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天里第3篇Science!颜宁课题组喜讯不断
今日,顶尖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在其官网上在线发表了最新一批论文。其中,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一篇来自颜宁课题组的研究。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在过去的这个暑假里,颜宁课题组发表的第三篇《科学》长文(Research Article)。在今天的这篇文章里,我们也将为各位读者介绍和回顾这些进展。 3vVhE,1N -D{~7&
[attachment=86404] 图片来源:普林斯顿大学 wQ(ME7t 9月6日在线发表:Structure of the human 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 Nav1.4 in complex with β1 |MTgKEsn *!lq1h 9月6日,颜宁课题组的这项最新论文正式在线发表,这是关于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Nav)的研究。尽管Nav可能对许多人类疾病有着潜在影响,但几十年来的大量探索,依旧没有解析出任何来自人类的Nav通道结构,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对其作用机理的理解,限制了相应的新疗法开发。 VY~WkSi[< 6Y\9h)1Jo
[attachment=86405] IExQ}I 人类Nav1.4-β1复合体的结构(图片来源:《科学》) _RY<-B
在这项研究里,研究人员们使用冷冻电镜技术,报道了人类Nav1.4-β1复合体的结构,分辨率达3.2 Å。具体来看,该结构提供了关于孔道结构域、电压感应域、以及β1亚基的详细信息,让我们了解了人类Nav1.4通道在钠离子渗透性上的分子基础,也为其四个跨膜重复区域的动力学不对称性提供了新的洞见。 %o+bO}/9 *"j_3vAx 结构分析也进一步揭示了一些致病突变的作用机理。原来,如果影响到关键氨基酸,就会导致一种变构抑制效应,快速让Nav通道失活。这个人类Nav结构的阐明,不但解释了过去的一些发现,还铺平了通往未来研究的道路,使得针对Nav通道开发新药成为了可能。
YgdoQBQ C=%go1! $ 颜宁教授为学术经纬的读者们介绍了该研究的重要性:“Nav1.4几乎是所有钠通道中功能研究最全面、生物物理数据最多的一个亚型,但电鳗的Nav1.4通道无法在非内源体系中做电生理分析,所以没有办法进行深一步的研究。人类Nav1.4通道结构的获得改变了这一现状。今后科学家们能够以电生理数据为指导,获取Nav在不同状态下的结构,将静态的不同画面拼成‘动态电影’,最终能够呈现它工作的完整过程。” )p12SGR5 |K/#2y~ “另一方面,Nav通道是重要的制药靶点,Nav1.7与Nav1.8更是很多公司开发新型止痛剂的靶标。一直以来,很多人想获得Nav的抗体,但是因为没有办法拿到纯化的蛋白,所以连抗体都没法生成。我们这个工作的另外一重意义,就是说钠通道也是可以体外表达,完整折叠的。这样一个技术难关也被我们攻克了。”颜宁教授补充道。 lKH"PH7*_w sR?_ {rQ 相关论文:Pan et al。, (2018)。 Structure of the human 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 Nav1.4 in complex with β1。 Science,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au2486 bKG:_mWe w QF[9Zn 7月26日在线发表:Structural basis for the modulation of 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s by animal toxins 5
BcuLRI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