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yqdesign |
2019-10-24 20:48 |
非线性光纤光学(第5版)
内容简介 C@!bd+' 光纤是20世纪的重大发明之一,其导光性能臻于完美,很难想象还会有更好的替代者。 TF~cDn 《非线性光纤光学(光学与光电子学 第5版)/经典译丛》是光学、光子学和光纤通信领域的重要译著,主要内容包括脉冲在光纤中的传输、群速度色散、自相位调制、光孤子、偏振效应、交叉相位调制、受激喇曼散射、受激布里渊散射、四波混频、高非线性光纤、新型非线性现象、超连续谱产生等内容,科学归纳为非线性光纤光学,侧重于基本概念和原理,也涉及了一些应用。 `Ln1g@ 《非线性光纤光学(光学与光电子学 第5版)/经典译丛》理论严谨,处处结合实际例证,特别是紧密结合光纤非线性光学、光纤通信领域的新成果与新问题,图文并茂,说清讲透,且各章都附有习题,适合作为光学、物理学、电子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用书,同时对从事光通信产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从事光纤光学、非线性光学的科学家也是一本非常有用的参考书。 <{IeCir
[attachment=96391] <$Djags,F 第1章 导论 d"OYq 1.1 历史的回顾 =4
NKXP~C 1.2 光纤的基本特性 Xa_:B\ic 1.2.1 材料和制造 =}'7}0M_= 1.2.2 光纤损耗 T$1(6<:+. 1.2.3 色度色散 N9 TM 1.2.4 偏振模色散 gdkHaLL" 1.3 光纤非线性 j<A<\K 1.3.1 非线性折射 SXx4^X 1.3.2 受激非弹性散射 k_`YVsEYP 1.3.3 非线性效应的重要性 bK k7w#y 1.4 综述 :
`,#z?Rk 习题 \|6Q]3l 参考文献 m'WGK`WIm 第2章 脉冲在光纤中的传输 %e+{wU}w?2 2.1 麦克斯韦方程组 !*PX- 2.2 光纤模式 ]-jaIvM 2.2.1 本征值方程 Mo]aB:a 2.2.2 单模条件 @./@"mR< 2.2.3 基模特性 "rHPcp"m 2.3 脉冲传输方程 c3(0BSv 2.3.1 非线性脉冲传输 \-D[C+1( 2.3.2 高阶非线性效应 2/ejU,S 2.3.3 喇曼响应函数及其作用 <K
<|G 2.3.4 延伸到多模光纤 `l 2.4 数值方法 UaBNoD 2.4.1 分步傅里叶法 \_ MWZRMc5 2.4.2 有限差分法 # blh9.V&F 习题 K0Lc~n/ 参考文献 #g~]2x 第3章 群速度色散 VVqpzDoXG 3.1 不同的传输区域 !eP0b~$/^J 3.2 色散感应的脉冲展宽 LBIEG_/m 3.2.1 高斯脉冲 0s6eF+bs 3.2.2 啁啾高斯脉冲 .&.L@CRH 3.2.3 双曲正割脉冲 <7o@7r'0 3.2.4 超高斯脉冲 M$e$%kPShE 3.2.5 实验结果 f{U,kCv 3.3 三阶色散 Ict+|<f 3.3.1 啁啾高斯脉冲的演化 7-mo\jw< 3.3.2 展宽因子 ;}'Z2gZB 3.3.3 任意形状脉冲
j]m|}n 3.3.4 超短脉冲测量 ~*L@|? 3.4 色散管理 \~.elKw<U 3.4.1 群速度色散引起的限制 0aGAF ] 3.4.2 色散补偿 3
<Zo{; 3.4.3 三阶色散补偿 40$9./fe) 习题 n1)]. ` 参考文献 USH>`3 第4章 自相位调制 :Yn{:%p 4.1 自相位调制感应频谱变化 caZEZk#r; 4.1.1 非线性相移 m}+_z^@j9 4.1.2 脉冲频谱的变化 !J(6E:,b# 4.1.3 脉冲形状和初始啁啾的影响 {'cdi` 4.1.4 部分相干效应 sI@kS^ 4.2 群速度色散的影响 ' wKTWmf?\ 4.2.1 脉冲演化 R^rA.7T 4.2.2 展宽因子 n6{nx[%7N7 4.2.3 光波分裂 *}Rd%' 4.2.4 实验结果 :AyZe7:(D 4.2.5 三阶色散效应 rLcXo%w 4.2.6 光纤放大器中的自相位调制效应 \3whM6tK 4.3 半解析方法 Fl++rUT 4.3.1 矩方法 |`Be( 4.3.2 变分法 'Me(qpsq 4.3.3 具体解析解 wD SSgk 4.4 高阶非线性效应 e r"gPW 4.4.1 自变陡效应 wV'_{/WM 4.4.2 群速度色散对光波冲击的影响 P7!gUxcv9Y 4.4.3 脉冲内喇曼散射 ~TjTd 习题 F2v9XMi 参考文献 D1EHT} 第5章 光孤子 cyWDtq 5.1 调制不稳定性 \8`^QgV`@ 5.1.1 线性稳定性分析 I bE Nq 5.1.2 增益谱 ar@ysBy 5.1.3 实验结果 t_Ul;HVPS 5.1.4 超短脉冲产生 M B,Z4 ^ 5.1.5 调制不稳定性对光波系统的影响 }tedh 5.2 光孤子 /_r{7Gq. 5.2.1 逆散射法 C12y_E8Un 5.2.2 基阶孤子 b2YOnV 5.2.3 二阶和高阶孤子 %j ?7O00@ 5.2.4 实验验证 uQkQ#'e| 5.2.5 孤子稳定性 E /V`NqC 5.3 其他类型的孤子 Y4*?QBYA 5.3.1 暗孤子 > u=nGeO 5.3.2 双稳孤子 -3C$br 5.3.3 色散管理孤子 (Jk:Qz5 5.3.4 光相似子 yJw4!A 1! 5.4 孤子微扰 E5$uvxCI 5.4.1 微扰法 LdyE*u_ 5.4.2 光纤损耗 c1StA 5.4.3 孤子放大 < !]7Gt 5.4.4 孤子互作用 ~T&X#i 5.5 高阶效应 KQ.cd]6 5.5.1 脉冲参量的矩方程 NjSjE_S2B8 5.5.2 三阶色散 ;\t(c 5.5.3 自变陡效应 Y+"Gx;F> 5.5.4 脉冲内喇曼散射 U66oe3W 5.5.5 飞秒脉冲的传输 r'u[>uY 习题 XPcx"zv\ 参考文献 m`8tHHF 第6章 偏振效应 R= *vPS 6.1 非线性双折射 t8-LPq 6.1.1 非线性双折射的起源 |*zvaI(} 6.1.2 耦合模方程 sB`zk[R; 6.1.3 椭圆双折射光纤 }pv<<7}| 6.2 非线性相移 ,y/N^^\ 6.2.1 无色散交叉相位调制 +6x:+9S 6.2.2 光克尔效应 CB?,[#r5f 6.2.3 脉冲整形 j(\jYH> 6.3 偏振态的演化 ~kPZh1n` 6.3.1 解析解 Y--Uo|H 6.3.2 邦加球表示法 )"<:Md$7 6.3.3 偏振不稳定性 S|ADu]H( 6.3.4 偏振混沌 :@+@vM;gh 6.4 矢量调制不稳定性 5[$jrG\! 6.4.1 低双折射光纤 )UG<KcdI 6.4.2 高双折射光纤 '>r"+X^W 6.4.3 各向同性光纤 o^~KAB7 6.4.4 实验结果 pc<A
,? 6.5 双折射和孤子 @0q*50 6.5.1 低双折射光纤 +jX.::UPm 6.5.2 高双折射光纤 \+sP<'~M 6.5.3 孤子牵引逻辑门 B!z5P"C(~ 6.5.4 矢量孤子 w\ 7aAf3O 6.6 随机双折射 rfxLCiV 6.6.1 偏振模色散 ,Mw;kevw 6.6.2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矢量形式 fHwr6"DJ 6.6.3 偏振模色散对孤子的影响 QsH Fk5) 习题 L<TL6 参考文献 a]_eSU@ 第7章 交叉相位调制 8&9'1X5)8_ 7.1 交叉相位调制感应的非线性耦合 FBJ Lkg0 7.1.1 非线性折射率 BA|*V[HBE 7.1.2 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 j4.deQ, 7.2 交叉相位调制感应的调制不稳定性 !RwOUCk
7.2.1 线性稳定性分析 pwO
U6A! 7.2.2 实验结果 {F+iL&e) 7.3 交叉相位调制配对孤子 {H%1sI 7.3.1 亮-暗孤子对 W02swhS 7.3.2 亮-灰孤子对 ]AzDkKj 7.3.3 周期解 Nb@zn0A(; 7.3.4 多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 tXnD>H YV 7.4 频域和时域效应 \ )n'Ywr 7.4.1 非对称频谱展宽 xBi``x2eY 7.4.2 非对称时域变化 xiG_l-2l 7.4.3 高阶非线性效应 SV96eYT< 7.5 交叉相位调制的应用 ?_7^MP> 7.5.1 交叉相位调制感应的脉冲压缩 VCUEzR0 7.5.2 交叉相位调制感应的光开关 C|Vz
`FY 7.5.3 交叉相位调制感应的非互易性 j-j,0!T~b 7.6 偏振效应 eC41PQ3=1' 7.6.1 交叉相位调制的矢量理论 )$e_CJ}9e 7.6.2 偏振演化 IF$*6
,v.z 7.6.3 偏振相关频谱展宽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