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qdesign |
2019-02-28 09:23 |
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公布
2月27日,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召开“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专家解读会”,发布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Nl\`xl6y] XIcUoKg^ 2018年中国科学家做出的这十大进展是:基于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克隆出猕猴、创建出首例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揭示抑郁发生及氯胺酮快速抗抑郁机制、研制出用于肿瘤治疗的智能型DNA纳米机器人、测得迄今最高精度的引力常数G值、首次直接探测到电子宇宙射线能谱在1TeV附近的拐折、揭示水合离子的原子结构和幻数效应、创建出可探测细胞内结构相互作用的纳米和毫秒尺度成像技术、调控植物生长-代谢平衡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 4"&-a1N '#Wx@ 克隆猴、酵母菌、抑郁症、DNA机器人、G值、古人类……都露脸了,你有没有不明觉厉? 1/$PxQ *Y> w0k 一、基于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克隆出猕猴 &}DfIP< &8IBf8 非人灵长类动物是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因可短期内批量生产遗传背景一致且无嵌合现象的动物模型,体细胞克隆技术被认为是构建非人灵长类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最佳方法。自1997年克隆羊“多莉”报道以来,虽有多家实验室尝试体细胞克隆猴研究,却都未成功。 2ZK]}&yC q9
Df`6+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孙强和刘真研究团队经过五年攻关最终成功得到了两只健康存活的体细胞克隆猴。 ')xOL=w 0|e[o" 他们研究发现,联合使用组蛋白H3K9me3去甲基酶Kdm4d和TSA可以显著提升克隆胚胎的体外囊胚发育率及移植后受体的怀孕率。在此基础上,他们用胎猴成纤维细胞作为供体细胞进行核移植,并将克隆胚胎移植到代孕受体后,成功得到两只健康存活克隆猴;而利用卵丘颗粒细胞为供体细胞核的核移植实验中,虽然也得到了两只足月出生个体,但这两只猴很快夭折。 !5,C"r >LBA0ynh
{ 遗传分析证实,上述两种情况产生的克隆猴的核DNA源自供体细胞,而线粒体DNA源自卵母细胞供体猴。 *7Vb([x4;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