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跨进光学行业是意外,也是惊喜。(一点学习经验1)
hhxxgg00发表于 2013-01-14 11:52
光行是个好地方,一年多来我在这里不断进步!隔行如隔山,这话一点也没错!跨进光学行业是意外,也是惊喜。

        刚入行很多人摸不清头绪,我也经历过,总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当然如果有一位负责师傅指导你,恭喜,这将比你看多少本书入门来的更快 。

        如果你也打算自学成才,我想我的一些经验也许对你有或多或少的帮助。刚刚接触zemax可能比较迷茫,不知如何下手。记得当时我在光行里下了一个PDF,从头到尾手把手一步步的演示怎么建立和优化一个镜头,如获至宝,按部就班的照葫芦画瓢,很多过程都不知道所以然,但是没关系,在那之后,我对zemax序列成像有了一个初步认识,在这过程中,知道自己在哪方面是不会的或者认识模糊的,然后去百度、光行、谷歌、豆丁去搜,查缺补漏。这样学习的效果是支离破碎的,想要系统的学习理论方面的知识,建议看一看北理李林老师的书,他的书比较易懂,如《计算机辅助光学设计的理论与应用》,这本里面关于像差图、最小二乘应和优化算法那该仔细看看,这部分知识是关乎我们是否能高效正确地应用光学仿真软件的关键所在。除了李老师的书,还有一本名为《光学系统设计》由8358所翻译的书,这本书很经典,理论跟实际联系的好,有一些像差校正方法、像质评价标准和设计实例,对于入门说已经足够了。在这之后应该多找几个例子练习,定焦镜头,望远镜和带折转光路比较简单小型系统跑一跑,对于zemax软件如果遇到不明白的应该首先考虑《zemax操作手册》,到处问别人并不是最优选择。 隐藏部分为变焦内容。

        对于变焦,我想这个是每个做镜头设计的必须面对的问题,无论是改专利还是用pwc算初始结构。对于从已有专利出发,难点不是在优化过程,而是对于每个焦距位置,凸轮曲线是否可靠的验证问题,这个必须用宏完成,宏的功能大概就是能够输出每个焦距位置的MTF、弥散斑和垂轴色差(当然也可以输出更多的内容,只要你的机器够快)。

        如果用pwc求解,第一步求解框架(每组焦距和间隔),这个可以看陶纯堪《变焦距光学系统设计》,或者张以谟《应用光学》再或者王之江《实用光学技术手册》相应章节都有相关公式,可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推导。光焦度分配,是后续pwc能否得到合理解的关键,这个步骤没有相关的公式可以量化,只能借助经验,我的方法是借助已有专利的光焦度分配比例来做(如果你有什么好方法可以教教我,相互学习)。实体化过程可以看高国欣专版的PWC相关章节,由于对于变焦系统变量个数小于像差方程个数(多组态),对于方程组没有一个确定的解,这步就充分利用zemax 的最小二乘和优化操作数,收敛得到pwc的解,这个过程还得自己领悟。

         如果这些过程都已经弄通了,我想你肯定是已经入门了。恭喜那层窗户纸已经破了。

        在光行学习还有另一种方法,就是看莫位光行达人的主页,看他的主贴和回复贴,光行里很多有水平的帖子沉了,只是因为大大们都太牛了讨论的东西一般人都看不懂,不过硬着头皮看几遍,搜一搜,收获不菲。

         希望大家都早日功得圆满,德艺双馨。

         我的qq:125795970  欢迎交流指正!
        http://www.opticsky.cn/read-htm-tid-65260.html(一点学习经验1)
        http://www.opticsky.cn/read-htm-tid-66654.html(一点学习经验2)
        http://www.opticsky.cn/read-htm-tid-66659.html(一点学习经验3)
下一页 (1/2)
回帖(214):
214楼:支持一下
213楼:果断收藏
212楼:顶一下

全部回帖(214)»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