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qdesign |
2019-10-24 20:48 |
非线性光纤光学(第5版)
内容简介 *Tas`WA 光纤是20世纪的重大发明之一,其导光性能臻于完美,很难想象还会有更好的替代者。 qJ;jfh! 《非线性光纤光学(光学与光电子学 第5版)/经典译丛》是光学、光子学和光纤通信领域的重要译著,主要内容包括脉冲在光纤中的传输、群速度色散、自相位调制、光孤子、偏振效应、交叉相位调制、受激喇曼散射、受激布里渊散射、四波混频、高非线性光纤、新型非线性现象、超连续谱产生等内容,科学归纳为非线性光纤光学,侧重于基本概念和原理,也涉及了一些应用。 ?@BTGUK"C 《非线性光纤光学(光学与光电子学 第5版)/经典译丛》理论严谨,处处结合实际例证,特别是紧密结合光纤非线性光学、光纤通信领域的新成果与新问题,图文并茂,说清讲透,且各章都附有习题,适合作为光学、物理学、电子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用书,同时对从事光通信产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从事光纤光学、非线性光学的科学家也是一本非常有用的参考书。 ]@dZ{H|
[attachment=96391] 2K<
8 第1章 导论 wE[]6\_x1 1.1 历史的回顾 N<|@ymi 1.2 光纤的基本特性 1cxrH+N 1.2.1 材料和制造 N+++4; 1.2.2 光纤损耗 e_#._Pi 1.2.3 色度色散 .+qQYDEw 1.2.4 偏振模色散 0x'#_G65y 1.3 光纤非线性 `lQ3C{} 1.3.1 非线性折射 OJ,` 1.3.2 受激非弹性散射 V:qSy#e 1.3.3 非线性效应的重要性 tU4s'J 1.4 综述 Ci?Ss+| 习题 Z LB4m` 参考文献 ^]7}YF2| 第2章 脉冲在光纤中的传输 !5.8]v 2.1 麦克斯韦方程组 8?J&`e/ 2.2 光纤模式 E'G4Y- 2.2.1 本征值方程 ?!;7:VIE 2.2.2 单模条件 | 1E|hh@k 2.2.3 基模特性 #EO9UW5 2.3 脉冲传输方程 &]8P1{ 2.3.1 非线性脉冲传输 LwrUQ) 2.3.2 高阶非线性效应 0":ib0= 2.3.3 喇曼响应函数及其作用 l9}3XI.= 2.3.4 延伸到多模光纤 b8~Bazk 2.4 数值方法 3_txg>P" 2.4.1 分步傅里叶法 c0PIc^R(@ 2.4.2 有限差分法 Kw-gojZ 习题 =5Q]m6-SgV 参考文献 ?>hPO73{ 第3章 群速度色散 y603$Cv 3.1 不同的传输区域 @<&5J7fb 3.2 色散感应的脉冲展宽 4NGA/
G 3.2.1 高斯脉冲 >{N9kWY 3.2.2 啁啾高斯脉冲 *vflscgt 3.2.3 双曲正割脉冲 :QpuO1Gu 3.2.4 超高斯脉冲 ~5_Ad\n9 3.2.5 实验结果 &Nj3h(Ll 3.3 三阶色散 w,w{/T+B 3.3.1 啁啾高斯脉冲的演化 #i@;J]x( 3.3.2 展宽因子 u\ #"L 3.3.3 任意形状脉冲 PfreAEv, 3.3.4 超短脉冲测量 {aY%gk?y#> 3.4 色散管理 p!>oo1& 3.4.1 群速度色散引起的限制 ,-izEr 3.4.2 色散补偿 mFg<dTx0c8 3.4.3 三阶色散补偿 21
O'M 习题 Q o?O:
参考文献 /s?r`' j[ 第4章 自相位调制 hn^<;av= 4.1 自相位调制感应频谱变化 U@gn;@\ 4.1.1 非线性相移 E5)b 4.1.2 脉冲频谱的变化 eAXc:222 4.1.3 脉冲形状和初始啁啾的影响 =+ytTQc*ot 4.1.4 部分相干效应 TcIcS]w% 4.2 群速度色散的影响 qDv93 4.2.1 脉冲演化 ABF"~=aL 4.2.2 展宽因子 <Fi%iA 4.2.3 光波分裂 {XNREjhm 4.2.4 实验结果 fBalTk;G{U 4.2.5 三阶色散效应 p<zSJLN 4.2.6 光纤放大器中的自相位调制效应 Y,WuBH 4.3 半解析方法 >_o} 4.3.1 矩方法 e<=cdze 4.3.2 变分法 ~;1l9^N| 4.3.3 具体解析解 P/c&@_b 4.4 高阶非线性效应 lLp^Gt^}w( 4.4.1 自变陡效应 4kG,*3&2 4.4.2 群速度色散对光波冲击的影响 X}tVmO? 4.4.3 脉冲内喇曼散射 <<(wa
j 习题 dQ_!)f&w1 参考文献 3D`YZ#M 第5章 光孤子 vg
D77 5.1 调制不稳定性 k%D+Y(WGz8 5.1.1 线性稳定性分析 ?0)&U 5.1.2 增益谱 \=uKHNP?# 5.1.3 实验结果 b
/@#}Gc 5.1.4 超短脉冲产生 OJ/,pLYu 5.1.5 调制不稳定性对光波系统的影响 E0u~i59Z 5.2 光孤子 A3|Dz&@: 5.2.1 逆散射法 Cg&e(
5.2.2 基阶孤子 RT)d ]u 5.2.3 二阶和高阶孤子 -sw
. 5.2.4 实验验证 WpF2)R}G= 5.2.5 孤子稳定性 <4_X P.N 5.3 其他类型的孤子 Rn{iaM2Y< 5.3.1 暗孤子 nX(+s*Y+w 5.3.2 双稳孤子 zY,r9<I8_x 5.3.3 色散管理孤子 oN{Z+T : 5.3.4 光相似子 I 4,K43| 5.4 孤子微扰 !X"K=zt" 5.4.1 微扰法 $4tWI O 5.4.2 光纤损耗 $/.zm;D 5.4.3 孤子放大 1jN-4& 5.4.4 孤子互作用 4zJtOK?r" 5.5 高阶效应 "kMguK}c 5.5.1 脉冲参量的矩方程 W0epAGrB 5.5.2 三阶色散 LXEfPLS 5.5.3 自变陡效应 3
|hHR 5.5.4 脉冲内喇曼散射 `0P$#5? 5.5.5 飞秒脉冲的传输 ?RK]FP"A 习题 Au4yBm
u 参考文献 EGZb7:Y? 第6章 偏振效应 dgA-MQ5{ 6.1 非线性双折射 >p.O0G
gg 6.1.1 非线性双折射的起源 Q(<)KZIK 6.1.2 耦合模方程 qQ"Fv|]~> 6.1.3 椭圆双折射光纤 ^go7_y 6.2 非线性相移 7N:Y?Hi\ 6.2.1 无色散交叉相位调制 q)Fq
i 6.2.2 光克尔效应 dl~%MWAVb 6.2.3 脉冲整形 rb1`UG"h$ 6.3 偏振态的演化 &4b&X0pU 6.3.1 解析解 <Wp
QbQM 6.3.2 邦加球表示法 PI`jExL 6.3.3 偏振不稳定性 n@U n 6.3.4 偏振混沌 4?-.ZUT-1 6.4 矢量调制不稳定性 xZ4~Oo@@_' 6.4.1 低双折射光纤 &_"]5/"( 6.4.2 高双折射光纤 "FTfk 6.4.3 各向同性光纤 =!`j7#: 6.4.4 实验结果 hir4ZO%Zt 6.5 双折射和孤子 'bo~%WA]n 6.5.1 低双折射光纤 T}"6wywM 6.5.2 高双折射光纤 ^}:# 6.5.3 孤子牵引逻辑门 #B:hPZM1 6.5.4 矢量孤子 UN zlN 6.6 随机双折射 %*&UJpbA 6.6.1 偏振模色散 Sqo
:- 6.6.2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矢量形式 i { \%e 6.6.3 偏振模色散对孤子的影响 #m[|2R 习题 ,t`Kv1 参考文献 sO.`x* 第7章 交叉相位调制 Kt"BE j 7.1 交叉相位调制感应的非线性耦合 6IWxPt~ 7.1.1 非线性折射率 OtGb<v<_H 7.1.2 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 'JNElXqrv 7.2 交叉相位调制感应的调制不稳定性 f|R"uW + 7.2.1 线性稳定性分析 >lBD<;T 7.2.2 实验结果 N_pJk2E 7.3 交叉相位调制配对孤子 3bDQk
:L 7.3.1 亮-暗孤子对 %-<'QYYP 7.3.2 亮-灰孤子对 /w]!wM 7.3.3 周期解 lKlU-4 7.3.4 多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 t`+'r}=d 7.4 频域和时域效应 PJ2qfYsH=> 7.4.1 非对称频谱展宽 "R3d+p 7.4.2 非对称时域变化 -.T&(&>^ 7.4.3 高阶非线性效应 ^D<r 7.5 交叉相位调制的应用 7f~Sf 7.5.1 交叉相位调制感应的脉冲压缩 40|,*wi 7.5.2 交叉相位调制感应的光开关 +3&zN( 7.5.3 交叉相位调制感应的非互易性 Q4*fc^?u 7.6 偏振效应 SF5@Vg 7.6.1 交叉相位调制的矢量理论 q+[SbG& 7.6.2 偏振演化 (sQr X{~ 7.6.3 偏振相关频谱展宽 \#rIQOPl? 7.6.4 脉冲捕获和压缩 z^GDJddG 7.6.5 交叉相位调制感应光波分裂 !w H'b 7.7 双折射光纤中的交叉相位调制效应 y|Ir._bt 7.7.1 低双折射光纤 me'd6!O9- 7.7.2 高双折射光纤 #?XQ7Im 习题 3 q`)* 参考文献 RKPD4e>% 第8章 受激喇曼散射 *bxzCI7b 8.1 基本概念 ZvUCI8 8.1.1 喇曼增益谱 ]>+PnP35G 8.1.2 喇曼阈值 j~FD{%4N 8.1.3 耦合振幅方程 eQVZO>)P1+ 8.1.4 四波混频效应 V13BB44 8.2 准连续受激喇曼散射 zLF?P3^ 8.2.1 单通喇曼产生 MSV2ip3 8.2.2 光纤喇曼激光器 hRq3C1mR 8.2.3 光纤喇曼放大器
!xwG%{_ 8.2.4 喇曼串扰 kFQ8
y~>y} 8.3 短泵浦脉冲的受激喇曼散射 efD)S92 8.3.1 脉冲传输方程 lhi_6&&[8 8.3.2 无色散情形 >y}M.Mm 8.3.3 群速度色散效应 D)@YI.T 8.3.4 喇曼感应折射率变化 /"?HZ% W 8.3.5 实验结果 7^M9qTEHp 8.3.6 同步泵浦光纤喇曼激光器 W,K%c= 8.3.7 短脉冲喇曼放大 ?]rPRV 8.4 孤子效应 _$p$") 8.4.1 喇曼孤子 NBF MN% 8.4.2 光纤喇曼孤子激光器 @rHK(25+d 8.4.3 孤子效应脉冲压缩 ^::EikpF% 8.5 偏振效应 R@wjccu 8.5.1 喇曼放大的矢量理论 FVKW9"AyW 8.5.2 偏振模色散效应对喇曼放大的影响 ncSFj.}w] 习题 Hk7q{`:N 参考文献 8v71e> 第9章 受激布里渊散射 dVQ-k 9.1 基本概念 NWd<+-pC6 9.1.1 受激布里渊散射的物理过程 XUF\r]B,9 9.1.2 布里渊增益谱 2jbIW* 9.2 准连续受激布里渊散射 af|5n><~A 9.2.1 布里渊阈值 X{^}\,cVtG 9.2.2 偏振效应 &h~Xq^ 9.2.3 控制受激布里渊散射阈值的方法 c,Euv>*` 9.2.4 实验结果 87WBM;$&s 9.3 光纤布里渊放大器 >I<r)w] 9.3.1 增益饱和 tV9LD>3 9.3.2 放大器设计和应用
[|~2X> 9.4 受激布里渊散射动力学 }@+NN
?P 9.4.1 耦合振幅方程 kqb0>rYa 9.4.2 利用Q开关脉冲的受激布里渊散射 Lw'9 9.4.3 受激布里渊散射感应的折射率变化 2Sq_Tw3^ 9.4.4 弛豫振荡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