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qdesign |
2018-07-26 10:09 |
为科研人员“松绑” 让创新活力迸发
——专家解读《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 l9naqb:iP ttY[\D&ZS “科研人员可以在研究方向不变、不降低申报指标的前提下自主调整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直接费用中除设备费外的其他科目费用调剂权全部下放给项目承担单位。这意味着,一线科研人员可以不受太多条条框框约束,比较自由地开展科技攻关。” Huc|HL#C w3FEX$`_ 说到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简称《通知》),电话中的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陈云霁难掩兴奋。他坦承,过去科研经费各种科目之间调剂不太自由,“如果科研中有新想法蹦出来,想增加一次探索性的流片(试生产的芯片),即便总经费没超,测试化验加工费不够也不能干”。 @}ioK=A oC}2 Z{ 正如科研人员反映突出的经费管理繁琐,项目多、帽子多、牌子多等问题,规定过多、管得太死,很多新的想法就只能戛然而止。为此,一场坚持刀口向内、从政府自身改起的革新持续发力。 V)c.AX5 Qov*xRO6 《通知》指出,开展扩大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试点,允许试点单位从稳定支持科研经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奖励经费,对试验设备依赖程度低和实验材料耗费少的基础研究、软件开发、集成电路设计等智力密集型项目,提高间接经费比例。这一尊重科研规律的改革举措,备受科研人员好评。 A2''v3-h8 F- {hXM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科研诚信、人才评价、项目评审的新政频出,有何深意?“一方面是兑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工作任务,如对承担国家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任务科研人员的薪酬激励,实行一项一策、清单式管理和年薪制,完善有利于创新的评价激励制度等。”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贺德方说,另一方面,各方迅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人的创造性活动从不合理的经费管理、人才评价等体制中解放出来。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意在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大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多出高水平成果。 T\ [CQO 6E$ET5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