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光行天下 -> 光电资讯及信息发布 -> 非线性光纤光学(第5版) [点此返回论坛查看本帖完整版本] [打印本页]

cyqdesign 2019-10-24 20:48

非线性光纤光学(第5版)

内容简介 -%asHDQ{  
光纤是20世纪的重大发明之一,其导光性能臻于完美,很难想象还会有更好的替代者。 :`bC3Mr  
《非线性光纤光学(光学与光电子学 第5版)/经典译丛》是光学、光子学和光纤通信领域的重要译著,主要内容包括脉冲在光纤中的传输、群速度色散、自相位调制、光孤子、偏振效应、交叉相位调制、受激喇曼散射、受激布里渊散射、四波混频、高非线性光纤、新型非线性现象、超连续谱产生等内容,科学归纳为非线性光纤光学,侧重于基本概念和原理,也涉及了一些应用。 owAO&"C  
《非线性光纤光学(光学与光电子学 第5版)/经典译丛》理论严谨,处处结合实际例证,特别是紧密结合光纤非线性光学、光纤通信领域的新成果与新问题,图文并茂,说清讲透,且各章都附有习题,适合作为光学、物理学、电子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用书,同时对从事光通信产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从事光纤光学、非线性光学的科学家也是一本非常有用的参考书。 $Z]&3VxxY  
[attachment=96391]
p+d-7'?I  
第1章 导论 fkV@3sj  
1.1 历史的回顾 rAenx Z,tF  
1.2 光纤的基本特性 /v{+V/'+  
1.2.1 材料和制造 Z vysLHj  
1.2.2 光纤损耗 GY~$<^AK  
1.2.3 色度色散 \-\>JPO~<  
1.2.4 偏振模色散 8Y($ F2  
1.3 光纤非线性 l1+l@r\  
1.3.1 非线性折射 RTOA'|[0M  
1.3.2 受激非弹性散射 Rlq7.2cP  
1.3.3 非线性效应的重要性 $RD~,<oEm  
1.4 综述 }icCp)b>v  
习题 DH(<{ #u  
参考文献 t>j_C{X1(  
第2章 脉冲在光纤中的传输 _#8hgwf>  
2.1 麦克斯韦方程组 j}+3+ 8D  
2.2 光纤模式 LF dvz0  
2.2.1 本征值方程 AxEyXT(h5  
2.2.2 单模条件 \]X.f&u  
2.2.3 基模特性 &jqaW 2  
2.3 脉冲传输方程 =*\s`ox`  
2.3.1 非线性脉冲传输 eM7@!CdA9q  
2.3.2 高阶非线性效应 }3Es&p$9  
2.3.3 喇曼响应函数及其作用 ":]X r!e  
2.3.4 延伸到多模光纤 @v-^j  
2.4 数值方法 S=@+qcI  
2.4.1 分步傅里叶法 &.A_d+K&  
2.4.2 有限差分法 8`4M4" lj  
习题 (v]%kXy/G  
参考文献 _4S^'FDo  
第3章 群速度色散  o E+'@  
3.1 不同的传输区域 mqSVd^  
3.2 色散感应的脉冲展宽 mF7 Ak&So^  
3.2.1 高斯脉冲 *$Q>Om]  
3.2.2 啁啾高斯脉冲 QPlU+5Cx  
3.2.3 双曲正割脉冲 k/K)nH@)  
3.2.4 超高斯脉冲 (NJ{>@&  
3.2.5 实验结果 "{0G,tdA  
3.3 三阶色散 5y#,z`S  
3.3.1 啁啾高斯脉冲的演化 M 8},RR@{  
3.3.2 展宽因子 8_Oeui(i  
3.3.3 任意形状脉冲 vq$6e*A  
3.3.4 超短脉冲测量 hRkCB  
3.4 色散管理 Y=S0|!u  
3.4.1 群速度色散引起的限制 IwyA4Ak Ru  
3.4.2 色散补偿 g6M>S1oOO  
3.4.3 三阶色散补偿 Liqo)m  
习题 8P n  
参考文献 +R'8$  
第4章 自相位调制 qCs/sW  
4.1 自相位调制感应频谱变化 _>gz&  
4.1.1 非线性相移 85<k'>~L  
4.1.2 脉冲频谱的变化 Yh<F-WOo2  
4.1.3 脉冲形状和初始啁啾的影响 $AK ^E6  
4.1.4 部分相干效应 %YG?7PBB  
4.2 群速度色散的影响 w2LnY1A  
4.2.1 脉冲演化 &V38)83a  
4.2.2 展宽因子 !I7$e&Uz@  
4.2.3 光波分裂 FXCBX:LnvU  
4.2.4 实验结果 w{ja*F6  
4.2.5 三阶色散效应 J8'"vc}=  
4.2.6 光纤放大器中的自相位调制效应 pW]j.JM  
4.3 半解析方法 } z'Jsy[s  
4.3.1 矩方法 g]~vZj  
4.3.2 变分法 '6N)sqTR  
4.3.3 具体解析解 m6Dm1'+  
4.4 高阶非线性效应 /~LE1^1&U  
4.4.1 自变陡效应 ing'' _  
4.4.2 群速度色散对光波冲击的影响 P\"kr?jZP  
4.4.3 脉冲内喇曼散射 \/Y(m4<P  
习题 **q8vhJM  
参考文献 _}[ Du/c  
第5章 光孤子 `d <`>  
5.1 调制不稳定性 U,rI/'  
5.1.1 线性稳定性分析 +d, ~h_7!  
5.1.2 增益谱 J 6 ~Sr  
5.1.3 实验结果 C:E f6ZW  
5.1.4 超短脉冲产生 M;A_'h?Z  
5.1.5 调制不稳定性对光波系统的影响 -}7$;QK&a  
5.2 光孤子 jCqz^5=$  
5.2.1 逆散射法 1_Yx]%g<  
5.2.2 基阶孤子 ]d*9@+Iu  
5.2.3 二阶和高阶孤子 }dc0ZRKgx  
5.2.4 实验验证 p6JTNx D  
5.2.5 孤子稳定性 yi$CkG}  
5.3 其他类型的孤子 #*(}%!rD*  
5.3.1 暗孤子 @pH2"k| @  
5.3.2 双稳孤子 7L~ *%j  
5.3.3 色散管理孤子 8xy8/UBIk0  
5.3.4 光相似子 4Kj.o  
5.4 孤子微扰 XYU5.  
5.4.1 微扰法 c>bns/f  
5.4.2 光纤损耗 VEps|d3,,  
5.4.3 孤子放大 0["93n}r  
5.4.4 孤子互作用 7Ae`>5B#  
5.5 高阶效应 Sca"LaW1  
5.5.1 脉冲参量的矩方程 Nd0tR3gi7  
5.5.2 三阶色散 BlJiHz!  
5.5.3 自变陡效应  ~,lt^@a  
5.5.4 脉冲内喇曼散射 dGZie .Zx  
5.5.5 飞秒脉冲的传输 (T1< (YZ  
习题 LL<xygd  
参考文献 eRUdPPq_d  
第6章 偏振效应 ^4sfVpD2!  
6.1 非线性双折射 1I%u)[;>  
6.1.1 非线性双折射的起源 o U=vl!\J  
6.1.2 耦合模方程 lY,^  
6.1.3 椭圆双折射光纤 (.-4Jn  
6.2 非线性相移 [Uup5+MCv  
6.2.1 无色散交叉相位调制 Zc7;&cz  
6.2.2 光克尔效应 ~"+"6zg  
6.2.3 脉冲整形 2@ S}x@^  
6.3 偏振态的演化 9=j9vBV  
6.3.1 解析解 8lQ}-8  
6.3.2 邦加球表示法 )n&hO_c/  
6.3.3 偏振不稳定性 |))NjM'ZBl  
6.3.4 偏振混沌 5RPG3ppS  
6.4 矢量调制不稳定性 Lx,=Up.  
6.4.1 低双折射光纤 aUw-P{zp%  
6.4.2 高双折射光纤 DI\=udN  
6.4.3 各向同性光纤 ytttF5-  
6.4.4 实验结果 '| i?-(f)  
6.5 双折射和孤子 oSCaP,P  
6.5.1 低双折射光纤 vF^d40gV  
6.5.2 高双折射光纤 2cCiHEL#  
6.5.3 孤子牵引逻辑门 9c^,v_W@  
6.5.4 矢量孤子 v,<14w  
6.6 随机双折射 ImN'o4vo  
6.6.1 偏振模色散 %IsodtkDu  
6.6.2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矢量形式 %bnXZA2Sx  
6.6.3 偏振模色散对孤子的影响 =:rg1wo"c  
习题 & ijz'Sg3  
参考文献 HzTmNm)  
第7章 交叉相位调制 868X/lL  
7.1 交叉相位调制感应的非线性耦合 @!`__>K  
7.1.1 非线性折射率 9KVJk</:n  
7.1.2 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 -[=~!Qr:  
7.2 交叉相位调制感应的调制不稳定性 6ll!7U(9(  
7.2.1 线性稳定性分析 "BQnP9  
7.2.2 实验结果 5cP yi/  
7.3 交叉相位调制配对孤子 R XCn;nM4  
7.3.1 亮-暗孤子对 E+]}KX:  
7.3.2 亮-灰孤子对 <r}wQ\F#  
7.3.3 周期解 v#,queGi  
7.3.4 多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 ?[JP[ qS  
7.4 频域和时域效应 NzgG7 7>  
7.4.1 非对称频谱展宽 S=4o@3%$  
7.4.2 非对称时域变化 Y-ao yoNS  
7.4.3 高阶非线性效应 Q ^b&   
7.5 交叉相位调制的应用 Yg&(kmm  
7.5.1 交叉相位调制感应的脉冲压缩 KlT:&1SB9  
7.5.2 交叉相位调制感应的光开关 E@GYl85fI  
7.5.3 交叉相位调制感应的非互易性 >pF*unC;  
7.6 偏振效应 ~HmH#"VP  
7.6.1 交叉相位调制的矢量理论 c_>Gl8J  
7.6.2 偏振演化 ed6@o4D/kf  
7.6.3 偏振相关频谱展宽 <K0epED  
7.6.4 脉冲捕获和压缩 _[HZ[9c!  
7.6.5 交叉相位调制感应光波分裂 KQr+VQdq>  
7.7 双折射光纤中的交叉相位调制效应 Z|t=t"6"  
7.7.1 低双折射光纤 \V-N~_-H  
7.7.2 高双折射光纤 WE\TUENac(  
习题 `;85Mo:qJ  
参考文献 #*g=F4>t  
第8章 受激喇曼散射 nQc,^A)I  
8.1 基本概念 D7hTn@I  
8.1.1 喇曼增益谱 ]y@A=nR  
8.1.2 喇曼阈值 rI>x'0Go*  
8.1.3 耦合振幅方程 G'JHimP2j  
8.1.4 四波混频效应 @1*^ttC  
8.2 准连续受激喇曼散射 9L>?N:%5  
8.2.1 单通喇曼产生 qHk{5O3  
8.2.2 光纤喇曼激光器 9tHK_),9  
8.2.3 光纤喇曼放大器 h ;*x1BVE  
8.2.4 喇曼串扰 %0GwO%h},  
8.3 短泵浦脉冲的受激喇曼散射 H~FI@Cf$L  
8.3.1 脉冲传输方程 Ksx-Y"  
8.3.2 无色散情形 !+SL=xy!{  
8.3.3 群速度色散效应 ^*AI19w!Ys  
8.3.4 喇曼感应折射率变化 j!4{+&Laq  
8.3.5 实验结果 ]^ R':YE  
8.3.6 同步泵浦光纤喇曼激光器 7eCj p  
8.3.7 短脉冲喇曼放大 s[8. l35|  
8.4 孤子效应 E+\?ptw  
8.4.1 喇曼孤子 i)x0 ]XF  
8.4.2 光纤喇曼孤子激光器 f\2IKpF2  
8.4.3 孤子效应脉冲压缩 27!F B@k-  
8.5 偏振效应 v.]{b8RR  
8.5.1 喇曼放大的矢量理论 ek&~A0k_o  
8.5.2 偏振模色散效应对喇曼放大的影响 w-Ph-L/  
习题 vm@V5oH  
参考文献 <1*kXTN(  
第9章 受激布里渊散射 xUn"XkhP  
9.1 基本概念 boojq{cvYA  
9.1.1 受激布里渊散射的物理过程 QATRrIj{e  
9.1.2 布里渊增益谱 X,49(-~\  
9.2 准连续受激布里渊散射 RL}?.'!  
9.2.1 布里渊阈值 K$Bv4_|x  
9.2.2 偏振效应 #aX#gh}1  
9.2.3 控制受激布里渊散射阈值的方法 jG1(Oe;#  
9.2.4 实验结果  vm! y2  
9.3 光纤布里渊放大器 2G8w&dtu  
9.3.1 增益饱和 DWU=qD+  
9.3.2 放大器设计和应用 1WtE] D  
9.4 受激布里渊散射动力学 Q^ W,)%  
9.4.1 耦合振幅方程 %2:UsI  
9.4.2 利用Q开关脉冲的受激布里渊散射 ejd_ 85$  
9.4.3 受激布里渊散射感应的折射率变化 H8YwMhE7  
9.4.4 弛豫振荡 7L #)yY  
9.4.5 调制不稳定性和混沌 >*EZZ\eU!  
9.5 光纤布里渊激光器 K9@.l~n  
9.5.1 连续运转方式 ~lV#- m*  
9.5.2 脉冲运转方式 9Y3"V3EZ  
习题 '@Uu/~;h  
参考文献 }F]Z1('  
第10章 四波混频 &MH8~LSb  
10.1 四波混频的起源 +JI,6)Ry  
10.2 四波混频理论  ;Ci:d*  
10.2.1 耦合振幅方程 6'r;6T *  
10.2.2 耦合振幅方程的近似解 ~Z5AImR|  
10.2.3 相位匹配效应 2{j$1EdI@-  
10.2.4 超快四波混频过程 45 ^ Z5t  
10.3 相位匹配技术 ?q`i MiN  
10.3.1 物理机制 V< F &\  
10.3.2 多模光纤中的相位匹配 K3mP6Z#2  
10.3.3 单模光纤中的相位匹配 bhD-;Y!6;  
10.3.4 双折射光纤中的相位匹配 IFBt#]l0  
10.4 参量放大 6 ZRc|ZQ  
10.4.1 早期工作的回顾 dCo)en  
10.4.2 光纤参量放大器的增益谱和带宽 @A6iY  
10.4.3 单泵浦结构 Ct'tUF<K5  
10.4.4 双泵浦结构 YH58p&up  
10.4.5 泵浦消耗效应 Y%/RGYKh  
10.5 偏振效应 Un8' P8C  
10.5.1 四波混频的矢量理论 ]?]M5rP  
10.5.2 参量增益的偏振相关性 ,esEh5=Ir  
10.5.3 线偏振和圆偏振泵浦 'TYO-'aC  
10.5.4 残余光纤双折射效应 oO;L l?~  
10.6 四波混频的应用 ovN3.0tAI  
10.6.1 参量振荡器 $Z;8@O3  
10.6.2 超快信号处理 bYLYJ`hH<R  
10.6.3 量子关联和噪声压缩 kLzjK]4*  
10.6.4 相敏放大 E"*E[>  
习题 z$1|D{  
参考文献 IwYfs]-  
第11章 高非线性光纤 8G)~#;x1  
11.1 非线性参量 ZN H-0mk  
11.1.1 n2的单位和数值 & PXT$x[i  
11.1.2 自相位调制法 D'[:35z  
11.1.3 交叉相位调制法 8/p ]'BLf  
11.1.4 四波混频法 PW@ :fM:q  
11.1.5 n2值的变化 mKtMI!FR  
11.2 石英包层光纤 \\EX'L  
11.3 空气包层锥形光纤 r]LP=K1  
11.4 微结构光纤 ;F1y!h67<  
11.4.1 设计和制造 :V6 [_VaF  
11.4.2 模式和色散特性 ]N}/L lq  
11.4.3 空芯光子晶体光纤 KPy)%i  
11.4.4 布拉格光纤 }s?3   
11.5 非石英光纤 9.xb-m7  
11.5.1 硅酸铅光纤 RUr ~u  
11.5.2 硫化物光纤 2wO8;wiA  
11.5.3 氧化铋光纤 l'<&H#A;'  
11.6 脉冲在细芯光纤中的传输 fwUvFK1G  
11.6.1 矢量理论 '9]?jkl  
11.6.2 频率相关的模式分布 M p <r`PM2  
习题 )}$rgYKJ  
参考文献 [3=Y 9P:  
第12章 新型非线性现象 Ma\%uEgTD  
12.1 孤子分裂和色散波 q;R&valn  
12.1.1 二阶和高阶孤子的分裂 w)J-e gc  
12.1.2 色散波产生 RCa1S^.  
12.2 脉冲内喇曼散射 D|U bh]  
12.2.1 通过孤子分裂增强的喇曼感应频移 f\?Rhyz  
12.2.2 互相关技术 \a0{9Xx F  
12.2.3 通过喇曼感应频移调谐波长 q8ZxeMqx%  
12.2.4 双折射效应 v@G&";|  
12.2.5 喇曼感应频移的抑制 =M:Po0?0E  
12.2.6 零色散波长附近的孤子动力学 WyV,(~y  
12.2.7 多峰喇曼孤子 #5y+gdN  
12.3 四波混频 V1P]pP  
12.3.1 四阶色散的作用 _GY2|x2c  
12.3.2 光纤双折射的作用 %gn@B2z  
12.3.3 参量放大器和波长变换器 noaR3)  
12.3.4 可调谐光纤参量振荡器 hc$m1lLn  
12.4 二次谐波产生 VQf^yq  
12.4.1 物理机制 U`N?<zm<oO  
12.4.2 热极化和准相位匹配 CUTjRWQ  
12.4.3 二次谐波产生理论 3;b)pQ~6CJ  
12.5 三次谐波产生 4D 5Wse  
12.5.1 高非线性光纤中的三次谐波产生 5WHqD!7u  
12.5.2 群速度失配效应 B]hRYU  
12.5.3 光纤双折射效应 V4u4{wU]  
习题 G$_)X%Vb I  
参考文献 |H8C4^1Rq  
第13章 超连续谱产生 VWd`06'BN'  
13.1 皮秒脉冲泵浦 i \Yd_  
13.1.1 非线性机制 X9c<g;  
13.1.2 2000年后的实验进展 &B :L9^  
13.2 飞秒脉冲泵浦 0gOca +&  
13.2.1 微结构石英光纤 [ZG>FJDl8  
13.2.2 微结构非石英光纤 _UP 9b@Z"  
13.3 时域和频域演化 z+M{z r  
13.3.1 超连续谱的数值模拟 nIlx?(=pu  
13.3.2 交叉相位调制的作用 w"D1mI!L 7  
13.3.3 交叉相位调制感应的捕获 hX,RuI  
13.3.4 四波混频的作用 #v$wjqK5  
13.4 连续(CW)或准连续(quasi-CW)光泵浦 RI<s mt.Ng  
13.4.1 非线性机制 _8SB+s*  
13.4.2 实验进展 7C Sn79E  
13.5 偏振效应 }#~E-N3x  
13.5.1 双折射微结构光纤 !:xE X~  
13.5.2 近各向同性光纤 tpzh  
13.5.3 各向同性光纤中的非线性偏振旋转 p4\sKF8-  
13.6 超连续谱的相干性 *\+oe+3  
13.6.1 频域相干度 REcKfJTj  
13.6.2 改善相干性的技术 rkh%[o 9"/  
13.6.3 频谱非相干孤子 ~T9QpL1OJ  
13.7 光学怪波 [Djx@x  
13.7.1 脉冲间起伏的L形统计 qfAnMBM1@  
13.7.2 控制怪波统计的技术 ON{a'H  
13.7.3 再论调制不稳定性 zZY1E@~  
习题 PGZe'r1E9  
参考文献 nT~XctwF  
附录A 单位制 t0xE&#4  
附录B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源代码 'b[O-6v  
附录C 缩略语 J pj[.Sq  
中英文术语对照表 ~Sf'bj;(  
jL)Y'  
定价:99元,优惠价:82.3元 ut]&3f''  
}U9dzU14  
wmh1985 2020-03-25 13:47
这个有电子版吗
查看本帖完整版本: [-- 非线性光纤光学(第5版) --] [-- top --]

Copyright © 2005-2025 光行天下 蜀ICP备06003254号-1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