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yanjun |
2008-12-30 18:51 |
1、输入齿轮的各项参数: F|&{Rt ^{\<N()R 齿数:tooths;模数:mn;压力角:angle;螺旋角:helix;变位系数:xn;齿高变动系数:teeth_change_modulus; 5P .qXA"D dVQ-k 径向间隙系数:c_modulus;齿顶高系数:ha_modulus;齿宽:teeth_width;齿厚等于http://www.ji-xie.net.cn齿槽宽的圆的直径:dse; ~h"/Tce iL=
m{ 2、编辑齿轮关系式:见“软件下载”区; zSE<"(a @A+RVg*= 3、插入基准曲线(草绘): KE1ao9H8wR Y $u9%0q|? FRONT平面作为草绘平面,绘制4个圆,圆的直径分别设定为:da, db, df, dse;完成后如下图: :d8W+|1u a"av#Y Sggq3l$Qc 本篇教程来源于 完全教程网 原文链接:http://203.208.35.101/search?q=cache:Ud8Xi5GRvbsJ:www.pcstu.com/IndustrialDesign/Pro_E/proym/20070214/32062.html+%E6%96%9C%E9%BD%BF%E5%9C%86%E6%9F%B1%E9%BD%BF&hl=zh-CN&ct=clnk&cd=4&gl=cn&st_usg=ALhdy29tKpA6uTN7VmfcxRYwRSxWz-o5TQ 5~.ZlGd 回答者: lovegps - 副总裁 十级 11-25 14:33 lKkN_ (/j 一、 设计题目:二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UYA_jpI P 1. 要求:拟定传动关系:由电动机、V带、减速器、联轴器、工作机构成。 zFQ&5@43 2. 工作条件:双班工作,有轻微振动,小批量生产,单向传动,使用5年,运输带允许误差5%。 CdUAy|!`R 3. 知条件:运输带卷筒转速 , x'zBK0i 减速箱输出轴功率 马力, BI:k#jO! 二、 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KIeT!kmDl 1. 组成:传动装置由电机、减速器、工作机组成。 DOz\n|8S 2. 特点:齿轮相对于轴承不对称分布,故沿轴向载荷分布不均匀,要求轴有较大的刚度。 2qi'g:qe 3. 确定传动方案:考虑到电机转速高,传动功率大,将V带设置在高速级。 其传动方案如下: +p8BGNW, %hN.ktZ/s 三、 选择电机 "v}pdUW 1. 计算电机所需功率 : 查手册第3页表1-7: kF;5L)o -带传动效率:0.96 %Rh;=p` -每对轴承传动效率:0.99 Gd+ET -圆柱齿轮的传动效率:0.96 u4"SH( -联轴器的传动效率:0.993 &/A8-:m —卷筒的传动效率:0.96 < pTTo 说明: Eh|. -电机至工作机之间的传动装置的总效率: =&dW(uyzY jEz+1Nl) .P$IJUYO 2确定电机转速:查指导书第7页表1:取V带传动比i=2 4 aS}1Q?cU 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比i=8 40所以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是: $hR)i 93IFcmO.H@ 符合这一范围的转速有:750、1000、1500、3000 PS
S?|Vk 根据电动机所需功率和转速查手册第155页表12-1有4种适用的电动机型号,因此有4种传动比方案如下: q@hp.(V 方案 电动机型号 额定功率 同步转速 j%V["?) r/min 额定转速 U6[ang'l r/min 重量 总传动比 dP]1tAO,y 1 Y112M-2 4KW 3000 2890 45Kg 152.11 ?8,%LIQ? 2 Y112M-4 4KW 1500 1440 43Kg 75.79 \uG`|Dn 3 Y132M1-6 4KW 1000 960 73Kg 50.53 qpJ{2Q 4 Y160M1-8 4KW 750 720 118Kg 37.89 pbHsR^ 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尺寸、重量、和带传动、减速器的传动比,可见第3种方案比较合适,因此选用电动机型号为Y132M1-6,其主要参数如下: xw<OLWW }%TSGC4{ 额定功率kW 满载转速 同步转速 质量 A D E F G H L AB YYg) 4 960 1000 73 216 38 80 10 33 132 515 280 k#}g,0@ 四 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 1\L[i];L8 总传动比: pWE `x|J 分配传动比:取 则 #(LfYw.P1V 取 经计算 `A/j1UWJ 注: 为带轮传动比, 为高速级传动比, 为低速级传动比。 'z=:[#b 五 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j%F]CK 将传动装置各轴由高速到低速依次定为1轴、2轴、3轴、4轴 V2|3i}V" ——依次为电机与轴1,轴1与轴2,轴2与轴3,轴3与轴4之间的传动效率。 Xj+q~4{|vt 1. 各轴转速: BsZ{|,oQnZ qJR!$? 5wC* ?>/ 2各轴输入功率: 4y}"Hy MVCl.o $mA5@O~C5\ VyG4(Xva 3各轴输入转矩: ^4v*W;Q 1;eX& t@?u ?lCd{14Mkh Wx)K*9 运动和动力参数结果如下表: 9O,,m~B 轴名 功率P KW 转矩T Nm 转速r/min ALd;$fd qf 输入 输出 输入 输出 ;%q39U} 电动机轴 3.67 36.5 960 o[6y+ <'o 1轴 3.52 3.48 106.9 105.8 314.86 (3,.3)%` 2轴 3.21 3.18 470.3 465.6 68 j%Y\A~DV 3轴 3.05 3.02 1591.5 1559.6 19.1 )wzV
$(~ 4轴 3 2.97 1575.6 1512.6 19.1 &217l2X
/ 六 设计V带和带轮: -dTLunv 1.设计V带 E^ h=!RW{ ①确定V带型号 $<?X7n^ 查课本 表13-6得: 则 K%KZO`gO 根据 =4.4, =960r/min,由课本 图13-5,选择A型V带,取 。 ":?T%v> 查课本第206页表13-7取 。 -[#n+`M 为带传动的滑动率 。 "u')g& ②验算带速: 带速在 范围内,合适。 +zOOdSFk. ③取V带基准长度 和中心距a: BZ+-p5]- 初步选取中心距a: ,取 。 =
Rc"^oS 由课本第195页式(13-2)得: 查课本第202页表13-2取 。由课本第206页式13-6计算实际中心距: 。 D>T],3U(H ④验算小带轮包角 :由课本第195页式13-1得: 。 K3$`
Kv>I ⑤求V带根数Z:由课本第204页式13-15得: _94s(~g: 查课本第203页表13-3由内插值法得 。 {M~lbU sJr5t? {gy+3
EF=0.1 T>]sQPg =1.37+0.1=1.38 ,qFA\cO* :9d\Uj, dXu {p l`n5~Fs EF=0.08 h#f&|*Q5m nf%4sIQ*x /-*hjX$n d;suACW 查课本第202页表13-2得 。 /r$&]C:Fi 查课本第204页表13-5由内插值法得 。 =163.0 EF=0.009 Y\t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