 6.4 矢量调制不稳定性 8>m1UO Nr 6.4.1 低双折射光纤 N:d
D*[QZ 6.4.2 高双折射光纤 .1 Vu-@ 6.4.3 各向同性光纤 @
E >eq.m 6.4.4 实验结果 dbg|VoNf 6.5 双折射和孤子 rrYp'L 6.5.1 低双折射光纤 9X.gg$P 6.5.2 高双折射光纤 bIq-1
Y( 6.5.3 孤子牵引逻辑门 Na-q%ru 6.5.4 矢量孤子 e`vUK.UoW 6.6 随机双折射 yTP[,bM 6.6.1 偏振模色散 2=Jmi?k 6.6.2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矢量形式 u^!&{ q 6.6.3 偏振模色散对孤子的影响 >d'EInSF 习题 UJ
O]sD`i 参考文献 A7.JFf> 第7章 交叉相位调制
KzIt 7.1 交叉相位调制感应的非线性耦合 o%$<LaQG5 7.1.1 非线性折射率 ]S*E 7.1.2 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 .\)--+( 7.2 交叉相位调制感应的调制不稳定性 6NU8HJp 7.2.1 线性稳定性分析 <
rv1IJ 7.2.2 实验结果 zz[g{[SN 7.3 交叉相位调制配对孤子 P"2Q&M_/ 7.3.1 亮-暗孤子对 9&&kgKKGQ 7.3.2 亮-灰孤子对 %}\ vW 7.3.3 周期解 N"&$b_u[ 7.3.4 多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 t
CkoYrvT 7.4 频域和时域效应 G3oxa/mO 7.4.1 非对称频谱展宽 LRhP7D+A 7.4.2 非对称时域变化 gD,A9a(3 7.4.3 高阶非线性效应 9UB??049z 7.5 交叉相位调制的应用 Z3Bo@`&? 7.5.1 交叉相位调制感应的脉冲压缩 {6-;P#Q0_ 7.5.2 交叉相位调制感应的光开关 u=1B^V,6V 7.5.3 交叉相位调制感应的非互易性 4V!1/w 7.6 偏振效应 {K< ~
vj; 7.6.1 交叉相位调制的矢量理论 X+/{%P!w 7.6.2 偏振演化 yLV2>kq 7.6.3 偏振相关频谱展宽 xU#]w6 7.6.4 脉冲捕获和压缩 O_qu;Dx! 7.6.5 交叉相位调制感应光波分裂 _-g-'Hr+N 7.7 双折射光纤中的交叉相位调制效应 .ruqRGe/ 7.7.1 低双折射光纤 |^
2rtI 7.7.2 高双折射光纤 )i},@T8[ 习题 _G_ &Me0 参考文献 Z $ p^v*y 第8章 受激喇曼散射 de*,MkZN 8.1 基本概念 f0:EQYYZ 8.1.1 喇曼增益谱 eTLI/?|+N 8.1.2 喇曼阈值 WHZe)|n 8.1.3 耦合振幅方程 C}t+t 8.1.4 四波混频效应 d#X&Fi 8.2 准连续受激喇曼散射 ,Zf
:R 8.2.1 单通喇曼产生 ;9 =}_h)] 8.2.2 光纤喇曼激光器 xc:`}4 8.2.3 光纤喇曼放大器 -wPuml!hZ| 8.2.4 喇曼串扰 FKDamHL< 8.3 短泵浦脉冲的受激喇曼散射 Lf$Q
%eM0 8.3.1 脉冲传输方程 N]3-L`t 8.3.2 无色散情形 vE^h}~5U 8.3.3 群速度色散效应
w0q?\qEX 8.3.4 喇曼感应折射率变化 XhJ P87A 8.3.5 实验结果 ph}wnIW] 8.3.6 同步泵浦光纤喇曼激光器 03i?"MvNo 8.3.7 短脉冲喇曼放大 }I`
ku.@5 8.4 孤子效应 yVu^
> 8.4.1 喇曼孤子 hfl%r9o 8.4.2 光纤喇曼孤子激光器 +ZD[[+ 8.4.3 孤子效应脉冲压缩 WHhR)$zC 8.5 偏振效应 ]6?c8/M 8.5.1 喇曼放大的矢量理论 X_^_r{ 8.5.2 偏振模色散效应对喇曼放大的影响 ="'rH.n # 习题 eG[umv.9b 参考文献 ]4LT# 第9章 受激布里渊散射 nr<}Hc^f- 9.1 基本概念 's56L,^: 9.1.1 受激布里渊散射的物理过程 "-~D!{rS 9.1.2 布里渊增益谱 0+VncL)u 9.2 准连续受激布里渊散射 7cOg(6N 9.2.1 布里渊阈值 #*ZnA, 9.2.2 偏振效应 b.w(x*a 9.2.3 控制受激布里渊散射阈值的方法 C+Fh$ 9.2.4 实验结果 )%H5iSNG$P 9.3 光纤布里渊放大器 os"[Iji 9.3.1 增益饱和 Jq$6$A,f 9.3.2 放大器设计和应用 j?Jd@(*y$ 9.4 受激布里渊散射动力学 |}]JWsuB 9.4.1 耦合振幅方程 utFcFdX 9.4.2 利用Q开关脉冲的受激布里渊散射 .:|#9%5 9.4.3 受激布里渊散射感应的折射率变化 IV
3@6t4k 9.4.4 弛豫振荡 &K}(A{ 9.4.5 调制不稳定性和混沌 %~8](]p 9.5 光纤布里渊激光器 >M8^Jgh 9.5.1 连续运转方式 OyG_thX 9.5.2 脉冲运转方式 a?xq*|? 习题 %BKR} 参考文献 >? A `C!i 第10章 四波混频 /v|68x6 10.1 四波混频的起源 !4b;>y=m 10.2 四波混频理论 l/y
Kc8^< 10.2.1 耦合振幅方程 J?qcRg`1E 10.2.2 耦合振幅方程的近似解 C[87f-g 10.2.3 相位匹配效应 hVt+%tmNy 10.2.4 超快四波混频过程 i\DHIzGp[ 10.3 相位匹配技术 nIN%<3U2 10.3.1 物理机制 `|ck5DZT5L 10.3.2 多模光纤中的相位匹配 QB.*R? A 10.3.3 单模光纤中的相位匹配 #P,[fgNy 10.3.4 双折射光纤中的相位匹配 J*6n6 10.4 参量放大 fjK]m.w 10.4.1 早期工作的回顾 9 FFfRIVY 10.4.2 光纤参量放大器的增益谱和带宽 J!TK*\a2 10.4.3 单泵浦结构 LK-K_!F 10.4.4 双泵浦结构 0D]Yz`n3 10.4.5 泵浦消耗效应 JK'_P}[]I 10.5 偏振效应 IW] 841 10.5.1 四波混频的矢量理论 _]PfeCn:j 10.5.2 参量增益的偏振相关性 T$N08aju# 10.5.3 线偏振和圆偏振泵浦 8ZDqqz^C0 10.5.4 残余光纤双折射效应 Kj1#R 10.6 四波混频的应用 .xc/2:m9 10.6.1 参量振荡器 D=I5[t0c4 10.6.2 超快信号处理 }5Tyz i( 10.6.3 量子关联和噪声压缩 Gad2EEZ%0 10.6.4 相敏放大 0F0(]7g^ 习题 ~"<VUJ=Ly: 参考文献 r#6l?+W ; 第11章 高非线性光纤 pg& ]F 11.1 非线性参量 lj SR?:\ 11.1.1 n2的单位和数值 5 1CU@1Ie 11.1.2 自相位调制法 MIXrLh3 11.1.3 交叉相位调制法 dc@wf;o 11.1.4 四波混频法 C$re$9U 11.1.5 n2值的变化 glKs8^W 11.2 石英包层光纤 O^="T^J 11.3 空气包层锥形光纤 3PR7g 11.4 微结构光纤 w2C!>fJ]1 11.4.1 设计和制造 Z$m2rZ# 11.4.2 模式和色散特性 PuoJw~^h 11.4.3 空芯光子晶体光纤 5P t} 11.4.4 布拉格光纤 ,%b1 ]zZQ 11.5 非石英光纤 (!&O4C5 11.5.1 硅酸铅光纤 ka9v2tE\ 11.5.2 硫化物光纤 &+w!'LSaD 11.5.3 氧化铋光纤 *d,n2a#n5 11.6 脉冲在细芯光纤中的传输 F>_lp,G 11.6.1 矢量理论 8wx#,Xa
11.6.2 频率相关的模式分布 -Fw4;&> 习题 'JKvy(n> 参考文献 #O974f8 第12章 新型非线性现象 eiSO7cGy 12.1 孤子分裂和色散波 \#oV<MR 12.1.1 二阶和高阶孤子的分裂 fdEj#Ux<H 12.1.2 色散波产生 wb
Tg 12.2 脉冲内喇曼散射 JA(q>>4 12.2.1 通过孤子分裂增强的喇曼感应频移 &7kSLat+9{ 12.2.2 互相关技术 rJ~(Xu>,s 12.2.3 通过喇曼感应频移调谐波长 GC#95 12.2.4 双折射效应 J<$'^AR9"q 12.2.5 喇曼感应频移的抑制 jw%FZ 12.2.6 零色散波长附近的孤子动力学 xXh]z| 12.2.7 多峰喇曼孤子 Z
7ZMu 12.3 四波混频 Dlsa( 12.3.1 四阶色散的作用 9NoPrR=x1 12.3.2 光纤双折射的作用 (L 12.3.3 参量放大器和波长变换器 *oJ>4S 12.3.4 可调谐光纤参量振荡器 JI; i1@|b 12.4 二次谐波产生 F-OZIo 12.4.1 物理机制 =ir;m 12.4.2 热极化和准相位匹配 {$eZF_}Y^ 12.4.3 二次谐波产生理论 #Q)w$WR 12.5 三次谐波产生 RKZk/ly 12.5.1 高非线性光纤中的三次谐波产生 D)eKq!_ 12.5.2 群速度失配效应 `2U/O .rV 12.5.3 光纤双折射效应 F"0jr7 习题 R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